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娱高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又不好直接拒绝,那样很可能会伤了两人之间的感情。阿米尔的话及时的帮他解了围。

    同样是舍友,这部书他可以给哈斯尔看,却不能给冯正元看。不是说他和哈斯尔的感情更好,而是有原因的。

    他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大草原的人冒不丁的写出《狼图腾》这样的作品,很容易落人口实。

    为了避免麻烦,他准备假托是听了哈斯尔的故事才想到的这个灵感。里面一些细节,也是从哈斯尔这个地道的蒙古人这里了解到的。

    有了这个借口,不但不会在有人怀疑这部书的来历。反而会把坏事变成好事,给大家留下朱子清果然才华横溢的印象。

    把这部书提前给哈斯尔看,一是为了把事情做的更逼真。

    二是两个世界细节上确实存在差异,他不可能照搬前世的内容。很多细节都进行了修改。修改的部分符不符合实际,还需要哈斯尔帮忙把关。

    “行,等书出版了我给你一本精装本。还给你个签名。”朱子清笑着说道。

    “呸,谁稀罕你的签名。要是我女神林贝儿的还差不多。”冯正元不屑的道。

    一场可能引起舍友反目的风波,就此平息。

    “既然有正事,要不就给哈斯尔打个电话让他回来吧?”阿米尔松了口气,说道。

    “不用,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还是不要打扰他,让他嗨去吧。这书一时半会还不着急出版,明天再给他打电话也不迟。”朱子清摇头说道。

    “也好。”阿米尔点头道。

    朱子清自己都不着急,他一个外人更不会多说什么。

    “对了,到处都在说你要开坛讲论语,到底怎么回事?”冯正元在一旁问道。

    “还能怎么回事……”朱子清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两人说了一遍。听过之后,冯正元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

    “居然给陈启明讲解《论语》。牛,你真牛。果然不愧是建国以来第一天才。全国能做到这一点的,你是第一个。”

    “重点,重点。我被院长给坑了。要不然谁会去开这个讲座啊。”

    “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开讲座已成定局。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讲什么,怎么讲。话说回来,你准备的怎么样了?”(未完待续。)

第三章 云集() 
“这个是谁,好陌生。”

    “褚健,华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中国文明史导读》。连续担任了四届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的评委,也是担任评委次数最多的人。”

    “你看那个。是不是路民安。”

    “是他是他就是他,路民安也来了。”

    “路民安是谁啊?”

    “路民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苏州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导师。虽然他是研究计算机的。但对《中庸》研究很深,著有《路民安讲中庸》等多部作品。”

    “哇,田左军也来了。他不是在约翰牛家的约克大学任教吗?什么时候回国的,还跑到这里听讲座?”

    “田左军?就是那个获得了两次次诺贝文学奖提名的华裔作家?”

    “对,就是他……”

    “快看快看,陈启明大师来了。”

    “陈大师真的来了啊,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呢。”

    “贾其功大师也来了。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你看他左后方那个人,叫肖劲光,是《萌芽》的主编。右后方那个人就是刘小平。”

    “他就是刘小平啊。”

    “对,《丑陋的中国人》的创意就是朱子清提供给他的,两人交情匪浅,他要是不来才奇怪。”

    “你们还不知道吧。《丑陋的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岛国和美帝已经有作家公开声明,他们将会模仿这部书写《丑陋的岛国人》和《丑陋的美帝人》。”

    “那个人是谁,看上去不像是作家啊?”

    “那个是《儿童文学》的副总编魏知行。朱子清的童话和漫画都是在他们杂志上连载的。前年他们杂志社都快倒闭了,连载了朱子清的作品开始起死回生,现在已经是销量最高的一本杂志了。”

    “又来了一个……”

    不但会场的同学们惊讶,就连始作俑者艾建阁都有些HOLD不住了。不就是让朱子清讲个《论语》吗,怎么会来了这么多‘毫不相干’的人。

    而且还都是跺跺脚文坛都能震三震的人。他数了数,已经到场的起码有二十多个了。看这情况接下来陆续还会有人来。

    他就想不明白了,陈启明、贾其功、魏知行这些人来他能理解。可是田左军、路民安这些人来干嘛?难道你们就那么闲?

