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肱股明臣-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砰”一声巨响,那骑兵被炸的粉碎,血块飞的到处都是,周围的马匹也被这突然的情况吓的不轻,嘶叫着到处乱窜,一时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这是明军埋藏的地雷,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压发式地雷,早在戚继光驻守蓟州时,就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的地雷,具体原理就是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种原理的地雷至今还在使用,可见其先进成度。

    金国的有些士兵在辽东对敌明军时曾经见过这玩意,所以还识得,见到此情景马上招呼同伴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踩到其他的雷,可此时有些骑兵的马儿已经受了惊,发命地乱跑,又不断触发了其他的雷,顿时炸死了一片。

    “给我狠狠的打!”明军伏兵此时在崖间露出了头,纷纷掏出弓箭火枪招呼,还有的往下面扔震天雷,石块等物,有力地杀伤着金军的有生力量。

    “啊……”

    顿时,金军人马伏倒,身形已乱,拥挤着相逃出这个是非之地。

    “撤,快撤离这里!”皇太极赶紧下令道。

    于是八旗勇士们落荒而逃,全然不顾“勇士”之形象,相继争闹着逃离峡谷。

    几万的八旗军就这么一时被阻拦在了峡谷外。

    “岂有此理,这些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斥候都是干什么吃的。”皇太极气急败坏,叫嚷着要找斥候的麻烦。

    一甲喇参领赶紧过来求情说到:“大汗,这也怪不得斥候,广袤之地,敌人人数稀少,实在是难找的很啊,我看着也不是什么大事,派人攻上山头便是了!”

    皇太极冷冷一笑,说:“那好,就你带着人攻去。”

    “啊?”参将顿时傻眼,他虽然嘴上说着简单,但任谁也看的出来这山头地形崎岖,易守难攻,实在是取之不易。

    “怎么,有困难?”

    “没,没有。”皇太极看他不爽,有心要搞他,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很快,他便召集了自己的人马,再次进到了峡谷之中,开始尝试进攻山头了。

    那边,李广年见到金军来了一千人小队来进攻,不禁有些好笑。

    “好个鞑子,这么看不起人,派这么点人就想拿下阵地?兄弟们,给我使劲招呼了,让他们瞧瞧我们的厉害。”

    “好嘞!”

    在一片的欢笑的气氛之中,李广年及他的手下门便开始磨刀霍霍,迎接着这批待宰的羔羊。

    近了,不用人发号施令,明军们便又开始表现着屠杀的戏码。

    下面的金军一边在躲闪着上面的流矢飞石,一边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避免地雷的威胁。

    “啊……”

    “啊啊……”

    ……

    在此情景之下,他们肯定是要背负着巨大的伤亡的,一个个士兵的倒下,不断在摧毁着其他士兵的信心。

    “冲!”

    参将官终于发出了冲锋的号角,他们便将恐惧转化为冲锋的动力,不断拼命般的向上冲去。

    “稳住。给我把他们都给赶下去。”

    李广年不想金军有如此毅力,马上也不敢放松下来,指挥着明军进行着有力的反击。

    那后金的参将见己方士兵大有冲上去的势头,也是兴奋异常,赶快也准备跟随大军,冲上前去拼杀一阵,却不想一脚踩在地雷上,被炸的死死的。

    主将身死,那些大头兵们便也退了下来。

    本章完

第106章 火牛阵() 
明军只是区区几百人,便将金国的两皇旗就这么阻住了,这让皇太极的脸色很是不好看。

    “今日之内,必要灭了这搓明军。”大帐之内,皇太极已经下了死命令。

    但在一千多的金军进攻失败之后,众人都是清楚,这峡谷可是没有那么容易就拿的下来。

    这个时候,金国大臣大臣杜度站了出来,建议说:“明军现在占据有利地形,人数虽少,但也有万夫莫开之势,我们急于猛攻,只会伤亡惨重,不若趁夜色袭击,还有些胜算。”

    “嗯!”皇太极点了点头,此时也算是冷静了下来,也是是表示对杜度建议的赞同。

    “大汗,光是依靠夜色恐怕是不行,明军在峡谷内埋设了大量的地雷,我军如果夜袭中,有人不小心踩了上去,放出巨响,等于是在告诉明军我们的企图啊!”大臣扬古利表示异议。

    “那我们就把这些地雷全给除喽!”

