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情况下,在那么长一段的阵线上,根本就无法确保大规模撤退时候的隐秘和安全,所以只能在换防的时候逐渐的减少前线的兵马数量。

    多尔衮要求各旗小心的分几步慢慢撤退,而且还专门命令各旗一定要让白甲兵在大军的最后,掩护全军撤退,以确保夯土墙的安全。

    每天都有一批包衣跟随牛马车一起向后面撤退,八旗所属的包衣都是被他们从各地抓来,并经过了大规模人为淘汰后剩余下来的汉人中的壮劳力。

    包衣们也是后金根本不愿意放弃的财产,没有包衣帮他们干活,很多鞑子连地都不会种,所以,多尔衮希望让这些机动力极其弱的包衣,先行撤离。

    德格类昨晚擅自撤离了自己所防御区域上的白甲兵,让华夏军一次根本就没动用什么力量的攻击,轻轻松松的就打破了那一段夯土墙。

    虽然后来在周围个牛录白甲兵和他们驱赶下的包衣的进攻下,把华夏军给赶了出去,但华夏军此后的行动明显就是对此有了怀疑。

    也正是因为华夏军的怀疑,而使得他们加强了对己方防线的各种试探。现在华夏军加强后的攻势,牢牢牵制住了夯土墙上后金军的防御力量。

    多尔衮轻轻的点了点头,德格类是必须要处罚的。之前的多次战役当中德格类的指挥不见什么出彩之处,而且这次在面对华夏军这个强敌的时候他也表现的缩手缩脚的,这些都不是一个优秀将领的表现。让多尔衮对德格类充满了负面的感官。

    不过,惩处德格类的事情,暂时还要押后一段时间才行,现在可不是处理德格类的好时候。

    不但是因为德格类是一旗之主,手下有不少正蓝旗亲信的缘故,也因为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也在暗中撤离了一部分的白甲兵。这时候绝不能被人抓住小辫子。

    不过,多铎虽然也撤走了白甲兵,但他留下的普通甲兵的数量还是足够的。因为当初在复州战役时期都铎损失严重,如果让多铎防线上只留下白甲兵的话,防线就会显的十分虚弱。

    自黄太吉被陈信收拾掉以来,他对自己那个弟弟多铎的观感就急剧的下降。因为对方不但和他争夺大金过汗王的位置,还打了多次的败仗。

    不过,自从多铎在复州战役当中损失了亲领牛录中的相当一部分,又听了多尔衮在议政大会上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多铎就彻底的转变了过来,再次成为了他多尔衮的好弟弟。

    所以,哪怕是一点儿都不喜欢多铎这个亲弟弟,多尔衮也要看在多铎旗主身份,以及他站在自己这边的份上,保住多铎不会受到德格类事件的牵连。

    多尔衮现在还在这里嫌弃这个,看不起那个的胡思乱想着,可他不知道,在对面的旅顺南城的城墙上,陈信也在暗暗的鄙视着多尔衮。

    陈信忙活完了今天的事情后,又在老白的帮助下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原本穿越前的历史。

    他隐约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那个所谓的什么狗屁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在入关之前的战绩一直都是平平无奇。

    在入寇大明的过程中,面对洪承畴所率领的主力明军的时候,一下子就原形毕露了。他光是怯战所受到的重大处分就有两次。

    一次是围困锦州时候不力,被明军连续击退多次,连连跟黄太吉要求撤军。

    而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崇祯15年在后金围困锦州的时候。面对明军家丁的袭击,多尔衮、多铎兄弟两个简直丢尽了脸面。

    他们当时带着白甲兵狼狈逃窜,而另外一些甲兵在阿桑喜的带领下奋勇反击,才把明军给击退了。

    这兄弟俩不但袒护自己的护军,把功劳据为了己有。甚至还反而把阿桑喜污蔑成了临阵退缩的带头人。

    济尔哈朗当时是后金的刑部尚书,在处理这起糊涂案子的时候也在给两个人打着掩护,在明知实情的情况下,居然还是顺手把阿桑喜给抓捕下了狱。

第六百八十一章 后金的离间计() 
    

    多尔衮兄弟俩在济尔哈朗的帮助下,轻易的构陷了他人,把这件丢人至极的事情给遮掩了过去。

    直到一年之后这事儿才被黄太吉给发现了,黄太吉当时真的是被这群混蛋给气得大发雷霆。

    黄太吉对于多尔衮的态度,一直都是多变的,在黄太吉继位的初期,因为不能引起其他贝勒们的反感,所以对于多尔衮这个努尔哈赤正统的继承人没敢太过打压。

    几年后等到黄太吉慢慢的在八旗内部设立了固山额真分了旗主们的权,并初步建立起了威望之后,他立刻就开始着手收拾多尔衮兄弟三个。

    他不但分化兄弟三人,还夺取了多尔衮的亲领牛录,并更换了多尔衮和多铎所在旗的旗色。

    而等到黄太吉彻底掌握了后金所有的权力,成为了真正的皇帝,并改元之后,就再次开始想着法的厚待多尔衮这个之前一直被他打压的弟弟,准备拿他充当典型,以显示黄太吉的宽厚。

