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在下现在身为大金国的使节,但一到此地,贵国做主之人一言未发,就先抓了在下的手下,还要当众斩首,钟大人,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可是通行了数千年之久了,贵国怎可···”

    “高先生,你说得这话确实没有什么错儿。”钟福临微笑着说道:“可你要注意了,那是《两国交战》才不斩来使呢,咱们双方之间的战争,可恰恰就不是《两国》啊。

    你我双方之间不停的征战,已经于将近10年时间了,可我们所为的,就是辽东这一块土地。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民族共有之土地,你口中的大金国不知在什么地方?有跟我华夏交过国书吗?我们之间有建立过外交关系吗?”

    钟福临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偷换概念,因为辽东在法理上归属的是大明,王国建立是晚于后金的。

    但是,这种说法也不能算错,因为在王国新的意识形态上,对华夏民族进行了新的阐述,在整体上王国自认才是华夏正统。

    在大明王朝这个时代以及之前的中国,早就有了华夏的说法。

    华、夏两个字在上古的时候是同音,本来就是一个字,可以相互通用。

    《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夏”与“华”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华夏为古汉族的自称,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用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称呼。

    “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即为“炎黄子孙”。

    在可信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是《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而后又有《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以及《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华夏族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张而繁衍壮大,到汉唐时期人口文化经济达到空前高度,到宋时人文各项领域达到顶峰,“汉人“这一词汇到了蒙元时期被蒙古人广泛地称呼华夏族。及至后来又有汉族之称。

    现在,王国继承了华夏的名号,那就要担负起这个名号所代表的责任来。

    这个时代正好是大航海时代,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华夏必须争分夺秒的加速文明进程,在这时候,华夏民族的概念就要有所修改了。

    王国认为,所有认同华夏民族文化,愿意融入进华夏民族大家庭的人,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

    在大方向上,大明属于是华夏民族的故土,是一定要被王国收拢到手里的。

    而且,现在的大明内忧外患,代表了最为先进生产力的王国更是自然而然的接过了领导华夏民族继续前进的大旗。

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箭三雕() 
    

    钟福临跟着陈信时间久了,也不由自主的学到了一些不着调的东西,在他说完了那一堆外交辞令之后,也在心中暗自吐槽着后金一方的使者:这些东西后金鞑子肯定是都没有啊,那你还跟我说个奖杯啊!

    而高鸿中在听了钟福临的一番话之后,也表现出了他屹立在后金朝堂上的素养,豪不慌乱,立刻就低声的争辩道:“辽东乃是我大金从明国手中夺来的,那时候还没贵国呢!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咱们只是各为其主,所以说法不同而已。

    钟大人,不论你们华夏将我大金称呼成什么,可我大金国如今依旧占据了辽东之地,这片土地乃是上天所赐于我大金国的龙兴···”

    这个时候,一直保持着和煦笑容凝固的钟福临,终于严肃了起来,他收起笑容,声音不大却很是坚定的打断了高鸿忠的话头。

    “辽东原属大明是没错,可我华夏故土向来都是属于全体华夏人民的,决不允许任何人搞分裂华夏民族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国和大明乃是站在统一立场上,我们乃是一体的。

    努尔哈赤祖世受我大明册封,大明准予建州部迁徙至辽东地区,让他们在这里安居,努尔哈赤不思我华夏民族养育之恩,反倒杀戮辽东数百万汉人。

    在我的眼里,你们和几百年前那个金国什么关系都没有,你们就是建州部挟裹了其他女真蒙古各部马贼而成的一股叛兵而已。

    在我,不,在本官面前,你只能自称建州女真,否则,这一场所谓的和谈,就不用再谈了。”

    高鸿中一时间脑子没转过弯来,他没明白怎么大明和对方就成了一体的了,而且,居然还说出如此蔑视大金的话来,简直是骇人。

    高鸿忠张口结舌的看着钟福临,而钟福临呢,脸上的神态也是异常的坚决,这不禁让高鸿中感觉有些头痛了。

    这位钟大人所提出来的谈判先决条件,他是不可能同意的,一旦承认了这个双方之间的关系定位的话,那他后面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因为,一旦同意了这个先决条件,按照华夏的意思承认了双方之间那种关系的话,那他们作为反叛的一方,在道义上就根本站不住脚,也无法再要求任何的好处了。

    就在高鸿忠纠结万分的时候,从外面传来了士兵们一阵阵的叫好声,高鸿中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开始砍他带来的那帮手下脑袋了。

    华夏一方选在这样一个地方进行谈判,还带了那个在大金国内凶名赫赫的扎克丹,而且一上来就提出了极其苛刻的先决条件,高鸿中顿时感觉自己手中几乎没有了任何筹码。

    他以前知道华夏这边能打仗,能赚钱,可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华夏不光能打、能赚钱,还很熟悉朝堂上那种厚脸皮的诡辩。

    高鸿中的额头已经微微有些出汗了,他对钟福临躬身行礼道:“钟大人,无论贵国把我大金当做是什么,但在下只知道,是受命来与贵方商谈的。

    总的来说,谈成了对咱们大家都是有益处的,也免了贵我双方刀兵相见,损兵折将,还请钟大人抬抬手,不要将在下带来的随员给斩首了。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汉人啊!”

