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属下遵命,新选组第八番队组头谷十三郎,正式向支队长报到。”

    “我接受你的报到,命令你的人在目的地最外围和我连会和,不得缺失一人,不得擅自行动,否则严惩不贷。”

    “是。”

    赵庆宇心中松了一口气,终于还是解决了,这样子的犟种还是得用军法命令的形式来处理。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弹三用() 
在大田镇外围一座山上,谷十三郎指着山下的城镇,向1连的军官们做着介绍。

    “在镇子最中央的哪所大宅院,就是石见守的府邸,实际上这么说不准确,不应该叫石见守,那是本地山民们对以前毛利家统治石见国时候,派到这里来的大名的叫法。自从丰臣家几百毛利氏后,就改了规矩和毛利家共管石见国。后来德川家击败丰臣家,占领了这里,把石见国改成了江户幕府直辖的领地,不再分给任何大名作为封地,所以总负责人不应该叫守护,而是奉行,银山奉行。”

    “银山奉行宅邸的左右两边大量的院子,就是护卫此地安全的200名武士居所,他们分成几班,轮流值守,现在实际人数是多少,没能探查出来,不过200是他们几班人的总数,这是确定无疑的。”

    “镇子里面的各种建筑物,都是围绕着石见奉行所和武士居所而建。四周的房屋,住的大多是石见银山各矿洞负责管理的官员,还有来此地做生意的商人开设的店铺。这些人手下有一些护卫人员,多则三四人,少则一两人,共计不到300人。”

    “紧邻着大田镇,有两个小村子,警钟敲响之后两刻钟内,两个村子的300名分发了竹枪的农兵就会赶来。2个时辰内,稍远一些的村子会集合500名农兵,一起来援。所以这里总计拥有200名武士、300武装护卫和800名农兵。”

    “如果我们能够突击成功,在及时得到大田被袭击的消息后,最快的一批援军大概能够在三天内赶到。”

    解说完成之后,谷十三郎向众人微一鞠躬,说道“以上,就是我们侦查到的所有情况。”

    赵庆宇把情报仔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缓缓开口“三天时间,我们突袭了这个银山奉行,得到需要的地图和文件后,只有三天的时间可以用来摧毁石见地区的矿洞,时间很紧迫啊。”

    然后把头转过来,认真的问道“谷十三郎,你确定,石见银山所有矿洞的位置信息和相关资料,都在这个银山奉行所内?”

    “是的,上尉大人,我确定资料都在奉行所内,我结交了奉行所一个打扫书房的杂役,从杂役口中探听到的这个消息,并且这个消息还经过了另外一名被开革出来的奉行所管事的确认。”

    赵庆宇一拍巴掌“好,那么,可以开始行动了,目标就是银山奉行所内的文档资料,1连主攻,新选组留在这里。各位,怎么打仗,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几位军官笑着回应“连长放心,每一个战士都至少打了三年仗了,早就轻车熟路了。”

    谷十三郎有些急了“上尉大人,我们怎么能留在这里?我军人数本就处于绝对劣势,我第八番队好歹有13名自幼苦练过武艺的武士,也是一份战力啊。”

    “谷十三郎,我游骑兵部队,擅长快速突击,你们恐怕连战马都不会骑吧?根本跟不上我们的速度。

    而且,第八番队,只有你经过了我军新兵训练和初步的作战技能培训,其他人连我们的作战方式都不熟悉,没办法配合作战。

    最重要的是,抢来了资料后,还需要你们这些本地人士带路,赶往各矿洞呢,摧毁矿洞才是我们最终的任务,我不希望你们在这里有什么损伤,就这么决定了,执行命令吧。”

    “是,属下遵从命令。”

    赵庆宇和军官们回到了1连驻地,集合后,大喝一声“游骑兵。”

    近百条大汉齐声回应“做先锋。”

    “开始行动。”

    “是。”

    装备了新式步枪后,射程和射速都大大增加的煊军再次调整了部队编制,极大的减少了纵深的厚度。

    现在基本上是按照,10人一班,3个班一排,4个排1连,3个连1中队,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各级的直属单位编制,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不同的部队有一定的区别。

    游骑兵1连,按照纸面编制,加上直属单位应该有130人左右。

    不过在半年多的战斗后,减去牺牲的、还在养伤的、调去参加培训的,现在4个排都已经不满编,只有98名作战力量。

    骑兵因为他独特的快速运动作战方式,和步兵有着很大的区别,骑兵连长是兼职1排排长的。

    1连所有人带上头盔,插上防弹插板,做好战斗准备。

    连里面仅有的5名特等射手,带着新选组,占据了一处大约高70多米的高地,为部队提供精确火力掩护。

    其他人骑上战马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分散开来,从两个方向分别冲向了大田镇。

    隆隆的马蹄声,惊醒了一名正在镇子门口的瞭望塔楼上打着瞌睡的倭国士兵,正在他手忙脚乱的准备敲响警钟的时候。

    “砰”的一声沉闷的枪响,18。5mm的船型子弹稳稳地击中了他的胸口,恐怖的空腔效应,造成了中弹者胸口大片内脏器官的破损,手中敲钟的木锥再也提不起来,短短一瞬就彻底失去了生机。