    但是,那件事情确实是在伤后金的根本,所以,哪怕黄太吉再想装好人,也不行了,这可是会让后金中下层离心离德的大事情,所以他最终还是严肃处理了涉事的人员。

    那一次一连处罚了甲喇额真以上官员共计70多人,其中,仅仅固山额真就有10人以上,涉事的官员包括了三个八旗旗主、固山额真、护军统领、刑部尚书、刑部承政等人。

    如此多数量的官员,又是如此多高层人员的参与,绝对称的上是后金政坛的一次大地震了,自那以后,原本已经渐渐开始崛起的多尔衮,被重新打压的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

    陈信回忆着原本的历史,不断的思索着,就多尔衮这么个水平到底是怎么被吹成名将的呢!

    还有那个主持了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多铎,在原本的历史上的表现更是乏善可陈,可就他那副连多尔衮都比不上的表现,在后来居然都被称为一代名将。

    陈信思谋着,明末清初那些所谓名将的平均水平,一下子就被拉低了一大截啊!

    这兄弟俩要说是搞阴谋的话,还算是强一些的话,那他们俩在打仗方面的水平,就算是比起他们的亲哥哥阿济格来说,都要差上一大截子。

    要知道,阿济格的指挥水平在八旗旗主里面也属于排在后面的一个。可想而知多尔衮兄弟俩在打仗方面的能力之差了。

    ···················

    就在陈信等待着各方面的侦查报告,闲极无聊想着事情的时候,在他对面后金大营当中,多尔衮也正在忙碌着。

    多尔衮对身边的亲信问道:“东江镇的明军和复州等地情形怎么样了?”

    “前几天的时候,东江镇的明军尚可喜一部再次攻打了海边用来防御东江镇的一处墩堡,其出兵总人数大概在2000上下。

    另外包括广鹿岛的毛承祚等部也越过了凤凰山,一路骚扰沿途的村寨墩堡。

    复州附近也出现了一批华夏军,他们到处袭击我军的运粮补给部队,光是昨天一天,我军就被烧毁了超过50多辆牲口大车。

    我们负责押送被劫的粮队甲兵被杀了12人,余丁49人,阿哈100多个。”

    多尔衮凝神问道?“查清楚了没有,袭击运粮队的华夏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亲信点头答道:“启禀王爷,已经查清楚了,应该是坐着海船从金州到复州之间的海岸线上岸的华夏军。

    根据被袭击的运粮队中逃脱的甲兵回报,这些人手中所用的步枪比我军的鸟铳要稍短一些,而且他们每个人的手里还有一支短铳,甚至于有些华夏军还背着弓箭。

    嗯,还有一点,据说那些人身上虽然穿着华夏军那种样式怪异的背心,但是,软绵绵的似乎没有插上华夏军那种特制的大块铁甲片。”

    多尔衮皱眉道:“没插铁甲片,那就说明这些人是早有准备,为了便于逃脱把身上的负重都给卸掉了。

    金州和复州之间的土地,到处都是起伏的山峦和丘陵,想要在那片地方抓住他们还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多尔衮说道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思考了一会儿后再次说道:“这件事情暂时不要向外扩散,以免乱了军心,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要加快撤军的速度,不要给华夏军更多的可乘之机了。”

    就在这个时候,鸡冠山上再次响起了一阵军号的声响,前出到西坡的那支华夏军,按照号令撤回到了山顶,然后,又被加强到了北坡区域。

    他们要和那支一直驻扎在北坡的华夏军汇合,牵制后金的右翼部队,不让他们增援其他地方。

    龙河那边的后金军也只能继续呆在原地,无法动弹,因为华夏军的工兵部队还在海岸警备队的警戒护卫之下制造浮桥。

    所以,这些后金军如果想要回到战场上去,就需要绕到他们营区那里的渡口,这个就属于是防御者的内线优势了。

    多尔衮旁边一直都跟随着的汉臣高鸿中看了这边的情况,只觉的这华夏军的调度很是值得夸赞,而且华夏军的作战也是极其的勇猛,更是让他心中赞叹不已。

    虽然后金军在作战的时候也非常的勇猛,可就是感觉比不上华夏军,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那种井井有条的纪律性,这让高鸿中在赞叹的同时,心中也十分的忧虑。

    毕竟,对面的华夏军,那可是大金国的敌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高鸿忠想了片刻之后,转身对着多尔衮说道:“王爷,早先臣曾今向王爷进言,说是要想办法挑唆明国对那华夏的恶感,断了那东江镇对华夏军的援助。

    那项计划更要掀开华夏与明国各地总兵之间的恶心交易,让华夏在明国崇祯的眼中成为最大的敌人。

    计划现在正在执行当中,不过,想要执行那离间的法子,则我军必须要在金州城暂时停住,那金州城还是需要守上一段日子的,我军绝不可以一路撤回到复州城去。”

    说道这里高鸿忠再次停住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殿后好前锋() 
    