    扎克丹子一边冷着脸摇头说道:“汉奸虽然妄自为人,但确实也是汉人。

    可在我华夏,不管是汉人还是其他什么人,只要心中认同我华夏理念,那就是华夏人。哪怕是女真人,只要遵纪守法,我华夏也不会去故意加害。但要敢作奸犯科的,都要依法处理。”

    这个时候,突然从外边传来了一阵欢呼声,高鸿中顾不得再跟钟福临和扎克丹打嘴炮,更顾不上对方对他的讽刺和挖苦。

    他终于忍不住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这一下就惊了他一身的冷汗,只见到外边两颗带着金钱鼠尾辫的脑袋,已经被高高的提了起来。

    那两个人都是的汉人出身的官员,是从辽东最后幸存下来的300个读书人里面挑选出来的。

    高鸿忠心中止不住的颤栗,这两个人躲过了后金努尔哈赤时期无数次的屠杀、清理,也好运的没被饿死、冻死,好不容易活到了黄太吉上位开设了文馆,有了晋升的机会。

    可是现在,这俩人居然就这么轻易色死在了旅顺,一场原本认为没什么危险纯熟捞取功劳资本的交涉任务当中,真真是让高鸿忠心中充满了惊惧。

    高鸿中的脸色犹如是钻了面粉堆似的惨白惨白,不过他也想的明白,华夏一方既然愿意单独接见他个人,那至少说明对方并不想杀他。

    他自己的这一颗脑袋,暂时来说应该还是安全的,当然,前提是他不能激怒眼前这两位接见他的官员,特别是在原本和煦笑容的钟福临也义正言辞的板起了脸之后。

    高鸿忠小心翼翼的想了想自己的措辞之后,才说道:“既然钟大人对于贵我双方的称谓有如此大的疑虑,那小人便也客随主便,称呼我家主子为后金汗。

    如此一来,咱们先把正事继续下去,只要在下把主子的话带到了,也是一样不耽误贵我双方的协商。

    大不了就当是我家主子私人带话给钟大人和扎将军,不涉及到朝廷的礼仪规程可好?”

    钟福临也微笑着点头应承道:”这样也行,不过,外边那几个家伙,都是以金国的名义过来的,本官为了华夏之尊严,为了严肃国家法度,要将他们当众斩首。

    然后,还要把这些有名有姓的汉奸脑袋送回国内,呈交给有关部门查验,以免本官这个前线督察落下个纵容汉奸横行的罪名,有损本官在国内的名声。”

    高鸿中听了这番话,心中也是暗骂无耻,这个钟福临做起事来,倒真的是滴水不漏,既用那几个倒霉鬼的人头来打压大金的面子,又鼓动了华夏将士们的士气,最后还留下自己继续谈判,还真是一举三得。

第六百九十八章 嘴炮() 
    高鸿忠并不清楚钟福临等老兄弟和陈信之间关系到底好到了什么程度,他只是以他在后金当奴才这么多年的生存经验来揣测着钟福临这么做的动机。

    按照高鸿忠本人的猜测,钟福临这么做不一定是华夏官方给出的处理一件,很可能只是钟福临自己为了避嫌而搞出来的。

    以后即便有人在华夏说这一次后金派人和钟福临媾和的事情,钟福临也大可以拿那几个人的脑袋拉来做搪塞。

    这时候,外面又传来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高鸿中已经彻底放弃了向钟福临和扎克丹求情,解救自己那几个伙伴的打算。

    反正来回折腾了这么好几次,人也杀的差不多了,就算剩下几个,他也懒得再费那个没什么用的口舌了。

    还有,既然原本既定的双方正式谈判变成了私下传递口信,那也就不需要再高那么多的繁文缛节,而且就连听这一套说辞的人就也不需要太多。

    钟福临笑着对身边的情报部门行动队长点了点头,一群军事情报局行动队的队员们就依次听令退了出去。屋子里面只留下了两个警卫旗队的战士和扎克丹。

    扎克丹也早就不耐烦这种你来我往的暗地交锋和试探了,他认为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去骑马射箭来的痛快,眼见这个时候会谈的性质变了,也知道自己扮黑脸的任务已经完成,朝着钟福临点了下头,也不理会高鸿忠,径自走了出去。

    这一下,就真的只剩下钟福临和两个警卫,对高鸿忠一个敌国的信使了。

    “我家主子遣在下前来,是要跟钟大人说上一句话,那就是已经流传千古的那句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不知钟大人知道这句话吗?”

