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敌营太子一起重生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3。召见() 
戚绵猝不及防被他抱在怀里; 见他没了别的动作; 知道自己在他面前又过了一关,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心虚。

    毕竟上一世的有些伤害,是实打实的……

    祁崇归静静地抱了她一会儿; 想起她刚刚说的话; 问道:“莫毅知道你想摆脱他的事吗?”

    刚问出口,又想到戚博舟没送出去的信,那莫毅必然是不知道的。

    于是他换了个问题:“戚博舟用的什么法子与那边通信?”

    戚绵连忙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不趁这个机会赶紧表明忠心;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一般是用信鸽。”戚绵微微挣开他的怀抱; 指了指窗边铁笼子里关着的一只银灰色鸽子,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方才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直到二人看过去,才扑扇下翅膀,咕咕叫了两声。

    戚绵说道:“不过从兰山回来; 我就把这只鸽子捉过来了,平时就锁在书房,戚博舟根本不知道,还以为我把它炖了吃了。”

    祁崇归低头看着她,有些想笑。

    这种能远程飞行; 在北地与丹阳之间传信的信鸽; 要训练出来自然不太容易; 若是炖了吃了,倒有些浪费。

    他摸了摸戚绵的头,温声问道:“那你给我看的那封信,又是怎么截下来的?”

    “西市七弯街尽头处有一家典当行,那里的掌柜似乎是莫毅安插在丹阳的线人,戚博舟让张氏把信送到典当行,被挽春截下来了。”

    祁崇归唔了一声,随即打开房门,叫来一个禁卫,低声吩咐了几句,让他去寻京兆尹,随便找个由头把那个典当行查封了再说。

    这厢事毕,祁崇归与戚绵一同回到正院。

    看见戚绵向他瞥过来的凉飕飕的一眼,再看看面色冷峻,威严赫赫的太子,戚博舟慌得觉得身子都飘起来了,落不到实处。

    张氏也跪在一边,吓得瑟瑟发抖,她到现在还是懵的,老爷不是说只是父子之间的恩怨吗?怎么会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的?

    戚绵微笑着道:“殿下公务繁忙,臣的家务事,就不敢再劳烦您操心了,稍后臣处理妥当,会亲自去向您说明实情。”

    祁崇归似笑非笑睨她一眼,颔首应允,叫了同在屋内候着的太医:“钟太医,走了。”

    钟太医连忙应了一声,拿起早就收拾好的药箱,走到太子身边。几次三番被太子派过来给这么个小官看病,真是憋屈死他了!

    二人正要离去,戚博舟却又开口了,声音带着哭腔,也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殿下!殿下饶命,只要您饶了罪臣这条贱命,罪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氏反应过来,也连忙俯伏下身,磕头求饶:“妾身是冤枉的,妾身一介妇人,什么都不知道,求殿下明察!”

    祁崇归眉头微蹙,什么话也没有说,依然抬步走了。

    屋内重归平静,戚绵笑看着地上二人,叹了口气:“我都说了这是戚府的家务事,殿下明摆着把处置权交给了我,你们有那个功夫哭,怎么不知道来求求我?”

    张氏怔了一怔,再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了,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膝行几步到戚绵身前,抱住了戚绵的小腿:“大郎!你知道我,我是冤枉的!求你了,别杀我,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

    戚博舟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房顶,倒是没有再求戚绵,事已至此,戚绵本来就想杀他,这种时候又怎么会放过他?

    戚绵看看二人,摇了摇头,又叹一声:“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你们了?”

    “诶?”张氏一懵,泪眼朦胧地抬起头,看向戚绵。

    戚博舟也吃了一惊,迟疑地转头看过去。

    戚绵两手一摊,无奈道:“谁让你们还有点利用价值。”

    张氏抱着她小腿的胳膊松了,戚绵趁机挣脱开,走到床边,大力拍了拍戚博舟受伤的右腿,不意外地听到戚博舟一声惨叫。

    “父亲大人,”戚绵笑眯着眼,“您就一辈子躺床上过吧,至于张姨娘,劳烦你日日伺候,千万不能让他死了,知道吗?”

