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娱高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建阁等人是武大的工作人员。为表示公平公正,这次点评就以三位被邀请的作家为主。

    至于陈启明大师。喜欢说就说两句,不喜欢说谁也不敢保证强逼他点评。而事实证明他也没有越俎代庖的想法。从头到尾只是看着没有说话。

    这让几位评委松了口气,却让心怀激动的学生们失望不已。本以为能得到大师的指点,如果写得好能进入大师的法眼就更好了。可是现在一切都泡汤了。

    朱子清第一次当评委。一点经验都没有。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准,更不会乱说什么。只有别人问他的时候,才会简单的点评一两句。

    等所有作品全部审阅过后,几位评委把所有参与交流会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然后学生会又把最外围旁听的学生也放了进来。

    其实这个时候外围已经没有多少人了。三个小时的枯燥等待,大多数人都熬不下去走了。剩下的人虽然不多,但大多都是特别喜爱文学的人。

    等大家各自站好安静下来之后。诸位评委开始一一点评。这点评也不是一个人点评一份。而是几位评委你一言我一语的集体点评,就和聊天一样。

    能参加交流会的果然都是各高校的精英学生,文章写的都相当有水准。有几位的作品甚至引起了陈启明大师的兴趣,破例出言点评。

    大师的人气还是非常高的,起码对在场的人来说,他就是偶像级别的人物。每次点评尽管简短,但都能引来阵阵热烈掌声。

    虽然这次交流会标榜不排名次。纯属学术交流。但真实情况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大家潜意识的还是想分出一二三等。

    评委虽然不会直接说出谁是第几名,但在谈话中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来。而且在场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有不俗的欣赏水平。孰优孰劣,听过之后自己心里也有谱了。

    朱子清的文章并没有参与这次点评。他是评委。就要有评委的待遇。自己一圈人私下赏析一番就可以了。和其他同学的作品一起点评,就有些不合适了。

    仅仅点评就花费了将近两个小时。这个环节相比刚才创作的环节要精彩的多,不但没有人离去。反而有更多同学陆续过来旁听。

    等点评结束,周围起码围了两三百人。

    当艾建阁宣布文学系交流会结束之后,周围的同学无人离开。大家纷纷请求陈启明大师做一场演讲。

    他只得一再解释大师年岁已高。交流会五个多小时他老人家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而且现在天色已晚,也不适合做演讲。可是同学们依然不愿意离去。

    眼见如此,艾建阁也束手无策了。只得为难的看着陈启明大师。但朱子清却从他眼中看到了一闪而逝的笑意。

    顿时就明白了,艾院长这是在利用同学们将陈启明大师的军啊。

    “行了,别装了。你那点花花肠子我还能不知道。告诉孩子们,过两天我来这里开讲座。”陈启明大师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打算,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我替同学们谢谢大师。”艾建阁一脸欣喜的说道。

    他知道自己的小算盘根本就瞒不了人,也从没打算瞒谁。他是真心希望大师能给同学们开讲座。而同学们也同样是一腔真诚。他就是要用这番真诚打动陈启明大师,让他无法拒绝。

    虽然陈启明说过,如果和朱子清谈的愉快就会来武大开讲座。但这话太没有保障。

    谁知道朱子清能不能给他启发。万一要是没有什么收获呢?那这个讲座岂不是泡汤了。所以才会用这样的办法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

    当不愿意离开的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多高兴那就别提了。

    之后,大家也表现出了超高的素质,没有继续围在这里。而是有序的离开了。有些不愿意离开的,也只是躲得远远的没有上前打扰。

    交流会结束,加上天色确实不早。朱子清等人也没有多做停留,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就离开了梅园。

    朱子清独自一人去找林宝儿了。交流会开始没多久林宝儿就有事离开了。她是这次交流会的核心人物,什么事情都要她居中协调,没有办法长时间待在这里。

    艾建阁等人则簇拥着陈启明大师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卓越联盟高校交流会本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任何一个科目的交流活动都能吸引无数人关注。

    但文学系交流会却尤其惹人注目,盖因国学大师陈启明居然亲临现场指导。还当场许诺要在武大召开讲座。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同样在文坛引起了轰动。那就是朱子清被陈启明大师钦点为交流会评委。而且他还当场用文言文写了一篇《病梅馆记》。