    众人不知皇太极有什么妙招,只见到他一脸轻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在皇太极所劫掠的物资中,有很多北方百姓的耕牛,皇太极将他们选了出来,命人将其赶到了峡口处。

    金军把牛的尾巴上涂抹油脂,一把火点着,牛受了疼痛,发力向峡口奔去。

    “哞……”数千头牛挤在一起,发疯似得奔逃,带起黄沙满天,远处看了,也很有一股气势。

    “大人,你看。”峡谷上的明军士兵也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连忙报告给了李广年。

    李广年远眺一看,只见的是一大军耕牛带着火尾在狂奔,却不见的金军的身影,不禁有些疑惑。

    “小心着点,随时准备应付鞑子的来袭。”李广年不敢掉以轻心,忙吩咐士兵们提高警惕。

    底下,“火牛”一刻不停地奔跑,很快便撞入了明军的地雷区,只听的“轰轰轰轰”几声巨响,地雷纷纷被触发了,接连一个个引爆,把牛的身体炸的四分五裂,峡谷之中到处都是牛的鲜血与碎肉。

    “不好,他们是想要消耗掉我们的地雷。”

    看到这,李广年算是明白了金军的打算,他们所携的地雷有限,而且全都埋在了峡谷内,如果被这群牛给消耗了,便将失去一道重要的防御线。

    “快,快将这群该死的牛给射死。”李广年赶紧吩咐士兵们行动,在牛把地雷全触发光前把这群牛全杀死。

    可此时却是为时已晚,尽管士兵们卖力得射枪放箭,但牛的皮可是厚的很,这些东西很难在一瞬间将他们给杀死,有些牛在拖着受伤的身体时,仍能继续跑动,把该踩得雷全部都了。

    李广年和将士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国的“火牛阵”大破了他们的地雷阵了。

    “都准备着,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起进攻。”

    既然“火牛阵”把“地雷阵”给破了,地雷的威胁已经消除,那接下来金军很有可能要发起了。

    可当士兵们紧握战刀好一阵,想像中的金国进攻却是迟迟都没有出现,他们便又放松了警惕,直到夜晚之时,一队轻装的金国士兵正悄悄地摸了上来。

    一明军士兵正在阵前打着盹,突然眼前黑影只闪,一下就惊起了他。

    “是谁?”士兵拿起武器应对,却见到一大队金军刺从黑暗中映了出来,面目狰狞,把他吓的一阵哆嗦。

    “有,有……额~”

    还没等他大声发出警报,金军士兵就已经把刀伸了过来,抹在了他的脖子上。

    鲜血直流,他应声倒在了血泊之中,金军一个个上了来,踏着他的尸体涌进了山头。

    ……

    第二日拂晓,血红色的阳光渐渐照进了峡谷,金国大军万马齐动,踏着朝阳开进了峡谷之内。

    峡谷之中有很多被扔下了崖头的尸体,大部分都是昨晚被夜袭杀败了明军,其中峡谷的道路中央,还伏着一些俘虏,在最中间的赫然便是李广年,只见得他蓬头垢面,嘴角血痕,浑身是伤,昨夜应该是经历了一场大战。

    金国大军停了下来,皇太极穿着一身明黄铠甲自人群中出来,身边还跟着一些人,打马小步来到俘虏面前。

    皇太极用满语对众位俘虏说:“你们表现的很好,能用几百人的队伍就将我军阻挡了一天,这在之前我所遇到的明军中是从未有过的。”

