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娱高手-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续往下看:

    这部书写的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大侦探夏洛克的帖子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我们着重来说说七夜这个作者。

    说心里话,他实在太惊艳了。如果他是女人我想我一定会爱上他,并疯狂的追求他。

    我们不说他其余作品,只说推理小说。《嫌疑人》另辟蹊径推倒了所有推理小说的定理,不说剧情,仅仅是模式上就征服了我。

    《福尔摩斯探案集》更是让我对他五体投地,这要是一个多么博学多才的人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七夜对细节的处理尤其让我吃惊,就以《红发会》为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约翰家,谁知道一百多年前的约翰是什么样子的?

    别说一个外国人,哪怕是约翰家也很少有人了解那么清楚吧?

    可是七夜这个作家就非常了解,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毫不夸张的说,他对大约翰家的了解让大多数约翰人羞愧。

    而且他还把这些东西完美的应用到书里面。

    书里说共济会会员不允许佩戴弓形指南针状别针,我以为是杜撰的。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原来真的有这回事。

    原来曾经真的有一款艾尔伯特式项链。一百多年前也真的有一个叫做萨克斯…克伯格的广场。

    这样的小细节充满了整个故事。如果不是知道七夜才二十岁,我都忍不住会以为这是一个一百二十岁的人写的回忆录。

    由此可以看出,七夜为了写这本书而深入的了解过约翰家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和风俗习惯。

    我不佩服七夜的天赋其才,让我佩服的是他那种认的态度。为了一本书花费那么多功夫去了解一段根本就没人关注的历史细节。

    有这种态度,难怪他能写出如此多优秀的作品。我想我已经是他的粉丝了。

    看完这个帖子,夏洛克也感到震惊。这篇评论虽然没有如他的帖子那样透露太多作品信息,但对朱子清的褒奖却犹有过之。

    而且这个楼主所说的东西以前他根本就没留意过。此时回想起来才发现,实际情况真如这个帖子所说的那样。

    在细节上,这本书处理的实在太好了。细腻到他都没注意到这些,细腻到他都忘了这部书的作者原来是个中国人……

    很多看过这个帖子的人同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质疑。

    “说的太夸张了,我绝对不相信楼主说的都是真的。”

    “我也不信。要知道那可是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还是历史细节。我怀疑就算是约翰历史学家都不一定知道。”

    “我就是约翰家的,我本人对那些历史细节都一无所知,更何况是一个外国人。我觉得七夜对我家历史的了解也就那么一点,已经全写在书里了。到后面肯定写不出这么细腻的细节,不信大家看后面的内容。”

    “楼上是约翰家的?真为你感到脸红。对自己国家的历史还没有一个外国人了解的多,真不知道你哪来的勇气在这里说这些话。”

    “我刚看过《红发会》,可以正名楼主说的都是真的,七夜对细节的描写实在太详细了。对约翰家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不是了然于胸的人绝对写不出来。”

    媒体对于《红发会》的评论则是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夸赞的还是要多一些。

    夸的人说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如《嫌疑人》那么惊艳,但也在水准之上。

    贬的人则认为这部书就是一个用经典模式套出来的流水线作品,缺少灵性。

    最关注《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国家莫过于约翰家。没办法,谁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样的现象级作品采用的是他们家的背景呢。

    当魏知行炒作这部书的时候,就有很多约翰人猜测这又是一个约翰家背景的故事。

    可想而知,当这个猜测成真的时候约翰人是多么的兴奋。《泰晤士报》甚至用了‘自己家人’来描述朱子清。

    在约翰家,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出版社杂志社赶紧引进这两部书。

    而约翰家的书商也是叫苦不迭。不是他们不想引进,而是掌握版权的人一直不松口。他们干着急没办法啊。

    在国内更是不用提了,朱子清的大名已经彻响云霄,七夜之名直破天际。

    此时的中国可谓是除外一个关键节点上。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让国人充满了自豪并敢于和西方世界叫板,但西方百年强势所造成的压力依然存在。可以说国人是非常敏感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尤其关注对外的一点一滴。如果让他们感觉‘丧权辱国’了,那绝对能用唾沫把人淹死。

    相反的,如果让他们觉得你‘为国争光’,绝对能把你捧到天上。

    朱子清的行为是‘为国争光’吗?废话,这要是都不算还有什么算?