    游骑兵们一路无阻冲进了镇子狭窄的街道上,长久以来共同作战培养的默契下,完全不需要军官多说什么,大家各自紧紧盯着自己负责的方向,每人一支燧发转轮手枪,已经把击锤搬动到了待击发位置。

    一旦遇到持刀者,就射杀当场,不到片刻,大街上就已经空无一人,所有的人都躲在屋子中,不敢露头。

    有漏网后躲在暗处的,不予理会,可是一旦有手持武器想要偷偷袭击1连的,山上的战士就会让他们知道,特等射手不是浪得虚名的。

    每到一个路口,就会有一个班的战士停下来,冲进旁边的屋子,扫清所有威胁后,就地组建一个临时阵地。

    两路人马顺利来到了银山奉行所两边的院子,门口有听到动静出来查看的武士,被前面的战士当场击杀。

    骑在马上的战士们举枪后,正好越过院墙对准了院子里面,这就是个完美的掩体,众人也不废话,就骑在马上,抽出步枪,向着两边院子轮流进行射击,打死了所有胆敢冒头的人后,剩下的敌人就被逼着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每班一门的手炮,此时就派上了用场。

    一名士兵放下手中的步枪,取出一枚三年式防御性手雷,拧开上方的螺纹盖子,拧上一根20cm长4cm粗的木杆。

    这就是军械厂设计的多用途手雷的一种改造方式。

    军械厂生产的最初型号为三年式进攻性手雷,重600克,训练中能够被手动扔出50米左右,破片少,大部分杀伤靠冲击波。

    套上一个装有200颗钢珠的外套,就是三年式防御性手雷,杀伤力和杀伤范围极大,只是重量大增下,不允许在无掩体防护的情况下使用。

    现在这一种套上空心木杆的型号,被定名为三年式榴弹,是专门为手炮设计的一种改进型号。

    掏出手炮,装填好发射药,再把三年式榴弹拧上了木杆的那一头插入手炮的炮管内。

    扳动击锤到待击发位置,向着院子里其中一间打开的房门瞄准。

    “砰”的一声后,发射药在把榴弹推出去的同时,点燃了榴弹的引药。

    榴弹划着弧线就冲进了房间内,紧接着就是一声巨响,硝烟弥漫中,整个房间寂静一片,之前的吵闹声完全不见了踪影。

    这时其他手炮也完成了发射准备,各自分配好了房间,准备发射榴弹了。

    在榴弹的帮助下,1连的战士根本不需要冲进去逐渐房屋的清缴,大大减少了伤亡。

    由于技术还不过关,有2成的榴弹没有爆炸,不过这不是问题,补上一发就好了。

    在大家对奉行所两侧的武士居所进行打击的时候,赵庆宇带着1排直奔奉行所而去。

    到了这里就不能再用手炮了,榴弹那巨大的杀伤,不但对人员和建筑是极大的摧残,对于此次的目标那些档案文件来说也是一样的危险。

    所以,1排的三个班,在击杀了院子里的护卫后,各自分散成了三个小组,开始用燧发转轮手枪互相掩护着搜索每一间房屋,虽然每发射一次,都要重新扳动击锤到待击发位置,可是6发的装弹量依然显示了它在这个时代强大的作战性能。

    外围,听到镇子里不断传来的巨响,附近两个村子的农兵们在迷茫了一阵子之后,被村子里留守的武士驱赶着,向大田镇而来。

    隐蔽在山上的特等射手们见到镇子里不需要自己的掩护后,把目标对准了了从镇子西面而来的队伍。

    在轻松击杀了队伍里非常嚣张醒目的几名武士之后,西边的农兵队伍就很自觉的逃跑了。

    东面来的农兵超出了4年式步枪的有效射程,倒是在武士的驱赶下冲到了镇子里面,可是全部拿着竹枪的农兵们,在第一个街口就遭受到了10名战士的阻击。

    他们从200米开始就被一一点名射杀,农兵们几次崩溃后撤,都被躲在后面的武士们挥舞着倭刀恐吓前进,到了100米的时候,一枚手炮发射的榴弹在人群中爆炸后,武士的恐吓再也不管用了,农兵们一哄而散。

    没有了农兵们的阻挡,守在这里的那个班轻松射杀了还在那里气急败坏,准备收拢残兵的武士,战斗就此结束。

    从冲锋算起,整场战斗不到两刻钟就全部结束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地震和放火() 
占领了银山奉行所,并击溃了来援的敌军后。

    赵庆宇派出了两个班去封锁镇子外不远处的村子,一个班封锁大田镇,暂时控制住所有的出入口,短时间内不许人员进出,虽然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可是总得试一试,己方暴露的越晚,行动时间就越多,任务完成的就会更彻底。

