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之重生妃仙-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为了身份上的原罪,杨玉环也足足过了五年的道观生涯才与唐明皇在一起。

    总体来说,除了最后的惨死,杨玉环这一生是过得非常不错的。富贵荣华,长辈呵护,夫君疼爱。虽然没有子嗣,也没有人因为这个诟病过他。

    只是她一个不问政治的女儿家,一辈子只在自己的天地中生活,结果却被扣上一个“祸国奸妃”的罪名,被逼缢死,心里自然愤恨不平。

    杨玉环的心愿,就是此生改变惨死的结局,不再被扣上“祸国”的罪名,安安宁宁地度完一生。

    而眼下,菡若看着眼前眼圈通红的李瑁,还是得打起精神安慰他。

    “殿下不要伤心。臣妾去给窦太后祈福,也是为人子孙应尽的孝道。臣妾此去无期,还望殿下多多保重,仔细自己的身体,心放宽些。

    我会把春花、秋月留下照顾您。臣妾在道观里也会常常为您祈祷的。”

    春花、秋月是杨玉环的贴身丫鬟。姿容妍丽,举止窈窕,言行有度,是娘家当时专门给她挑的陪嫁。

    陪嫁丫鬟一般都是在主妇身体不便的时候帮主妇固宠的给。寻常人家的陪嫁丫鬟虽然也要选模样品格都出挑点的,但都不会比过主妇去。

    给杨玉环挑陪嫁就没这个顾虑。因为她真的太美了,肤如凝脂,艳若桃李,加上通身的大家气派,良好的文学教养,任谁都很难比过她去。

    杨玉环嫁给李瑁五年了,一直没有孕育子嗣,也就一直没用到她们。

    李瑁的眼光牢牢被玉环她吸引着,从没有看过别人。偶尔留意到这俩人,也有一些欣赏,并未有其他想法。

    春花、秋月二人年纪渐渐大了,虽然没有成为李瑁的通房,但有杨玉环这么出色的女主子,做通房不见得就比贴身丫鬟好,也就贴心贴意地伺候杨玉环,并未有过越矩的行为。杨玉环对此也很满意。

    现在要走了,把春花、秋月留给李瑁,让她们代自己照顾他,也是全了彼此的一场主仆情分。

    李瑁看在自己的份上,也不会亏待二人。有这二人照顾李瑁,杨玉环也是放心的。

    菡若照前世杨玉环的样子把这两人叫来,细细交代了一番。

第17章 杨玉环之妃子无恨(二)() 
三天以后,一抬不打眼的小轿停在寿王府门口。

    唐明皇跟前的高力士亲自率领一列侍从前来迎接杨玉环,同时带来了明皇赏赐的若干珠宝,和精心挑选的六位美女,以做寿王的侍妾。

    高力士是唐明皇眼前的红人,仪表俊美,忠心耿耿,颇有智谋,曾助明皇平定韦后及太平公主之乱,深得明皇宠信。

    唐明皇派高力士前来,可见对杨玉环的重视。只是此事不宜张扬,所以专门弄了个外边看起来普通至极的轿子。

    前世时杨玉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心中凄惶不安。菡若心中却是明了的,所以很是镇定。

    寿王李瑁见高力士来了,很是慌张。他既舍不得玉环走,又不敢反抗,只是拉着菡若,也就是杨玉环的手,迟迟不肯松开。

    高力士见了,心中一声叹息。陛下眼光甚高,自武惠妃去世后,就失去了一个可心人。后宫粉黛三千,再也不能让他动心。虽然他们一众臣子在民间给明皇搜罗过一些美人,但都上不得台面。

    想来陛下半生峥嵘,平定韦后、太平公主之乱,亲手开创一代盛世,堪称一代明君,年纪大了却没个可心的枕边人,也是凄惶。

    自从他上次在骊山温泉宫偶然碰到了寿王妃杨氏,便一见倾心,再难忘怀。只是碍于人伦,陛下难以宣之于口,每每长吁短叹,怅然不已。还是他们这些伺候的人察言观色,出了这个主意。

    若是寿王真的离不了杨氏,只要到陛下面前陈词一番,陛下的心思也就歇了。若是他们的感情并非那么情深意笃,陛下再赐给寿王高家贵女,以作补偿,陛下对杨氏的这番情意也非不能周全。

    李家的传统就是想要什么就勇敢地争取。可是看这位寿王的作为,对陛下的赏赐不推不拒,对旨意也不表达出任何的不乐意,期期艾艾地,就是拉着杨氏的手不松开,高力士都要替他着急了。

    这么没有血性的样子,还真不像李氏子孙,难怪陛下不喜欢他呢!