    用两本书征服西方世界,更是让国内从上到下都充满了荣誉感。

    对普通人来说,这证明了我们中国人不比你们西方人差,某些方面甚至比你们还要强。

    对高层来说,朱子清陶应双魏知行的行为就是对外文化输出,向西方证明了中国的软实力。

    所以从民间到官方对三人都是一片赞扬,官方喉舌《公民日报》破天荒的对他们进行了报道。

    虽然只是第二版,虽然字数不多,可这是国家喉舌啊。它的意见几乎可以看做是国家的意思。

    别说是第二版,哪怕就是夹缝里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版面都是无数人打破头都求不来的。

    虽然朱子清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公民日报》,但这样的机会没有人嫌多。

    这篇报道也很有意思。嗯,是标准的政治文章。

    大意是三人的成绩体现出了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复兴政策的正确性。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的软实力……反正把一切功劳都归功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了。

    对此,朱子清三人没有任何的不同意见。荣誉归于国家,实惠装进自己兜里,还顺便获取了来自于政策上的支持,何乐而不为。

    《公民日报》都给出了好评,其他媒体谁敢说个不字?哪怕对朱子清三人有意见的媒体也最多视而不见,不敢有任何的抹黑。

    在网上,那更是一面倒的夸赞。尤其是朱子清,那简直就要被吹捧成民族英雄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章 规则() 
“还有谁,还有谁,我就问还有谁是我大七夜的一合之敌。”

    “我就问还有什么是我全知全能大七夜做不到的?”

    “我赵日天心服口服。”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现象级作品。”

    “一言不合就出神级小说。太任性了。”

    “我就想知道美帝那些骂大七夜的人看到这个结果是什么表情。”

    “还能是什么,日了道格了。”

    “错,是被道格日了。”

    “道格心中不服,它招谁惹谁了,被日来日去的。”

    “什么时候出中文版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也想看啊。谁在国外帮我整本英文版的也行啊,我抱着字典看。”

    “……”

    “话说好久没有看到我大七夜了,不知道他最近在忙啥。”

    “忙着写书呗。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听说马上又要在《萌芽》上连载一本,还有漫画工作室……估计已经忙的脚不沾地了。”

    “那我们宝儿女神岂不是要独守空房了。”

    “楼上的你想干吗?”

    “@管理员,免费送楼上两位小黑屋三日游,不谢,请叫我红领巾。”

    “楼上干的漂亮。”

    “漂亮+10086。”

    “卧槽,你们这群水笔还在这灌水,我大七夜冒泡了,还不赶紧去围观。”

    朱子清也没想到,粉丝们突然变得这么热情了。他只是在休闲灌水区发了个帖子,一会儿就有数百人回复。而且回复的人数还在几何上涨。

    想一想也觉得有些愧对这些粉丝,他确实有这日子没来这里和大家交流了。

    粉丝们不但没有怪罪,还让他注意休息不要太累,写作的事情可以一步一步来。

    这是一群很可爱的人,他们没有什么要求——如果有的话,也仅仅是希望偶像知道他们的存在,偶尔给予他们一丝关注。

    哪怕是一句很普通的话,甚至是一个字眼,都能让他们兴奋很久。

    本来他只是准备上来随便看看,可是看到热情的粉丝们实在不好意思离开。

    就这样一直抱着手机和大家聊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直到汽车在天网大厦停下才依依不舍的和大家告别。

    “朱董好……”

    “董事长好……”

    天网大厦朱子清也来过很多次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几乎都认识他,一路走来不停的有人给他打招呼,他也都一一微笑回应。

    不一会就来到了大风车动漫工作室。

    大风车动漫工作室几乎不接待外来客人,最多是其它部门的人过来‘串门’,所以没有设置前台。

    所有人想进去都要在外面敲门等里面的人开门才能进去,朱子清也不能例外。

    “哇……”门被猛的拉开,一个姑娘一下跳出来……然后,然后她就被吓傻了。

    朱子清也被吓了一跳,这迎接方式也太独特了吧。

    不过念头一转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应该是和人约好这个点见面,听到敲门声以为是要等的人来了就想吓唬一下,哪知道来的人并非她等的人。

    “李婉言,是不是又偷懒了。”朱子清黑着脸说道。

    工作室总共就二十来个人,当初磨合的时候他在这里蹲了一个多月,后面隔三岔五的总会来看看。所以这里每一个人他都能叫出名字。

    “没有没有,我,我还以为是隔壁办公室的……”李婉言眼泪都快下来了,居然吓唬大老板,这不是厕所里点灯吗。

    没办法,端人家碗受人家管。虽然朱子清很和气,但他真真切切是天网公司董事长。一个普通员工见了他难免会有些气短。更何况她出场的方式也太奇葩了点。

    “呃……给你开个玩笑,别当真。戴总陈总在吗?”看对方大有一言不合就哭给你看的架势,朱子清也顾不上追究了。说起来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刚才说那话更多的也是带着玩笑语气。刚刚和七夜之家的粉丝聊天开玩笑,心态一时没调整过来。以至于忘了这里是公司,员工很可能会把他的玩笑当真。

