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娱高手-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部叫《我的野蛮女友》,一部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先拍野蛮,后拍那些年。我亲自写的剧本哦?

    怎么样,是不是很兴奋。有没有迫不及待想贡献一张电影票的冲动。

    四、根据我的小说《亮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已经拍摄完毕,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之中,马上就能和大家见面了。

    到时候大家一定要给点面子啊。哪怕不看,也要打开电视给我送点收视率。

    好了,今天的广告先打到这里——如果后面还有我会再一次补上的。

    顺便,大家踊跃发言哦。这会正没事儿干,在拿着手机逛七夜之家。说不定你的留言我就回复了呢。

    整个七夜之家的网友都被他刚才的那个广告贴给炸了出来,此时正围绕着那个帖子讨论来讨论去。

    哪知道没一会又接到了系统通知,七夜又发帖了。还等什么,赶紧过去围观啊。

    点开帖子一看,网友们不淡定了,大七夜居然这么的无耻。继续往下看。差点没笑喷。

    “近距离触摸大七夜。”

    “虎摸。”

    “先顶贴再看贴。”

    “这句话已经说过很多次,但此时我忍不住想再说一遍,七夜大你的节操呢。”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很多次,但此时我忍不住想再回答一遍,七夜大没有节操。”

    “这广告打的,我服。”

    “不服不行啊,换个人绝对不敢这么做。”

    “因为人家要脸,七夜大属于没脸没皮那种。”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难道大家都没有发现,七夜大这个帖子就是回答刚才我们提的那些问题吗。”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刚才我们好像都在讨论《哈利波特》的事情,而这个帖子第一个问题恰好回答了那个问题。”

    “七夜大又傲娇了。不好意思回答我们的问题,还装作打广告。”

    “我更关心那两部书到底哪天出。”

    “你还有心思关心书啊,我更关心那两部电影。七夜大亲自撰写剧本,肯定很精彩。而且名字听起来就不一般啊。”

    “已经准备好钞票,就等电影上映了。”

    “七夜大果然不走寻常路,一次两部电影,也没谁了。”

    “打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所以我更关心武侠。萍踪侠影直接出全本,实在太让人兴奋了。不知道张丹枫和云蕾有没有在一起。”

    “就是不知道接替他连载的是很么作品,好不好看。”

    “好了,大家都别调戏七夜大了,还是说说《亮剑》电视剧吧。”

    看到这条回复,朱子清眼泪都快出来了。你们终于肯说点我想听的了。不过接下来大家的回复却让他愣住了。

    “说实话,《亮剑》这部小说我并不是很喜欢。不是不好,是类型和风格都不喜欢。”

    “我也是,虽然也买了这部书,但到现在都没看完。”

    “要不是因为这部书是七夜大写的,我肯定不买。”

    “我觉得挺好的呀,很真实。”

    “就是因为太真实了,所以才不喜欢。”

    “抗日神剧太多,估计现在的小朋友都以为手撕鬼子才是真实的。亮剑这么残酷他们肯定接受不了。”

    “很正常,现在人都太浮躁,能潜下心看这种写实的历史类小说的太少了。”

    “就是不知道改编成电视剧会不会好一点。”

    “希望吧,很多小说不好看改编成电视剧却很好看。”

    “画面看起来确实更有质感,更容易理解。”

    看过大家的回复朱子清才知道《亮剑》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受欢迎。这部书几百万的销量除了军队团购的那些,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粉丝消费。

    前世他在亮剑电视剧播放前就看过小说版,还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觉得很好看。就满心的以为大家都会喜欢。

    这又是他的一个误区,以为自己喜欢的觉得好的,别人也理所当然的喜欢。

    仔细想想,电视剧播放前有几个人看过这部书?哪怕这部电视剧红透半边天,又有几个人知道这部书的作者叫都梁。

    当然,这个前世大环境有关。在那个文学将死的年代,大家连书都不看了,又怎么会关注一个作者。

    哪怕在这个世界,这部书要不是朱子清,最多卖出去个一二十万本就不错了。哪会有这么高的销量。

    那位作者在文坛也能闯出不小的名气,一个新锐作家的名号是少不了的。但在普通人中间肯定不会有多大名气。

    不过眼下还是赶紧给粉丝们解释一下吧。虽然他经常打广告,但那都是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做的,大家嘻嘻哈哈的也不会说什么。

    要是真因为这件事儿给大家留下一个消费粉丝的印象就得不偿失了。

第十三章 大水() 
“看来今年你还是不准备消停啊。按阳历年算,开年俩月就要出版三本书。我就想问,今年你还出书吗?”陶应双紧贴赵柔雅坐着,一只手还揽着她纤细的腰枝,丝毫没有避讳的意思。