    高力士看寿王李瑁磨叽了半天,还是不松手也不说话,就上前催促道:“寿王,时辰已到,奴才必须要带王妃走了。”

    李瑁不敢在扯着杨玉环不松手,又有些不甘,眼睛又红了。

    高力士提点他道:“殿下,属老奴冒犯,寿王妃这样的人物,不是您能护得住的。此后还是忘掉的好,陛下不会薄待您的。”

    说罢就请杨玉环上轿,留下李瑁在原地呆还呆愣楞地站着。

    这轿子外边看着朴素无华,内里却是宽敞精致。铺着洁白的狐皮,案几上放着一个鎏金的手炉、一只玉壶、一只玉杯。

    玉环,也就是菡若,拿过手炉,暖乎乎的。摸了下玉壶,茶水还是烫的。也不知道耽搁了这么久,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抬轿的内侍技术很好,抬得稳稳当当的。玉环倒了一杯茶放在案几上,竟然没洒出一点来。可见这些人也是经过仔细甄选的。

    玉环喝了半壶茶的功夫,轿子就停下来了。外面传来高力士的声音:“请太真观主下轿,太真观到了。”

    玉环掀开轿帘,入目一座宫院,门口挂的匾额上书“太真观”四个字,笔力遒劲,大气磅礴。

    高力士上前讨好道:“这匾额乃陛下亲手所书,观内布置也蒙陛下亲自过问。观主尽可安心住下,若有任何不满意之处,尽可使人告诉老奴,老奴随时恭候差遣。”

    说罢拱手作揖,就退下了。

    玉环步入观里,见其布置与前世并无不同。

    主殿前堂布置为修道之所,供奉有太上老君的雕像。后殿即为她的生活区域。除了前堂外观内的布置与其他宫院并无二致,只是更显精致一些罢了。内有茶室、琴室、书房等,院中遍植碧树琼花,丝毫不比寿王府差。

    玉环的寝卧与她在杨家做女儿时的闺阁毫无二致,可见明皇是没少费心的,这大概也是他对她的暗示吧。从此以后,她就是自由的了,与寿王再无瓜葛。

    唐朝公主出家的比较多。虽然这时代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朝代,然而还是要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所以公主们如果想要逃避一些难以接受的事情,就会选择出家修道。

    太平公主就曾以为外祖母祈福的名义逃避过吐蕃的和亲,玉真公主也曾为了逃避政治倾轧出家自保。

    公主出家之后并不需要落发,而且可以还俗。不但不会失去自由,反而能够抛却原本的身份,以化外之身四处走动,结交名士。其实还更自在些。

    杨玉环不掺和政治,也没有结交名人雅士的爱好。既然是为明皇已故的生母窦太后修道祈福,她前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道观里呆着,只偶尔被明皇唤出去走动下。过得非常清净。

    菡若的想法也很简单。既来之,则安之。

    前世的杨玉环对唐明皇是有很深的感情的,甚至比对李瑁的感情还要深得多。菡若既然代替杨玉环活着,只要改变她的结局就可以了,其他方面还是应该遵从她原本的人生轨迹。换个角度说,即便她想逃,也是逃不掉的。

    唐明皇付出了足够的耐心,直到五年后才让杨玉环下定决心跟他在一起。五年的时间,足以冷却一段旧的感情,燃起一段新的感情。

    虽然改嫁给公爹这件事让菡若这个经历过现代生活的人感觉上还有些膈应,但是她重生来后就与李瑁分开了,并未做过真的夫妻,也没人拿这件事当敢着她的面说。所以她不用顾虑那么多,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菡若,也就是杨玉环在太真观里安安心心住了下来。

