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上这个古老的尊称,在这个时代,已经几乎用不到了,大部分的人,如果不读历史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听明白这个是个什么意思。

    好在,现在在场的东江镇军头们,都是将近一年前被各种手段暗地里拉拢进入华夏体系的,他们在这将近一年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渗透和培训,对于一些华夏基础的东西,还是明白的。

    就像是君上这个尊称,他们明白,这是华夏的君主陛下有雄心壮志,为了激励全军,不愿意以弹丸之地称帝,所以,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主的称谓。

    此刻,听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让他们在这将近一年时间里,逐渐敬畏起来的称谓,东江镇的几位,都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起来。

第五百零七章 再次出现的意外状况() 
    此刻,当东江镇几位前来觐见新君主的军头,听到君上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让他们在这将近一年时间里,逐渐敬畏起来的称谓的时候。

    东江镇的这几位军头,都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是不知所措起来。

    陈信这个名字,在七年之前,还默默无名,没有任何人关注。

    可是,自从七年前,阿敏自立开始,这个名字,就不断的出现在大明的朝堂、军队、民间等等群体之中。

    而随着华夏王国的逐渐扩大,胜利越来越多,和明军各边镇、军头之间的鞑子人头交易的频繁,陈信,无论是在明国,还是后金,都是一个噩梦般的存在。

    他们这几个杂号的,甚至都不一定被明庭承认的将军,突然间见到陈信本人,心中的慌乱也是情有可原。

    而警卫旗队那审视的目光,也让几位军头有些心头发毛。

    实际上,他们几个在这里,并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的东西,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接到陈信要他们前往拜见的命令。

    东江镇虽然现在已经归属华夏了,但这只是暗地里的措施而已。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划归到华夏军的作战序列当中去。

    华夏方面,兵部统计了东江镇的兵马数量和武器状况,用以发放军饷、军粮和相关的物资。然后,也只不过是派了一堆的政工人员前来监督、改造这支旧式的军队。

    情报部门也没有太过在意这一支战斗力并不是太高的队伍,安插了几个情报员,金钱收买了几个线人,初步保证这支军队不会被人突然拉走之后,也就不再关注了。

    毕竟这一段时间以来,整个华夏的重点,都放在了和后金军之间的战斗上面。这可是华夏掀开战略反攻的第一步,具有重达的历史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缓慢改造的过程中,现阶段的东江镇兵马和华夏军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就以传达命令为例子来说明。

    在华夏军中,两支相隔100公里以内的队伍,互相之间传达文件,就算是最慢的时候,甚至都用不了1个小时的时间。

    而且,这两支军队所驻扎的两地之间,无论是有高山还是河流,甚至是大海、绝地,都无法阻挡这种快捷的传递消息的速度。

    而东江镇兵马呢,哪怕是全部平原的地区,以最快的速度来计算,他们也无法在三个小时之内把文件送到目的地去。

    今天,警卫旗队的成员们认为,半个小时之前送往200米之外一座小岛上的命令,早就送到相关人员手中去,并且,接到命令的人也已经起身渡海了。

    可是,实际上呢,那道命令,过了半个小时了,都还没有从海边的营地送到毛承祚等人的手上。也就更加谈不上什么启程前往觐见华夏君主了。

    这就是造成警卫旗队成员们误会的原因之一了。

    而另外一个造成了今天这场误会的原因,就是衣冠冢负责人的回答。

    警卫旗队的人早在陈信正式上山之前,就询问过负责人,今天有没有陌生人上山。

    当然,他们在询问的时候,是不会吐露出,陈信来了这种具体消息的。警卫们找的是其他的借口。

    他们只说了有贵人仰慕毛总兵的功德,准备带着一大帮人前来祭拜一下,所以事先打听一下上面有没有什么陌生人,免得因为人多而冲撞了别人。

    而衣冠冢的负责人呢,没有明白警卫们找他询问事情的缘由,并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干系。

    他随意的想了一下,想起来,今天衣冠冢中那位毛总兵的亲侄子,还有几位积年老部下,一起前来祭拜了。

    这毛总兵的亲侄子,应该不算是陌生人。还有,其他几位将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也都是每天前来祭拜,也算不上陌生人。

    而且,这几位都是孔武有力的军官,那体格绝对不会怕被人给挤了或者是冲撞了。

    于是,他就随意的回答了一句“今天没有陌生人上山祭拜。”

    种种误会之下,才造成了之前那番紧张的局面。

    这个时候,已经有后排的警卫出门去找那名衣冠冢负责人,询问他为什么说谎,判断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阴谋了。

    唉,这个可怜的人啊,恐怕是要倒大霉了!

    “君上?”

