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伤员大多数只是胸口瘀伤,完全不耽误作战,只是为了观察一下才把他们列入了伤员名单,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他们明后天就可以出院。

    比较严重的的只有,3个胸部骨裂,5个腿部中弹,总共8个伤员,需要长期治疗,伤员大部分是在敌人冲入200米以内的时候用弓箭抛射、火绳枪射击时候,被流弹击中的。

    还有9名牺牲的战士,经过统计和询问,发现他们全部是在敌人冲到100米以内的时候,被敌人射杀的。”

    陈信的心中充满了无奈,明明远程火力投射密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水平,可是遇到凶悍顽强的敌人,还是会被逼近到100米以内,这个时代100米距离上已经有很多武器都可以对己方造成伤亡。

    这还只是步兵而已,如果是后金的骑兵部队,那就更难办了,那种排山倒海的急速冲击之下,我军的射击次数更少,恐怕最终会陷入近距离互射,甚至是近战肉搏之中,那时候依照后金军的弓箭射击能力,己方部队就要承受很大的伤亡了。

    本来今年钢材产量开始大幅度提高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全军换装燧发枪了,燧发枪不需要火绳点火,所以士兵之间的队列可以更加密集,火力输出也就能提高一倍左右。

    但当时开会商讨,大家讨论后认为,未来一定会全军换装膛线枪,这个时候换装燧发滑膛枪,太过浪费,如果能直接换装膛线枪的话可以节省一大笔军费。

    无奈之下,陈信想起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膛线枪了,向着一边问道“线膛枪的研制进展怎么样了?”

    “三个小时前,有一艘战船顺便送来了一些报告,其中就有军械厂的,根据他们提供的最新报告显示,军械厂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挂铅问题,发射两发铅弹后,膛线上挂着的铅就会严重影响到射击精度,10发以后就会出现炸膛现象。如果选择其他较硬金属的话,又无法保证气密性,弹药无法契合枪膛。”

    参谋的回答让陈信非常的无奈,铅弹非常的软,制成米涅弹的形状后,用膛线枪发射,木质的弹托挤压铅弹后方空腔,迫使铅弹膨胀契合膛线,然后旋转着射出,确实拥有着极高的射程和精度。

    可是正因为铅弹的“软”,它在经过凹凸不平的膛线时候,会留下一些残渣,也就是俗称的挂铅,这会严重污染枪管,造成精度下滑,累积后更是会造成炸膛。

    偏偏这种挂在膛线内的细小铅块非常不容易清理,用通条清理的时候根本弄不干净,只能送到军械厂使用复杂的机械慢慢从膛线内一点点的勾出来。

    军械厂也想办法使用过其他弹药,可是效果很不理想,不用米涅弹的话,这个时代只能采用比枪口口径稍大一些的弹丸,强行砸进枪管内,这种装填速度简直能急死人。比米涅弹更不靠谱。

    现在大半年过去了,膛线枪看起来还是遥遥无期,虽然后金今年都没有对己方发动战争,可是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要和后金对上一场,拿着现在的火绳枪,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陈信不断在心中咆哮着“以前看书的时候,那些穿越者们到底是怎么解决挂铅问题的啊,我这里上百个技术员,都研究了半年多了,怎么还是不行啊。”

    陈信不甘心,怀着侥幸心理问道“军械厂就没有什么好消息吗?”

    堪束翻阅了一下文件夹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将军,膛线问题没有解决,可是手枪有了一点进展。”

    陈信心中一动赶忙问道“是什么进展?”

    “军械厂研制出了您向他们提过的转轮手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还随船送来了一些样品。”

    心中的欢喜实在抑制不住,陈信焦急的命令道“快,给我看看。”

    “是,属下立刻去取。”

    约莫一刻钟后,陈信终于拿到了军械厂制造的“转轮手枪”,这是军械厂派一个技术员亲自送来的。

    这一柄转轮手枪,是单动式,也就是射击之前需要搬动击锤到待击发位置,然后扣动扳机,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弹膛里的弹药发射完,再重新进行弹药装填。

    枪架使用了固定式轮座,也就是说轮座的顶部是固定住的,不能打开,这一点增加了手枪的安全性。

    枪管前后有准星和照门,方便瞄准射击。

    握把是和后世转轮手枪差不多的圆形握把,木质的贴片摸上去手感非常良好。

    由于转轮没有设计成摆出式的,所以装弹的时候,需要打开右面的一片装填盖,然后向空膛内装入纸壳定装弹药,接着搬动击锤,让转轮装懂一下,露出下一个空膛,整个转轮能够装填6发弹药。

    最重要的是击发机构,陈信仔细端详着手枪正后方稍微偏右的击锤,还有那立起来的击砧,陈信有些无语“这是燧发枪?”

    军械厂派来送手枪的技术员认真的回答道“是的将军,这是一支燧发转轮手枪。”

    陈信用手一捂额头,掩饰着头上冒起的青筋,强压着火气问道“那么,请你告诉我,燧发机构怎么连续发射?每打一发,就给传火孔上撒一次射药?”

