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肱股明臣-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吉尔泰呆了,这里可是盛京,乃是大金国的首都,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居然携大军出现在皇宫附近?

    “快,快,做好战斗准备,快!”吉尔泰大吼着,他知道,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一定来着不善,所以他必要做足了准备了。

    正黄旗旗兵马上运动了起来,各自占领了方位,张弓拉箭,蓄势待发。

    宫门前的大军愈来愈近,等到了足够的距离,对方的身形逐渐显现。

    吉尔泰和正黄旗旗兵们都惊呆了,因为他们面前出现的,是一队队的白甲骑兵,看装扮,乃是正白旗与镶白旗的士兵。

    “怎么回事。”众人心中不免疑惑,他们可是没有收到上面关于俩白旗调动的任何消息,为何他们会出现在这里?

    两白旗的大军在将近弓箭的射程之外停了下来,从人群之中晃出一骑,走到了宫门不足百步的地方。

    吉尔泰没有下令射杀这骑,他可报不准两白旗是不是真有什么任务来到皇城。

    “城上的可是吉尔泰,赶紧出来回话!”

    吉尔泰听到这身音浑身一哆嗦,马上探过头去查看,果然是没有听错。

    “是豫亲王啊,这么晚了,您带着这么多人来皇宫干什么?”

    吉尔泰自然是认识多铎的,不仅是认识,还心生敬畏,在话时语气都十分之低。

    原来,在皇太极初登大位之时,为了巩固手里的人马,一方面将两白旗与两黄旗的名号调转了过来,另一方面,还大肆从其他旗中抽调大批精锐士卒军官进到自己的旗中,这吉尔泰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原先是在镶白旗任职的,是多铎的亲军一员,后来在两黄旗扩编过程中被皇太极抽调了过去。

    “现在大汗病危,为了防止有些人乘此时作乱,我奉命带人来保卫皇宫,你还不速速下来开门。”多铎凌然正气,的吉尔泰都有些相信了。

    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多问了一句:“既然如此,王爷可有大汗的御旨?”

    “少费话,我乃是奉口御前来,没有什么御旨,你也别在在那问东问西的,现在情况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你敢快出城迎接,要是耽搁了什么,我拿你是问。”

    “哎!”见多铎有些生气了,吉尔泰马上脖子一缩,闭了嘴,不再言语什么。

    “你,快下去开门!”

    吉尔泰指示一名旗兵下去开门,那人领了命,赶快就下了去,不成想还没过一会儿,他又跑了上来。

    “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下去开门吗?又回来干嘛?”

    “您自己下去看看吧,是,是清宁宫那边来人了。”

    “什么?清宁宫来人了。”吉尔泰一想,可能是传多铎进宫的旨意到了,这下好了,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开门放人了。

    “慌什么,真是一点眼力见都没樱”吉尔泰对那旗兵数落了一番,便下了去见清宁宫的来人。

    可一见到人,他马上也头大了起来。

    清宁宫的旨意,是让他不能放任何人进宫。

    不能放任何人,显然是也包括门外的多铎等饶。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吉尔泰是白思不得其解,一个是奉命进宫让自己开门,一个让自己不能放任何人进来,这不是玩他吗?

    他站在原地半,决定还是先执行清宁宫那边的命令,于是又跑到城头,对多铎道。

    “王,王爷,对不住了,刚刚清宁宫传来消息,是不能放任何人进宫的,所以还是请王爷先回去吧。”

    “妈的!”多铎直接骂起娘来,他还以为大事将成,在门外白高腥了半,想不到是如此结果,当场就要发作。

    “什么清宁宫传来的消息,现在大汗已经病危,哪里还下的成命令,定是有奸人把持了朝政,还不速速开门,让我等进去清君侧。”

    多铎久久不愿离去,这还真的有点让他犯难,到底怎么办,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突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放远望去,又是一大队人马赶来。

    “是有反贼来了,还不速速开门,要我等保卫大汗周全。”

    吉尔泰任然不敢轻举妄动,对多铎到,“既然是为了保卫大汗,王爷在外面保卫也是一样的。”

    多铎气的直咬牙,没有办法,只能先解决了这伙子来势汹汹的大军再。

    大军逐渐近了,乃是豪格的镶蓝旗军。

    “多尔衮反贼,休的伤我父汗!”