    这篇文章不知道被谁贴到了网上,一般人还没觉得什么。可文学界却因此躁动起来。

    这些朱子清都无暇关注,他在思考陈启明大师所提出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底气() 
陈启明大师最大的成就是什么?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适应新时代的特色。

    他汲取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充实中华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转型。

    当然,这项工作实在太过庞大,靠他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但这个活动是他首倡,并率先摸索出了一条具备可行性的道路。

    随后,无数学者前赴后继的投入到了这个行列。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从西学手里夺回了主导地位,使中华文明重新焕发了生机。

    朱子清在了解这个世界文坛现状的时候,着实被这个事实震撼了一把。

    前世也一直在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可进展实在让人伤心。虽然也出了一批标杆性的人物。比如南怀瑾大师。

    但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取得的成果也没有扩散开来为大众所接受。而且改造活动还不时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干扰。

    朱子清记得有一位叫徐晋如的副教授,就是反对改造的急先锋人物。这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嘴巴。太脏。

    看谁不爽,直接就开骂。不是文人之间的含蓄嘲讽,而是和泼妇一样直接开骂。他骂过南怀瑾,骂过余秋雨,骂过于丹,骂过莫言……

    最让朱子清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南怀瑾大师去世的时候。这个人兴高采烈的在博客发表了一篇名为“南怀瑾终于死了”的文章。

    文章里对一位逝者极尽羞辱之词。还暗中嘲讽大众都是愚昧无知的。

    第二件,莫言获得诺奖前夕。这位又在媒体上公开嘲讽。说莫言外形极其猥琐,这么猥琐的人不可能写得出好文章。不可能获奖。

    莫言获奖后,有媒体再次采访他。他大放厥词,说我没看过莫言的作品,但这个人太猥琐了不可能写得出好作品。诺奖评委瞎眼了,全世界都瞎眼被骗了。

    这里再次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成为了大学讲师,公然站在了讲台上。

    邀请他讲学的那几所大学就没想过。嘴巴这么脏的人怎么为人师表?不怕他带坏学生吗?

    他还不是一个人,背后还有一大群支持者。他和他的那一群支持者到处开战。文坛但凡有点成就的都被骂过来一遍了。

    徐晋如只是其中之一,和他一样到处找茬的人太多太多。

    比起前世,这个世界国学所面临的形式就要好太多。而且他们取得成果也不是前世所能比拟的。

    朱子清了解过。这个世界的文人已经完成了对儒家几大流派核心典籍的重新解读工作。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灰心。前世虽然对传统文化改造的步伐跟不上这个世界。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起步,相反还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把这些成果随便透露一点都能引起轰动。

    他已经决定好了,这次别的都不谈,就谈《论语》。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做主导。而《论语》又是儒家最核心的典籍之一。最具代表性。

    最重要的是,前世他看过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这也是他看过的唯一一部纯学术性著作。

    之所以看这部书也是为了提高逼格。可惜,这部书专业性太强。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实在太枯燥。看了几页就没耐心了。

    后面都是无聊时候顺手翻一翻,看过就忘,根本就没记住讲的什么。但在穿越金手指的作用下,这部书的内容也同样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除了这部书,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于丹,她的《于丹讲论语》也别具一格。前世朱子清看《百家讲坛》可是一集不落全听了。

    这正是朱子清在知道陈启明大师面临的困扰之后,敢于答应交流的源头之所在。

    两个世界毕竟不同,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方向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朱子清相信。这次交流他肯定能给陈启明大师带去惊喜。

    谈《论语》还有一个原因,他恰好看过陈启明大师的《论语正义》。还和《论语别裁》做过对比。

    虽然那时候什么都不懂,没有看出所以然。但毕竟有所了解,不至于一无所知。

    心中打定主意,朱子清就开始重新回想起《论语别裁》和《于丹讲论语》的内容。并开始组织语言。

    第二天早上,朱子清没有去看交流会。而是一个人来到了长江边上,他和陈启明大师约好的地方就在江边上的一处茶楼。

    昨天听到大师说见面地点是茶楼的时候,他心里别提多囧了。茶楼,又见茶楼。

    穿越过来一年多时间,他去茶楼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前世二十多年的总和。而且但凡遇到重大事情。见面地点必定是茶楼。