    她也没办法啊,祁崇归跟她交代了不能让戚博舟死,那她只好让他赖活着了。

    张氏愣愣的,连忙应声。

    戚博舟眼中含泪,腿上的疼痛还没过去,咬牙问道:“你又想做什么?”

    “刚刚在太子面前还迫不及待的表忠心,说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么现在对着我,就不行了?”戚绵俯身下去,一双眼里满是无辜,“父亲大人,要想好好活着,以后儿子让你做什么,你照着做就是了。”

    戚博舟眼皮跳了几跳,惊移不定地看着戚绵,然后就看见戚绵拿出一张写好字的纸,在他眼前晃了晃。

    上书:季四身亡,无异动。

    季四指的自然是莫毅让她杀的季明涵。

    然后戚绵从怀里掏出一盒红色印泥,问戚博舟:“你平时按的哪根指头?”

    戚博舟瞪着她没说话。

    戚绵也不吭声,神色平静地看着他。

    良久,戚博舟败下阵来。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君子,跟性命比起来,晋国算什么,国师又算什么!

    “右手大拇指。”戚博舟鼻子一酸,别过头去,不忍看见这屈辱的一幕。

    戚绵依言抓住他的右手大拇指,沾好印泥,往纸上一盖,就成了。

    戚博舟之前右臂被摔断,还在恢复期间,就被戚绵这么粗暴地扯了扯,当下就疼得他又哀嚎一声,使劲咬牙才能遏止住自己骂人的冲动。

    戚绵低头看看,新鲜的指印与她之前截下的那封信上的指印瞧起来确实是同一个,便放下了心,看来这戚博舟迫于强权,还算老实。

    她拿着按有指印的信纸在他面前又晃了一遍,温声宽慰:“父亲大人不要难过,以后这种日子,还多着呢。”

    戚博舟:“……”

    真是无话可说。

    戚绵心满意足地站起身来,带着挽春回到东院,她将那封信卷好塞到小竹筒里,绑上信鸽的爪子,然后把它放飞了出去。

    ……

    八月下旬,祁崇归奉皇命要去冀州一趟,查查英王赵忠的事,关于赵忠,前世祁崇归就已经查过,这次过去,也只不过是接着前世的路再走一趟,搜集一些证据,回来好定他的罪。

    比较棘手的是,他还要再探探晋国的情况,若是都与上一世一样也就罢了,偏偏莫毅同他一样拥有前世的记忆,他不确定今世会不会有什么变数,因此还要谨慎一些,再查一番。

    父皇老了,已有退隐之意,英王赵忠与小晋国的事,算是大楚开国后遗留下来的祸患,也是父皇决定彻底把江山交给他之前,对他的最后考核。

    从丹阳到冀州,途径许州、汴州、魏州,沿汝京河一路北上,多有亮丽美景,上一世来去匆匆,倒不曾带戚绵看过,这再走一遭,便想在空闲时,带她看看这大好河山。

    一张三尺长宽的大楚疆域地图平整地铺在案上,祁崇归让戚绵与他一同坐在宽敞的椅子上,一手揽住她的腰,一手指着他们会经过的地方,轻声问她:“有想去的地方没有?”

    戚绵摇摇头,怎么想都觉得他有些不务正业,皇帝明明是派他出去办事的,游山玩水算什么?

    仿佛看出她的心思,祁崇归轻笑一声,说道:“你不必担忧,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孤心中有数。”

    大楚立国不过十年,晋国皇帝能在丹阳安插眼线,别处自然也可能有。汝京河贯通南北,沿线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也想借着这次去冀州的机会,把汝京河沿路的政商情况全部摸清。

    戚绵悄悄撇了撇嘴,含糊地嗯了一声:“臣跟着您就可以。”

    祁崇归看她这么乖巧,心神不由一荡,揽着她腰的手臂紧了紧,头也凑近她,低头在她颈边深嗅一口,笑道:“孤之前倒是没发现,戚卿的腰这么细,倒像是女子似的。”

    戚绵:“……”又来了。

    “绵绵,”祁崇归柔声唤着她的名字,“此去冀州,孤是微服出行,你扮作女子,陪在孤的身边好不好?”

