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小道人-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在城楼上一脸惊惧,对着李小道说道:“这世间真有楚霸王一般的人物!”

    李小道目光幽深,看着那战中厮杀的吕布,虽然对方不过一介凡人,不通修为,但这一身实力,当真非人!

    随之,李小道目光一扫,看见了阵营中跨马走出一个相貌魁梧,如若铁塔般的汉子,手执两把小戟,杀向吕布。

    “典韦来也!”

    一声长喝,典韦以双戟加入战圈。

    吕布凤眉一凛,冷笑道:“又一个送死之辈。”

    然,方天画戟初接触,一股不逊自己的庞然巨力从那小戟之上传来,竟震得吕布战马一个趔趄。

    吕布大惊失色。

    人说一吕二赵三典韦,此时被称之为“古之恶来”的这头猛虎,尚是张邈帐下的一员小将,然其满身武力,纵观天下,只屈在吕布之下、

    此时的三英战吕布,没了那无用的刘玄德,关羽、张飞、典韦,这三人加在一块,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变化了。

    很快,吕布便被典韦的小戟戳中盔甲,口喷朱红。

    城楼上,曹操注视着关、张、典韦,三人合力居然将不可一世的那吕布战败了,他眼中一阵狂热,对着李小道说:“盟军得这三位猛将,何愁董贼不灭。”

    李小道却是笑道:“吕布虽败,董卓却不一定败。”

    曹操赫然看着李小道,皱眉问:“为何?”

    李小道嘴角一勾,语气神秘地道:“等大军过了虎牢关,将军自然知晓。”

    阵中,吕布同时对战关、张、典韦。再不复之前无敌之态,交战三百余合,吕布心中狂妄尽去,咬牙暗怒:“再战下去,我必被这三人耗死。”

    于是,吕布一扫方天画戟,同一时间逼退三人,拍马便走。

    盟军这边大喜过望。

    “吕布败了,众人杀入洛阳,救出天子,诛杀董卓!”

    “杀啊!”

    八路诸侯趁胜追击,大破虎牢关。

    …………

    然而,当十八路诸侯占据了虎牢关之后,却无一人再前去追击了。

    曹操一脸愤怒的来到营帐之内,道:“此时大破吕布,正是趁势追击的好机会,为何大军停止不前。”

    营帐内,诸侯噤声不语。

    袁绍轻咳一声,劝慰道:“孟德啊,我知道你营救天子心切,但连番大战,盟军伤亡惨重,也要休整嘛。”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五章 请先生教我() 
    此时的诸侯都是不发一语。

    其实他们都没有想到,董卓会这么难打,虽然攻下了虎牢关,但他们各自的兵力也都折损了大半,再打下去,就算救出了天子,每个人自家的实力,都会被赔的倾家荡产。

    因此,这个时候,就算是与董卓有着杀父之仇的袁绍,也不由踌躇了。

    这个乱世,一旦将自家家底拼了个干净,那就意味着任人宰割,还谈何大业抱负。

    曹操见状,心中悲凉一片,心中惨笑:“李玄机,你果不欺我啊,到头来,竟然真个是这般下场。”

    这一刻的曹操心中一片死灰,对着袁绍等人一一扫视过去,眼中尽是失望和怒火。

    “竖子,不足与谋啊!”

    袁绍等大怒,然而,曹操却是拂袖而去。

    …………

    回到了自己营帐当中。

    曹操一脸激愤的对着李小道说道:“他们不愿意去,我便一人追击董卓。”

    李小道面色平静,道:“在这之前,可否再听玄机‘二次论势’,再做决定。”

    他加入曹操阵营之后,这数月来的时间,从没有为曹操献计献策,因为,他清楚知道此人多疑的性格,因此,始终在展露自己的价值,而今终于用武榜和论势取得了曹操的信任。

    接下来,就是他要借着知道未来之势,对曹操进行一平天下的布局了。

    然而,这一切还要看此时的曹操如何决定,毕竟,这个时候的曹操,真的还是个一腔忠心报国的人。

    听到面前之人要给他“二次论势”,曹操不由眼神一凝,此前李小道的文武榜单就让他见到关羽、典韦以及那武榜第一吕布,其非人的战力,论势之时说过,此次盟军会战必败无疑,现在果然如此。

    曹操闻言之后,立即暂时按下了纵然自己一人,也要追杀董卓的心思,决定先听听李小道的建议再说。

    “请先生教我。”曹操站在李小道的面前,态度诚恳的施了一个大礼。

    李小道见状,心中点头,他要的就是现在这个效果,现在的曹操总算是对他的能力信任有加了。

    于是,李小道轻呷了一口面前的一杯清水,随后,开始说道:“不知将军对如今的天下如何看?”

    曹操闻言目色复杂起来,似乎知晓李小道接下来的话了,他试探性的问道:“先生是说……”

    李小道注视着曹操,道:“将军不觉得而今的天下,与四百年前的秦末十分相似吗?”

