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杀-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城懈怠者,杀无赦!”于圭看到城头的防守情况有些不太对劲,立刻厉声大喊,迫使梅山蛮不得不在此役中出力。

    “杀!杀!杀!”随着于圭的那一声怒吼,临湘城上的士气骤然上涨,梅山蛮也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候不能忤逆于圭的意思,否则真有可能从背后砍来一刀,砍飞了自己的脑袋,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出点力气又何妨!

    如此一来,城头的梅山蛮们杀声震天,斗志昂扬,手中的长枪和大刀不自觉的就紧了紧,一旦看到吴军攻上城来,立刻就是三五个梅山蛮围了上去。

    刚刚登上城头的吴军还没看清楚城上的局势,就被梅山蛮解决掉,要么是削去了脑袋,要么被长枪捅下了城,场面十分血腥、残忍。

    “擂鼓,助威!”于圭看到手下将士们奋勇杀敌,也是被他们的所作所为激励到了,此时于圭也是热血沸腾,便立刻下令重重擂鼓,激励将士们继续作战。

    战鼓声能激励人心,刺激将士们的心脏勃勃的跳动,让将士们血液流速更快,手中的力气更强,麻痹、忘却身上所受到的伤痛,直教人一味的进行战斗。

    三通鼓声作罢,临湘城上的城防依旧牢牢掌握在于圭手中,城上的梅山蛮损失还保持在十位数,可以说损失近乎为零,而临湘城下的吴军则至少布下了一千具尸体,由此可见敌我双方消耗的差距,吴军战士的惨烈程度。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于圭虽然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打完三通战鼓,手下的将士们就不中用了,但还是趁着城头的压力不大,一批批的将先前作战的梅山蛮替换下去,随后用一批新的将士上去作战。

    此时,城防人数优势直接凸显出来。临湘城内至少有一万八千名可战之士,于圭将他们分成四部,每部四千五百人,四班相互轮替,日夜相继。

    如今第一部梅山蛮被替换下,第二部以逸待劳的将士被替换了上来,士气和体力都是充沛状态,遇上疲惫不堪,浸泡在寒风冷雨中已经小半个时辰的吴军,自然是轻而易举。

    而吴军大战了小半个时辰,还无法对城头上的临湘城防军做出有效的杀伤,士气也比较低落。

    再加上天气寒冷,将士体力消耗加剧,雨水打湿了云梯容易滑倒等情况,吴军之中逐渐弥漫起一股打不赢,不敢打,想偷懒的心思,虽然没人敢回头逃跑,当装作体力不支猫在城下还是可以的。

    云梯总共就这么多,也就十几二十架,想要登城就必须排队,而使用云梯的时候也可以装作脚滑从云梯上摔下来,如今临湘城下埋了这么多死尸,从云梯上摔下最多收点轻伤,这也比登上城头送命要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吴军中擅长苟活的老兵油子可有不少,打战或许不行,但演戏和逃命技能近乎已经点满。

    东吴军队主要采取豪强部曲制,大部分士兵都是将领的部曲、私兵,等于是将领的财富,士兵基本没什么人权,更别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泥腿子想要改变命运只能抱好大腿,然后还要得到大腿赏识。

    宰相门前七品官,寒门只能投靠有前途、有地位的文臣武将,就此做出点成绩来,获得大佬赏识,这样才有机会为官。此时的江东已经有后世东晋的一些雏形,只不过主要表现在军队和武将这一方面。

    东吴武将的军队主要靠自己攒,慢慢养活,因此越牛哔的将领对自己的手下越好,装配精良,吃饱穿暖,士兵和将领也是一荣俱荣,肯为将领付出生命。

    另外一个来源就是靠主公赏赐,赏赐的士兵大多是俘虏、罪犯,要么是征服山越、打赢曹魏、蜀汉得来的,要么有人犯事了被充入军中。

    这群人对东吴政权就有些不服气,但由于被上层将领严加看管,不得不听命行事。而这群人也通常更为自己着想,战场上就忙着保命,而不是为将领出力。

    这也正是东吴兵马在同等数量下,通常打不过以军功制度为根基,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曹魏军队的原因。

    曹魏至少在曹操时代,可以从小兵一步步获得军功晋升,成为军队中的中层和高层,于禁和乐进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只要这俩人在曹魏军中,其余曹魏士兵就会奋不顾死,拼命立功,幻想成为这俩位一样,荣华富贵。

    而这种事情在东吴基本不可能,虽然后来出了一个丁奉,但要知道丁奉从一个小兵熬成将军用的多久!