    戚绵:“……”非逼着她现出原型吗?

    戚绵嘴角抽搐,眼珠乱转。

    女装她不是没穿过,上一世临死前莫毅就让她换上女装在两军阵前亮过相了,可跟在祁崇归身边穿女装,还真是从来没有过……

    大概临死之前的女装,是祁崇归唯一见过的她身为女子的模样。

    想了想,戚绵为难道:“臣是无所谓,但跟着您一同去的,还有些其他同僚,在他们面前穿女装,臣实在是……有些难为情。”

    祁崇归倒也没恼,唇凑上去在她脸颊上蹭了蹭,温声说道:“你不愿便罢了。”

    只要她好好地待在他身边就好。

    二人温存了一会儿,有属臣来找祁崇归议事,戚绵便退了出去,对上殿外守卫的季明涵投过来的目光,她不由有些心虚,脸颊发烫。

    没过一会儿便到了下值的时候,戚绵与季明涵一同回后罩房收拾东西准备归家,往宫门处走了没几步,突然从一侧走过来几个内监,将他们的路拦住了,戚绵抬眼看过去,微微一怔。

    为首的那个居然是皇帝身边的宦官王腾。

    内监们躬身行了一礼,王腾低眉敛目:“奴婢奉陛下之命,特来请戚大人去甘露殿。”

    戚绵心头一跳,顿时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敢问公公,陛下召我所为何事?”

    “戚大人去了就知道了。”王腾直起身子,往一边让了让,做足了恭敬的模样,语气却不容置疑:“陛下还在等着,戚大人,请吧。”

34。私会() 
皇帝的命令自然拒绝不得。

    戚绵沉默片刻; 颔首道:“劳烦公公带路。”

    王腾便引她往甘露殿的方向走。这边季明涵眼睁睁看着她离去; 心中有些担忧,想返回去禀告太子一声,刚迈出一步,却被王腾留下来的一个内监拦住了。

    “季大人不赶紧回家; 还留在这里干什么?”那内监微微笑着; 眸子里却带着寒光,眼含警告之意。

    季明涵张了张嘴,觉得自己这样就走实在是有些不义气,但他一个小小的禁卫; 也没胆子忤逆皇帝; 因此他叹了一声,略犹豫一下,便摇摇头走了。

    戚绵,你自求多福吧。

    王腾把戚绵引到甘露殿便退了下去。

    戚绵定定神,悄悄地抬步进去,看见皇帝正伏案翻阅折子; 她默默躬身行礼,声音很轻,生怕惊扰了皇帝。

    “微臣参见陛下。”

    皇帝抬头看去,只看见一个少年禁卫头顶的发冠,他放下手中的折子; 淡声问道:“你就是先前在兰山射杀猛虎; 救了一众文臣的禁卫?”

    “正是。”戚绵应了一声; 却有些不好意思,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她心中清楚,皇帝再以正面的口吻提到这事,倒让她心中有愧。

    皇帝唔了一声,“坐吧。”

    于是戚绵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落座。

    “前几日朕与皇后向太子提到选妃的事,”皇帝往龙椅上靠了靠,一只胳膊支在椅子把手上,撑着额头,闭着眼一副疲惫的模样,“问他可有中意的人选,他竟说一个都没有。”

    戚绵:“……”

    戚绵两手搁在膝上,指尖不自觉地蜷了蜷,低着头安静听着。

    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毕竟流言已经太厉害了。

    戚绵一边在心里默默叹气,一边有些怨怪起祁崇归来,若不是他行事放肆,不加掩饰,她哪至于被皇帝揪过来说教?