    大部分时间修道弹琴看看书,再赏个花喂个鸟什么的,也没人约束她,过得悠哉游哉。偶尔被唐明皇叫过去看看歌舞,评论一下,与众人饮宴一番,倒也其乐融融。

    唐明皇虽然心里惦记着杨玉环,但他可不是急不可耐的人。为了收获一份满意的感情,必须要细水长流地磨,磨到对方把自己放到心里了为止。

    反正后宫就他一个男人,也没其他人能入她的眼。太真观里的侍从都是他安排过去的,她有啥事都会报与自己知道。平时有啥好东西都先往太真观里送。三不五时地叫她出来与大家一起玩一下。慢慢来嘛!不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平静地度过。

    然而唐明皇和杨玉环(也就是菡若)耐得住,有人却耐不住了。

    明皇后宫中妃嫔众多,虽然没有像武惠妃当年那样宠眷盛隆的,但也有几个时常承泽雨露,自认为受宠的。

    现在宫中突然来了个颇受重视的女道士,皇上把好东西都紧着往她的太真观送,未免有些不服气。虽然不知道她的来路,都暗暗把她视作了对手。

    这天是仲秋节,也就是后世的中秋节。唐明皇召集众妃饮宴赏月,也叫上了杨玉环。

    明皇在自己的左下首第一个位置设了案几,给玉环用。其他妃嫔见她这么靠近明皇,心中都有些不满。

    大家饮宴正酣的时候,梅妃突然袅娜上前,向唐明皇禀道:“陛下,如此月圆佳节,仅仅饮宴岂能尽兴?臣妾愿舞一曲惊鸿,以为陛下助兴!?

    “爱妃的舞姿,曼妙精绝。难得爱妃有兴致,我们就过过眼瘾吧!”唐明皇自然没什么不乐意的,就应允了。

    “臣妾领旨!臣妾听闻太真观主多才多艺,这舞曲的旋律和舞姿皆为本宫自创,到时候还请观主指点一二。”

    梅妃转向了旁边的杨玉环。她看这个太真道人不顺眼很久了。

    说是个道人,怎么偏跑到后宫中来出家?还让皇上赐给你那么多好东西。今天且让你看看本宫的本事,若以后歇了不该有的心思便好,若还怀有非分之想,就别怪本宫不给你脸面了。

    杨玉环冰雪聪明,怎么会听不出梅妃话中的挑衅之意?但她自小是被千娇万宠养大的,才艺高绝,何曾输人一头过?

    菡若当即便像前世杨玉环那样子,点了点头,道:“好说!好说!若你跳得能过眼,我自然会指点你一二。”

    梅妃当即气的脸色铁青。这后宫中谁不知道她的惊鸿舞乃是一绝,且不说皇上,就是看过的朝臣、名仕都赞不绝口。现在被一个无名后辈来说“指点”,心里哪能不气?

    旁边另一个妃子看到这一幕,也过来帮腔道:“姐姐莫要生气!太真观主乃化外之人,不理解舞蹈精妙也是可以理解的。您的惊鸿舞陛下都赞不绝口,岂是寻常人就能指点的?姐姐莫要放在心上才好。”

    表面上是劝解梅妃,话里话外却在讽刺杨玉环是一俗人,不懂舞蹈。

    菡若,也就是玉环,哪是忍气吞声的脾气,当即反驳道:“舞艺好不好,不是说出来的,是跳出来的。本观主也期待梅妃能让我眼前一亮呢!”

    梅妃气闷,这话说得好像自己跳得不好,只会说似的。不理杨玉环了,转身向唐明皇道:“陛下,臣妾这就去准备了。”然后退下。

    明皇正把杨玉环当手心里的宝,怎会让她受委屈?这一会没说话,只是想探探她的脾气罢了。看着她跟其他人斗嘴,像个小辣椒一样,活力十足、充满朝气的样子,挺有意思的。

第18章 杨玉环之妃子无恨(三)() 
少顷,丝竹管乐声响起。

    梅妃身穿水绿色长裙,身披洁白的云纱,衣裙上绣有金色流纹,高簪云鬓,轻舒广袖,翩翩旋转,如轻沙漫雪,流纹散成点点金光。莲步轻抬,青罗飞起,如鸿雁欲展翅高扬;水袖回转,绿腰轻动,如青鸟在空中旋舞。

    一曲舞毕,四座皆赞。

    明皇忍不住拍掌叫好。每次看梅妃作惊鸿舞,都忍不住感叹舞姿之精妙。拿起手边的玉如意,递给梅妃道:“爱妃辛苦了,赏!”