    丁奉从赤壁之战就参加了战斗,随后合肥之战、濡须之战、南郡之战以及后面的夷陵之战都有参加,等到东吴各种大将基本死绝了,等到孙权都扑街了,等到孙亮上位,东吴缺少镇得住场面的外地将领,这才用丁奉来制衡江东本地的豪强大族。

    丁奉有点像蜀汉的廖化,等活到同期将领死光了,才终于出头。

    言归正传,正是由于吴军的军制,临湘城下的不少吴军开是装模作样,有演技的进行偷懒,猫在城下。

    本章完

第98章 淋雨,患病,瘟疫,智取(求收藏,求推荐)() 
吕蒙在望楼上遥看将士们攻城不利,也是心急如焚,看到于圭真正调防,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便立刻下了望楼,亲自擂鼓助威。

    吕蒙虽然无法直接登上前线,却可以在后方为攻城的将士们擂鼓,让正在攻城的将士们明白,他这个大都督没有闲着,也跟他们一起忍受着寒风冷雨的折磨,跟他们战斗在一起。

    来到战鼓前,吕蒙从鼓手接过了两把包裹着红布的鼓槌,随后挽起了袖子,露出粗黑结实的铁臂,奋力的抡起手中的鼓槌,咚咚咚敲响起来。

    前方的将领突然听到后方的擂鼓声骤然发生了变化,好奇的回头一看,竟然是他们的大都督亲自上场,顿时被吕蒙的所作所为给感染到,大声向前喊道:“是大都督,是大都督在给我们擂鼓!将士们,此时不效死进攻,更待何时,杀呀!”

    真正攻城的吴军听到自家将军所说的话,顿时受此激励,双眼在冷风中吹的更红了,热血从心头蓬勃涌出,握着刀盾的手臂也不自觉的紧了紧,变得更加有力。

    吴军士气随之一变,数千将士喊杀声汇聚成一片,有些摄人心魄。

    一群群吴军就此奋勇争先,前赴后继的冲上城头。

    此时临湘城上的梅山蛮刚刚换防就位,有些梅山蛮没找准自己的位置,而看到吴军冲上城头,也不知道如何更有效的应对,虽然守城的人不少,却显得乱哄哄的,缺乏秩序。

    面对这种情况,于圭也无济于事,只能让梅山蛮自发性的上去堵住敌军冲击出来的缺口,让他们自行解决一个个问题。

    此时于圭上去指点,一来是未必使用,二来是于圭靠近城墙也有些危险,三来可能是越帮越忙,还不如无为而治。

    反正城头上的梅山蛮数量更多,平均来算十几个打一个吴军将士,怎样都能打赢。

    即使这部梅山蛮的伤亡惨痛一点又如何?于圭还有另外两部梅山蛮没有上场,之前已经战斗过的将士也可以随时拉上战场。

    由于战争继续打响,于圭故技重施,让手下敲响战鼓,激励人心,即使在士气上无法压制吴军,也必须在声势上压倒吴军。

    靠着梅山蛮自觉守城,临湘城在于圭手里还是稳稳当当的,没有出多少乱子。

    大战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吴军的攻势极速下降,而于圭这一方面则保持着原因,换上了第三部守城兵马,而第二部则下去擦干身子和饮用热水姜汤烤火取暖。

    冬天作战花费的体力是平常的两三倍,今日又是凄风冷雨,天气更为恶劣,吕蒙大军若不是有一腔热血,有将领阵前督战,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铛!铛!铛!!!