    钟福临一脸的平静,眨巴着眼睛看着高鸿中,连一点思索的神色都没有。

    看到钟福临这副样子,高鸿中反而更加的放心了,他认为钟福临这些华夏的高官应该也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的,毕竟,历朝历代在平定了敌人之后,都会有内部的龌龊。

    要是遇上个杯酒释兵权倒也罢了,可玩意要是遇上个火烧功德楼,那就彻底完蛋了,为了不让自己碰到那种局面,钟福临之流应该也会尽量避免大金被打的太惨。

    高鸿中心里非常的紧张,他死死的盯着钟福临脸上的神色,口中则是继续劝解道:“钟大人,华夏不是大明,而您和扎将军麾下这些兵马,更不是辽西那些吃闲饭的关宁军可比。

    一旦没了我大金在辽东,那以贵方冠绝寰宇的战斗力,拿下区区明军可完全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到时候大人麾下这一支劲旅,对贵国主上来说,也就再没有什么用处了。

    道理就是这个明显,大人和我家主子在这里拼个鱼死网破,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这又是何苦来的呢,还不如双方罢兵和睦相处,等到上头催的紧了,再演他一场戏厮杀一回也就好了。”

    高鸿忠自以为他看的明白,他认为自己的这一番挑拨哪怕无法当场减小,但无论任何人都会在心中留下点阴影。

    可惜,他根本就没想到陈信和这些老兄弟之间的关系到底好到了什么程度,更没想到陈信对军队的掌控力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

    所以,他失算了。

    “说完了?”钟福临突然淡淡的问了一句。

    高鸿中明显呆愣了片刻,木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发觉钟福临的反应好像和他预期的有些不一样,于是下意识的又摇头劝解了起来。

    “我家主子起兵,实在是当初明国逼迫太过,如今贵方继承华夏正统,威震四海,我家主子对贵国也很是仰慕,愿与贵方共治辽东。

    我家主子愿意做出巨大让步,以金州为双方之间的界限,只要贵方同意,我大金的军队从此绝不过金州城一步。

    而且,主子还让在下给贵方王上带句话,若是贵方愿意逐鹿中原,我家主子愿意借兵给贵国。

    如果贵方不愿意接受我方兵马的话,我方也能在关外进行策应,牵制明国兵力。

    一旦等到贵方问鼎中原之后,我大金愿意仿朝鲜对大明的管理,以藩国之礼对待贵国······”

    旁边的助理和警卫都悄悄的斜着眼睛观察着钟福临的表情,希望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这充满了诱惑力的条件。

    而钟福临依旧面无表情的盯着高鸿中,没有半点要说话的意思,这一处炮台二层的空间内,气氛充满了诡异的凝重。

    高鸿中简直已经绞尽了脑汁,一边不断的劝解着,一边被钟福临给盯得心里面发虚,所以,越是往后说,声音就越小,到了后面简直微不可闻。

    到了这会儿,钟福临终于笑了出来,随意的挥了挥手,打断了高鸿中在那边已经明显低沉下去的“表演”。

    高鸿中眼见钟福临的样子,立刻就急了,他知道这一次的和谈,差不多已经搞砸了,可他还想补救,连忙说道:“请钟大人听小人分说。”

    到了这会儿,他连自称都改了,从自谦的“在下”变成了谦卑的“小人”。

    可惜,钟福临根本就不理会他的解释,再次强行打断道:?“你也不必再说了。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一清二楚,如果你还想要保着你脖子上的这一颗脑袋,让它能继续吃饭说话,就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本官倒是想要问问你,来和我华夏军和谈的这个主意,是你提出来的,还是多尔衮安排给你的?”

    “这个,这个主意是小人给主子提出来的建议,小人虽然不懂行军打仗方面的事情,但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也能看出华夏军的战力之强,非一般人马可比。

    小人最是擅长管中窥豹,既然贵方的军队如此之强,那贵方的诸位大人们也必定不是常人,所行也一定是非常之事。

    所以,小人就大胆的揣度了一下诸位大人的心思,小人刚才提出来的那些建议,对于贵方的诸位大人和我家主子都有天大的好处。还请钟大人三思啊!”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多下一注() 
    &ntent>;

    陈信笑着对一连诚恳的高鸿忠说道:“本官也不想再多费心思向高先生诉说我钟福临对于国家的忠诚,也不想跟你探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