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杀-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周泰、朱桓的指挥下,前队转后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部分东吴兵马都顺利撤离到了山下,只有少部分在后方的将士,因为被山越乱军的冲击,冲杀、冲散、践踏,火是被火势点燃衣物,最终留在山上。

    于圭本以为在井冈山下留了近万兵马足以对付东吴兵马,却不想率领大军返回井冈山下时,己方兵马已经节节败退,并且被东吴兵马分割成了好几个部分,有些溃不成军的样子。

    不过等到于圭率领一万大军来援情况又发生变化!

    原本东吴兵马就被于圭布置在山下的大军拦截,而其后背又有山越溃兵和野兽的冲击,可以说是被两面夹击,局势非常凶险。

    之前周泰、朱桓兵分两路,分别应对山脚下的梅山蛮和上山不断冲击下来的山越和野兽,最终周泰挡住了梅山蛮的进攻,而朱桓也将大部分山越给收拾掉,随后跟周泰汇合,以大军严密的阵势,向近万梅山蛮发起进攻。

    梅山蛮各部基本上是言语不通,各部统领也是谁也不服谁,因此只能各自为战,这就让周泰、朱桓有了逐个击破的可能,最终才采用排兵布阵之法,以少胜多冲散梅山蛮大军,反倒将各部梅山蛮相继包围。

    此时于圭大军赶到,局势就像围棋一样,先是白方被黑方包围,随后白方开挂,一下子增加了大量棋子最后的结果就是,黑方又被白方包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

    周泰、朱桓看到敌军有大批人马赶到,此时还无法将包围在腹中的敌军尽数消灭,最后只能舍弃一部分兵马,断尾求生,选择突围。

    周泰带领三百亲卫做先锋,硬生生的从万余梅山蛮重杀出一条血路,其后东吴兵马在朱桓的指挥下,如波涛般涌入,将堤坝上的缺口不断扩大,进而彻底冲破了这层阻拦,东吴大军就此逃离。

    于圭麾下得力干将徐质看到东吴兵马要走,立马率领一部将士上去拦截。

    周泰看到前方有一支兵马急奔自己而来,领头的一名手持大斧的骁勇之将,便将手中大刀暂时交予身边亲卫,又从背上拿下弓箭,会挽雕弓如满月,一箭射出如彗星袭月、白虹贯日,箭头的锋芒直指徐质脑门。

    徐质在冲锋的过程中感到了一股致命的威胁,立刻将大斧竖起挡在身前。

    只听得铛——的一声,徐质双手一阵发麻,这一箭便知道了周泰的厉害,自己怕不是周泰的对手,只能引兵缓行,等到周泰大军走过,这才截留末尾的东吴将士,再继续追杀一阵子,多产生一些战果。

    周泰、朱桓率领败军逃走,于圭派人将徐质叫回来,无须再追,随后便是打扫战场,处理将士的后事。

    仔细清点下来,两万梅山蛮如今只剩下一万六千没什么大碍的,剩下那四千直接战死的有接近两千,另外两千不是重伤就是缺胳膊短腿,即使有药也没什么救回来的必要。

    事实就是如此,战争就是如此残酷。将士只是牺牲品,死了带上点遗物有机会就转交给他们家人,没机会不带也没事,随后就地掩埋,在自己的地方作战则还好,能立个坟墓什么的,若是在别人的地盘,埋了坟也不敢插墓碑,怕被敌军报复。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战争时条件非常差,除了高级将领,剩下的谁都是一抔黄土解决身后事,能在死后砍几段目标做个简易的棺材,其实也算是相对厚重的葬礼了。

    战后死者的家人若是有条件,则将遗体重新挖出,重新风光大葬一遍。

    因为军中有伤员,于圭也没急着继续作战,而是带上伤员返回长沙,如果这些重伤患者命够硬,等回到长沙还活着,那就派人早些医者药材救治一下,如果不行,那也到时候到长沙再进行处理。