    “陈总今天休息,戴总在。”李婉言心中松了口气,然后说道,“我去喊他。”说完不等朱子清说话,就和受惊的兔子一样转身就跑了。

    看着这个姑娘,朱子清一阵无语。然后就跟在后面慢慢的往里走。

    原本这个办公室是两个巨大的房间,后来根据实际需要隔离成了七八个独立的小办公室。每个小组一个,戴志诚和陈垒云琪每人一个。剩下的作为杂物间和备用办公室。

    这个点正是工作时间,大家都在忙着工作,所以过道里很安静。朱子清一路直接走到戴志诚的办公室门口。

    “朱董你来了。”刚走到门口,戴志诚也恰好从里面走了出来。李婉言垂头跟在后面,根本不敢看朱子清。

    “嗯,走,进去说。”说着,又打趣的对李婉言说道,“刚才有一个小伙子在门口想进来,好像看到我没敢进。我估计还在门外侯着呢,你要不要出去看看。”

    “啊……”李婉言惊慌的看着朱子清,又看了看戴志诚,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

    “去吧,以后上班要专心,有事下班再说。实在有急事就给我请假。”戴志诚脸色微微一变,然后摇摇头对李婉言说道。

    “我,我知道了,这些戴总,这些朱董。”李婉言明显松了口气,连连道谢着离开了。

    等她离开,朱子清两人走进了戴志诚的办公室。

    “朱董,李婉言……”走进办公室,还没坐好,戴志诚就赶紧解释起来。

    “没事儿,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是要尽量杜绝办公室恋情。但感情的事儿又不受控制,咱们也不能一点都不近人情。只要不是一个部门的都没关系。哪怕是同一个办公室的也没事,和人事打个招呼,给其中一个调换一下部门就行了。”

    一般的公司都是禁止办公室恋情的,原因有很多。

    1、上班时间看到对方,容易分心。

    2、工作上出现讨论的时候,两人由于感情原因,可能无法畅所欲言。尤其是产生分歧的时候,很容易受感情左右。

    3、就算是下班后谈,也容易讨论工作上的问题。容易造成泄密,不利于领导分工管理。

    4、容易抱团,不利于同事交流和领导管理。

    5、如果有一人想离职,容易出现集体离职。

    6、出现情侣关系,暗恋者或有想法的人将尴尬或离开。

    7……原因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个最典型的,其他就不一一赘述,免得大家说我水字数。

    有些公司虽然不支持,但真发生了也会包容,有些会给其中一个调整部门。当然,还有很多会直接辞退。总之每个公司的处理办法都不一样。

    天网集团也同样不鼓励办公室恋情,但发现这样的情况也不会棒打鸳鸯。只要没有造成不良影响,一般就是给其中一个调换部门。

    他们公司光子公司就有七八个,部门更多,想给一个人调换工作太简单了。

    “咱们是互联网公司,最多的就是程序猿。这大多都是一群不善言辞的技术宅,找对象都是和难题。如果能够内部解决那再好不过啊。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哈哈……”朱子清还不忘开玩笑。

    戴志诚悄悄地松了口气,为李婉言,也为他自己。

    李婉言是他手下的员工,工作认真负责。如果因为这件事儿被辞退,他觉得太可惜了。

    而且刚才他的处理办法明显是在包庇李婉言,要是朱子清生气了,他也会跟着倒霉。

    现在朱子清这样说,就正名他对这种事情并不反感,那就太好了。

    “来找李婉言的是小霸王掌机的技术员,两人是餐厅吃饭时候认识的。平时他们都是下班时候联系,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回头我说说她。”

    其实这根本就不算个大事儿。两人都不属于同一家公司(虽然都是天网的子公司,但在行政上确确实实是两家公司),工作性质也完全不同,就算恋爱了也不违反职场潜规则。

    只是李婉言运气差,刚好被大老板抓住。

    “没事,让他们注意一下影响就行了。”朱子清叮嘱道,

    “马上就要放假,我和宝儿准备一起回去,到时候公司的事情就全部交由你们管理了。所以我趁现在还有点时间过来看看公司的情况。”(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改编() 
“嗯?”戴志诚一愣,然后才说道,“我都忘了你和林董还是学生。”

    不只是他,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两人的学生身份。没办法,谁让这两口子那么吓人。

    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作家,还一手创建了天网集团。一个是天网集团实际上的掌舵人,一手把发现成了今天这样的庞然大物。

    “来,坐下说。”朱子清笑笑没有接话,类似的话听过太多次,都懒得回了。而且这样夸奖的话也不好回,总不能说过奖过奖吧。

    “工作室最近怎么样,工作上没有什么问题吧?”坐好后,朱子清问道。

    “挺好的,度过磨合期大家配合还不错,工作进展也不错。只不过……”戴志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