    吕蒙看出己方已经不行,即使重燃了士气也无济于事,将士们的体力已经跟不上了,如今只能将大军撤回,由此吴军敲响了金鸣声,大军如退潮般迅速撤走。

    临湘城头的于圭大军看到这种情况,自然是发声欢呼,以此来享受这场胜利。

    “都督,大都督,你怎么了?”东吴兵马逐渐撤回城内,望楼下的吕蒙脸色表现出异样的红润之色,此时突然身体晃悠,随后向后倾倒,旁边的近卫看到了吕蒙要摔倒,立刻上去搀扶,却感到吕蒙浑身发烫,衣甲尽数湿透,吕蒙大都督,这不是生病了吧!

    在强大的男人也有虚弱的时候,在健康的人也可能患病,病痛来的就是这么的不经意,让人猝不及防,无可奈何。

    东吴兵马在大雨中泡了一个多时辰,等到回营之后又得不到热水洗澡,姜汤驱寒,顶多就是换了一身衣服,在篝火旁烤火,在这种时候,不少人也表现出了跟吕蒙一样的病况,内寒外热,感冒发烧。

    在古代,一个人感冒是病患,一群人感冒就是瘟疫,一时间军营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谁也不敢靠近谁,生怕被人传染。

    东吴军中没有配备随军医者,想要治病必须要到临近的城池中,病情若是拖延下去,别说是神医华佗,连大罗金仙都解救不了。

    这时候吕蒙发烧昏迷,不能主事,其余军中将领级别身份都差不多,谁都无法出来代替吕蒙暂时主持大局,因此这等群龙无首的局面,也让众将拿不定注意,不知如何是好。

    吕蒙好不容易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开口就是定下决断,继续攻打临湘,只不过智取为上,而不是力敌。

    “让大军挂上白帆,声称我已病逝,又遣瘟疫病患赶赴临湘,一来是传递消息,二来是以瘟疫攻杀临湘敌军,使其损兵折将,形成一座死城!诸将下去办事把,本督身体并无大碍!”

    兵者,诡道也!又曰:慈不掌兵!

    只要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阴谋诡计又算得了什么!牺牲一批将士又能如何!将已经感染瘟疫的将士废物利用,不但消除了己方大军的隐患,还能有效的用来杀敌,何乐而不为呢!

    古代打仗因为卫生条件不行,经常容易出现瘟疫,起初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生埋己方患病的将士,然后大军败退,后来就是加以利用,想方设法的将瘟疫带到敌军去,等到敌军乌烟瘴气,无力作战,再一战而下,获得全胜。

    运用瘟疫的手段来破敌,在三国已经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战术了。

    ……

    临湘城内,城头弥漫着一股鸡肉油脂的芳香,其中混着姜蒜的香味,使人口齿生津,食指大动。

    于圭在吴军退走之后,就命人带来几十只老母鸡,拔完毛剔除内脏之后,就用清汤、姜蒜、陶罐慢慢的炖它,如今已有小半个时辰,陶罐里的老母鸡也开始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今大打雨天寒,于圭怕一碗姜汤镇不住体内的湿寒邪气,因此就给将士们加菜,老母鸡滋补驱寒,并且主要的营养集中在汤上,汤够多,一只鸡至少能炖个七八十碗汤,这还只是第一锅……

    虽然第二锅第三锅营养不会很多,但老母鸡就是耐熬,只要重新调配上食盐姜蒜,在将士们口中的味道还是差不多的。

    第一锅的姜汤主要给之前上过前线淋过雨的将士,第二锅给受伤的将士多添一碗,以及给第三批将士,第三锅则是给并未上场的将士,让他们雨露均沾。

    至于于圭自己,那可不止是喝汤了,第一锅就会品尝鸡汤和鸡肉,原汤化原食,美味不可挡!

