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蒸汽机光靠煤可没有办法启动,蒸汽机,蒸汽机,它的动力来源,还是加热水后,产生的水蒸气。

    所以,全钢试验舰还需要有足够的水,来提供蒸汽动力。

    这里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海水是不能作为锅炉用水的,在锅炉中使用的,必须是淡水。

    所以,这一艘全钢试验舰专门设计了几个淡水舱,设计图纸上显示,整条船能够储存淡水300吨左右。

    整条船呈流线型,船头呈飞剪样式,船尾则是方形。

    而这种船型、加上蒸汽动力装置所带来的航速的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让这一条全钢试验舰的设计航速达到了惊人的18节。

    在这个全球海船航速还处在3—8节之间徘徊的年代,18节的航速,所代表的意义,简直是非同凡响。

    这一艘全钢试验舰,是以军舰的名义建造的,所以,自然也不能缺少了武备。

    原本,按照造船的习惯,应该是造出船体后,先下水,试一试船体的结构等问题,然后进行舾装,安放火炮、观测等各种设备。

    但是,海军造船厂在建造这一艘全钢试验舰之前,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工作。

    并建立了一套微缩的全比例模型,进行过了水池试航实验。

    已经确定了船只的一些基本性能。

    而且,这艘全钢试验舰虽然说是“巨舰”,但也就是在这几十年来说,算是“巨舰”而已。

    区区满载3000吨的水平,就连未来几十年内出现的风帆战列舰时代,一级战列舰,那种木质战船的巅峰排水量都没有超过。

    这条试验舰,也没有什么太过精密的仪器,是不能剧烈震荡的,所以完全不需要等到下水后再进行舾装那么麻烦。

    再加上,现在的王国,已经和西班牙、尼德兰签署了贸易协定,很快就会在平安郡迎接大量外国商船的到来。

    王国需要尽快增强海上实力,以防备这些漂洋过海的人渣,在见到了繁华的大工业生产后,冒出什么不好的念头来。

    需要让这艘战舰尽快形成战斗力。

    所以,在船台上的时候,海军造船厂,就先期给全钢试验舰安装了一些火炮。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艘全钢试验舰,是可以装备3门以上150mm火炮、10门105mm火炮、10门40mm火炮、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速射或者大口径武器的。

    但是,现在150mm火炮,还没有彻底研制成功,所以,无法装备试验舰。

    105mm火炮,也还在不断的改进中,并没有彻底定型,所以,只能小规模实验性的生产,无法满足这么“大”的数量要求。

    小口径的速射武器,也因为底火产量问题,口径问题,等多方面考量,无法定型,至少在三天后召开的武器研讨会,做出决议之前,是无法定型的。

    所以,现在的全钢试验舰,只装备了2门105mm火炮,和4门88mm火炮,外加8门40mm火炮。

    反正是试验舰,在未来的时间中,这艘军舰,将会不断的进行修改,满足海军和各工厂的实验任务,顺便,完成一些海军战斗任务。

    在陈信的心中,这样一艘新锐的战舰下水,意义非凡,直接就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就像是穿越前的历史上“无畏级”下水后,世界上所有的军舰,一下子就处在了被淘汰的位置上一样。

    毕竟在这个时代,前装滑膛火炮的口径,也还没有达到19世纪时候那种,发射100多斤炮弹那么变态。

    以这个时代,主流的滑膛炮来说,根本不可能打的穿全钢试验舰的船体结构。

    以这个时代风帆船3—8节左右的速度,也不可能是设计航速18节的全钢试验舰的对手。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过,在王国的新锐战舰的面前,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战船,都已经过时了。

    不过,全钢试验舰也是有着自身的缺陷的,那就是对重量的利用率,实在是非常的低下。

    整条船,是用铆钉结构固定的。

    这些固定船身结构的铆钉,一个两个的,看上去不起眼。

    但是整条船,全部用铆钉连接起来后,一计算就发现问题了。

    在空载状态下,有百分之二十的重量,被这些不起眼的铆钉给白白占据了。

    “老白,记录一下,海军方面下一阶段技术公关,重点放在焊接技术上,这可是能够让船只减重百分之二十的强大黑科技啊,而且,还是损管行业的大救星,沉船都能抢救过来的强大利器,一定要重点发展。”

    “是,主人。”

    看了一眼还处在兴奋状态的海军部众人,陈信转身带着安雅和警卫走向了另外一座船台。

    海军部的几名高管早就知道陈信今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全钢试验舰,不,应该说,不完全是为了全钢试验舰。

    相比于3000吨级别的战舰,陈信今天更希望见到的,还是另外的一条不是战斗舰船类的新型船只。

    海军部众人连忙互相招呼着跟了上去。

    陈信并没有选择坐车,而是散布般的,在几位海军军官的带领下,慢慢走着,一边走还一边聊天,了解一下海军最近的状况。

    “那三条木质机帆战舰,特别是那两艘功勋战舰,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陈信说的就是半年前那场和尼德兰人的海战过后,被重创的荣耀号和顽强号两条功勋战舰。

