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小道人-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他手指在了地图上的一个地点。

    郭嘉凝神看去,口中吐出三个字:“葫芦峪,这地方有什么玄妙吗?”

    李小道淡笑一声,道:“此地是一处峡谷地形,因其形如葫芦,入口只有四五丈宽,里面却是十死无生的险关,在这种地形下,只要事先在峡谷上方埋伏,封住谷口,那么大军便是有进无出,这个时候,再以火油等燃火之物投掷而下,这个地方可以成为埋葬十多万大军的鬼门关。”

    “它,又叫做上方谷。”

    曹仁眼睛一亮,道:“这就是军师给诸葛亮准备的绝命之地吗?”

    李小道曳道:“是不是5是的原因是在于,的确我要让诸葛亮绝命于此,但这个地方,却是给我们的大军准备的。”

    曹仁失色道:“怎么,军师竟要让我十多万大军进这鬼门关。”

    郭嘉此时却是深深呼吸,再看向了李小道,道:“我明白了,唯有让诸葛亮认为此战足以全灭我军,他才会豁出去冒险一次,这是要给诸葛亮创造机会,否则,以他现在的谨慎心情,是绝对不会与我军正面交战的。”

    李小道嘴角勾起笑容,语气飘忽的道:“不错,唯有看到希望的人,才会不惜一悄去赌,我就是要给诸葛亮创造这么一个希望,让他以为可以在这葫芦峪全灭我军,只有这样,他才能集结全部大军,与我们决一死战。”

    曹仁看着这位军师,心中附由衷佩服,赞叹道:“此计可谓是与之前的赤壁一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让对方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才发现最终落入圈套的反而是他们。”

    李小道淡然道:“诸葛亮是当世才智无双之才,而对付这种聪智之人的最好办法,便是要他自以为掌控了全局,这个时候,他便会因此倏忽而忽略真正致命的威胁。”

    他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轻轻一指,道:“要让诸葛亮这样狡猾的鱼儿上钩,需要一步一步诱导他毅饵,所以,我在这个地方给他准备了一长利!”

    郭嘉看着那个地方,同时注意到了旁边的地理位置,嘶了一口气,道:“这眉坞城可是极险之地,处在黄河分段之下流,只要我军入驻此地,诸葛亮在上游掘开堤坝的话,那就是水淹大军的下场!”

    李小道却是负手而立,微然一笑道:“兵法有云,用兵之道,无非水火之计,断粮之策也,诸葛亮为当世罕见之才,自然也能看出这水攻之策,所以,我就要分出一路兵马往眉坞城而去,拦截诸葛亮,故意给他送这么一块肉。”

    郭嘉恍然了,道:“这就是你说的一步一步让诸葛亮上钩的计划,眉坞城这个地方不远处就是葫芦峪,诸葛亮以水攻我们之后,势必从葫芦峪而折回川蜀,那时,他就会发现葫芦峪这个十死无生的险地,当我军继续追击而上之时,诸葛亮肯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机会,绝对会在葫芦峪与我们决一死战。”

    然而,郭嘉却又提出了一个疑问,道:“但若如你所说,诸葛亮占据火攻、地利之优势,我军似乎也必死无疑,玄机你又有什么来逆转这种情况呢?我们要如何从葫芦峪那场大火之中活下来。”

    李小道淡笑着解释道:“这就是一石二鸟之计了!”

    郭嘉皱眉,却是怎么也想不通李小道后续还有什么准备。

    这时的李小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的意味,道:“水淹眉坞城,虽然可以重挫我军,但也会同时埋下了诸葛亮必死于上方谷的真正致命一点!”

    郭嘉更加不解了。

    李小道只是笑问道:“奉孝可知晓雨是怎么来的!”

    被李小道忽然问到了这个问题,郭嘉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十多年前,你在颍川曾与我们讨论格物之理,说到雨成之因,雨水落入大地,汇成河流,流入五湖四海,最终百川汇流重归大海,然而,随着太阳日照,海面水分蒸发成气,又上升回天,再有大风将**之气吹播向神州各地,这是一个循环!”