    对面的东江镇军头所组成的人群里面,一个披着红色斗篷面容也很是粗糙的汉子,稍微的呆了一下,紧接着就率先反应了过来。

    他“噗通”的一声,就对着陈信的方向跪了下去,并且还不断的磕着响头,他的额头撞击在地面的青石板上,“咚咚”作响。

    “臣,原东江镇副总兵,尚可喜,拜见君上,恭祝君上再获大捷。臣,代毛帅和先考,还有战死在辽东的众位先烈,谢过君上大义恩赏。”

    随着尚可喜的跪下磕头的动作,他身边其他的东江镇军头们,也如梦初醒一般,立刻跟着一起跪了下去。

    不过,他们还在惊诧之中,从来没见过陈信这一级别大人物的他们,嘴皮子都哆嗦了起来,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就更不用说像尚可喜那样,来上一连串的问候了。

    有了其他人的承托,这尚可喜的表现一下子就突出来,被猛地拔高了一大截子。

    不过,陈信关注点并不在这里,他先是诧异了一下这个极其熟悉的名字。

    “哦?原来你就是尚可喜!”

    然后,才是恍然,他的存在,早就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轨迹。现在这个时代,是他所创造的新历史,这里的所有人物、事件,都不能在用老眼光去看待了。

    于是,他立刻收敛了那诧异的神情。挥挥手“免礼了,我华夏早已废除跪礼,诸位不必多礼。此次复州大捷,乃是将士们用命,在座的几位,也都是功臣。

    没有诸位一起牵制后金鞑子的主力,第一旅也不可能有如此战果。等到战果统计完毕,大家都有奖赏。

    不过,现在,诸位还请稍待片刻,本王是前来为救活了无数辽东难民的毛大帅进香的。”

    又是尚可喜最先出声应和着陈信的话头说了起来“君上对毛帅如此恩义,臣等铭感五内,牢记于心,东江镇10万人马今后定感恩戴德,奋勇杀敌以报君上恩德。臣等不敢打扰君上进香,到门外候着去了,君上请。”

    说着,他还拉了拉其他几位依然跪在地上的同伴衣角,示意大家一起把祭拜的位置让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其他几位东江镇的军头,才醒悟了过来,慌忙附和着“理当如此!”之类的客套话,准备退出大堂。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声急促的哭泣声响了起来,把在场的众人,都给吓了一跳。

第五百零八章 都是人精() 
    陈信上完了香,给毛文龙鞠了一个躬,以表达对其拯救了十几万辽东百姓救命之恩的感谢。

    一番非常简单的祭拜过后,陈信在衣冠冢负责人的引路下,来到了处于山腰位置的院落,直接到了正院里面。

    陈信很自然的坐在了主位之上,然后,东江镇的几位军头再次进来做了一次正式的拜见。

    当然,这一次因为在门外等待的时候,已经得到了陈信身边枢密院秘书的调教,所以,他们没有再慌乱的下跪。

    这里是衣冠冢旁边,用来安置过往人员的临时住所,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服务人员,副官跑过去给大家泡了茶。

    毛承祚,还有那位让陈信感觉很是熟悉的尚可喜,态度都极其的恭敬。

    毛承禄这个人看上去人高马大的,差不多和陈信的身高相仿,只不过横向比较的话,毛承祚的块头要大上至少一圈儿。

    他是毛文龙的亲侄子,哪怕毛文龙一生收了无数的义子,他毛承祚也是其中最被毛文龙信任的亲信,让他来负责带领毛文龙的家丁队伍。

    因此,毛承祚本人在毛文龙被斩之后,一直以东江镇的正统继承人自居。

    他既看不惯向后金投诚的那一些投降派,也看不惯黄龙这种被辽东督师派过来的空降军官。

    相对于那些混乱派系的军官来说,毛承祚还是更喜欢毛文龙养子那一个派系的人。

    这些人在明朝天启年间的时候(也就是后金天命年间),跟随着毛文龙在辽东半岛上到处打游击,一直都同生共死。

    作为毛文龙麾下最精锐的家丁队伍的指挥者,毛承祚和毛文龙义子这一系人马互相之间的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

    这也就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毛承祚跟着孔有德等人一起参加了叛乱的最重要缘故。

    现在,在朝鲜半岛及登莱海岸区域突然崛起了陈信一系的势力,掌握了整个东亚海域最强大的力量。

    并且,华夏海军还不断的在周边区域打击后金势力,使得身居岛屿上的毛承祚所部,完全没有机会去山东地区造反。

    虽然毛承祚的命运被改变了,但毛承祚心中多年以来,对明庭的怨恨却并未消除。

    袁崇焕被处死之后,毛承祚也曾经让手下军官向明庭上书,要求给毛文龙毛大帅平反,并恢复相关的名誉。

    但崇祯皇帝为了保持明庭、还有他本人的面子,并没有答应这个要求,只是同意了让毛文龙的尸骨运回家乡,埋葬在西湖边上。

    但是,在陈信看来,这个处理方式很显然是个极其都比的决定,也非常缺乏现实意义,因为,十几万东江镇兵马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怨气,那是一点儿都没有消除。

    从这一点儿上来看,崇祯皇帝的处理手段就显的很不成熟。如果从搞政治的角度来看,当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把责任全部都推到当时的兵部尚书身上。