    只一句话,霎时便让曹操后背窜上冷汗。

    他没想到面前之人居然如此敢说。

    而李小道没有理会曹操的情绪,却是继续说道:“纵观天下大势,从来逃不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八字谶言,秦二世宠信赵高此宦官,以至于内廷弄权,导致陈胜吴广起义,与今时的黄巾起义何其相似。”

    曹操初时听闻,刚想反驳,但仔细一想,面上不由浮上一丝惊恐。

    随即,他赫然看着李小道,不敢置信的问道:“你竟然说汉室气运已尽。”

    李小道点头,道:“然也,虽然黄巾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张角聚集的百万黄巾的作用,是和当年的陈胜、吴广一模一样,而如今的董卓霸凌宫廷,杀少帝,杀太后,已然将汉王室的最后一点威信耗尽,接下来,董卓肯定会败,但天下间也将因此陷入诸侯割据的时代。”

    “将军如今能做的,就是在这乱世当中尽快扎稳脚跟,如此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之中,成就一方伟业。”

    “却不知将军,是否有此志向呢?”

    最后一句问话,李小道眼睛盯着曹操,虽然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是一腔忠君报国之心,但是李小道相信这个未来的枭雄,在他将未来的天下大势摊付面前之后,必然会做出符合他这枭雄身份的决定。

    否则,他便不是曹操了。

    只见此刻的曹操,已经被李小道这一番话冲击的面色发白,眼中一片复杂。

    随即,曹操眼中快速闪过决断,他看着李小道,不由道:“操,该如何做。”

    李小道面上浮现微笑,果然,曹操不管怎么样都是曹操,况且就算曹操心中真的是一直有匡君救主之心,但在乱世之中建立势力这一项,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下的决定。

    此时的李小道目中露出笑意,道:“既然曹公已经做了决定,那么,接下来便要继续追击董卓。”

    曹操立即听出了面前之人对于他称呼的转变,此前李玄机一直称他为“将军”,直到现在才改口称“曹公”,显然是看见了他的决断之后,才决定真心诚意为他出力了。

    但,曹操对于李小道的这个建议则是有些疑惑,反问道:“操自己也知道只自己一人追击董卓,势必大败而归,但不知先生为何也如此建议。”

    他肯定李小道的建议绝对另有深意。

    只听李小道慢慢解释道:“而今袁绍之辈,俱都被讨董之战伤了筋骨,再战下去就是身家具折,所以他们才在这虎牢关下停滞不前,但他们却没有看到继续再战下去的好处。”

    “只要将军独自一人引兵出战,追击董卓,那么在天下人眼中,曹公无疑是最忠于汉室的那人,尽管汉室统祚已衰,但在一些世家大族眼中,忠君爱国之念可谓是深植人心。”

    “所以,就算此战必败,只要主动追击董卓,就会在天下世家大族眼中留下绝佳印象,届时,不管是招兵,还是收揽人心都是轻而易举。”

    “如颍川荀氏一家,在见到所有诸侯都畏战不前,只有曹公一人敢继续匡扶社稷的情况下,之后,有玄机再书信一封,以颍川荀氏为枢纽的一脉文士,便会倾数来投。”

    曹操听完这一番见解之后,不由得深吸一口气,眼中里已经是火热一片。

    人心啊!

    这就是他若要继续追击下去的能够得到的东西。

    普天之下,人心最难得。

    只要有了人心,那么不管之后再做什么,都能够事半功倍。

    良久,等曹操缓和了内心激动的情绪,看着李小道,道:“先生一言,令曹操茅塞顿开,李玄机果然不负盛名。”

    李小道继续道:“而在追击董卓过后,曹公下一步计划,便是去讨伐青州的黄巾余孽,虽黄巾余孽数多,但大都分散一方,所以讨伐黄巾,只需上将数名,精兵两千便能轻易功成。”

    “青州?”

第二百七十六章 传国玉玺,天命所归() 
    李小道点头道:“张角败后,号称百万的黄巾大军便流散天下,然青州之地尚盘踞着三十万之众的黄巾军,这些人乱作一团,再没有一个像张角一样的人物能将他们扭成一团,届时,曹公有讨董的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下定然无数能人志士来投。”

    “青州这三十万黄巾只要曹公能收为己用,稍加训练,便是曹公雄踞一方的强大资本。”

    其实,李小道也只是将未来曹操的必行之路,给提前说明了,那三十万黄巾本来就是后来曹操仗之争霸四方的骁勇青州兵,而且,历史上曹操讨伐黄巾之时,都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大部分的黄巾最后是不战而降。

    这就是李小道作为一个知道历史的后世之人,对于这个世界天然的优势所在。

    有些事情,都不用他多做谋划,只需要将对曹操有利的历史提前推进,就是最好的谋划。

    而曹操听着李小道将讨董之后的计划安排都娓娓道来,他越听眼睛越亮。

    尤其是听到上将二字之后,他下意识的就想起了之前在虎牢关前战吕布的那几人,不由心热,对李小道问道:“说到上将,先生既然能将天下猛将排名武榜之上,应当是对这些人都知晓来历,不知除过那几位有主之人,还有何人能为操所用。”

    李小道微微一笑,道:“曹公可还记得自家兄弟夏侯二人,此二人勇武无双,武榜上,亦有名,不过,曹公若是想要天下一等一的大将,这次追击董卓,不妨带上张邈。”

    曹操闻言心中一动,随即目色复杂的道:“你是说典韦?”

