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超级帝国-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接下来的中华利剑项目,还有歼二项目,这两个项目可都是花钱大户,以前是没有这两个项目,凑活一下也就算了,可是现在呢?即便我们的资源不要钱,但是运输费用呢?人工费用呢?一架歼二的造价我已经了解过了,完全可以造上五架歼一。

    你来告诉我,我接下来该去哪弄钱?本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是绝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但是现在,经济危机已经不是空话了,他已经摆在了我们眼前。”

    吴忠国有些恨铁不成钢似的说着,逐一列出了那些花钱大户。

    的确,对于国内来说,现在他们的确没有什么好的收入,但是开销却是不断的增加,士兵的抚恤金这个也就算了,毕竟人家都愿意为国战死,给他们家人一些经济补偿也是应该的。

    最让吴忠国不能接受的是,歼二的预算价格要比歼一高五倍,而歼一目前在全世界已经足够称霸的了,所以歼二的建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必要。

    “这些项目一个都不能少,实在不行,就只能发行国债了!”

    苏道摇了摇头,歼二和中华利剑导弹这两个项目是绝不可能叫停的,否则损失太大,在一个对中华帝国的军工体系也将会有致命的打击。

    而中华帝国从成立到现在,虽然政府欠下了无数的债务,但若是认真点说的话,这还真不叫欠债,只能说是拖欠,所以实在不行的话,苏道只能用最后一招,国债,但是有一点,这个国债只能是国内民众来认购,外国人想也别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四十七章 :买国债() 
苏道可不想让外国手里有太多中华帝国的国债,而且对于一个帝制国家而言,跟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完全不同,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手中拥有大量的权力。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国家,只要不出现什么巨大的变动,例如军变,大规模政变等等,基本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因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很多都是相信他们的皇帝,皇帝在这个国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所有人都不会去反对。

    若是说后面几代皇帝可能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在苏道这里,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是苏道一手建立了中华帝国,并且将华人的地位推到了世界顶端。

    甚至可以说,只要苏道愿意,只需要他一句话,全国上下就会有无数的民众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虽然这种方式跟国债差不多,但性质却不一样,国债是认购型的,而这却是属于捐款型的,一个用还,一个不用还。

    不过苏道的心中有个矛盾点,那就是他宁可去抢其他国家的钱,哪怕是国外一个穷人的钱,也不愿意霸占自己国民的一分钱。

    这点从国家初立,三年免税的政策便能看出来,如果苏道想在国内捞钱的话,完全可以从第二年开始,或者从刚一建国就开始收税。

    毕竟税收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年不收就要损失多少钱?很多国家都是靠着税收在支撑的,甚至可以说是全部,一个不靠税收就能支撑三年的国家,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而且还是在战乱年代。一个到处都需要花钱的年代,根据情报得知,此时的英国已经提高了税收点,就连满世界都有殖民地的英国人都快撑不住了,更何况满世界到处开花的中华帝国呢?

    银行里有的是钱。有属于国家的公用资产,也有民间的个人存款,若是挪用一下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日后就会有无数次这样的事情发生。长久以来,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存在一定危害的。

    帝国银行,这个中华帝国最大,也是仅有的一家国家性质银行,开业至今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每天通过帝国银行账目的资金就有上亿。存款更是达到了一百多亿。

    在后世,一百多亿还不及一个大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但是在现在,这一千多亿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中型国家几年的基础发展。

    如果把这批钱全都拉过来的话,中华帝国可以在至少两年以内不必担心财政问题,加上明年开始有税收,如果顺利的话。一两年的时间内就可以把这个空缺给补上。

    要知道免税三年的政策也并非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这让国内的很多私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没有税收的限制,他们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上。

    就目前而言,资产过亿的企业便有上百家,过千万的更是有上千家。而且这个数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飞速的增长着。

    如果运作得当,加上政策对口的话,单单是从哪上百家资产过亿的企业,政府每年就能拿到至少五十亿的税收。

    这不是重税。现在中华帝国到处都在发展,如果一家企业手里有一个亿的流动资金,只要运作得当,一年之内是绝对可以获得两亿以上的收入。

    而现在中华帝国内的商业竞争也不算是太过于激烈,很多行业都是需求大。而供应者少,工厂的订单全都是往后延期几个月,甚至更久,试问这样一种情况下,一旦开始征税,那还会缺钱吗?