    皇帝继续道:“朕与皇后先时还觉奇怪,直到听说了你的事。”

    皇帝睁开眼,朝戚绵看过去,声音不辨喜怒:“听说太子极为宠爱你,常同被同寝,共食共坐,十六那日甚至为了你没来上朝。”

    戚绵吓得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不管怎样态度不能有问题,老实低下头,“陛下,臣有罪。”

    皇帝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你不必紧张。”

    戚绵诧异抬眼。

    皇帝正看着她,这时才看清她的样貌,不由微微一怔,旋即笑道:“确实容貌俊美,怪不得太子喜欢。”

    戚绵:“……”什么?

    “太子正当年少,却自小被朕严格教养,习的是帝王之术,难免性格沉闷,唯有在你这事上,显露出几分少年天性来。他能有所痴爱,朕本不欲多管。”

    戚绵竖起耳朵听着,果然听到皇帝来了一句“但是”。

    “但是,”皇帝看着她,缓缓说道,“凡事过犹不及,他若因此误了国事,或不肯娶妻纳妃,耽误皇家子嗣绵延,便是祸事了。”

    皇帝从龙椅上起身,踱步至戚绵身前,垂目睨她,“昔年卫灵公有弥子瑕,汉高祖有籍儒,此不过癖尔,无可指摘。但太子若行事太过,误了国本,便与他们不同,朕这么说,你可明白?”

    戚绵懂了。

    皇帝根本就不在乎祁崇归是否宠爱一个男人,他在乎的是,祁崇归是否为了她,忘了身为一国储君应有的责任。

    戚绵颔首:“微臣明白。”

    皇帝见她知礼,举止得体,倒也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

    他微微笑道:“既然这样,此次你与太子一同远去冀州,记得多加劝诫,若能说服太子定下正妃人选,早日大婚,朕便……封你个县侯做做。”

    戚绵:“……”她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

    戚绵沉默片刻,欲言又止。

    皇帝饶有兴致地挑眉道:“很为难吗?”

    当然为难了!帝后都劝不动的事,她怎么就能劝动了?

    戚绵道:“回陛下,太子行事自有章法,臣怕是……不能左右他的心思。”

    皇帝哦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说道:“你日日伴在太子身边,深受宠爱,若是连应有的劝诫都做不到,朕便只能将你看作狐媚惑主的佞臣。”

    戚绵一愣。

    “对于这种佞臣,朕从来不会姑息。”

    戚绵:“……”

    皇帝回过身,不再看她:“回去吧。”

    戚绵只好行了一礼,默默告退。

    ……

    戚绵本以为这下总能顺顺利利出宫去了,没想到拐了一个弯,又碰上了苏妩身边的小宫女。

    她同上次一样从戚绵身边匆匆走过,擦肩时塞进戚绵手中一个字条。

    还是同样的地点,约戚绵见面。

    戚绵有些头疼地按了按额头,苏妩能不能长点心啊?她知不知道祁崇归的眼线遍布东宫,时刻盯着呢。

    不过,既然之前都已经与祁崇归言明了身份,还主动揭发了莫毅安插在丹阳的眼线,她再去见苏妩,应该也不会使祁崇归多想吧?

    正好,苏妩这么长时间没什么进展,戚绵也怕她急了做出什么过激的事,去与她见个面,探探底细也好。

    戚绵折身回到东宫,不一会儿便到了长芳亭。

    苏妩已等候多时。

    既然知道祁崇归的人肯定会盯着,戚绵索性没那么小心翼翼了,直接问道:“你又有什么事?”

    苏妩一把拉住她,小声问:“我听说太子过段时间会离开丹阳,你知不知道他会去哪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带上我?”

    戚绵眉头一皱,祁崇归去冀州这事儿,目前除了皇帝和他们几个亲近之臣之外,是没人知道的。既然皇帝要他微服私访,肯定不会大张旗鼓的宣扬。

    戚绵记得上一世的时候为了不惹人怀疑,皇帝在祁崇归离开丹阳十日之后,对外宣称太子南下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