    这个技术员不只是没听出陈信口中的挖苦,还是本来就比较木讷,完全没有在意陈信后面一句话,认真的解释道“我们使用了鹅毛引信管,用碱对粗大的鹅毛进行脱脂处理,然后高温定型,之后往中空的鹅毛管里面装入发射药,最后进行封口。

    转轮的每个弹膛都有一个细小的孔洞,装入纸壳弹后,插入鹅毛引信管并固定,当弹膛转到最上面,对准枪管的时候,孔洞会和枪架上的传火孔重合。

    在扣动扳机发射的时候,燧发机构会把火星送到传火孔,点燃鹅毛引信管,之后深入纸壳弹的鹅毛引信管会引燃弹药。

    这样也能保证弹膛和枪管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扣动扳机不会击发弹膛里的纸筒弹,算是意外的加了一重防护措施。”

    陈信听得有些目瞪口呆,这么绝的方法,这些技术员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过瞬间这个念头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管他怎么想出来的呢,只要发明了有用的技术就奖励,不过现在制度完善了,这方面也不用自己操心了。

    于是陈信转头好奇的问道“这枪的具体数据测试了没有?”

    “回将军的话,已经测试过了,全枪重2斤3两,长318mm,枪管长190mm,口径11mm,纸壳定装弹使用米涅弹样式,能够对30米内点目标进行精确射击,熟练的射手可以在30米射中人型靶的心口和面部。”

    陈信感觉不对劲“不对啊,不是说没解决挂铅问题吗?怎么还用米涅弹?”

    技术员还是不紧不慢的解释着“将军,这一柄手枪没有拉膛线,所以不存在挂铅问题。”

    陈信更加疑惑了“没有膛线,那使用米涅弹有什么用?”

    “将军,实际上,在滑膛枪上,米涅弹也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这柄手枪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使用圆形铅弹的时候,由于铅弹和枪管口径不契合,漏气严重,根本无法射击超过10米的人型靶,可是换了米涅弹以后,漏气情况明显减少,对点目标的精确射击距离一下子提高到了30米,如果对付面目标的话,能够达到50米以上的射程,甚至能够对付100米以上的集群目标。”

    陈信听明白了,这就像是后世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精度的霰弹枪,稍加训练的人就能够用它精准射击200米处的目标一样,只不过一个是精密加工而成,一个是让子弹自己膨胀到和枪管完全契合的程度,军械厂实验室的钱真没白花啊,冷不丁的就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

    想到这里陈信心中一动,既然现在没办法解决挂铅问题,而且米涅弹也能大幅度提升滑膛枪的射程和精度,那么先换装燧发滑膛枪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使用米涅弹,滑膛枪也能让己方的射击精度上升一个台阶,再加使用燧发滑膛枪的话,在上线列上能够安排多一倍的火力。

    最重要的是,未来解决了挂铅问题后,这一批的燧发枪可以经过返厂重新加工的方式,刻上膛线,变成线膛枪,重新列装部队,这样一来即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又节省了大笔的军费开支。

    陈信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后,军械厂的技术员有些神情古怪,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悄声说道“将军,不瞒您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和大笔的实验经费,可就是解决不了膛线枪的挂铅问题,我们也非常愧疚,所以我们内部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先设计一款过度枪型,这次大家让我过来,除了送来已经技术成熟的转轮手枪之外,也是想向您推荐一款我们设计的步枪。”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王盖地虎() 
说着从门外拿进来一个长方形的箱子。

    “将军,请您过目。”

    陈信直接从箱子里拿出一杆步枪,这步枪造型极其怪异,有着一个明显的燧发击锤和一个栓动式的闭锁机构,就像是两个时代的杂交物。

    “这款步枪采用后部装填,灵感是来自于二年式步兵炮(改),并且在枪栓上加了一个只露出点火口的盖子,随着枪栓一起移动。”

    陈信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三八大盖”的形象,看上去确实很像,当然,除了那个露出的小口子,三八大盖的盖子可没有点火口。

    “和步兵炮一样,采用铜制的预装弹,把火药和铅弹全部包进铜制弹壳里面,然后用蜂蜡或者猪油之类东西封口,保持其内部干燥。

    在点火孔插入鹅毛引信管,每只枪可以配上一定数量的这种铜制定装弹,增加射速。

    在需要射击的时候,拉开枪栓装入铜制弹药,在这里要注意一点,点火口要手动的弄到最右边去,然后闭合枪栓,这样一来枪栓就把铜制弹药卡住了,而枪栓上面的盖子也可以保护射手不被喷溅出的火药灼伤。

    之后,只需要扳动击锤让它到待击发位置,瞄准、扣动扳机,然后拉动枪栓,把铜弹壳退出来,装上新的弹药,如此循环往复。”

    解说完了,技术员看着陈信久久不语的样子,小声的问道“将军,您看,这步枪成吗?”

    陈信茫然的抬起了头来,问道“这是谁设计的?”