    就当老母鸡要起锅的时候,城下突然来了一批“冒死”前来投降的吴军,远远望去,少说有两三千人。

    这场面都是将于圭吓到了,吕蒙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本章完

第99章 招降纳叛,温泉桑拿(求收藏,求推荐)() 
吴军一个个手无寸铁,打着白旗来到临湘城下,于圭也不好无动于衷,只能派遣三千梅山蛮下去掌控局面,看到后续没有东吴兵马就此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城。

    于圭也来到城门口近距离查探情况,直接就发现了问题!

    这批数量足有两三千的吴军一个个都在咳嗽、打寒颤、脸色异样发红,看这架势就使用淋雨感冒受寒了。

    “吕蒙是想要用瘟疫祸害我军是吧!”于圭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道破对方的来意,这批东吴兵马也是为之一惊,至于梅山蛮则没什么感受,瘟疫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一概不知。

    梅山蛮生活的环境虽然恶劣,但很少出现瘟疫的情况,即使有人感冒发烧,都是一个人的事情,最多就交由部落里的长老处理,如果处理不了找个地方掩埋了事。

    不知者无惧,正好用来形容梅山蛮。

    不过梅山蛮中还有零星几十名山越,却对瘟疫谈虎色变,纷纷开口请求于圭将这群吴军赶出城外,直接处死,防止他们为祸城内,避免瘟疫肆虐临湘。

    这批吴军闻此,顿时紧张起来,眼神中求生的意志更加单薄,心如死灰。

    “昔日你们为东吴出生入死、战死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今日却被吴军所抛弃,真是为你们感到不值。若是今日我能帮助你们,不但能够真心接纳你们,还未你们解除病患,你们可否愿意归属于我?”于圭厉声大喊。

    声音虽然不算特别洪亮,但却也令人振聋发聩,这段话传入东吴将士耳中,顿时让他们拨开云雾见青天,仿佛看到了阳光灿烂般生的希望。

    “将军若是能救我,必然为将军效犬马之劳,蹈死不悔!”

    “还请将军救我,此生定然不忘将军救命之恩!”

    “还请将军收留!”

    ……

    被人遗弃的滋味非常不好受,被于圭一句话所激,这部分吴军将士悲从中来,泣不可抑。在饱尝绝望的时候,于圭给了他们一丝生的希望,顿时就让人觉得于圭是可托付之人。

    虽然这部分吴军当中还有人坚定自己的立场,要追随东吴,但大部分人却有所转变,倘若于圭的承诺能够实现,这样的老板绝对要拥护追随。

    “若愿接受我的救助,信守承诺的,往前移动三步,若不愿归顺于我,还请往后退三步,此时皆由你们自己做主,我绝不强求!”于圭开口,让众人自行抉择。

    很快,吴军之内泾渭分明分成了两部分人。

    大部分人都选择接受于圭的救助,倘若能够治愈瘟疫,定然要追随于圭,为于圭效力,报答救命之恩。少部分大概有两百人左右,还是要做愚忠之臣,跟东吴荣辱与共。

    对付这部分人,于圭也没有杀死他们,而是打开城门,逼迫他们出城。至于之后,他们的生死就不归于圭所管了,他们要返回吕蒙大营也是随他们的便,继续待在临湘城下跟死尸作伴,一起淋雨也由他们自己决定。

    而已经决定投效于圭的这批人,于圭则没有欺骗他们的想法,直接展开帮他们治病的一应事宜。

    淋雨湿寒入体,跟瘟疫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只要用各种手段逼出他们体内的湿寒邪气,就能治愈。

    于圭先让他们进城烤火,将身体和衣服烤干,与此同时命人下去生火烧水,煮大量热水,除此之外,于圭又命人将城内的一个池塘里的水给舀空,并在池塘的四周打起临时的茅草屋,用来遮风挡雨。

    这口池塘底部有一口泉眼,池水掏空了还在不断的往外流水,于圭命人将其堵上,等到池塘差不多已经被掏空了之后,再将煮沸的热水倒入其中。

    很快这座池塘就变成了温泉,而茅草屋也成了大型桑拿室,云烟雾饶,又闷又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