    “回禀君上,荣耀号和顽强号在修复了原本的损伤后,我们填补了精干人员上舰补充人员损失,经过半年时间的磨合,已经恢复了战斗力,可以执行作战任务了。”

    “那就好,接下来,西班牙人和尼德兰人都会来和我们做生意,那些家伙,都是人渣,我们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是,海军一定不负君上所望。”

第三十九章 黑科技() 
闲聊中走了大约5分钟时间,众人一起远离了喧嚣人脑的全钢试验舰的下水仪式现场,来到了一处防护非常严密的新船台。

    在检查了每一名进入者的证件和身份后,才算是越过关卡,转过一个曲折的海湾,在一处被山体遮蔽了视线的地方,见到了一处新的,非常巨大的船台。

    在船台上的是一艘钢质外壳的运输船,只不过,稍微的大了那么“一些”“而已”。

    这条船并没有建造完成,但是依稀能够从钢制龙骨可以看出,这条运输船至少长上百米,还有富裕,宽度也远超过刚才下水的全钢试验舰很多。

    而从5根已经安装好的,高达68米的全钢制龙骨可以看出,这是一艘风帆动力的巨型运输船。

    当看到工匠们正在使用滑轮往桅杆上吊装钢丝绳,充当缆绳的时候,陈信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兴奋。

    “大工业下的产物,还真是美啊。”

    陈信有着好几位专业的副官,都是帮助他处理军队事物的,这个时候,海军副官有些好奇的看着这艘还没有完工的庞然大物。

    一会儿后,疑惑的问道“君上,既然王国已经有了蒸汽机,并且还在向着全面蒸汽化战舰的路子迈进,那为什么还要建造这种庞大的风帆动力船呢?这不是技术的倒退吗?”

    陈信迷醉的看着这个工业时代的奇迹,缓缓解释道“这可不是技术倒退啊,这可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国家,才能制造出来的高科技装备啊。

    除了大明早年制造过的宝船之外,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别说造出来这种巨型风帆运输船了了,他们恐怕想都不敢想呢。”

    眼前这艘钢质的大型运输船,就是按照陈信脑海中稍微有点印象的“普鲁士号”风帆运输船为蓝本,以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自主设计研制的“超大型运输船”。

    看着这艘美丽的大船,陈信的脑海中闪现出了穿越前看到的资料。

    “普鲁士”号大型五桅全帆装(全帆装,意思是所有主桅上全是四角横帆)钢质帆船,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统一,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德国国内一家造船厂,在1902年为一家当时非常著名的海运公司建造的一艘货船,也是1895年德国“波托西”号五桅大型帆船的进一步改良、发展的型号。

    她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一艘五桅全帆装帆船,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古典西洋帆船。

    要知道,在19世纪的时候,机械动力的轮船已经向帆船的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19世纪上以前纵横四海的帆船,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迅速地衰落了下去。

    但是当时的帆船设计师们,仍然竭尽全力的采用最新科技,建造出了一批性能可与当时轮船匹敌的新式大帆船。

    这些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大发展时代,都算是非常的先进。

    当时欧洲各国的军工、农业化肥产业等项目,都对智利的硝石有着非常旺盛的需求量,所以,拥有近乎无限续航力的帆船,在这条遥远的航线上显出出了很大的运营成本上的优势。

    “波托西号”还有“普鲁士号”等终极大帆船,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普鲁士号”这个船名,洋溢着刚刚统一,一直到一战开始前,不断蓬勃发展中的德意志帝国,对她表现出的自豪之情。

    在蒸汽轮船早已统治大海的20世纪初,壮丽的普鲁士号是传统西洋帆船的巅峰和绝唱。

    普鲁士号一共有47张帆:包括五根桅杆上的30张横帆、桅杆之间的12张支索帆、4张船艏三角帆和1张小的后桅纵帆,所有帆面积之和达到6806平方米。

    她是一艘纯粹的帆船,两台小型锅炉和蒸汽机只是用来带动四个蒸汽风帆绞盘、一台蒸汽锚机、液压舵机、水泵和发电机等设备。

    有了蒸汽力量的协助,驾驶和操纵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只需”45名船员而不是245人。

