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王现在只希望快点将协议签好,然后送这些齐国使者离开韩国,唯有这样,他们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做事。

    韩王现在祈祷周边的小国,永远不要拥有大炮,这样他和魏国就可以随便敲诈他们了,就算后面要上交一部分给秦国或者齐国,但是只要让他的韩国留下,就一切都还有机会。

    很快,一切事宜谈妥,苏秦也不再逗留在这边,他要尽快回到孙膑那边,然后让他们知道结果,派兵接收中城,为的就是稳定齐国的边境线。

    韩王对苏秦他们说:“一路顺风。”

    当回到孙膑军营的时候,孟尝君居然也在,看来事情进行的出奇的顺利。

    孙膑高兴地对苏秦说:“既然我们齐国要休整,那我也可以休息一阵子,不然我都快累坏了。”

    苏秦心情也很舒畅,因为他从孟尝君那里知道,自己的敲诈韩国的比他多,因为多了中城,而孟尝君只是得到相应的城池,不过这已经算可以,毕竟魏国曾经的魏武卒也辉煌过,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当然,这都是借口,主要是孟尝君第一次出使,难免有些怯场,就算再怎么精明的人,也会有短路的时候。

    苏秦说:“孙师兄确实辛苦,这次跟我们一起回临淄好好住上一段时日。”

    孙膑说:“我倒是想,可是这边的战况变化无常,我要是跟你们一起回去,估计屁股都没给我坐热,就又要让我动身,还不如在边境休息。”

    苏秦也知道,孙膑从小就跟着师傅,不在乎在哪里,所以对于回不回去都无所谓。

    苏秦说:“这也行,等我们统一天下,在安安稳稳的定居,到时候就可以永远不分开。”

    孙膑说:“我可以不回去,但是军中的许多兄弟却是要回去一部分,大家跟着我也有大半年,每天都在生死边缘挣扎。”

    其实孙膑说的有些夸张了,但是对那些有家室的将士来说这不为过,每天在家担心自己的妻子儿女,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苏秦说:“那你现在去统计一下,等我和孟尝君启程回临淄的时候可以一起带回,那些暂时不能回去的,你也要给我登记,我回去之后让人给他们的家人问好,顺便送些银子慰问。”

    孙膑说:“我待会就去办。”

    苏秦接着又和孙膑聊了许久,大部分是感叹人生的变化,以及大家的成长,有了不同的经历,各自的走向都略有不同。

    孙膑给苏秦说军中大小战役,以及将士们如何如何,还有就是他们的生活。

    而苏秦则是给他说说他在临淄当官做的各种各样的事,只要觉得有趣的都讲。

    经过这番畅聊,俩人算是互通有无,弥补各自的缺憾,因为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所有的事都可以,除非拥有分身乏术。

    孙膑说:“等短暂的平息日子过去,中原将会重新掀起另外的风雨。”

    苏秦一听立马来了兴致,问:“这风雨是什么?”

    孙膑说:“这韩魏两国为何这么快就与我们和谈?”

    “怕我们齐国呗。”苏秦很理所当然的说。

    孙膑说:“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韩魏两国找到自己重新崛起的方向。”

    然后,将自己的猜测和苏秦简单重复一遍,他的想法和匡章想的差不多,不过有那么一点出入。

    苏秦恍然:“你的意思是韩魏准备来一场师弟所说的‘狐假虎威’的戏码,利用如今的战斗力,企图吞并一些除了秦国和齐国之外的小国。”

    不过,苏秦有些纳闷的是这种事,齐国为什么不自己去做,而让元气大伤的韩魏两国去打头阵。

    孙膑说:“秦王和齐王两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声,这种破坏和谐的当然交给韩魏这样的国家了。”

    苏秦已经预想到未来的征战场面了。

第255章 平静中的波澜() 
“听说了吗,我们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回家。”

    “不用你说,我们都知道,孟大人和苏大人一起回来。”

    “那真是太好了。”

    整个军中的将士都知道和谈的消息,有高兴也有伤心,因为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要留下。

    不过像梁慎和赵文,作为炮兵团的主要人物,肯定要留下来,这是必须的,因为他们还要带领他们继续学习如何使用。

    留下来的许多士兵,都需要学习大炮发射,不然单单依靠这点人,很难面对今后的战争,不用谁提醒,都能预测到以后的路。

    若是他们两个知道周子浩在临淄以及其他地方,正在赶造大量大炮,他们会做何感想。

    还有他们没有见过的轮船,甲板之上放的大炮,那些他们都不知道,只懂得孙膑吩咐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做太多考虑。

    梁慎问身边的赵胖子:“你想家吗?”