    剩下的人,除了负责银山奉行所警戒的几名士兵外,全部被派去收拾可能到来的援军。

    新选组的人被叫了过来,他们的任务就是翻找各种文件资料,找到所有矿洞的具体资料,然后带着1连的战士们,去一一摧毁这些矿洞。

    这一次是山地突袭,本来是不适合带着战马来的,但是游骑兵1连宁愿减慢行进速度,也还是使用了一人双马的配置,就是为了多驼运一些炸药包。

    整整2万斤,也就是10吨高纯度颗粒黑火药,破坏力相当于一吨半的TNT,别说几个矿洞了,哪怕整座山,也能炸平了。

    接下来几天,1连分散开来,攻占了所有矿洞,不论是否还在开采,全部炸毁。而在石见银山挖矿的旷工,也分成两种处理方式,来服徭役的被赶走,被抓来做奴隶的,自然要解放,这些人是很好的兵员,用来和倭国作战正合适。

    每天都能够听到从石见山中传出的巨响,惊得这一片地区的倭国人和山林间的野兽心惊胆战,整日里惶恐不安,大量的人拖家带口的逃出了这片地区。

    公元1302年就有对石见银山的银矿开采记录,经过了几百年的大规模挖掘,这里实际上已经被挖的千疮百孔,地下到处是深坑了。

    倭国本来就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1连这样大规模的对深入地底下的矿洞进行爆破,直接引发了石见地区和附近几国好几次地震,其中一次规模较大的地震,甚至大幅度改变了这一片的地形地貌,破坏了这里的生态平衡。

    一连和新选组的人对这些完全不在意,他们甚至对自己引起的地震感觉到兴奋,在接下来的爆破中,不断的寻找着引发地震的可能性,想着把动静搞的再大一点。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等鹰隼报告发现倭国军队距离大田不足10公里的时候,已经是第6天的上午了。

    此时“赵庆宇临时支队”已经顺利完成任务并解散了,新选组第八番队全体,在和赵庆宇告别之后,带着解放后的矿工们,乘上了军事情报司自己的交通船,去秘密基地修整去了。

    这一次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第八番队将会受到军事情报司的嘉奖,之前第八番队只有谷十三郎是被授予了煊军军衔的正式成员,在完成一系列的训练和测试后,其他人也将会正式被授予军衔,吸纳到煊军体系中来。

    而1连,在联系到了在大田附近海域游弋等待的海鲨—101后,也开始收拾行装,准备撤退了。

    叶猛收拾完行装,见到赵庆宇还在那里发愣,走上去问道“连长,敌人快来了,还不赶紧走,你还看啥呢?”

    赵庆宇语气有些犹豫“猛子,我总感觉这次任务完成的差那么点意思啊。”

    “啊?银矿矿洞全炸掉了,都整出了几次地震了,还差啥啊?”

    “将军说过,我们想要把倭国当做原材料供应地,就要做好跟倭国长期战争的准备,这里的银矿矿洞虽然被炸了,可是等倭国动用大量人力之后,少则半年,多则一两年,总会被重新挖出新的矿洞来,到时候咋办?总不能再来一次突袭吧。敌人有了防备,就不容易再次下手了。对了,火,放火,我们可以放火。”说着说着,赵庆宇激动的手舞足蹈起来。

    叶猛疑惑的问道“连长,这跟火有什么关系啊?”

    “关系大了,从山上挖出来的是原矿对不对?”

    “没错。”

    “原矿不可能直接当银子用,必须要经过冶炼,冶炼需要什么?”

    “韩北行政区上好像用的是煤?”

    “没错,我们用的是煤,不过倭国除了金银、硫磺、铜、石灰之外,就没有其他资源,煤他们没有,只能用木材当燃料。”说着,赵庆宇的眼神就飘向了山上茂密的树林。

    叶猛立刻反应过来“连长,你想烧山?”

    “没错,我想在临走之前,放一把火,能烧多少,就看老天了。”

    叶猛无语,看老天?现在是秋天,草木枯黄,放上一把火,火势见风就涨,绝对是一场浩劫。

    不过连长说得对,这一次突袭,己方牺牲了1名战士,伤了3个带头的士官,下次敌人有了防备,那得牺牲多少战友啊。

    叶猛的眼神坚定下来“连长,我这就去点火。”

    “等一下,你就这么去啊?”

    “啊?点火还要怎么干啊?不是跑到山上点着几棵树就好了嘛?现在这时节,山火见风就涨。”

    “小打小闹的有什么意思,我们进山,现在的季节,大风正好从海边向内陆吹,我们一路走,一路顺着风向点火,所到之处处处设置火源,那样才能保证不会被敌人轻易的扑灭。”

    “连长,你可真毒啊。”

    “滚犊子,你小子皮痒了是不是。”

    “那敌人那边怎么办?敌军先锋离我们可就不到10公里了,说不定今天下午就能追上我们。”

    “我们现在要去放火,那要往山里走,在茫茫群山中咱们靠着鹰隼,才能够盯住敌人大部队,敌人靠什么来找我们这一股小部队?眼睛?还是鼻子?那么大一片山区,猎犬都不好使。”

    “哈哈哈,这是要玩捉迷藏啊。”

    “这么好的地形,不用一下太可惜了,只要和接应我们的战船做好协调工作,保证他们随时能够到海边来接我们,就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等敌军顺着着火的地方追到我们,我们随时可以向海边转进,乘船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