    “同志,我存五年的定期。”

    一名大约四五十岁的男子带着一名大约同龄的妇人,坐在帝国银行柜台前面的椅子上,将手中的两万块塞了进去。

    两万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两万块,在中华帝国可以干点什么?

    答案很简单,一万块的话你可以买到十万斤麦子,如果是白面的话,大约也就是七万多斤,一个人一天按两斤白面来算的话,那么这一万块钱可以让他保证在未来的九十五年以内,每天两斤白面。

    可以让一个五人家庭在将近二十年内不必担心粮食问题,而在中华帝国,万元户跟后世的华夏差不多,都属于富人行列。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万元户除了商人以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万元户家庭,之中必然有一个人是军人,而这些军属家庭,一旦成为万元户,也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在军中得到了晋升,而且官职必须要是在少校以上,并且晋升时间在两年以上,那么在这两年的时间内,一名军官的正常军饷差不多能够攒个七八千块钱;二是士兵阵亡,通过高额的抚恤金使家庭步入富人行列。

    当然,对于抚恤金这一块中华帝国也是有着明确规定的,抚恤金分为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必须要执行的,一是士兵阵亡以后一次性按照规定发放抚恤金,另一个就是如果阵亡士兵或军官有子女,那么在未满十八岁之前,由各地政府每月给这些遗孤发放五元的生活补贴。

    补贴发放至十八岁生日当天,在一个就是对于阵亡士兵父母双方任何一人年满五十五岁,政府每月发放五元的生活津贴,如果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人,没有其他子女,那么这笔津贴可以不用发放,但是各地政府必须要全面接管老人的日常生活。

    也就是把他们安置到养老院去,由统一的护工照顾他们,同时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出资,直到他们死亡。

    “老大爷,国家今天刚刚开始发行了国债,最长的时间也是五年,利息要比五年定期高将近一个点,您要不要考虑把这钱用来买国债?”

    银行柜员看着男子递过来的一沓钱,常年跟钱打招呼的柜员,一眼便看出这应该是一万块。

    而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也是屡见不鲜,而且也都知道这笔钱是怎么来的,所以在接待这些存款人的时候,柜员们也是保持着一种尊敬的态度,并不会说因为哪一个人穿着不怎么样,就看不起对方。

    “国债?这是什么东西?小姑娘,你给俺讲讲,老头子没怎么上过学,文化程度不高。”

    男子自称老头子,脸上的表情有些阴沉的看着柜台里的小姑娘。

    虽然是有钱了,但是现在,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确,如同银行柜员想象的那样,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已经成家,并且有一个孩子,但是在移民中华帝国之后,就嫌军队工资高,可以养活一家九口人,其他人挣的钱完全可以存起来当存款。

    可是在一个月前,他却接到了噩耗,他的儿子在苏联战场上战死了,直到武装部的军官找到他家,询问遗体是在苏联那边下葬,还是运回国内安置在国内的烈士陵园的时候,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虽然安葬在苏联那边的烈士陵园,他能得到另外一笔额外的津贴,也就是省下的费用,国家会拿出一部分补贴给家庭。

    但是他仍然选择了将儿子埋在国内,不是嫌那点钱少,而是抱着一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去的。

    结果事实就是事实,当他见到儿子的尸体的时候,双眼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清泪滑落脸颊,那不满三岁的孙子,老汉甚至都不敢告诉他他父亲已经死了。

    而这两万块,正是儿子的抚恤金,对于这笔钱,老两口也没打算动,又怕这钱放在家里被偷,或者被其他的两个儿子惦记,所以便决定存在银行里,到时候等孙子大了用来给他娶媳妇。

    “这是由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务,通白的讲,也就是说国家的钱不够用了,就发行一批国债,然后你购买了国债之后,国家就可以用这笔钱了,当然,作为回报,国家发行的国债利息要比银行的定期高一些,所以五年国债的利息是六个点,比五年定期多了零点八个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是买国债的话,每年拿到的利息要比定期多将近两百块钱。”

    银行柜员小心的解释着。

    “那有什么区别?”

    老汉有些不解的问着,银行就是国家开的,他们存进去的钱国家想要用那还不简单,只需要在钱到期之前给补回来就行了,中间动没动,谁会知道?