    赵文说:“当然想,不过我更喜欢大王说过的一句话,齐国就是我们的家,我只不过是守在家门口的孩子,保护家园是我们的责任。”

    梁慎见这个胖子居然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让他很是惊讶,经过他这么一说,自己的那点愁绪也抛之脑后。

    梁慎问:“那你成家了吗?”

    赵文挠了挠头说:“还没,我现在也不大,再说家里比较困难,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女人。”

    梁慎听到他还没成亲,安慰他一下,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成亲,两个光棍凑在一起,聊家常有些奇怪,不过却没有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赵文脸上带着感激,随即两眼看向东方,说:“若不是大王给我安排开炮这么一个职务,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地位。”

    赵文想起他刚刚被拉到军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之前就是一个低贱到不能再卑微的农民,虽然不是奴隶,但是过的生活和奴隶差不多,所以他非常感激周子浩。

    现在怎么也是一个小头领,俸禄比普通的士兵翻了一番不止,他的钱除了留给他家里的父母,几乎都不留一点在身上,因为他不喜欢出去玩。

    每次占领一座城池,齐军不像其他国家一样随便破坏,但是多多少少也会获得一些战利品,他自然也得到不少,不过都被他换成银子,一并寄送回老家。

    在这提一下,齐军之中,每隔一段时间回有一队信使专门为军中的士兵送信送物资,但是每个人的数量不能多,是被限定的。

    梁慎有些忧虑,感叹一声:“也不知道这样混乱的年代何时结束。”

    他可不想一辈子在这里,这样的日子快点结束最好,这样他也能过上平常的人生活。

    赵文说:“我听人说,我们齐国的稷下学宫里的学者们在讨论,是恢复以前周朝好还是用严酷的法制来治理国家,反正就是要统一成为一个国家。”

    战国的许多小民都不太懂周朝的礼乐制度,而孔孟之道的儒学对他们来说太过于飘渺,听起来像是神话。

    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国家强大,开疆扩土,拥有更大的土地,他们也能拥有更多好处,即使现在好处还没有多少进入他们的手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周子浩在临淄收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临淄种的棉花长的不错,若是收成不错,种下的那一片棉花,起码可以制造几千床棉被。

    是的,几千床而已,看起来不多,但是留下的种子就多了,来年继续不用像之前那样摸索,只要用之前的经验,让那些地主大量种植就行。

    当然,不能占用种粮食的田地,要多开荒地种植,这样可以加快土地的开发,增加齐国收入,虽然这些在周子浩看来很不起眼,但是在齐国百姓眼中,这些东西都是开天辟地的东西。

    除了棉花,还有玉米地瓜等作物也是大丰收,在这荒年,周子浩目睹了太多人饿死在路上,还有许多人吃野菜吃树皮度日。

    有了新的抗旱作物,可以尽快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周子浩知道自己的系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可是抗旱作物的种植,可是集结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总结出来的。

    在那个季节该种什么,到了丰收季节才能获得多大的丰收。

    既然系统提供了种子,那么种下去就是,也正是当初自己的决定,才有这样的大丰收。

    这个喜悦还不能立即和别人分享,因为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并没有收回来。

    不过棉花已经收了几批回来,去棉花籽的机器早就已经让人做好,正好派上用场。

    这棉花去籽若是没有技术,光靠手工去籽,那简直就是扯淡,有机器当然用机器,虽然机器也是手工摇动,但是比其他好上很多。

    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中,中国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是以丝、麻为主,之后的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御寒还可以用动物的毛皮,做成裘衣,但是这是贵族阶层才能享受,普通御寒还比较原始。

    所以周子浩对于用棉花编制棉被是非常热衷的,这些年他都没有怎么享受到盖棉被的舒服了,那些丝,麻做成的衣物实在是不能说能够御寒,动物皮毛还行,但是毛茸茸的,有的还有异味,很不舒服。

    只要等棉花成为齐国的大众种植物,市面上流通起来,然后再传到其他地方,这样就是真正实现穿暖了。

    周子浩相信古人的智慧肯定不会太差,都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好的东西,对他们有用,都会一一被他们保留。

    孙膑这几天带着人一遍遍仔细记录,问候,做到让大部分士兵服从这次安排。

    最后决定让军中人数的四分之三陪着苏秦他们回去,留下的四分之一守在边境线,一边操练一边学习。

    留下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待遇提高很多,比那些回去的人获得很多,并且让苏秦和孟尝君安排人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让留下的人的家人知道,他们孩子是英雄。

    苏秦直接答应了,这些事并不算难,再说他带回那么多人,这点人手支出,一点都不愁。

第256章 回程() 
几十万人,浩浩荡荡,路上没到一处征兵的地方就解散一部分,同时让负责人去安抚那些没有回来的人的家人。

    孟尝君对于他们的安排完全服从,眼见着他们洋溢着喜悦,奔向回家的方向,心显尤为沉重。

    他的经历比较少,不过的他的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从那些人之中过的的人生经历也不少,但是听和自己亲眼看到不是那么一回事。