    说道这里高鸿忠再次停住了,他组织了一下措辞后继续说道“王爷,那崇祯这几年的日子可是非常的不好过,他已经逐渐的失去了对地方军头们的控制。

    明国国内已经是流民四起,纷争不断,要不是我大金被那陈信给牵制在了辽东,那崇祯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可以说得上正是陈信在帮崇祯稳定局势。如果咱们撤的太快,在明国的崇祯皇帝还没动手收拾那些和华夏有牵连的军将、文官之前,陈信就已经收复了金州城的话,事情恐怕就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到了那个时候,陈信麾下的兵马就再次腾出手来了,那崇祯见到这种情况,还真不一定敢跟陈信翻脸,别说收拾那些和陈信有沾染的军将和文官,恐怕就连明间的商贸都不敢轻易下手整治了。

    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样的事情,那咱们想到的这个离间的法子,那可就真的不灵光了。”

    多尔衮听了这番言论,想了一下后还是摇了摇头,他说道:“这件事情现在已经在进行当中了,但是,这种事情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其发展的方向,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已。

    之前说要使出那离间的法子来断绝华夏和明国之间的关系,可是,如今我军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撤离。

    在我军撤离的途中,一旦遭遇到华夏军的追击,那各军的军心就会立刻变的不稳定起来,本王终归还是八旗的王爷,不能拿我族勇士的命去冒险做那种乾坤一掷的事情。

    等到我军撤退到了金州城的时候,再根据当时战场上的局势,来定夺后续的行动吧!”

    高鸿中听到多尔衮否定了他的计策,心中不由就是一沉,要是让陈信继续下去,那他这个大金过的承政,到底还能干多久,那谁都不知道了。

    他献了一计不成,脑筋飞快的转动着,拼命的想着可以让后金缓过气儿来的方法,只是一瞬间,他为官多年锻炼出来的阴暗心性就让他想到了办法。

    高鸿忠马上又接着说道:“王爷,奴才还有一个法子,从那陈信在我大金国内当兵时候的传闻中就可以得知,他确实是有枭雄之心的。

    后来他追随阿敏反叛,在阿敏被先汗设计斩杀之后,他居然立刻就举起了大旗招兵买马,开始自立。

    不过,其称王之后的表现就和之前大不一样了,其麾下人马现在一直都在和大明做那交易我大金勇士人头的恶心买卖,就能看出,陈信现在已经堕落了。

    现在的陈信对于金银的渴望,已经超过了他自立前后那种队伍我大金的憎恶程度了。

    既然他想要金银,咱们何不···”

    高鸿忠还没说完,就被多尔衮身边的另外一名女真亲信给打断了“高承政,你可别忘了,我大金国这两年都被华夏军给牵制着,再也没能攻进过明国的地界,哪里还有金银去贿赂那陈信?

    更何况,让我大金舍去脸面,向陈信贿赂金银,万一那陈信拿到了金银后用来扩军,然后再次打过来,该怎么办?

    如果你想说的是这种资敌的办法的话,那这计策不献也罢。”

    高鸿忠被打断了话头,也不恼怒,他微微摇头说道“奴才所献的计策,不是送那陈信真金白银,还请听奴才说完。

    对那陈信而言,我大金如果一直存在的话,那他的华夏军就能够一直和明国的军将们交易,从大明的国库里面掏取银子。

    只要陈信想要把他那恶心的生意继续做下去,那我大金对于他华夏来说就越发的重要。”

    高鸿忠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的观察着多尔衮的面色,发觉对方在听到他说让陈信长久的把那门生意做下去的时候,没有露出丝毫的不快来,他才继续放心的解释了起来。

    “如今,既然我军正在撤离的事情已经被华夏军给发觉了,那王爷完全可以派遣一个人前往华夏军营,对那陈信说明其中的利益,到时候,就算是做些让步,和陈信交换某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大碍。

    想来陈信应该也是个明白人儿,如果真的能够凭借着口舌之力,在谈判中换来我大金军队的安全返回辽东,付出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高鸿忠说完之后,以大礼参拜在地,对着多尔衮叩头道“奴才高鸿忠冒死进谏,还请王爷以我大金江山社稷为重,同意派遣使者前往谈判,说服陈信。”

    多尔衮眼神明灭不定的闪烁着,迅速的在脑海之中盘算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以及,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当然,还有在谈判当中应该设置的底线在哪里,也是他需要考虑的重点。

    ······

    高鸿中计划中的谈判还不及开始,华夏军就在“轰隆隆······”的炮声中发起了进攻。

    华夏军在左中右的阵地上,各自选了一处重点打击的区域。这一次进攻标志着华夏军正式的转守为攻了。

    后金八旗也立刻做出了应对,他们各旗派出各自的骑兵前出接应夯土墙上驻守着的白甲兵精锐部队,鞑子可舍不得丢下这些老本儿。

    然后,就在这战斗开始之后,夯土墙上留守的后金军兵力开始逐一的撤退了起来。

    多尔衮最不愿意见到的那一种,在华夏军的眼皮子底下撤退的局面,终于还是发生了。

    最左翼的营伍是最先撤离的,骑兵在夯土墙的后面大约两百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