    梅妃接过如意,得意的眼神瞥向杨玉环,“太真观主不是说要指点本宫一二的吗?还请不吝赐教。”

    “梅妃舞得确实不错,用舞蹈表现鸿雁在空中翩翩起舞的情态,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舞得极为神似。而且看梅妃的舞姿,若非从小练起,很难有这个功力。”玉环赞道。

    “那就是没有什么可指点的喽?”梅妃不屑的眼神一瞥。

    “就是!之前说的好听,假装一副高人的样子,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旁边有人帮腔道。

    “本观主还没说完呢。”玉环淡定地开口道:“舞是好舞,可惜乐器用错了。为什么要用箜篌呢?箜篌弦柱虽多,比较能体现技艺,但这首舞曲清越高扬,用笛更为合适些,用箜篌反倒显得故为造作了。”

    “惊鸿舞曲调回旋婉转,用箜篌才能体现其精妙。笛音高亢单调,怎能尽显其意蕴?这个问题本宫创作的时候就考虑过了。”

    梅妃本来就很自傲,自绝无人能比得上自己的才艺,现在听杨玉环一开口,直接就笑了。

    “太真观主若是不了解舞艺,直说就是,何必在这里信口开河,贻笑大方?”

    “惊鸿舞虽精妙,但用笛音足以表达。觉得不能表达的,大概就是技艺不精了。”玉环寸步不让。

    “既然观主说本宫技艺不精,本宫也无言以对。不如请观主演奏一曲如何?”

    梅妃气急。她在后宫一向自诩才艺高绝,今天竟然被说“技艺不精”,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观主没有批评你的意思,梅妃何必自卑?既然梅妃想听,本观主就奏一曲又何妨?”

    玉环有心想教训梅妃一下,让她不要没事来招惹自己,就如前世一般展露一下才华,“陛下,请借一支玉笛来用。”

    “好,没问题!”明皇赶紧冲高力士说道:“去,把我那支浮龙绘凤的碧玉笛拿来给太真。”

    梅妃在旁边听得不太高兴。

    那支笛子是用上好的蓝田玉经由最好的工匠雕刻,取“龙凤和鸣”之意,是武惠妃在时番邦进贡的一件礼物,讨好帝妃二人。武惠妃过世后明皇时常睹物思人,就没让别人碰过。

    现在拿出来给杨太真使用,明皇的心思昭然若揭啊!梅妃心里酸酸的,涌起浓浓的不甘来。可是她也不能说什么,只有暗自咬牙。

    这段事情高力士自然是清楚的,可是他对皇上的心思早就清楚,也就不迟疑,一会儿就拿了来。

    玉环接过碧玉笛,放在口边,朱唇轻启,宛转悠扬的乐声响起,正是方才演奏过的惊鸿舞曲。

    笛声清越,时儿音调高亢直冲九霄,时而婉转低回如轻涛拍岸,音色起伏,让人宛如看见一直鸿雁在蓝天碧海间自由翱翔,翩然起舞。

    一曲罢,四周静然无声,众人久久回不过神来。

    明皇专门派人打探过杨玉环的背景,素知她才艺绝不在梅妃之下,却没想到仅只听过一遍惊鸿曲,她就把旋律记得丝毫不差,还用笛音演奏出来,把众人代入如此佳境。

    如此聪慧伶俐,实在让后宫中的其他妃嫔望尘莫及啊!

    明皇一时高兴,赞扬道:“太真真是才艺高绝,常人难以匹敌。这支碧玉笛也只有太真能演奏得如此精妙了,放到他人手里未免有些浪费,不如就送给你吧!”

    玉环素爱音律,一用即知此笛是件好东西,也不推辞,就收下了。

    旁边梅妃还是有些不甘心,噘着嘴道:“太真观主精通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