    “区别可大了,在我国,个人存款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便是陛下本人,在没有得到存款人授权的前提下,也不敢私自挪用这笔钱用于其它地方,而你们存的这些定期,主要都是银行方面进行运作,而给你们的利息,也是银行在运作成功之后的利润。

    当然,如果运作失败的话,银行是需要从其它投资里拿出利润来填补这个空缺,所以如果是定期的话,即便银行运作失败也不会影响到您的本金。”

    柜员继续解释着,虽然很多细节方面都没有解释,但是大体的意思还是能让人明白的。

    对于一个文化不高的老汉讲什么细节,完全就是浪费口水,而且他们也没必要懂的太多,只需要知道这笔钱花到哪了,怎么花的,还有他们的利息是怎么来的就行了。

    “哦,那买五年吧,反正也是儿子的卖命钱,留着攒十来年孙子结婚用。”

    老汉明白了以后,直接选择了购买国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五百四十八章 :更头疼的事()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的民众,在国内不同的银行里上演着同样的一幕,但是有一点,对于国债的购买,只能在帝国银行内进行。

    而在地方银行内是无法购买国债的,换句话说,他们因为级别的问题,无法 这次认购任务中,同样的,这次国债发行的资金,也将全部纳入中央财政,跟地方财政是互不干涉的。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奇葩的事情了,中华帝国的中央财政接连几年都是入不熬出,不仅每年都需要向地方财政拨出巨量的资金,而收入却是少得可怜。

    可以说,要说哪个部门最穷,中央财政当属第一,这个主要还是跟苏道的执政理念以及国家的整齐布局有关。

    国债这种东西,发行的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第一批国债的发行总量是一百亿元,这点钱说实话,拿来应急还可以,如果仍旧按照苏道的计划去进行,估计用不了半年就需要发行第二批国债。

    毕竟歼二战机和中华利剑空对地导弹可都是花钱大户,就连海军现在都有点不敢跟他们相比了。

    通过这一次发行国债的事情,也让苏道多少对国内的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至少知道了国内目前的生活水平大概在什么等级。

    一百亿的国债只用了短短三天不到的时间便发售一空,折合下来平均每天在三十三亿元左右。这种敛财的速度要超过了世界身上其他的任何一个国家。

    而这一百亿的国债,也只不过是面对国内普通民众而言,国债购买五千起步,只要一个家庭能够攒着劲的干上一年,除去吃喝以外也差不多可以攒个五千块钱。

    虽然现在物价极低,这种工资看起来有些太高了。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时候哪有什么三口之家?大多都是五六口人,甚至十来口人的家庭也是一抓一大把。

    而且通过国家电台以及国内媒体的报道,加上政府在国内的威信,很多民众纷纷将银行内的存款转成了国债,而这也导致了国内银行的存款急剧下滑,大笔资金被中央财政抽调。

    受到最直接影响的便是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因为银行存款的下降。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时候,也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这也导致有很多一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贷款。

    在直白一点的说,这一次的国债发行,也间接的导致了一批中小企业步入了倒闭,甚至是破产的边缘,即便是没有破产迹象的。发展速度也降了不少。

    虽然从直观上来看。国家发行国债跟银行放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国家的国债发行,势必会影响到银行的现金流急剧减少。

    除此之外,第二批国债也在紧张的进行当中,而考虑到国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力度,第二批国债苏道并不打算在国内发放。而是决定将第二批国债放在政府以及军队内部进行发售。

    这个其实也都是事先都准备好的,早在第一批国债发行的时候。中央政府明确指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购买国债,也就是说,第一批国债所有公务员都不能购买,同样也包括公务员家庭,家里有任何一个公务员都禁止这个家庭购买。

    作为国家的掌控者,公务员这个词并没有在民国那边那么吃香,不仅仅是少了灰色收入,同样的,福利待遇虽然很好,但是在一些跟民众有接触的地方,他们的待遇就相应的下降了不少。

    就好比第二批的国债,第一批五年期的国债利率是六个点,银行正常五年定期的利率是5。2左右,而第二批针对政府内部的国债,五年期的利率是5。6,比银行利率高了百分之零点四,又比第一批低了百分之零点四。

    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公务员的不满,因为同属国家公民,他们认为自己所享受到的待遇应该与普通民众一样。

    不过在苏道的一番训斥性讲话之后,这种声音便彻底的抵消了,例如,普通的民众没有强制性的双休,即便是如此,他们的薪水也没有公务人员的高,还有其他的待遇方面。

    如果公务人员一直要求将利率增加到六个点的话,那么在明年年初的时候,中央政府将会考虑将公务人员的待遇与国内普通工人持平。

    也就是说,再闹就把你们所有的待遇都取消,工资什么的也降低,看是那点利润划算还是高额工资和福利划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