    接着他身旁有汉人将他的话翻译成了汉语,说于众俘虏听。

    “呸,够鞑子,别嚣张太久,总有一天我们会让你们跪在地上喊‘爷爷’的。”俘虏中有硬气者丝毫不买皇太极的帐,只破口大骂道。

    此等粗鄙之语翻译是不敢翻出来给皇太极听的,也幸好皇太极对这俘虏的话并不感兴趣,只自顾自地又说:“你们中的有些人我很是欣赏。现在你们做了阶下囚,本来是要身死的,但我却可以给你们一个生的机会,归顺我大金,为我大金效命,你们便可活。”

    翻译又把这话给翻了出来,但明军好像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有一人直接说话:“狗鞑子,别在那假惺惺了,要杀要剐随便来,我大汉男儿觉不是孬种,死后五百年仍是一条好汉!”

    俘虏强硬的态度让皇太极很不高兴:这些汉人,这些没有种的软骨头,在我天命大汗的魅力与仁慈之下,怎么还会如此?

    正当他挥手命人处决之时,有一人却崩了出来。

    “大汗,我愿意归顺,我愿意为金国效命。”

    大家定眼一看,不是他们的百户李广年又是谁呢!

    “姓李的,我们平日里尊你是上官才叫你一声大人,却不想你居然是这种货色,你跟本不配拥有我们的尊敬。”

    “狗娘养的,你既然现在能苟活下去,以后也会遗臭万年,不得好死的……”

    “你生孩子定是没脚没眼,没心没肺……”

    ……

    其他俘虏用尽了世界上最恶毒的语言来谩骂他诅咒他,让金军中一些投降的汉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但李广年却是充耳不闻,仍哀求道:“大汗,我愿为金国效命,你放过我吧!”

    本章完

第107章 战后处理() 
在皇太极从喜峰口出长城后,其他各部的金军也都陆陆续续地从长城沿线突回了关外,全军汇合,一同满载着战利品返回盛京。

    而女真人撤回去以后,整个北地已是一片狼藉了,军民死伤超过二十万以上,直接财产损失高达千万两有余,这对本就摇摇欲坠的明朝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金军入关已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是来时风风火火,去时满载而归,似乎对他们来讲,明国的长城防线就跟个纸一般,一捅就破。

    对此崇祯也是郁闷的很,他常年在宫中长大,也不曾去过边关,不清楚哪儿的防御是怎么做的,只是他兄长在位时,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后金入关的情况,怎么他一上位,金军怎么就跟长了翅膀了一样呢?

    对此他专门召开了一次平台对奏,商讨这个问题。

    “不是说有了关宁防线就固若金汤了吗?怎么鞑子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杀到了家门口?当初这关宁防线是谁负责修的。”崇祯气急败坏,听这口气,大臣们便知道这是要找替罪羊的节奏啊!

    马上就有大臣上来禀告说:“回皇上,当年是孙承宗孙大人负责了这个项目。”

    “孙承宗,上次那个老头?”提起孙承宗,崇祯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上次金兵入关,他杀了袁崇焕,正是孙承宗出来主持了大局,稳定了局势。

    说实话,要不是孙承宗年纪太大了,崇祯是有意留他在身边辅佐的。

    现在又听到了这个名字,却是撞在了枪口上,崇祯见大臣都望着自己,要不作出点处罚,看来是下不来台面了。

    于是他便故做姿态道:“即可把那孙承宗带回京来问话!”

    可那大臣却说:“回皇上,带不回了,金国这次入关,途径保定,在进攻高阳时,孙大人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已经殉难了。”

    “殉,殉难了?”崇祯一个踉跄,倒回了座椅上,他虽然口头想对孙承宗发难,但说到底是是看重他的,现在闻听他的死讯,不禁有些伤感。

    这个时候,陈渊站了出来:“启禀皇上,鞑子入关,是从长城西段绕过来的,却与关宁防线没有关系,我大明北境边境广大,却不是一个短短的关宁防线就能防住鞑子的。”

    “哦~”

    崇祯听到陈渊好像有什么见解,马上询问:“陈爱卿认为应当如何?”