    说到这里,郭嘉猛然灵光一闪,满面震撼的道:“原来如此!”

第二百九十六章 孔明,你借的东风,该还了!() 
    往荆州至汉帜道路之上。

    诸葛亮蜀军大营当中,有军情摊子急忙回报:“不好了,军师,李玄机所率的曹军分出了一万兵马,往眉州一带前去。”

    营中,魏延赫然变色,道:“他们这是要抄近路拦截我军入蜀。”

    诸葛亮也是面色微变,但随即确实想到了什么,心中升起一丝喜色,道:“往眉州而去”

    “快拿地图来。”

    魏延忙将怀中随身带着的一副军情地图取出,摊在地下。

    诸葛亮圪蹴下身,看着地图,眼中那丝亮芒越来越浓。

    “那里不就是眉坞城吗,此城极险,处黄河分流下游,若”

    魏延也是即刻领悟了关键,大喜道:“军师的意思是说,我们可借助黄河之力,大破曹军。”

    “没想到啊,没想到≤军居然自己跳进了火坑当中,这番可是天助我蜀汉。”

    诸葛亮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犹疑道:“有李玄机此人在,怎会看不清眉坞城的凶险。”

    魏延、赵云等人也是微微变色。

    的确,那个智谋当世第一的人,怎会放任曹军犯下这等错误。

    不过诸葛亮随即却又恢复了情绪,心中一动,忙看向那名军候探子:“可探得往眉坞城方向去的曹军大将是谁?”

    那军侯探子如实回答道:“是夏侯渊!”

    听闻这个名字,诸葛亮立刻在心中捋顺了一条合乎逻辑的解释,微喜道:“是他,那就可以解释了!”

    “夏侯渊此人,不似曹仁这种智将,他空有一腔勇武,难免急功冒进,或许李玄机让他抄近路拦截我们是真,但此人却立巩心切,不明眉坞城之凶险,踏进了这处险关。”

    听着诸葛亮这番解释,魏延、赵云两人同时大喜,魏延忙道:“这极有可能。”

    诸葛亮即刻说道:“既然是夏侯渊的失误,那我军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传令大军立即开拔,往眉坞城上游而去,掘开黄河支流”

    自以为抓住了机会的诸葛亮大军因此调转方向,往黄河上游而去。

    一日之后。

    忽闻,河堤之上,轰禄声震雷炸响,随即,巨浪滔天倾泻而下,一路直往下流而去。

    诸葛亮站在高处,他看着这场人为地洪水,目中涌现出一丝不忍。

    随即,他强硬的压下那丝怜悯下游百姓的心思,换上了镇定,眼下蜀汉几要有累卵之危,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能给曹军造成重创,为此牺牲一些无辜,他也只能来世再偿还罪孽了。

    反正,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诸葛亮重重的咳嗽了几声。

    因在赤壁一战中动了玄术干涉战事,因果业力加身之下,他的身体渐渐一日不如一日了,幸亏他早些年牧守蜀汉,造了不少善果,有不少善功,还可以稍加抵消一些。

    “走吧”

    不忍再看,诸葛亮闭目转头,随着大军继续向蜀汉行进。

    行至半途,军候探子前来回报战果,道:“那场大水将整个眉坞城都变成了泥沼,曹军首当其中,一万精兵折损八千,唯有夏侯渊逃出”

    听着这番战果,诸葛亮心中一片平静,若非他生性谨慎,这种情况下也不愿意分兵去再给那逃亡以致命一击,其实还是担心,这是李玄机的诱饵。

    这个时候的蜀军因为前往眉坞上流决堤的缘故,已经与原本的会蜀路线有了偏差。

    这日,诸葛亮大军来到了上方谷之外。

    诸葛亮猛然间看到这个葫芦形的地形,眼中大亮,忙问身边魏延,道:“这是什么地方?”