    当然,从操控人数这一点上来说,还是没有办法和现代轮船相比,这也是她最终被淘汰的原因之一了。

    她的甲板上有艏楼、舯楼和艉楼。前桅后面的小甲板室里有两台小锅炉。

    干燥而通风良好的舯楼位置是船员生活区、厨房和海图室,1。9米高的双联液压主舵轮就在舯楼顶部的操舵室。艉桅的前面有四个救生艇吊艇架。

    按那个时代舰船的通例,艉楼设有近2米高的双联人力应急舵轮。

    不过艉楼操舵时,巨浪对舵手是个威胁。甲板上分布着四个巨大的货舱盖,可装载从硝石、油桶到钢琴在内的各种货物。

    普鲁士号于1901年8月开工,1902年5月7日下水并命名,同年7月31日离开不来梅,首航伊基克。她被成功地使用于与智利的硝石贸易,并创下了相关的速度纪录。

    船舶结构坚固,在风暴天气依旧可以航行,甚至可以抵御九级大风

    (此时要八个大汉齐心协力把住舵轮,王国根据普鲁士号的特点,自主研制的五桅运输船,则稍微改变了一下,在这里,加入了蒸汽动力的限定装置,能够通过蒸汽机,稳住舵轮。)

    因为她的优雅外观和无与伦比的出色性能,普鲁士号被水手们称作“海上女皇中的女皇”。

    普鲁士号的最高航速可达20。5节,平时跑出十三四节是司空见惯的事。

    24小时最长航程纪录是1908年去日本途中的392海里和1904年在南太平洋的426海里。

    当时的英国水手发现她比波托西号(最高航速19节)还要快,是飞剪船时代之后最快的货运大帆船。

    1910年11月6日,普鲁士号在第14次远航中遭遇了噩运:在英吉利海峡,一艘小型英国蒸汽海峡轮渡“布莱顿”号低估了普鲁士号16节的高航速,违章抢道而发生了碰撞事故。

    在这里,作为阴谋论调支持者的陈信,就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场海上交通事故,很可能是约翰牛故意在蹩汉斯喵。

第四十章 汉斯喵、期待() 
无良的内心中腹诽了一下一战前约翰牛和汉斯喵之间的复杂关系之后,陈信对普鲁士号最后的结局也有些惋惜。

    那场交通事故中,普鲁士号的船首斜桅和前桅顶桅折断,由于没有辅助动力而无法继续航行。

    在多次拖航施救的各种努力,都告失败之后,普鲁士号最终被冬天的大风吹到了岸边,搁浅在了陆地上面。

    由于龙骨严重受损,该船宣告报废。所幸船员全部安然脱险,船上的货物和一些设备也被抢救出来。

    最终,作为一代名船,普鲁士号就此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中。

    稍微的感怀了一下后,陈信再次把目光转移到自家建造的这艘以普鲁士号为蓝本的美丽运输船上面。

    能够在1630年制造出与1902年的“普鲁士号”相似的高科技运输船,陈信对老白这台超级计算机充满了感激。

    当然了,光有超级计算机是不够的,还有数量庞大的造船工匠们,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才有了眼前的结果。

    陈信对工匠们非常的满意,等到事情结束了,这些拥有了制造万吨运输船经验的工匠们,将拥有非常广阔的前途。

    在场所有人一起看着这艘大家伙,眼中也是充满了迷醉。

    在这个200吨装载量的木船算是主力、600吨装载量算是“巨大”的时代,这一艘能够一次性运载8100吨物资的庞然大物,简直就是一条怪兽,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不沉醉于她的美丽和雄伟。

    安雅不由自主的问出了此时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那,这种风帆动力的大家伙,有什么用呢?”

    陈信目光微微扫过安雅的眸子,轻声解释到“蒸汽机船是有它的独特优势,操控人员少、船只稳定性高等等数不胜数,但是,却也有着维护成本高的巨大缺点。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处在未开发状态,像是北美的广阔土地、澳洲等地区此时都是一片荒芜。

    我们想要在未来的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在这些地区,占据一席之地。

    可是,在这个年代,想要用蒸汽机船往那些地方移民,可是非常困难的,单单一个返航时候的燃料问题,就没办法解决。

    就说说刚刚下水的全钢试验舰,载煤量是600吨,这是多少煤炭工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啊。

    在那些荒芜的地方,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旷业开发。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蒸汽机的马力数值,现在还不高,我们没有办法用现有的蒸汽机驱动太大的船只。

    所以,短期内,在大型的远洋运输船上,我们只有使用风帆动力,这一个选择啊。”

    “哦,原来是这样啊。不过,君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掌握北美、澳洲呢?那些地方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我们家门前,不是还有吕宋、马来、印尼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去占吗?

    甚至,还有大明那广阔的土地呢。”

    “呵呵,没有错,我们的主要目标一直都是放在大明身上的,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残破不堪的大明,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大明啊。

    可你们知道大明现在有多少人口吗?

    至少上亿人啊,可是他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呢?

    说出来都很可笑,大明的很多弄明,居然都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一年四季都在给别人种田,赚取一点点无法果腹的食物。

    再加上现在小冰河期的天气问题,大明北方不断遭遇自然灾害,大量土地歉收甚至是绝收,造成了大量的流民问题。

    吃不饱饭的流民就会四处流窜,不断的破坏更多的秩序,造成更多的流民,在这过程中,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