    有时候他会忍不住的想,难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对不起茶楼的事情了?这辈子才和茶楼纠缠不清。

    按照大师提供的地址,朱子清到地方的时候发现陈启明大师已经到了。而且艾建阁等几位也全都在场。

    “不好意思,我迟到了。”朱子清歉意的说道。

    “是我们来早了。本来我也不想来这么早。都是他们几个。天不亮就跑过来了。老头子我也没办法只能跟着来了。”陈启明大师笑呵呵的说道。

    看到艾建阁几人讪笑的表情,朱子清知道大师说的应该不是客气话。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好笑之余,又为他们的虔诚感动。

    这就是自己和他们最大的差别。自己只是把文学当成了工具,而他们则是把文学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心中这样想着,又和艾建阁等人打了个招呼。然后才来到陈启明大师面前坐下。

    他们选的这家茶楼景色非常不错。依江而建,坐在窗前就能欣赏到美丽的江景。

    “小友来喝茶。这是西洞庭最上品的碧螺春,我一个晚辈孝敬我的。小友尝尝味道如何。”陈启明大师一伸手说道。

    “陈老客气了,其实我对茶一点都不了解。最普通的砖茶和最好的碧螺春,在我喝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差别。这茶让我喝就是浪费了。”朱子清坦然说道。

    “有什么浪费的。茶不就是给人喝的吗。至于能喝出什么滋味,全在个人。老头子也没那么多讲究。”说着,陈启明大师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谢谢陈老体谅。茶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这个不肖后人全都丢掉了。”朱子清开始试图把话题往主题上引导。

    他是自己知道自家事,所能依凭的只是前世看过的两部作品。如果任由陈启明大师主导话题,肯定要露陷。

    所以他必须要抓住问题的主导权,把话题往自己想要的方向上引导。

    “丢掉的何止是茶文化。传统文化差不多都丢光了。”陈启明大师淡然道。

    “最麻烦的不是丢了,而是我们在自我否定自己的传统。丢了大不了重新拾起来。一旦自我否定,连拾起的机会都没了。”朱子清发自内心的说道。

    前世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凡是中国的,都是需要批判和抨击的。中国的典籍文献被肆意篡改,先贤思想被否定。前辈英烈被唾骂诋毁。

    尤其是部分网民,一边喊着中国信仰缺失,抛弃传统。一边又拼命鼓吹西方那一套。简直可笑。

    “是啊,这也是中国教育的缺失。没有教大家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陈启明大师赞同的说道。

    “这种祸根从白话文推广那一天就种下了。推广白话文没错。它确实让中国的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无可否认,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

    朱子清开始尝试使用《论语别裁》上面的话来回答陈启明大师的问题:

    “但是在推广白话文的时候我们忘记做一件事情,把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翻译成白话文。

    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

    听到这个解释,陈启明大师眼前一亮。艾建阁等人也都诧异的看着朱子清。没想到这么快就从他身上听到了全新的观点。

    在这个世界,大家一直在讨论传统文化怎么丢失的,又该怎么拾起来。但还从未有人把传统文化丢失和推广白话文联系在一起。

    “好,说的好。”陈启明大师激动的说道。虽然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但凭他的深厚功底,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朱子清的意思。

    推广白话文的时候选取教材的时候,天然就使用了西方的现成的文化作品。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怎么可能不丢失。

    当然,内里的因素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只是现在还不是探究这个的时候,他迫切的希望听到更多的东西。

    既然开了头。朱子清也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万一陈启明大师提出什么超出他回答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那怎么办。

    所以陈启明大师让他继续讲,正合了他的意。又开始有选择性的摘抄《论语别裁》里的内容。

    “谈中国传统文化就避不开儒、释、道三家……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

    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当年某些文化运动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

    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吃到后来,西方思想出现了……”

    朱子清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文的顺序来说,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摘抄。虽然有些过度显得生硬,但大家谁都没有在意。

    毕竟是用口述,没有用文字写出来那么严谨。但大家都能听出他的意思。

    陈启明大师听的固然是激动异常。艾建阁等人的表现更加不堪,一人拿着一支笔,和小学生做笔记一样记录起朱子清的话来。(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谣言()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改变、适应的过程。在推广白话文上,我们操之过急了。”朱子清叹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