    魏延愣了愣,随即取出腰间地图,辨认了些许,回答道:“此地名叫上方谷,因其形如葫芦,又被称作葫芦峪,怎么,军师发现了什么?”

    “快扶我上山看看”诸葛亮的声音里似乎有了些激动。

    魏延等人不解其意,但还是依言行事。

    一行数人,沿着陡峭的小路,上了谷口上方。

    从上往下眺望而去,诸葛亮大喜过望,激动地手指微颤,道:“这,这真是天赐给曹军的葬身之地啊。”

    “你看这谷口,只能容许几十人通过,外窄内宽,只要我们埋伏在这谷中上方,等曹军进入之后,封住谷口,以火油等物洒下,就算二十万曹军都将会化成灰飞”

    “好,好啊!”

    诸葛亮激动地看着这个谷口,身子更加往悬崖处侧去,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

    “军师,心。”赵云忙搀扶住了诸葛亮。

    “我没事。”诸葛亮回身站稳之后,仍难言欣喜激动之情,道:“李玄机这一路追击而来,为的就是将我大军拦在回蜀的路上,并一举歼灭,因此我们便就在这天赐给他绝地,等着他来!”

    “传令大军,命魏延领一万精兵登上上方谷,备上火油,滚木,乱石。”

    “命赵云领其余七万大军,在谷外五里埋伏,只要见到谷中火光冲起,待火势渐消之际,便冲杀进谷,将李玄机的十万大军一网打尽!”

    赵云,魏延二人同时脸色通红,慷慨激昂的答道:“末将领命!”

    三日后。

    官道之上,烟尘四起。

    诸葛亮站在上方谷顶,远眺着不远处如一团黑压压飞蝗般袭来的曹操大军。

    远处。

    李小道也是同时看向了这座谷口。

    但他的胯下骏马却是速度一丝不减的冲入了谷中。

    随即,十万大军君入了上方谷中。

    就在这个时候。

    “轰!”

    “轰!”

    从山顶之上,落下无数滚木,栅栏,将上方谷的那仅幽窄窄入口,完全封住。

    这时,从谷中上方刚传来了诸葛亮明亮的声音:

    “玄机国士,亮在这里给你备下了一份大礼!”

    语落,随着魏延怒吼一声:“点火,投石!”

    无数火箭,火油,如雨倾泻而下。

    谷中顿时如成一座炼狱。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大军当中,传来了李小道十分洪亮的反问声音:

    “孔明,你以为,是谁把谁逼入绝境了?”

    诸葛亮本来在听到这一句话时候,面色微变,但随即,发觉谷中并没有什么变化,就笑出声来:“李玄机,何必再装神弄鬼,尔已入绝地,难脱身也!”

    但,也就在大火烧了不过半刻钟之后。

    有风,吹过。

    吹动了诸葛亮的衣袂。

    诸葛亮勃然变色,骇然的看向了头顶上空。

    随即,脸上有了几滴湿润的感觉!

    接着,乌云庞然压盖过来,大雨倾盆。

    在大雨之中,下方的李小道仰头看着谷中上方,冷笑的道:

    “孔明!”

    “今日,你借的那把东风,该还了!!!”

    “该还了”

    赤壁借的那把东风该还了!

    这声话语不仅回荡在谷中,而且在诸葛亮的心中回荡,击中了他的内心深处。

    他身体一个站立不稳,在大雨中,摇摆不定。

    雨,暴如倾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局终已定() 
    上方谷的一场大雨,浇灭了谷中大火,也将诸葛亮淋的成为了一个无助的孩子一般。

    并且,因为他跟随邓公玖修道数年的原因,清楚的可以感知到,这场大雨完全没有任何的修为之力干涉。

    也就是说,天意都在助李玄机。

    “你们谁告诉我,谁告诉我?”他仿佛一瞬之间失去了所有的支撑,惨笑不已。

    滂沱大雨中,诸葛亮身形摇摆,声嘶力竭的喊着:

    “何以,天不助我助尔曹啊!”