    此外,跟随于圭大军返回长沙的还有不到两千的山越将士。原本各部山越总计有五六千人,但如今一部分人永远的留在了山上,一部分人战死于此役之中,只剩下这些相对幸运的还活着。

    山越只有不到两千人,且多多少少都受了伤,此时又无家可归,并且被于圭大军看着,只能选择继续跟随于圭,不敢生出其他想法。

    如此一来,差不多又是两万大军,重新朝着前往长沙郡的路,从豫章进入了长沙。

    于圭此行是为了吸引东吴这方面的注意力,以围魏救赵的手段缓解南郡的压力。

    于圭虽然还不太清楚此前到底和多少将领交过了手,但却知道敌军主将主要竖着蒋、周、朱三面大旗,在返回长沙的路上,于圭才想起来,在东吴能够独掌数千兵马的蒋、周二姓的将领并不多,很可能就是江东十二虎臣中的蒋钦周泰!

    也就是说被徐质斩杀的便是蒋钦,而率领大军突围,将徐质一箭逼退的正是周泰!至于朱姓,在东吴则是大姓,吴之四姓顾陆朱张,江东姓朱的大将有朱治、朱桓、朱然三人,于圭也判断不出跟自己交手的是谁。

    不过,于圭此役阵斩蒋钦,又败周泰和另一员朱姓大将,几日大战又斩杀了八九千东吴兵马和洗劫了五座县城,足以让孙权焦头烂额。

    这种情况下,于圭不担心孙权不会急召吕蒙返回东吴。

    本章完

第93章 东吴反击,兵临城下(求收藏,求推荐)() 
在颠簸崎岖的山道上奔走了三五日,于圭总算是率领大军从豫章返回到了长沙,这几日工夫下来,既是因为山路颠簸,也是因为天气严寒,不少重伤的将士死于半道。

    这批死亡的将士没有被于圭下令就地掩埋,而是将他们的尸骨带回了故乡。

    不过由于天气寒冷,长沙郡内已经飘起了小雪,梅山山脚下到还没什么事情,道路还畅通着,但走到半山腰,已经能看懂不少积雪。

    如此一来,想要翻过梅山抵达山的背面,这计划就无法实施了。最终,只能在梅山中找选择一块人迹罕见的地方,也不管是哪个部落的,就这样将他们埋在了一起。

    梅山蛮各部落生活在靠近水源的谷地,想要避开各个部落找一块无人的地方自然很容易,梅山纵深千里,多的是这样的地方。

    解决了战死将士们的后事,剩下的梅山蛮也因为大雪封山无家可归,只能继续追随于圭,至于那两千不到的山越,也是同样如此,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只有得到于圭的庇护才得一夕安寝,只有依附于圭才得一口饭吃。

    埋葬死者之后,于圭并不是没事情干,反倒是忙活了起来,于圭趁着东吴没有来攻打长沙的这段空隙时间,重新整编了麾下各部人马。

    此前近万梅山蛮应对周泰和另外一名朱姓将领,反倒被吴军以少胜多战败、包围,这就在于圭耳畔敲响警钟,让于圭下定决心,必须整合梅山蛮,至少要让他们能够粗略的学会配合。

    另外,于圭麾下如今不止有梅山蛮,连山越也要一起训练,这就有是一道繁杂的任务。

    于圭并没有采取前世军训般的手段,在语言不通,于圭下达命令还要通过翻译的这种情况下,于圭没有进行练兵整军上的训练,而是采取了文教手段——学汉字,说汉语。

    用武力征服异族,远没有用文化改变对方的思维有成就感。

    异族学习汉人文化,以汉人自居,用汉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百年内保持这种行为,等到他们孙子辈,就会彻底成为汉人,而不是异族,这就是文化和教育的力量。

    用武力征服外族会让对方感到仇恨,用文化的手段不断不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还有可能令别人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

    于圭用文化的手段潜移默化的改变梅山蛮,就是想到时候按约定放他们回去的时候,反倒不习惯大山里的生活,因此将外面所看到的东西在汉文化下感受到了新奇体验,通过他们自身传到梅山里面去,传入每个部落中,由此一步步的将梅山蛮从山里引出去,经过数百年后,就彻底成为汉族或者说是华夏的一部分。