    有这个闲工夫去玩啊,再不行就躲研究室搞研究也行。跑到这凑什么热闹。

    其实细数一下就知道,这些来听讲座的人相互之间关系都很亲密。

    比如田左军和贾其功是至交。路民安和褚健是陈启明的半个学生。魏知行是朱子清的合作对象。至于刘小平就更不用说了。

    真正毫无干系就跑来旁听的人还真没有。

    可即便是这样,也够让人吃惊的了。要知道,就算陈启明开讲座也不一定有这么多人旁听,更遑论是朱子清。

    一直对朱子清充满信心的艾建阁,看到会场第一排坐着的那一长串身影,心里突然没底了。他能应付得了这样的场面吗?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老艾,看你不停的唉声叹气,干嘛呢?”这时,突然有人在背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道。

    “哎呦。”正神游天外的艾建阁被下了一大跳,转头一看原来是去年高校交流会文学院交流会的评委之一窦明辉。

    “窦明辉,知不知道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你就不能先提醒我一声吗,拍什么拍。”

    见艾建阁捂着心脏脸色难看的样子,窦明辉也知道自己唐突了,露出歉意的眼神:“我喊了你好几声都不见回应……看你魂不守舍的样子,在想什么呢?”

    “唉,还能想什么。你看看第一排坐的那些人,就知道我在想什么了。”艾建阁也没有打算隐瞒自己的想法,主要是没啥好隐瞒的。

    “挺好的呀,朱子清第一次开讲座就来了这么多前辈捧场。这又是一场文坛佳话。你应该高兴才是。”奈何,窦明辉是个纯粹的作家,对这些事并不是很了解。

    “佳话?讲座成功了,是佳话。不成功就是笑话。你想想,这么多前辈坐在下面。朱子清会不会有心理压力。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十层功底能发挥出一层就不错了。我能不担心吗。”

    窦明辉只是没有往这方面想,并不是笨。艾建阁一解释他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咝,这一排人带来的压力比会场所有学生加起来产生的压力都要大啊。”

    “是啊,我担心的就是这个。这还是他第一次开讲座,就遇到这么大的阵容。难,难,难。”艾建阁一口气说了三个难。

    “现在后悔了吧。当初谁让你大嘴巴到处乱说,要是悄悄的开一次讲座积累经验,以后在大张旗鼓也行啊。”窦明辉埋怨道。

    “都怪那个小混蛋,我给他说多少次了,一直拖拖拖。这不是没办法才这样做的吗。我哪知道会闹这么大。”艾建阁恨恨的说道。

    “行了行了,都这会了后悔也晚了。现在我们只能相信他。还有,你这忧心忡忡的样子不但于事无补,被朱子清看到只会给他制造压力。精神点。”

    这边艾建阁在担忧,来宾席位上也热闹起来。大家都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

    虽然都是至交故友,但各有各的事业,平时天南海北各处一方,见一次面也不容易。现在有机会坐在一起,当然要好好聊聊。

    尤其是陈启明和贾其功,两位都是文坛大师。但正应了一句话,文人相轻。虽然两人没有正面硬刚过,但也没有什么私交。

    今天因为朱子清的缘故聚在同一处,无巧不巧的还坐在一起。自然不能装作不认识。

    不管内心是怎么想的,表面那叫一个和气。说的话一个比一个客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人是把兄弟呢。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就转移到了今天的主角,朱子清身上。这也是必然的。

    “没想到陈兄真的来了,我还以为你就是这么说说而已。”贾其功脸上堆满笑容。

    “我陈某人岂是食言之人。子清小友今天的讲座说起来和我也有关系,我怎么可能不来。倒是贾兄,事先可没说要来啊。”

    “谁不知道我和子清乃忘年之交,他开讲座这么大的事我岂能不来。”

    “来是应该的。只是带这么多人过来,恐对子清小友带来心理压力。”

    “我带来的都是子清的知交好友,他看到了只会高兴。倒是陈兄你身边的人,和子清应该都不怎么熟悉吧……”

    在不熟悉的人听来,两位老人这都是在关心朱子清。有些感性的还会忍不住为两位大师关心后辈的高尚情操感动的滴下几滴眼泪。

    还有些人掏出手机把两位老人‘交头接耳’的画面拍摄下来发到了网上。真实无虚的画面,戳破了无数两位大师不和明争暗斗的不实传闻。

    还不止如此,当这些照片传到网上。坐在前排的那些作家被一个一个指认了出来。每指认出一个,都能引起一片惊呼。

    很快,‘朱子清在武大开讲座,引数十位知名作家旁听’的新闻就传遍了整个网络。

    扯的有些远了,再把话题转回会场。

    两位大师‘相谈甚欢’,在外人看来就是相处融洽的铁证。可熟悉的人却知道两人已经刚上了,话里话外充满硝烟味。

    两位老人的斗气,丝毫影响不到周边的人。大家就好像没听出来一样,相互之间打着招呼,互表仰慕之情。然后共同探讨文学奥秘。

    “魏总,《儿童文学》的发展势头让人羡慕啊。把《读者》拉下马登上期刊第一宝座,指日可待啊。”肖劲光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中年男人。

