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至今为止,我们的侦查任务,进度非常的不理想。”

    陈信放下手中的笔,沉思片刻之后说道“那么,总参有没有相应的计划?你们准备怎么扭转现在的局面?”

    军官抱歉的说道“对不起,君上,我们还没有制定好新的计划,明天,我们才会举行一次作战会议,商定接下来的事情。”

    “行了,事情交给你们了,有了结论之后,记得送一份会议记录给本王。”

    “是。”

    陈信对着身边秘书吩咐道“包上一包阳羡茶。”然后转过头对着军官说道“一会儿走的时候,带包茶叶回去,虽然不能回乡,但尝尝家乡土产,也算是稍解思乡之苦了。”

    “臣,谢过君上。”

    陈信打出了手势,一旁的秘书走上前去,送军官出门。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次增加的钱息() 
“接下来,轮到谁了?”

    “禀君上,接下来,是财政部的助理部长,他来汇报第三次币制改革的情况。”

    “就是那个降低【元】价值的计划?”

    秘书打开行程表,查看了一下点头应道“是的,就是这件事情。”

    “叫他进来吧。”

    “是。”

    在财政部的人还没进来之前,陈信又拿起那名助理部长的资料看了起来。

    同时,心中感觉有些烦闷。

    王国的经济形式非常好,税收逐年猛增,不过,因为没有相关治理经验的缘故,经济政策也是时常变动。

    就像是币制改革,第一次改革,是在建国之前的时候,以煊军的名义进行的。

    那一次改革,是从银子向银元过度,不过,还是那句话,没经验,所以,王国的银币,只有两种面值,而且还都是大银币。

    这种银币,虽然比银子要好用的多,但是,因为币制固定还有含银量太高的缘故,交易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就有了第二次的币制改革,财政部减少了银元的含银量,把一元的币制,降低了一半左右。

    并且,为了适应王国内部大额交易,还发行了更大面值的银币和金币。

    可是,建国一年多之后,财政部还有王国的统计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因为王国工业能力的提升,工业产品的价格开始下跌。

    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金融方面,王国的银币,币制还是太高了,大家兜里面的银币,能买到的东西太多,交易太不方便了。

    于是,就有了这第三次的币制改革。

    “你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是的,君上,新的一套银币,已经铸造出了样品,这一次,就是来请您过目的。”说着,向一边的秘书递上了一个精致的木头盒子。

    秘书向陈信转交了盒子。

    在陈信打开盒子的过程中,财政助理大臣就开始了解释“君上,我们这一次币制改革,是依托着工业部新生产出的冲压机而做的。

    新式的冲压机力量充足并且还融合了切削工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的从金属板上切割下来任何形状的零件。

    我们就是依着这种方式,把银板或者金板给放到机器上,然后,上下两个钢模一压,就能从金属板上面咬下一枚圆形的钱币。所以,铸币的速度大大增快。

    钢模上面带着的花纹,在同时也就能清晰的印在钱币上面。

    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钱币花纹可以做的非常细致,并且,边缘的锯齿状花纹,也远比前面两代的钱币要细致的多,绝对无法被大规模仿造。”

    这时候,陈信已经打开了盒子,一版第三代钱币,就闪烁着动人的光泽,出现在了陈信的面前。

    所有的钱币,正面印有币值数字,和陈信的年号,外加铸币的时间。

    反面则是不同种类的清晰图案,那画面栩栩如生,仿佛是立体的一般,让人惊叹。

    “国内有高人啊”陈信赞叹了一句,随手在本子上记了下来,找时间见见这位雕花的大师,向其请教一二,提高一下画技。

    见到陈信打开了盒子,财政助理大臣开始了正式的解说“我们所有的钱币,币值都是大于其贵金属含量的,因为以前两次币制改革时候,做过实验,所以,我们这一次,进一步的扩大了这个比值,希望能够从交易中,获得更多的钱息。

    这第一枚钱币,面值为1000元,含金量约为33。33克左右,工业部的技术人员说,我们使用的金子的纯度,以这个时代的探测水平来说,基本上算是纯金。

    但是,后来发现,纯金的钱币在定型上有点问题,所以,我们又在里面参杂了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属,把1000元金币的重量,固定在了40克。

    面值500元的金币,含金量减半,参杂了其他金属之后,总重被固定在了20克。

    再往下,就是100元的钱币了。

    从100元开始,往下的钱币,材质就不再使用金子了。

    100元和50元的钱币,都是以银材质为主的银币,100元的银币含银量为50克,50元的,含银量同比例下降。

    然后,就是10元的铜币,红铜材质下,含铜量同样是50克,往下还有5元的红铜币,含铜量同比例下降。

    继续向下,1元的钱币,我们采用的是铜合金,重量被限定在了25克。

    这以上的,都是大额的钱币,老百姓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使用。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小额辅币,我们调查了周边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能力,采用了一种其他国家无法生产的特殊钢材,来作为这种钱币的材质。”

    陈信闻言,拿起一枚角币,轻轻的摩挲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你们弄出了不锈钢?”