    豪格一马当先,一路直冲向两白旗队尾。

    两白旗队尾的骑兵在镶蓝旗远远踏马而来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调转了马头冲向镶蓝旗的大军,现在见镶蓝旗冲了过来,也马上反冲了过去。

    “杀啊!”

    “杀!”

    两军叫喊着对冲,先是临头各放了一波箭雨,然后便撞在了一起,相互厮杀,好不惨烈。

    两军拼的你死我活,打得混黑,守城的正黄旗却按然不动,站在城楼如同看戏一般。

    吉尔泰也是没有办法,他手里兵马不多,更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现在场面如此之乱,他只能先想着把城门看好,要是有人趁乱遛了进来,那他的罪过可是大了。

    而且双方都是八旗军,他出去也不知道该帮谁,便只能静静地“看戏”了。

    “去,把这里的情况报告给清宁宫了!”

    本章完

第155章 大结局 前进!大明() 
“杀啊!”

    大片的白甲与蓝甲交织在了一起,相互厮杀,血雾弥漫。

    虽镶蓝旗军本来的人马远远少于两白旗,可多尔衮他们在入城之后分了兵去到了城中各处控制了一些金国的兵马部门,所以现在并不是满编的状态,人数上到是与镶蓝旗不相上下。

    多尔衮一刀砍翻了一名镶蓝旗的人马,审视了一下战场,已是基本了解了一些战场的形式,马上便召来了多铎。

    “快,你领着一些人脱离这里,去到各处通知各处散出去的人马,赶快回援。”

    多铎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马上便就领人从战场后方绕了出去。

    “多尔衮,你这个反贼,看你哪里逃!”

    就在多尔衮刚吩咐完多铎去办事,马上战场另一赌豪格就发现了他所在的位置。豪格也是清楚自己目前能与两白打个不相上下完全是因为对方兵力人马全都已经散去了,一旦敌军再一次聚拢,那自己将毫无胜算。

    擒贼先擒王,如果豪格想要一锤定音,必须就得将多尔衮这个“贼首”给拿下,现在眼见着多尔衮就在自己眼前,他怎能不把握机会。

    于是他马上大喝一声,打马飞奔而来,誓要擒杀了多尔衮。

    但多尔衮纵横沙场多年,拿能就这么被豪格轻易斩杀,真正论实力,他还远在豪格之上呢!

    果然,在两人刚刚交手之际,豪格就完全落于下风,多尔衮一把环首的大砍刀,杀的他左右闪避。

    好汗不吃眼前亏,在短暂的接触之后,豪格立刻就明白了自己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于是又引马而逃,想要摆脱多尔衮,但多尔衮拿能就这么放过了他,踏马追去,誓要宰了豪格。

    “王爷,我等来救你了!”

    幸好豪格的几位亲兵追了上来,马上拦在多尔衮的前面,与他斗在一起,为豪格创造了逃生的空间。

    豪格因为脱离了危险,正暗自庆幸着,却不想转眼一见,有大批的白旗军正陆陆续续的往这边赶来,大有将己方军队包围之势。

    “不好,这样下去镶蓝旗军必有败亡之势啊!”

    想到这,豪格已有了恐惧的心理。

    他带军来到这里,完全是因为听到多尔衮的谋反消息后气急败坏所致,自己的力量远在多尔衮之下,来到这里完全就是白白送死,现在想来到是自己鲁莽了。

    “突围出去。”豪格没有半点犹豫,在战场多年,他知道这样的牺牲完全没有什么意义,当务之急应是赶快撤出,保存力量,然后再另想办法了。

    “杀,杀出去!”豪格拼了命地往外围突破,但奈何两白旗军的人马越聚越多,已是将镶蓝旗的人马团团围住了。

    战斗又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左右,多铎已把散出去的人马拉了回来,将豪格等人完全给围死了,豪格是再也没有办法杀出了。

    “王爷,我们出不去了。”镶蓝旗的士兵已是绝望,他们往豪格身旁靠拢,现在豪格是他们的唯一精神支柱了。

    豪格微闭双眼,他已是知道了他的命运,但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是不愿放下高傲的头颅的。

    “我等旗帜建立,全蒙汗恩照顾,如今父汗受难,正是我等以表忠心报答之时,多尔衮狼子野心,我等等就是死也不能让他得逞了。”