    如果让那个什么都知道,但却又什么都没做的兵部尚书,背上个相关的罪名,然后顺理成章的给毛文龙平反也就好了。

    这么做的话,那就即收了东江镇兵马的军心,崇祯本人作为皇帝的体面,也没有受到损失。

    可惜,明庭之中那种重文轻武的思想,还有崇祯本人的不成熟,把一件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给拖成了大问题。从而埋下了东江镇后续乱象的隐患种子。

    在那之后,东江镇内部,或者是他们和外界其他军镇、地区之间的冲突,那是一件又接着一件的发生。

    这使得毛承祚对明庭的怨恨变得越来越深,并且,他尤其痛恨的,还是那些外来的,像是黄龙那样在东江镇乱搞事情的家伙。

    毛承祚认为明庭突然从外面派这些人进入东江镇体系,本就是不怀好意,辽东督师是想要用这些人,来毁掉他舅舅一辈子辛苦建立起来的东江镇这一支军队。

    在这两年之中,发生的多次做乱,也给了毛承祚一个很不好的启发,后来孔有德和李九成等人在山东半岛发动叛乱,毛承祚就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当的事情。

    可惜,他们这些东江镇兵马和孔有德等被山东巡抚拉走的兵马不同,他们还都在各个岛屿上面呆着呢。而等到山东一乱,华夏海军立刻就封锁了山东外海,以大量的招收难民,并拦截东江镇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使得他们无法像历史上一样参与到山东叛乱中去。

    最让毛承祚赶到棘手的是,后来华夏海军协同海军陆战队,很快打垮了跑到各个岛屿上去拉拢原来军中同僚的孔有德、李九成所部。

    甚至于最后,华夏军居然招降了旅顺地区的明军,并占据了旅顺南城。

    华夏军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当时的毛承祚极其的恐慌,直到华夏外务部派人给他传信,意图招抚他之后,毛承祚才心神稍安。

    他年初到华夏国内接受任命的时候,陈信忙着处理没有见他,只有宋闻贤来接待,后来耿仲明也来了信,好歹是不担心朝廷对付他了。

    ????陈新慢慢的收回了飘飞的思绪,对着面前几人微笑着说道“几位将军在这次复州战役当中都立下了功勋,这一次破袭辽东,听说大家都很是斩获了一些鞑子人头,本王听说纸糊,也很是为几位将军高兴,只是不知到在此次破袭战的途中,还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毛承祚这一次可没有像是之前那样被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弄得呆愣当场,有了心理准备之后,他立刻抢先弯腰,恭敬的自顾自说了起来。

    “臣替麾下将士们谢过君上的挂怀,此次真的是多亏了我军主力主攻复州城,使得辽南地区的大部分鞑子都去了复州城下了。

    所以,臣在这前去突袭的一路上,就连遇到后金鞑子出战的机会都少之又少,臣在这一路上攻破了两座墩堡,砍杀的真鞑子至少有五十多人。

    自从毛大帅被可恶的明庭还有那罪督袁崇焕给冤杀了之后,臣真的是很久很久没有过这种,砍鞑子脑袋砍的这么舒坦的日子了。

    臣在这里,代毛家上下上百口人,以及东江镇全体,再次感谢君上为大帅所做的一切。”

第五百零九章 给尚可喜扩充实力() 
    陈信轻轻的扬了一下眉头,随即恢复了正常,然后做出了一脸惊叹的样子。

    如果加上老少全体,东江镇全体至少几十万人,而毛承祚作为毛文龙的亲侄子,其麾下的人马呢,几千号人还是有的。

    但是,自从袁崇焕断了东江镇的军粮和饷银,并空降了一批军官夺权之后,其麾下能打硬仗的家丁,顶多就只剩下几百号人而已。

    以明军的惯常做派,这个数量的明军,能够斩杀五十多鞑子,虽然只达到了华夏体系中的民兵水平,但在明军体系之中也算是合格了。

    不过陈信估计,毛承祚斩杀人头之中的真鞑子里面,大部分可能都是老弱病残,甲兵、或者更尖酸刻薄一点的说,余丁的数量都不会太多。

    毛承祚可能认为这一次破袭战所取得的战果很不错,所以,说完之后,有些洋洋得意起来,不过,只是片刻后,他就发觉他这种状态很不妥,马上又换上了一副恭敬的态度补充了起来。

    “臣虽然斩杀了50多名鞑子,但与扎克丹大人所率领的我军主力部队杀敌过1000真鞑子的数量比起来,确实是不值一提。

    臣在岛上听说了复州大捷之后,那可是高兴的一整夜都没合上眼,到了第二天,臣立刻就派船联络了其他几位将军同行,一起来旅顺向扎克丹大人恭贺。

    当然,前来拜祭一下舅父也是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说道这个,臣每每想到君上为舅父所做的事情,都铭感五内,激动不已。

    臣要再一次的谢过君上的高义,让我等东江老人儿,都有了一个念想儿。

    这辽东、辽西、辽南、朝鲜半岛、甚至于是扩大到整个大明,来来去去的那么多官员、将领,就我家毛大帅和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