    《论语别裁》是元旦之后才出版发行的,是今年的作品。

    接下来还要出版两本,一本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另一本就是武侠小说《萍踪侠影录》了。

    “最少还要出两本,一本是答应黄勇部长的警匪类小说。还有一本是答应室友写的。”朱子清也觉得头疼。

    一个作者高产不是问题,太高产就不正常了。朱子清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实在太高产了。

    他也有心要控制一下,可不知不觉就这么多了。就这他还少算了一本,当初答应肖劲光的那部小说现在正在《萌芽》上连载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单行本。

    要是今年出,那今年确定要出版的书就是六本了。这实在太恐怖了,不行,一定要控制速度。朱子清心中暗暗下决心。

    黄勇就是上次给亮剑选角时候在长春碰到的那位部长,当初朱子清答应人家要写一本描写几层警察的小说。

    其实书早就复制好了,就保存在电脑里,只是不敢现在就拿出来。速度太快怕吓着人家。他的计划是今年夏天或者秋天时候再拿出来。

    肖劲光上次和刘小平一起过来找他求书,他就把《麦田的守望者》给复制了过来。现在正连载着呢。

    不过像这种连载一般都是连载到三分之一最多一半的时候就会出单行本,没几个人会一直连载到大结局。与他,利益最大化。

    《萍踪侠影录》的情况就是如此。

    这部武侠小说已经连载到接近三分之一处,能吸引到的读者差不多都吸引到了,继续连载已经没多大意义。

    而且很多读者都留言说连载看的不过瘾让出单行本。鲁君诚请示了一下朱子清,决停止连载,直接出单行本。

    至于连载,朱子清将拿出一个新故事继续在杂志连载。反正新书早就搬运好了,直接发过去就行。

    “还有两本,你这是真的不准备好好过了。”陶应双摇摇头道。

    “我也不想写这么多书啊,很累的好不好。但是不写行吗。”朱子清白了他一眼说道。

    “累?你?”陶应双有些无语,你好意思说自己累?

    感觉每次和他谈起文学的事情,就感觉大家不是一个次元的存在。

    他就是搞出版的,对作者创作的情况也是了解一二。哪个不是呕心沥血花费一年半载时间才写出薄薄的一本书。有些是数年十几年才写出一部,有些甚至是有生之年系列。

    眼前这位倒好,就和变戏法一样时不时就拿一本出来,质量还都那么高。

    而且任何时候见到他都在悠哉悠哉的享受生活,从没见他伏案著书。

    最气人的是,人家创作之余还创办了一家公司,现在市场估值一百多亿美刀。

    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发生在小说里,没想到现实里也出现了一位。

    这还没算他给陶林家出的那些主意。西气东输、战争推演、工业反哺农业、一代(错别字?)一路、国家为本国剩余产品找出路等等。

    作为陶林家嫡系子弟,虽然不参与政治,但是该知道的还是知道的。

    正因为知道的多了,才更觉得眼前这位非人类。

    话说回来,当年他还以为林宝儿这样聪明强势的女孩子会嫁不出去。现在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老天爷把你造出来肯定会给你安排一个最合拍的另一半的。

    这话真特么太对了。这两位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最合拍的是两人性格互补。一个喜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找路子,一个虽然聪明但因为性别原因缺少路子。

    一个路找好了就当甩手掌柜,另一个能在这条路上施展才华然后把羊肠小道修成通天大道。

    这俩人如果不在一块儿,绝对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天网集团也不会发展的这样快。朱子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悠闲,每天光公司和文坛上的事情都能让他焦头烂额。

    林宝儿呢,没有朱子清为她提供的这个大平台她的才华基本就没有施展的空间,估计现在还在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

    以她不甘平庸的性格,这样的生活就等于是在慢性自杀。

    所以,这两位的相遇在陶应双看来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想到这里,他情不自禁的看向身边的佳人。如果没有他们两个,自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抱得美人归。

    所以说,自己也是受益者啊。想到这里,他不禁为当初投了赞成票感到庆幸。

    林宝儿作为陶林家的心头肉,她的一举一动几位老人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谈恋爱这么大的事情就更别提了。

    刚开始几位老人听说自己最宝贝的孙女被人拐跑了,那叫一个气愤啊。差点没把朱子清千刀万剐了。不过还好,他们没有失去理智。

    冷静下来之后几位老人肯定是要了解一下这个拐跑他们孙女的臭小子啊。

    陶应双和朱子清接触过,自然被率先传唤过去接受质询。当时他要是歪歪嘴,这事儿肯定崩了。

    真实的情况是他为朱子清说了不少好话。至于原因,不管是林宝儿恳求也好,心疼外甥女也罢,还是真觉得朱子清不错,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的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他的话,才有了那次的见面,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因为促成了朱子清和林宝儿的事情,才换来了他和赵柔雅的龙凤呈祥。