    财政助理大臣同样惊讶,这种材质,是工业部无意间弄出来的,它的不锈能力被发现都没多久,现在都还处在论证阶段。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把这种没有论证完全,还不能百分百确定的东西,随意的报告给君上的。

    看来,君上对于王国的掌控,远远超乎大家的预料啊。

    助理大臣微微失神片刻后,恭敬的拜服道“君上英明,虽然还未正式起名,但依此种钢材的特性来说,正是不锈钢。真是一目了然。”

    陈信心下微动“居然已经搞出这种好东西了嘛,那么,王国军队的水壶,似乎可以进行更换了。

    用不锈钢制作的水壶,能保证前线长久出征的将士们使用干净的器皿喝水。这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陈信转身对着秘书说道“把这件事情记下来,等到待会儿会见工业部大臣的时候,着重提醒我一遍。”

    “是。”

    财政助理大臣心下叹气,王国的文职部门,还真就是后娘养的啊,怎么有什么好东西,全都是优先装备军队呢!学学大明那一套文贵武贱不是挺好嘛。

    不过,虽然心下暗自腹诽,但他绝对不敢真的把这种话说出来。

    陈信信奉君臣不相辱,他对所有的文官都很大度,而军官们还有军法管制,文官们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罪过,他都不会做的太过绝情。

    看上去,似乎很是优待文官,好像他对文臣特别的青睐一般。但是,军人地位的问题,在国内,那可是陈信的逆鳞。

    唱高调的时候,说说文武平等,甚至是以文制武之类的话,那是没有问题,毕竟都是陈信的臣子,言论自由嘛。

    但是,一旦文官们想要攫取更大的权力,打压军队的时候,陈信永远都是站在军队的一方,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

    而且,陈信曾明确表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点都不会变。

    财政助理大臣微微的闪过一些不好的念头之后,再次回到正题,继续向陈信介绍起第三次币制改革的事情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子() 
财政助理大臣稍微缓了缓,然后,有点迟疑着说道“君上······”

    陈信抬起头来,盯着对方,等待着他说话。

    “以臣愚见,宋朝以纸行会子,明朝发行宝钞,可都是一文不花,就得钱无数。王国为什么不直接在发行纸币呢?”

    “发行纸币,呵呵,你们啊,还真是敢想啊,居然都想到我前头去了,要不是你们说出了会子和宝钞,我还以为你才是穿越者呢。”陈信暗自吐槽一遍。

    然后端起茶盏,轻轻的刮了刮,掩饰着自己内心当中的惊讶,装作是漫不经心的说道“既然你敢在本王面前提起,应该是和其他人讨论过这件事情吧。”

    “吾王明鉴万里,臣确实和部内的几位助理一起议论过此事,大家都很是不解。

    臣见过文献中的记载,弱宋以区区一隅之地,抵挡几国骑兵征伐,几百年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其国库收入极其丰厚。

    虽然不知道其赋税收入的具体进项,但是,臣以王国现状推己及人,大概也能知道,那宋朝的收入中,纸钞所占的比例,定然不小。

    还请恕臣直言,臣等疑惑,如此丰厚的利益,为什么君上视而不见呢?”

    陈信会心一笑,呷了一口茶,暗自笑着,教育程度还是不够啊,这小助理大臣大概是只听过会子和宝钞的名声,而没有详细的研究过这东西。

    好在,来自后世的陈信,是看过这些资料的。

    “老白,把我脑海当中有关交子会子的资料给提取出来,我要装一把。”

    放下茶盏,陈信默默的玩了一个梗“我,专家,打钱。”

    然后就装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开讲了“纸币的发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拿北宋时期交子为例子,来说一说吧。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

    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

    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

    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

    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

    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它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

    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

    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

    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

    “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

    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

    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

    “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远大的规划() 
说了一大通,陈信有点口干舌燥,抬手示意身边人续茶,然后,望向刚才还提出质疑,现在却陷入呆愣之中的财政助理大臣。

    “怎么样?从这些资料里面,你琢磨出什么东西没有?”

    “臣,臣······”

    陈信心中得意,你们文官那点小心思,好像谁不知道似的,不就是看本王偏袒军方,有点看不惯,想要挫挫本王的锐气嘛!

    呵呵,到我面前来显摆知识量,想要给我下马威?做梦。我有作弊器,你能奈我何?

    看我宜将剩勇追穷寇,妖怪,看招。

    “既然没明白,那本王再把宝钞拿出来给你捋一捋。对了,你知道宝钞的历史吗?”

    “臣,知道,这是大明洪武年间,开始发行的一种纸币,自发行以来,在发放官员俸禄和向民间采购物资的时候,就被强制性的要求其中一定比例的钱款,要以宝钞来支付。”

    “没错,是这么回事,明太祖洪武八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那么还有呢?”陈信笑了,笑的很邪恶。

    “还有,还有,臣等从大明流亡的前为止,宝钞似乎,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了,但是,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