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这件事情同时办理的,就是彻底梳理一下各地的基层,把那些钻进煊军体系内的蛀虫给收拾掉,把之前突袭行动中没有照顾到的那些黑社会、流氓地痞组织、民愤较大的人贩子之类的人员彻底清理一遍。

    在抓捕了所有文官后,那些潜伏的虎贲就顶上了关键位置,虎贲营也暂时抽调出了一部分人手,去帮忙。

    至于人员的招聘,那不着急,需要慢慢来。

    而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几个大队的陆军野战部队正在一步步的梳理扫荡着新占领区上的各种武装势力。

    这些势力包括了原本的土匪、地主武装、原朝鲜王国溃军、起义的义军、原韩国地方军队、逃难形成的流寇、后金散兵游勇等等无数的势力。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在饥饿和无秩序的状态下生活了太长时间,基本上无法招降。

    陈信让野战部队前去,就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把这些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知道,这一片刚刚经历过战火的土地,很快就要变成煊军的地盘了。

    陈信不可能容忍自己的麾下,有着不受控制的武装力量,哪怕他们并不强大,也不行。

    陈信需要立刻重新组建那些空缺的后勤关节,保证保质保量的完成对还在战斗的部队的后勤供应,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继续战斗下去。

    陈信为这场战役起名为“新占领区治安战”。

    第三件事情,新占领的广大空余土地不能闲着,上面的人员虽然基本上已经被后金方面给杀干净了,可还要派人去查看具体情况,丈量土地,清查生育人口,做出未来的利用规划来。

    这个到时很简单,煊军已经拥有了三个大型的行政区了,储备了足够的测绘人员,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

    不过,还需要为测绘队伍安排足够的护卫力量,那些新占领区,现在,还很不安全。

    第四件事情,以前阿敏在的时候,韩北行政区以南是广大的镶蓝旗的土地,陈信虽然通过间接的手段控制了那里大量的劳动力,可是,碍于阿敏的存在,一直都没有真的拿下那片土地。

    现在,阿敏在政变中被刺杀了,来犯的大军也被剿灭了,进军这里的最大障碍已经没有了。

    那片广大的土地上,还居住着大量女真的孤儿寡母,他们的丈夫、父亲都是在阿敏帐下当兵的,被苏克萨哈政变时候杀掉了。

    陈信需要立刻把那一片土地接收过来,然后把人口也顺便接收过来,这些鳏寡孤独手下,还有大量的奴隶,在被解放后,可以很好的充实一下行政区的劳动力人口。

    这很简单,派出几个陆军连队,带上些民兵充下人数,把那些阻碍煊军吞并行动的牛录额真、甲喇额真给抓起来,也就算是初步完成了合并。

    不过,接下来,还要对这里进行撤销牛录,组建乡村的一系列加强基层统治的措施,来保证对这里人口的控制。

    第五件事情,打完了这一波苏克萨哈带领下的后金军,那还剩下的15000多人的新编军,需要重新安置。

    这些新编军里面的女真人和朝鲜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都是开战前,被阿敏从其他地方抽调过来,支援陈信的。

    这些人没有参加过煊军除军事整编外的任何学习,没有被韩北行政区的汉化政策给彻底融合掉,并不是那么的可靠。

    而且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剩下的这么一点,也完全超出了煊军野战部队的人数。

    如果把他们全部放进军队,会大大减弱陈信对军队的掌控力,很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陈信不敢赌。

    所以,还要想办法,从里面择优选取一部分加入现役,剩下的退出现役。

    可是,好歹这些人参加了这一次对后金的作战,有了一定的大战经验,就这么解散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于是,陈信就开始组建初级的预备役系统。

    这预备役的组建是一件漫长而繁琐的事情,现在只是初步组建一个预备役筹备委员会,负责先期的各项工作。

    第六件事情,春播的时间马上就到了,需要立刻开始各项准备工作。

    规划、育种、肥料、工具、牲口、壮劳力,每一样都要做好准备。

    早在几年前,陈信就派出船队,和那些在亚洲地区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买了不少的亚洲没有的作物种子,然后又让农业技术研究所的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育。

    现在,煊军辖区能够种植的作物已经非常多了,在上好的水田种植水稻,在其他地方,苜蓿、玉米、土豆、红薯,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都开始按照它们的习性开始种植了。