    想起赵柔雅,他就又想到一件儿得意的事情。前段时间让赵柔雅把四叶草的股份置换成了天网集团的股份。

    结果没几天福布斯就更新了富豪榜,天网集团被估值一百多亿美刀。

    要是等到现在再置换股份,估计连原来的十分之一都换不到。就是几天的差别,净赚了十倍差价,他很得意啊。

    两口子躺在被窝里没少高兴。就是赵柔雅脸皮薄,觉得占了好朋友的便宜有点不敢见人。

    陶应双脸皮多厚,不但没有羞愧,还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沾沾自喜。

    “算了,知道你变态,懒得和你讨论这些事情。我现在就关心你准备用什么书接替《萍踪侠影录》。”陶应双说道。

    朱子清的小说现在可是《江湖夜话》的招牌,而《江湖夜话》又关系到整个出版集团的价值。

    四联出版集团的价值决定着他以后能拥有多少天网的股份,他能不关心吗。

    “接替《萍踪侠影录》的书已经写好了,叫《楚留香传奇》。”被人说变态,朱子清自然没有好脸色。

    “楚留香传奇?楚留香是个人名?”

    “你真聪明,这都能猜到。”

    “俗,这名字真俗。”

    “觉得俗?那好,我换家杂志连载好了。”

    “算了,看在咱们是亲戚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帮你一把好了。”

    “还要脸不?”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陶应双表示,要不要脸要视情况而定。

    “侦探类武侠小说,风格和《七种武器》差不多。”

    关于用哪部武侠小说接替《萍踪侠影录》,朱子清考虑过很长时间。

    梁大师高产,但作品质量普遍不如金庸古龙两位大师。公认最优秀的三部是《女帝奇英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三部。

    《女帝奇英传》朱子清没看过,想搬运也没得搬,《云海玉弓缘》但是看过,但用它很不合适。

    高产的作者一般都会写一个或者数个系列作品,梁羽生大师也不例外。他的作品里最著名也是最精髓的肯定是天山系列。

    从《还剑奇情录》到《幻剑灵旗》共二十二部小说横跨两个朝代数百年时间。可以说是武侠史上独一无二的宏篇巨幅了。

    《云海玉弓缘》和《萍踪侠影录》虽然都属于天山系列,但一个属于明朝前期,一个属于清朝前中期,中间隔着好几本书。而且这几本书大多朱子清都没有看过。

    直接搬运它也不是不行,但有些地方就要修改一下。毕竟中间隔了好几本书呢。问题是他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哪有时间修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续集不能出的太早。前后隔得太近读者消化不了,还容易失去新鲜感。

    所以《云海玉弓缘》也就被放弃了。至于梁大师其他的作品,暂时他还没有搬运的打算。

    金庸大师的作品去掉朝代不合适的,再去掉不成熟质量不高的那几本剩下的也不多了。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当然就是射雕系列。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每一部都是那么精彩。从天龙八部开始搬运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古龙大师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因为《七种武器》打下的基础。

    《七种武器》虽然是短篇,可也开创了一种新模式。但也正是因为短篇大家都看的不过瘾,很多人都留言希望朱子清写一部这种风格的长篇。

    有了这个基础,他自然要优先考虑古龙大师的作品了。

    古龙大师也是高产的作家,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品格,就是请代笔。也不知道哪部是他写的,哪部是代笔。

    有不管是不是他写的,有几部质量非常高。《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小李飞刀系列》等等。

    虽然古龙的小说时间轴很混乱,不知道谁在谁前年。但朱子清还是根据个人感觉,认为《楚留香传奇》的年代应该靠前一点。

    所以他选择了复制这部书。

第十四章 春节快乐() 
“和七种武器一个风格?你丫终于肯写推理武侠了。你不知道多少读者给我们留言想看这一类型的。卢君城也和我说过好几次,让你新书写这类型的。”陶应双乐了,这还真是意外之喜,“等会我就给他说说,让他别担心了,赶紧展开宣传。”

    朱子清也在心里吐槽不已,你不说我也知道。去七夜之家和朱子清吧看看就知道了,类似的帖子都快把这里淹没了。

    “这事儿你看着安排,现在有一个关于杂志的创意你想不想听听。”

    “杂志?创意?你发现杂志市场的空白了?”陶应双惊喜的说道。空白就意味着市场,就代表着影响力,就代表着金钱。

    杂志发展了这么多年,可以说能看到的类型都已经有人涉足,想吃第一只螃蟹实在太难。

    但这话是朱子清说出来的,陶应双就没有丝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