    在豪格的鼓动之下,镶蓝旗军又一次士气大振,纷纷向两白旗军杀去。

    但奈何双方无论是人数还是单兵作战能力,都差了一大截。

    虽然豪格带着镶蓝旗左右突杀,但已是改变不了什么了。

    多尔衮胸有成竹,眼见着镶蓝旗军就要败北,可突然北门方向一阵地动山摇,一片火红的地毯向着这边而来。

    多尔衮看见如此情景,立刻心头一震:“不好,是正红旗,代善那老那老家伙回来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代善领着大军赶来,一到了皇宫附近,就二话没突杀进来。

    代善带来的大军,除了正红旗以外,在入城的时候还凭着自己的威势,裹挟来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与岳拖的镶黄旗,总共三旗军马,一齐杀向了外围的两白旗。

    战场形式突然变化,搞的多尔衮措手不及,但事已至此,唯有以命相博才有些许的出路,他只有一路黑到底了。

    “杀!”多尔衮一声令下,两白旗军又分兵而去杀向了代善部。

    两白旗到底还是当年跟随着多尔衮打下的老牌部队,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之下,还与对方拼了个不相上下。

    就在这时,皇宫的大门徐徐打开,早已看清了形式的正黄旗选择了站在多尔衮的对立面,大队人马倾城而出,向着两白旗的后部杀去。

    多尔衮已没有了任何希望……

    此次金国的内斗,严重的消耗了其实力,大金皇宫的一场大战,将金国最强的两白旗消耗殆尽,多尔衮多铎两兄弟战死。

    而包括两蓝旗,两黄旗和正红旗在内的五旗大军也是损失惨重,死伤人马超过两万,给了金国本来在锦州的失利跟加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明朝那边在得到了相关消息,立刻抓住时机采取了相关的行动。

    陈渊再一次的组织起了九边大军,加之榆林强军,总共八万的人马,北上袭击金国的义州,并采用了皇太极经常喜欢用来对付明军的围点打援的战法,不断消耗着金国的有生力量。

    金国那一边却因为皇太极的去世,一时群龙无首,指挥失利。虽然有代善主持着大局,但奈何他到底不是大汗,威信还是差了一些。

    而且现在汗位真空,很多人都紧盯着这个位置,豪格等一批皇太极脉的继承人对代善很是警惕,生怕他有什么“非分之想”。

    所以在应对明朝的进攻之时,各部不禁有些协同失调,很快便被陈渊看到了破绽,集合大军逐个击破。

    最后在义州城下爆发的最终决战之时,明军占据优势,一举再败金国骑兵,杀敌五千有余。

    整个会战下来,金国又损失了超过万人。

    金国国力直线下降,对明朝已失去了绝对的优势,加之传闻察哈尔汗国那边一开始向蒙古进军,准备联合明朝合击金国,金国在战略上完全处于了下风。

    在万般的考虑之后,代善作出了最终的决定——迁徙,回到赫图阿拉去。

    虽然金国内部有不少人反对,但架不住形式所逼,大部分都随着代善而去,只有少部分顽固派不听从代善的命令,坚持要留守盛阳,其中就包括豪格。

    在此年明军进攻盛阳的战役中,豪格与他的镶蓝旗残部坚持了数月之久,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之下,最终选择了焚城而死,留给明军一片废墟的盛阳。

    至此,明朝基本已解决了辽东的问题,在随后几年,陈渊花了大量的时间肃清了周围后金的残存势力,又配合着察哈尔汗国消灭了金国的蒙古盟友。

    崇祯十三年,后金在代善也死去之后,在新任大汗爱心觉罗。福临的授意之下,对大明称臣,表示永不对明动兵,并去除国号,自改满洲部族,金国不再是大明的外部威胁了。

    而内部方面,在内阁首辅杨嗣昌的全权领导之下,也基本消灭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军,并开始着手进行民生的恢复,大明全境一副复兴之相。

    崇祯十五年,陈渊从关外返回,进入到内阁,与杨嗣昌一起辅佐崇祯皇帝,建设大明。

    崇祯十八年,陈渊无论是权势与威望都已达到了顶点,为了避嫌,他主动向辞去官职军务。

    崇祯帝对此很是高兴,以陈渊的文治武功,册封给了他定远伯的爵位。

    崇祯二十八年,陈渊因为多年的军旅伤病,以年岁五十一岁的年纪早早去世,据他在临死前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带着一副悲惨的面容离开了人间。

    陈渊虽然死了,但大明前进的步伐仍没有停止,未来还将继续着富强中心故事。
109888 。
10988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