    陈渊答:“广练精兵,巩固北境,并择机与鞑子进行一场会战,取得胜利,把控战略上的优势。”

    陈渊说这话,实在对现在的明廷的官员来说有些奢想了。

    果然,崇祯还没有作表态,马上就有大臣出来讽刺他,说:“陈大人还真是年轻气盛啊!却不想我大明有多少银子可供练精兵的,而且练了精兵,又如何与鞑子作战,取的胜利?自从万历朝萨尔浒之战后,就明显看出我朝不善野战,唯有凭借坚体大城,才能阻挡住鞑子的铁骑。”

    “万里之长城,难道还不够坚,还不够大吗?鞑子还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说到底我们还不是没有足够的精兵,银子问题我们还可以想办法解决,但如果朝中大臣们都像此的想法,认为野战之中鞑子不可战胜,那如何要求我们士卒敢与与鞑子们较量,难道就永远躲在城墙之内?

    京畿之战就已经表明,鞑子并没有吹嘘的那么神,只是我们太烂了,不懂得配合而已。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精兵,在统一指挥下,定可打败鞑子的。”

    “好!”陈渊讲到激动处,其慷慨的情绪也影响到了崇祯,他马上跳了起来,对陈渊说:“如果让爱卿负责边关防务,爱卿可能阻止鞑子继续入关?”

    “啊?”陈渊一时也蒙了头,他万万没有想到,崇祯居然想要把边关的担子挑到自己头上,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要知道,现在的辽东,已经是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包括袁崇焕在内许多人都栽在了这个问题上,现在崇祯又让陈渊来接手,这是嫌他活的久了啊。

    “怎么,爱卿刚才款款而谈都只是空话。”

    “但然不是,臣愿意领此重任。”现在这种情况,陈渊只能硬着头皮接了。

    “嘻嘻嘻。”这个时候,朝堂之上也明显传来了一阵窃笑声。

    “妈的,好像上当了。”陈渊这么想着,回身一望,刚才那与自己辩论的大臣正一脸笑容的望向自己。

    ……

    对奏结束,陈渊跟着大们缓缓退出了平台,复社的吴伟业等人马上就过来安慰自己。

    “大人不必苦恼,以大人经略地方多年的经验,稳定辽东完全不再话下。”

    陈渊却是苦笑:“骏公啊,你可别在吹捧我了,你我都知道现今辽东的情况,那可不是有多年经略地方多年经验就能稳定的住的啊!”

    听到陈渊这么说,吴伟业也跟着沮丧了起来:“难道我大明就被这这小小的蛮夷之族欺负到如此了吗?”

    陈渊笑了笑,拍拍他肩膀说:“公道自在人为,只要你我与诸公共勉,希望总还会是有的。”

    二人正在那亲切交谈,突然温体仁从后面窜了出来。

    “哎呀,陈大人,督师辽东可是责任重大啊,皇上将次交于你,可见他对你的器重。”

    陈渊冷笑,对温体仁说:“好了,温相,你也别在装模作样了,我承认在搞党争方面我是不如你的,但我可是也要提醒你一句,可别高兴的太早,皇上可不喜欢养闲人。”

    “皇上慧眼识珠,但凡在朝堂之上的都不是闲人,这点陈大人尽可放心就是。”

    “哈哈,那我们就走着瞧吧!”

    说着他拍了拍温体仁的肩膀,仰天一笑,甩手就远去了。

    “温相,这陈渊也太嚣张了吧,跟你居然这么没大没小的。”

    温体仁到时为所谓,“呵,再让他嚣张几天吧,等他去了那吃人的辽东,他算是蹦哒不了多久了。”

    本章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