    此时,谷中大军经历了前番大火造成的少数伤亡之后,李小道将手中令旗一指,谷中十万大军如同蜂拥一般,冲向谷口。

    尽管,上方的蜀军仍以滚木,落石等物从上方掷下,但这场绝地,本是以火为最大攻敌之策,天降大雨,浇灭了谷中大火,仅剩下谷中上方落下有数的落石、滚木,虽然对曹军造成了伤亡,但难上大体。

    在数万军士早就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这场从谷内突围的顺序有条不紊,没有兵士产生慌乱。

    随即,半刻钟后,李小道带着损伤一万,仍有七万大军冲出谷外。

    此时,正是赵云等人准备欲要前来收尾的时候。

    两军一碰面,在这场大雨之中,李小道看着赵云,知晓这赵子龙的武勇非常人,是以派出了典韦、许褚等数员大将,合力战上赵云。

    就在两方大军厮杀的难分难解之际。

    张颌率领的一万骑兵,按照李小道的谋划,恰时而至,成为了奠定胜负的一股力量。

    骑兵遇上步兵,本就是遇到了天敌,尤其是在这无所逃窜的地方。

    仅仅半个时辰,这场大战就奠定下了帷幕。

    曹军,在以上方谷折损了一万兵士为代价的情况下,终于将诸葛亮的数万大军,蜀军的所有兵力,彻底的剿灭在了上方谷之外。

    上方谷之上。

    诸葛亮面如死灰的看着下面的战斗落定了帷幕,他整个身体似乎已经感受不到了丝毫温度,如尸体般冰冷。

    魏延在一旁含泪劝道:“军师,此乃天意助曹,非军师之过也,我们还有谷上的这一万大军,快撤吧,留得火种,才能继续与李玄机清算今日之仇。”

    然而,诸葛亮却是不发一语。

    魏延见状,忽然心中一股恐惧的情绪生出,试探的叫了一声:“军师”

    他伸手推了推。

    然而,只是轻轻一碰,诸葛亮的身体轻薄的好像一张纸一样,倒落在地。

    他的眼睛,也同时紧闭住了。

    魏延悲声大吼:“军师啊”

    一代名士,三分天下之卧龙,经历了数番打击之后,本就垂弱不堪的身心,终于在这一刻,彻底的倒下了。

    倒在了他至死也想要匡扶汉室的半途中。

    李小道的神识自然发现了蜀汉这个最大的支撑倒下了。

    于此,他内心轻轻一叹,道:“孔明,其实你并不是输给了我,你只是输在了时代的局限。”

    就算诸葛亮如何惊采绝艳,然而,在面对掌握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和科学知识的李小道面前,也只能仰望。

    因为,李小道掌握的是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

    他与诸葛亮,隔绝了无数个先贤巨人,他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以他们的知识,战胜了这个绝世奇才。

    他在这一战中的确没有用任何的修为之力,因为,这场上方谷大雨,本就是诸葛亮自己造成的诱因。

    如果没有他掘开黄河支流水淹眉坞城,那么上方谷的水空气也不会浓厚到可以下雨的地步。

    这上方谷本就是一个葫芦形的地方,水空气来到这里,不能散去,自然会再次升上天空,汇聚成雨云。

    而之所以选在今日进上方谷,也是因为李小道算准了在他入谷之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上方谷上空的雨云,就会因承受不住水汽的重量,降下暴雨。

    对于神魂境界已成反虚巅峰,只差一步成仙的他来说,算这样的一个方程式,一点难度都没有。

    所以,对于这个三国中留下了神来之笔的绝代才人,于此命逝,李小道心中有些怅然。

    但也仅仅是一丝怅然而已。

    双方阵营不同,立场不同,信念亦是不同,注定了诸葛亮他在他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