    第八件事情,朝南行政区那里又和朝鲜王国的割据势力有了摩擦,需要从韩北行政区调集些物资支援。

    因为陈信抽调走了朝南行政区的两个陆军野战大队长达半年之久,让那边靠近行政区的朝鲜割据势力以为看到了什么良机,开始串联着想要对朝南动手。

    两个大队虽然已经被陈信派回去了,可是,长时间作战后两个大队也暂时无力发起新的攻势,只能暂时休整、防御。

    这就需要大量的物资来保证他们的后勤供应。

    朝南行政区占领的土地本来就比较小,再加上之前一直在支援己方和后金作战时候的消耗,掏空了库存和家底,暂时没有能力完全供应两个大队。

    所以,要暂时从九州和韩北组织些物资去应应急。

    这涉及到了好几个部门的协作,需要陈信主抓,对各部门进行协调。

    第九件事情,九州行政区汇报,他们对倭国进行封锁的海岸警备队和前去倭国交易的荷兰船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海战。

第二百八十六章 荷兰人来袭() 
荷兰,实际上现在叫尼德兰,它名义上还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1568年,爆发持续80年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80年战争。

    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成立了联盟,共同反对西班牙统治。这被认为现代荷兰的开始。

    1581年7月26日,来自荷兰各起义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郑重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联盟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

    1588年,七个省份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很多历史学家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现在,西班牙还是没有承认这个国家,按照历史还要等上几十年死鸭子嘴硬的西班牙才会硬着头皮承认这个国家。

    这个时代,在亚洲的尼德兰人,准确来说都是属于联合东印度公司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

    16世纪的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已有殖民地与商业发展,1560年代,一群荷兰商人派浩特曼至葡萄牙刺探商情。

    浩特曼回国后,这群商人便成立一家公司,利用这个资讯往东印度地区发展

    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德夫特市、荷恩市、鹿特丹市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人董事会,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4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的巴达维亚建立了总部,其他的据点设立在东印度群岛、香料群岛上。

    到了1669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

    煊军海军与尼德兰人的海上冲突已经由来已久了。

    早在煊军成立初期,刚刚决定以火器为主要作战手段之后,为了解决火药中的硫磺成分的来源,还有海军所需的铜料,陈信就带人抢占了对马岛。

    当时还顺便去了一趟长崎,把那里的工匠和尼德兰商馆给抢劫一空,缴获了几十艘大海船。

    不过,那一次煊军做的隐蔽,而且,后来又对那些大海船做了改进,谁都不可能从外貌上认出那是尼德兰船。

    后来,也就是前年的时候,因为倭国幕府发布了禁令,不许铜料出口,陈信带领远征军打了一场铜料战争,抢占了倭国九州地区。

    之后,为了消弱倭国幕府的力量,使它不能在煊军和后金作战的时候出来作妖,陈信在倭国沿海周边岛屿,布置了几道封锁线,禁止任何船只到倭国交易。

    西班牙和其他国家已经慢慢的被排挤出了倭国的贸易市场,倭国的贸易一直是把持在大明和尼德兰双方手中的,而且在尼德兰人的贸易中,占据了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利润额。

    陈信这么干,自然是触怒了荷兰人,去年,荷兰人的船队来过一次,煊军的海军已经告诉过他们,煊军对这里下达的封锁令。

    对方,当时就想强闯,在炮战中,逼退了一艘阻拦的快蟹后,他们想要乘着煊军的增援舰队没来,快速通过,直接到江户去贸易。

    可惜他们不知道,煊军都是通过鹰隼来传递信息的,有船队强闯封锁线的消息传回了后方一处岛屿基地,十几艘快蟹顺着鹰隼的侦查,在半道上把这支船队给截住了。

    快蟹的吨位不大,可这是通用船,既能当货船,又能当战船。

    而在充当战舰的时候,足足20们10斤长管重炮,外加1门30斤短管重炮的火力,可是远远超过这些只携带了自卫火炮的商船。

    而且,因为煊军使用的技术较为先进,还有原材料质量非常好,所以这些10斤的长管重炮所用的推进药包,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它的射程和威力几乎达到了西方18磅长管重炮的程度,更是对敌人形成了巨大的威慑。