    “启禀将军,是在下设计的。”

    陈信咬了咬牙,说出了那个在后世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暗号“天王盖地虎。”

    看着对方茫然的眼神,陈信接着问道“你是哪一年穿越的?”

    “敢问将军,什么是穿越?”

    “老白,个人医疗终端有没有检测到对方明显的心率变化?”

    “报告宿主,对方一切正常。”

    “呼。”陈信长长舒了一口气,不是另外一个穿越者就好,要是真的有别的穿越者,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没什么,我随口乱说的。”

    把注意力放到步枪上,拉开枪栓,除了没有撞针和弹仓之外,真的和栓动式步枪没什么两样,看了看枪膛里没有弹药。

    然后反过来检查,枪口里看不到膛线,看来还是滑膛枪,结合之前对方提过的滑膛枪使用米涅弹的理论,陈信知道,他们同样把米涅弹用在了这款步枪的铜制定装弹药上。

    问道“这款步枪的有效射程是多少?”

    “我们从军队挑选的试枪员以前用了一年多的圆形铅弹,200米人型靶能够达到10中3的成绩,这已经是上等射手了,不过换上了这一款步枪并熟练了一段时间后,同样的200米人型靶,他打出了10中10的成绩。”

    “嘶。”房间角落里传来了一阵吸气声,那是参谋们被震惊到了,准头提高了那么多,简直超乎他们的想象。

    技术员骄傲的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在熟悉了弹道,并且安装了标尺之后,那名试枪员已经能够在300米距离轻松打中固定吧了。”

    有参谋人员忍不住插话问道“具体成绩呢?”

    技术员故作镇定“打300米固定靶当然也是10中10,这还不是最惊人的,最远距离是对400处的静止目标的射击,只不过这个距离上准头就低了不少,10发里面只能打中7发。”可是眼角上翘的动作出卖了他的内心。

    这下子就连陈信都吃了一惊,没有膛线,居然也能精确射中400米的人型靶,还是10中7,一多半的概率,怎么可能?

    虽然试枪员是上等射手,而且这肯定是用新式步枪进行了大量的射击训练,长时间练出了好枪法。

    但是,陈信还是感觉太夸张了一些,要知道没有膛线的情况下,子弹出膛到了200多米,不到300米的时候就开始打滚了,怎么可能射中400米的目标。

    有些不敢相信的陈信从箱子里拿出一颗铜制定装弹药,拿出匕首弄开封口,把里面的铅弹倒了出来。

    果然,这根本就不是当初自己在军械厂画出来的米涅弹,只是借用了米涅弹的后半部分造型,前半部分完全是重新设计的气动外形。

    陈信拿着弹头问道“你们是怎么选出这种造型的子弹的?”

    “将军,我们征集并培训了大量视力极好的人,然后挑选光线最佳的地方搭建了一座靶场,让这些人用望远镜不断的查看各种形状的弹药在空中的轨迹,一点点的修改记录,最终选出了这种造型的弹头。”

    陈信知道对方虽然说得轻松,可是事情绝对不简单,普通人的肉眼是不可能看到子弹轨迹的,哪怕现在是黑火药时代,弹丸速度远远达不到后世步枪发射的那种速度,但是至少也在每秒3、4百米左右,恐怕实验室也是做了无数次实验才找到观测方法。

    怪不得这款步枪能达到那么精准的程度,这完全是军械厂实验室上百技术员、上千实验员、和无数工人一年多的心血啊。

    陈信称赞道“你们做的非常好,我很满意。”

    后世各国步兵最常用射击距离也就是在400米以内,而人的肉眼能够瞄准的最远距离也在这个距离,再远就需要靠光学器具了,就这还是视力极好的人才能达到的,大多数人练上一辈子也做不到。

    这一款步枪真的非常适合己方装备。

    只要经过严格训练的老兵能保证在200米的精准杀伤。

    少数的上等射手300米。

    特等射手400米。

    那自己的部队在单兵武器上,就真的是冠绝这个时代了。

    陈信欣喜地问道“这一款步枪,你们最终定型了吗?”

    “定型了,不过,将军,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你说吧。”

    “用了米涅弹之后,我们发现原来使用的18。5mm口径好像有些威力有些过剩了,所以我们制造了好几种不同口径的枪械,最终选用哪一种口径,还需要您来决定。”

    陈信一愣,然后迅速反应了过来,以前加大到18。5mm口径,那是因为圆形铅弹的破甲效果太差,而且那种铅弹不契合枪管,漏气严重,只能靠加大口径来增加杀伤力。

    现在拥有了改进型的米涅弹,弹药和枪管的契合度大大增加,漏气减少了,射程和杀伤力增加了,同样的后坐力也增加了,普通人恐怕受不了这种强大的后坐力,是应该一定程度上减小口径了。

    不过口径问题是大事,换了口径后,不但军械厂的枪支、弹药生产需要改换一批模具,还有士兵们也需要重新适应训练,现在就已经有上万名战士需要换装这种枪,未来还可能更多,所以要谨慎。

    最主要的,小口径的杀伤力,是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