    苏秦见他发呆,问:“孟兄,看来你这次出行收获不错。”

    孟尝君知道自己有些出神,说:“我们这样战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未来的路肯定不好走。”

    他没有直接说收获什么,而是说了句不痛不痒的废话。

    但是在苏秦看来却非常应景,他非常清楚周子浩的急切,在韩魏两国从秦国得到大炮之后,就在不断催促着。

    苏秦说:“大王的见识不是我们能比的,他说打就打,说停就停,估计后面的动作才是重要的。”

    孟尝君说:“大王和前面的先王非常不同,就算是宣王和威王都不怎么将远在西面的秦国放在心上,认为秦国与自己相去甚远,更多的是满足于盟主的权利上,但是好处却没一点捞到。”

    苏秦说:“大王这是在稳扎稳打,不会急于求成,你也看到了,就算我们现在拥有绝对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也绝不会轻易冒险去和秦国打。”

    齐国的军事、农业、经济等水平正在逐步超过其他国家,可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过于短暂,现在版图扩大,也越来越复杂,先规划清楚在进行下一步动作比较好。

    现在,他们带着军队,距离临淄还有不到两天的路程,军队的人数也少了将近一半,看来齐军的召集是临时性的,有战事才会召集,大部分都是耕地的农民。

    这个时候的民风比较彪悍,可以说全民皆兵,没有什么固定的军队。

    周子浩开始想打破这样的模式,但是目前的财力物力无法支撑,所以现在主要的模式是以战养战。

    他在后方盯着生产,然后供应给打仗的将士。

    苏秦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和谈不久,韩魏两国剩余的兵力和轰天大炮全部涌到赵国的方向上。

    当然,韩国只是在魏国的边境上,他还没愚蠢到直接出兵到赵国边境线。

    单单是这样,就让赵王是吃不好睡不好,他一看齐国与双方和谈之后,就非常清楚自己要遭殃,只是没有想到这么。

    现在,韩国和魏国都没有动手,似乎在讨论双方的利益关系。

    两国有些地方很难谈拢,比如赵国和魏国接壤,他要求要更多的割地,但是韩国与赵国之间还隔着魏国,要割地显然不是很好,可是韩国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一样魏国在得到赵国的割地之后,分一点土地给他们,这土地还得是魏国的现有的领土。

    魏国在齐国面前吃的亏已经够多,一听韩国这个提议,瞬间就炸毛,不愿意听,可是这韩国毕竟是他的后方,一旦不和,等他对赵国放炮,那他的菊花就得被韩国爆,韩魏现在是半斤八两。

    韩王和魏王见面了,他们两国相当于受制于秦国,却又不是非常对,因为他们只是从秦国那边购买了轰天大炮,并没有承诺过其他东西。

    顶多算是交易,但是在见识过威力之后,他们的不安更加旺盛。

    韩王说:“魏王,照你的意思是说,你要一个人独吞赵国喽?”

    魏王嘴角一掀,说:“那哪能,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同心协力,最后消失的还是我们。”

    能作为大王的人都不是傻子,就算他们在自己的国中如何昏庸无道,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很懂事的。

    韩王说:“你既然明白,那为何就不能让一步,你分出一小块地方,让我能通往赵国,到时候再说瓜分赵国之事,如何?”

    魏王笑容微冷,他很不喜欢韩王的说法,若是把一条路让给韩王,那他的魏国以后不是要被韩国围住,就算获得再多的赵国领土又如何。

    再说能不能一举拿下赵国还是个未知数,他们这两天被眼前的轰天大炮的威力,有些冲昏头脑,过于理想化。

    认为只要两国的大炮加在一起,又加上两国的兵力,打赢还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还有一个前提是齐国能不插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有把握拿下赵国。

    开打之前,他们一起派了使者到秦国,表示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这说明,韩魏两国已经将秦国认作是他们的老大,只要征求到老大的认可,未来的支持肯定不会少,只要好处足够。

    魏王说:“这不成,那我岂不是要被你给围住了。”

    “那就是没得商量了,那我们各凭本事呗。”韩王也不想继续耗下去,他太想要一场轰轰烈烈的胜利了。

    魏王见他的架势,似乎大事不妙,两国可能要反目了。

    半国对半国,实力相当,都非常疲惫,两国中的军队有许多还曾经并肩作战,对抗齐国的进攻。

    对于输给齐国,割让和赔款给齐国,他们是求之不得,因为齐国要是不放过,最后死的肯定是他们。

    魏王当然不想,他清楚得很,要是魏国能一口吃掉韩国还好,如果不行,最后两败俱伤,那微笑的人就是赵国了。

    魏王突然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独自对付赵国,最后割地归我,所得战利品七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