    所以,荷兰船队,被快速赶到的12艘快蟹的火力给震慑住了,他们很快就对己方的行为表达了歉意,表示愿意赔偿损失。

    最后,又透露出希望谈判的意思,希望煊军能够把他们运来的货物买下来。

    可是,煊军对对方提出的,有煊军购买他们带来物资的提议,完全不感兴趣。

    荷兰人带来的丝绸、瓷器、茶叶还有钢材,都不是煊军所需要的,而且,价格还那么离谱,简直是在拿己方当冤大头。

    当然,这只是托词而已,实际的原因是,煊军在备战,准备迎接12万后金大军的来袭,没有银子来购买这些奢侈品。

    双方没谈拢,可是被十几艘快蟹几百门火炮指着,荷兰人也不敢像是对待印尼地区土著似的翻脸,只能憋着火气回去了。

    很显然,对方没有死心。

    队长作为陈信任命的九州地区总负责人,在去年尼德兰人退走之后,就知道事情不可能善了。

    可是陈信那边一直在和后金相持,队长不敢打扰,为了以防万一,派了几艘快蟹到荷兰人占据的台湾附近海域,建立了观察哨。

    今年,季风季节的时候,就在陈信和后金决战的时,尼德兰人再次来了。

    不过,这一次,对方带来的船队,可就不再是单纯的商船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海上马车夫()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后,尼德兰发展成为了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

    尼德兰的商船数量超过了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的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到了17世纪中叶,当时世界上共有20000艘船,尼德兰大概占据了15000艘,比英、法、德等国家船只的总数还多。

    至于哪个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尼德兰国会授予了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特许状,赋予了大量的特权。

    有对从好望角到印度洋、太平洋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一线的贸易垄断权,有开展、议和、建立殖民地、夺取海上外国船只、建立城堡、铸造货币等权利。

    从实质上说,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了尼德兰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权力机构了。

    从公元1602年到1620年之间,ongoing欧洲驶往东印度的船只有250艘,其中联合东印度公司驶往亚洲的船只就占了一半。

    其后,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从1626年到1670年,平均每年会增加22艘。

    1670年到1750年,又增加到了每年29艘。

    还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说来往于尼德兰和东印度之间的船只,在1670年的时候,达到了100艘,其中大多数都是载重600吨的大船。

    和倭国的贸易,占据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地区总贸易额的百分之三十多,是一出不能失去的财源。

    前年的时候,煊军占领九州,没见到尼德兰商馆重建,那好似因为东印度公司和倭国商人之间,在台湾岛发生了冲突,造成了双方间的贸易中断。

    1626年,日本人滨田弥兵卫带领船只到台湾买生丝,并欲向尼德兰当局借用帆船到福建运回货物,但均遭到尼德兰当局拒绝。

    当时滨田弥兵卫得知新港社原住民忍受不了尼德兰人的虐待,对尼德兰心生不满,因此在1627年引诱该社十六名原住民回到日本,准备鼓励江户幕府采取反尼德兰的行动。

    1628年春天,滨田弥兵卫再度率船到台湾,同行者共四百七十名,其中包含先前十六名原住民。

    此时的尼德兰台湾长官为彼得·奴易兹,他在滨田抵台前获密报日船载有士兵及大炮、刀枪等武器,因此在日船抵台之际派员登船检查,果然搜出大量武器及火药,因此荷兰当局便将武器及火药全数扣留,并软禁滨田将近一周,十六名原住民遭到下狱。

    之后滨田提出发还武器及火药、释放十六名原住民、提供船只赴福建取货、准其回日本等要求,但均为尼德兰当局拒绝。滨田因此采取暴力措施,率领数十名日本人闯入彼得·奴易兹住处,挟持彼得·奴易兹及其儿子。后经双方协商,以彼得·奴易兹之子为人质,随同滨田返抵日本。

    去年的时候,那支尼德兰船队是带着谈判的目的,顺便来交易的。

    贸易中断了几年时间,占据台湾的尼德兰负责人彼得·奴易兹已经承受不住来自公司上层的压力了。

    本来,董事会是决定在这一年就审判彼得·奴易兹,平息倭国怒火的,可是,因为煊军的横插一杠,让董事会有些措手不及。

    最终董事会认为倭国局势复杂,再给熟悉情况的彼得·奴易兹一次机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董事会表示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和倭国的贸易,那么,无论倭国被谁掌控,彼得·奴易兹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九州被煊军占领,并且不需要他们的货物,倭国的其他地方又被煊军的海军封锁了进不去。

    最终他们的谈判对向转换成了煊军,可是,当时陈信正带着陆军的主力,还有辖区几乎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