    倘若能够如此,也不枉于圭在这世上走一遭。

    想要让梅山蛮从无到有学习汉文化,自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时间。不过,相比较而言,反倒是山越更加不服管教,进度更慢。

    山越虽然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会一点汉语,有些人甚至完全精通,但由于对东吴的仇恨,嘴上虽然表示顺从,心里却极为抗拒汉文化,因此进度极为缓慢,有些消极怠工的样子。

    而梅山蛮通过南蛮的翻译和汝南黄巾的教导,一点点的掌握了日常用语,并且逐渐的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的将话说出来。

    经过了五天时间的调教,尽管有些梅山蛮刚教过一句话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又变成哑巴了,或者口吐鸟语,不过大致上能够听懂于圭和汝南黄巾们的话,如此便能够通过汉语接受命令,可以进一步展开排兵布阵和军事训练的相关事宜。

    至于山越原本就能听懂汉语,五天下来也是将剩下的一部分“难以启齿”的山越打开了嘴巴,能说上几个汉字,说上几句汉语,如此也算是大功告成,和梅山蛮混合在一起,一起进行训练。

    训练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列队,打散,归队,挺枪,射箭,巨盾的反复练习,能够让梅山蛮和山越一起迅速组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方阵,能够听懂命令进行进攻、防御,这就可以了。

    又过了三天,于圭麾下这支近两万的大军总算有些看头,不单纯是一支不尊将令,只知道各自为战的山野蛮兵,如今比起一般的新兵部队要强大许多。

    接下来于圭本想训练战鼓和令旗来遥控指挥作战,但刚将手下的汝南黄巾分派下去做各部各营将校,却得知东吴兵马再入进犯长沙。

    为此,于圭不得不整军备战,率领大军,亲临前线。

    于圭本以为罗县还能坚守几日,却不想东吴兵马攻势太急,此时罗县已经失守,战线都已经推进到了益阳附近,东吴的战船开到了资水和湘水交汇的水域。

    此时于圭军中尽是梅山蛮和山越,此外就只有三十多名汝南黄巾,清一色的山里人,完全不善水战。虽然于圭系统空间里有数千艘战船,手里的兵力也有不少,但却不敢跟东吴大军硬碰硬,只能收缩兵力返回临湘,到时候再从长计议。

    至于益阳和资水,只能弃车保帅,暂时放弃,选择保住湘水和临湘。

    等于圭返回临湘准备各类守城物资,还不到两天时间,东吴兵马已经赶到了临湘城下。

    东吴兵马没有急着进攻临湘,而是在湘水岸边的西北角落清除一大片空地,安营扎寨,遥望临湘。

    于圭战在临湘城头,乍眼一看也没看出对方的营寨有什么破绽,最终也是熄了夜袭偷营的想法,老老实实的待在临湘城内,等到东吴大军来攻,就此耗在临湘城下。

    反正于圭手里还有数十万石粮草,足够大军一年多时间的消耗,临湘又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于圭手下又有近两万将士,梅山蛮和山越都不太可能会背叛于圭投降东吴,正是如此,打持久战于圭自然是不怕的。

    只要于圭坚守临湘,将临湘当做一颗钉子定在长沙郡内,保证能让东吴如鲠在喉,不但难以下咽,反而会刺穿喉咙,造成巨大伤害。

    东吴会有顾虑,于圭却无惧一切,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于圭就是想要跟东吴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本章完