    放在两年前,他连正眼都不瞧对方一眼。现在,业界谁敢不给他面子。

    一本销量不超过五万的杂志,只用了两年硬是被他们经营成了业内第一。放在整个文学期刊圈也是仅次于《读者》的存在。

    “呵呵……肖总说的哪里话。我们只是侥幸遇到了子清,帮了他的光才有今天。肖总让《萌芽》起死回生,才是我辈的楷模。”魏知行谦虚的回道。

    肖劲光可不会真这么认为。朱子清固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不能因此就小瞧他们的经营能力。

    同为杂志社的总编,他更明白。一本成功的杂志,优质作品很重要,管理者的能力同样重要。

    《儿童文学》能从不入流的杂志发展到今天,魏知行和赵明远两人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他们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讲座结束之后,我想请魏总吃个饭。不知道魏总肯否赏脸。”肖劲光突然说道。

    “肖总相邀是我的荣幸……”

    就在这时,台上突然传来艾建阁的声音。

    “请大家安静一下。”

    台下的声音小了很多。

    “请大家安静一下。”

    台下的嘈杂的声音变得微不可闻。

    “请大家安静一下。”

    三次之后,台下终于变得安静了,呼吸声清晰可闻。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著名作家朱子清来我校为大家讲解《论语》……”

    “哈哈……”

    哪知道,艾建阁刚说出第一句话,大家就轰然大笑起来,刚刚安静下来的会场再次热闹起来。

    邀请?著名作家?大家还是第一次发现,艾院长居然这么幽默。

    “当然,朱子清同学也是我校大一优秀学生……”艾建阁也知道自己的介绍秀逗了。原本准备的长篇大论也说不下去了,匆匆说了几句场面话就直接撂了句:

    “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朱子清登台……”

    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主台,把场地留给了朱子清。(未完待续。)

第四章 开讲() 
艾建阁逃也似的离开主席台,又惹得哄堂大笑。可是很快,在没有人主持的情况下,会场就安静了下来。因为今天的主角,朱子清出现了。

    坐在台下暗暗为朱子清担忧的众人,看到他面带微笑,安步当车的走上主席台。洒然自若的模样让他们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不怯场不紧张就好。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难道朱子清真的不紧张吗?现在就把视觉切换到朱子清那里,看他是怎么想的。

    “卧槽,卧槽,什么情况。刚才还挺热闹的,怎么我一上台就突然安静下来了。”朱子清心中狂叫道。

    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开讲座,说不紧张是假的。在后台的时候他几次想中途逃跑。

    可每每付诸行动的时候,林宝儿如玉的面庞都会出现在他脑海里。让他迈不开脚步。

    艾建阁在台上出丑,他心中挺解气的。也稍微缓解了心中的紧张感。喊他上台的时候,他偷偷观察过,现场一片混乱。

    他最喜欢这种情形了。大家的在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分散,他所受到的压力就要小很多。

    于是,艾建阁话音刚落,他就开始往台上走。准备混水摸鱼,先趁大家不注意来到台上再说。

    可是正应了那句话,怕什么就来什么。他的身影刚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霎时间安静了下来。就好像有人按下了暂停键一样。这种陡变,差点没把朱子清吓趴下。

    还好,他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强撑着不掉架,迈着软面条似的脚步走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大家好,我叫朱子清。”他先站在讲台旁边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给大家鞠了个躬。才在讲台后面的椅子上做好。

    此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卧槽尼玛。这什么情况,差点把劳资尿吓出来。还好劳资坚韧不拔,硬撑下来了。要不然岂不是要出大丑,丢大人。

    不过嘴上却是另外一番言语:“其实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来这里之前也肯定都听说过现在要干什么。所以这个自我介绍纯粹就是多余的。”

    “但在多余,这个自我介绍也是少不了的。因为这属于礼仪的一部分。”

    朱子清意图用这些话缓解现场过于严肃的氛围,同时也舒缓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别说,还真有用。越说,他表现的就越自如。

    “当然,这个礼仪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属于全世界的。”末了,朱子清还不忘幽默了一把。

    不过很显然,这个段子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大家依然沉默的盯着他看。不过心态已经调整过来的朱子清并不怕这个。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但我相信说起第一次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洞房花烛。不要否认,因为我也是这样想的。”

    “哈哈……”这一句话,终于让大家笑了起来。这一笑,现场的的氛围终于变得活跃起来。

    见此情况,艾建阁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朱子清果然不愧是朱子清,非一般人也。这么大的场面都能应对自如。

    “听到大家的笑声我就放心了。因为笑声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黄健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梗,但依然不妨碍大家理解朱子清的意思。于是笑声更大了。

    “唉,笑声更大了。大家不要这么狭隘吗。其实第一次有很多种的。比如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听我在这唠叨,我也是第一次在台上唠叨给这么多人听。这都是第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