    然而李小道只递给了曹操一个眼神,虽没明言,但其意已是不言而喻了。

    在历史中,典韦本是张邈的部将,便是因为十八路诸侯当中,唯有张邈一人愿意跟随曹操继续追击董卓,而此次追击董卓,仅凭曹操与张邈二人显然是以卵击石,所以张邈在此战中战死,典韦也成为了曹操的大将。

    李小道相信曹操绝对不会是妇人之仁的那种人,该如何做,曹操他心中有数。

    而他之所以选择曹操,除了因为曹操是三国之中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之外,看中的还是曹操本身的性格,那种唯利是图,不在乎他人攻讦诽谤的枭雄性格,帮助这么一个人,李小道可以说很轻松。

    如果是换做刘备,那么他的几番献计,肯定要被对方的优柔寡断所拖累,就如同历史上诸葛亮在茅庐中三分天下,只需取荆州、益州二地,便成三分天下,然刘备或许是伪善一生,成了真的善,竟说刘璋和他乃是同宗,难以出手。

    尽管历史上刘璋最终还是将益州献给了刘备,但是其中又多亏了那诸葛妖人多少心思谋算,这一切都是要怪刘备要面子功夫的下场。

    而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可以让李小道的一些手段都能有很好的实施。

    在这乱世,人命本就如同草芥,他要取天下太平之后的无穷善功,便不需再计较边边角角的小仁小义,与一统天下所带来的天下百姓都幸福安康的大义相比,一时的残酷狠辣都算不了什么。

    历史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所以,曹操完全听从了现在他这个唯一谋士的建议,邀约张邈共同追击董卓。

    大军直逼洛阳进发。

    董卓虽然畏惧诸侯联军,火烧洛阳帝都,迁都长安,然后方也并不是全然无防守,仍有七八万大局用以阻击诸侯联军。

    一路前进,有董军阻击拦截,然几胜几负之下,曹操所率大军最终还是攻进了断壁残垣的洛阳城中。

    此刻的千年帝都,已经被烧得大部分焦黑。

    曹操和李小道等人纵马走在昔日京城中。

    看着这断壁残垣的景象,曹操不由狠狠地攥紧了拳头,这满城被烧毁的建筑当中,不仅有皇宫,还有他昔日的家,也在董卓的大火之下,被付诸一炬了。

    但李小道此时却是没有心思陪着曹操缅怀昔日的古都,他暗中将神识放开,却是在找一样东西。

    玉玺!

    传国玉玺。

    就是那块和氏璧,由楚人卞和献给楚王的那块美玉,最终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嬴政将此物做成玉玺,后令丞相李斯以小篆刻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其上。

    秦末之时,刘邦北上攻破咸阳,由公子婴捧此物献于道左,宣告天下神器正式易位。

    后刘邦亦以此物做传国玉玺,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王莽前来索要时,被董太后掷之于地,摔落一角,后以黄金镶之。

    刘秀建立东汉之时,将此物寻见,又作传国玉玺。

    此物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数个王朝的更替,早已经成了王权的象征,正统合法的不二之物。

    有传国玉玺在身,便就意味着天命所归,对于曹操建立霸业,统一天下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

    他之所以让曹操先一步攻入洛阳,便是有寻此物的原因在内。

    在原著当中,董卓被诸侯联军首败之后,便慌不择路的火烧洛阳,尽管裹走了无数财宝奇珍,皇宫内眷,但此物却不在其中。

    只因此物当时在那种纷乱的情况下,被一个小宫女藏了起来,随后投井自尽了。

    原著当中,是孙坚首先攻入洛阳,之后得到了传国玉玺,也正是因为孙坚得了此物,即使忠厚如他,也不由生了异心,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连夜便叛了联盟,逃回江东,图谋大业去了。

    这足可见传国玉玺四个字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已经和天子没两样了,甚至比天子还要能彰显正统。

    只因朝代可以更替,皇帝轮流做,但每一个朝代,都得有传国玉玺,才能彰显正统。

    这个玉玺已经被天下间神话了,所以,即便如孙坚那等勇武忠厚之辈,在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亦是起了异心。

    但知晓三国演义的李小道既然决定襄助曹操一方,又怎么可能让此物被孙坚捷足先登呢,有他谏言的情况下,曹操带着张邈首先攻入洛阳。

    随着李小道神识搜索,整座洛阳城他如掌上观纹一般,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在一个水井当中发现了那个东西。

    发现了此物,但李小道并没有及时声张,此物伴随着极大名望的同时,也能令天下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尤其是此刻的袁绍盟军,若是知道曹操得到了传国玉玺,恐怕顷刻间讨董大军,就会变为剿灭曹操的大军了。

    夜晚,大军正是修整的时候。

    李小道暗中控制着几个兵士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