第94章 吕蒙来袭(求收藏,求推荐)() 
半月前,吕蒙率领江东兵马相继攻克了公安和夷道,将南郡逐步分割、肢解,掌控了进攻和防守的主动权。

    不过,吕蒙若要施展拳脚,就不得不将后背一直存在的关凤大军给解决,否则粮道不通畅,军心不稳,无以为继。

    等到联合甘宁一起击破关凤兵马,重新开通了粮道后,吕蒙想要举兵继续攻打南郡,此时孙权却一份书信前来,命令吕蒙驰援豫章,解救危难。

    原来,当初孙权等人在太初宫定下战略部署,让蒋钦、周泰、朱桓三将分兵扼守城池的将令还没有传到豫章,就发生了庐陵战败,蒋钦战死,周泰、朱桓败退的这些大事。

    孙权的使者得知前线的消息后,急忙返回建邺向孙权禀报此事。

    孙权担心豫章有失,切断东吴和荆州的联系,又怕曹操卷土重来,从庐江攻入长江,将庐江和豫章联合在一块,进而走陆路攻打江东,那形势就更加危机了。

    此时,陆逊又从陆口向孙权传回了孙皎带兵进入长沙,从此失去联系的消息,而长沙郡跟汉昌郡之间的联系,也断绝了有半个月。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孙权这才明白,豫章南部的魏军是从何而来,原来是先行夺取了长沙,这才翻山越岭侵入豫章,如今这两郡局势都已糜烂,倘若再不出手解决,到时候事情的严重程度就不止长沙、豫章二郡了。

    为此,孙权不得不派遣孙韶前往荆州,逼迫吕蒙放弃攻打南郡的念头。

    孙韶是孙河的侄子,孙河是孙坚的宗族子侄,按辈分来讲,孙韶是孙权的侄子。但孙韶的年龄不小,比起孙权也就小了几岁而已。

    孙河是孙坚和孙策都信任的宗族子弟,孙河死后孙韶继承了孙河的政治遗产,并且统帅了孙河的军队,历史上孙韶一直镇守广陵郡和长江出海口这一带,影响力主要在江淮和青徐这些地方。

    原本想孙韶这样的牧守一方的重臣,孙权是不会轻易调动的,只不过如今天下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荆州和两淮地区,孙权趁着这个空档将孙韶调回来也没什么问题。

    其实,孙权调动孙韶也是没有办法,原本孙权手下得到重用的宗室子弟主要就是孙皎和孙韶,如今孙皎失联,孙氏宗室中威望足以跟大都督吕蒙抗衡的也只有孙韶。

    只有孙韶出马,才能保证马到成功。

    事实也正是如此,吕蒙看到来人是孙韶,知道不得不遵令行事,撤师南郡返回江东。

    此次攻打南郡的战果大打折扣,只留甘宁率领三千东吴兵马留守公安,剩下的军队则一分为二,一部分由吕蒙率领攻打长沙,另一部分被孙韶带走,前往江东交差。

    吕蒙对长沙极为熟悉,而此时军中将士又憋着一口没能打下南郡的恶气,转而将这口气撒在了长沙,一天之内就将罗县城池攻破,随后继续南下直奔临湘而来。

    于圭立足城头,望着城下茫茫一片的东吴将士,至少有数千兵马,看到吴军气势汹汹而来,也不畏惧,只是淡然一笑。

    随后于圭在临湘城头留下徐质守夜,等到东吴兵马发动进攻,再让徐质派人叫自己起床。

    一夜相安无事,等到天亮时分,于圭自然而然的醒来,来到城头巡视,只见城外吕蒙大营内已升起袅袅炊烟,想来很快就会发动攻势,准备攻城。

    于圭急命手下们迅速生火煮饭,在敌军发动攻城之前解决好早饭的问题。

    而城头上埋锅造饭留下的火堆,到时候也可以用来烧热水,煮金汁,过会儿用于守城。

    半个时辰之后,吕蒙大军缓缓出营,一边从湘水上乘船来攻,另一边走陆路朝着临湘城池而来。

    于圭虽然不怎么会守城、临阵指挥,但之前也有几次尝试,现在倒也不算什么新手,指挥能力虽然不足,但仗着城上人多势众,守城器械齐备,倒也是胆气十足的命手下拉弓上箭,瞄准攻城的敌军。

    “射——”于圭见吕蒙麾下先头攻城部队已经进入射程,立刻下令手下弓箭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