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1918-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国家机构里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存在着很多的废物和无能之辈,也没有像很多人传说的那样清闲和舒适;相反,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机器里,更多的人都是在各自领域的精英和佼佼者,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是忙碌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工作有多么的辛苦,也并不是就表明这里的人工作就有多么的伟大。毕竟和广大的农民和工人等底层社会来说,这里的人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要好上很多倍。当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一些想法的无知。”

    陈烈文点点头,他又问道:“除了这些之外,你还有其他的什么感受吗?”

    黄正忠这次没有思考,他笑着问道:“这一次是我父亲的意思,还是你自己要问我的?”

    “有什么区别吗?”陈烈文道。

    “有,如果是我父亲让你问的话,我想他会让我说一些有关宏观的感受,也就是上面的这些。而你来问我,我会把你当做是一个朋友来回答,这样的话说出来的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好吧,我想听一听朋友之间的回答。”陈烈文道。

    黄正忠摘下了眼镜,揉了揉眼睛之后说道:“其实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所以对于军政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还是有所了解的。后来我去了英美,也对他们的政治环境有所了解。总体来说,两者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但总体上我更加倾向于他们的那一套。”

    “喔?为什么?”陈烈文对这点感了兴趣。

    “我在这里虽然看到了井井有绪,但也看到了诸多事情之间的累赘和办事机构的臃肿,一件小事要经过那么多的手续,各部门之间的交叉过多,但协同不够。说句实话,我觉得领导者,也就是我父亲本人负有很大的责任。”

    陈烈文没想到黄正忠会对他父亲提出批评,不过黄柯事先也告诉过他,要他了解一下黄正忠的全面思想,所以陈烈文也就没有阻止。

    黄正忠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辛亥革命之初,中山先生等人原意是希望建立仿效美国的总统制,后来又搞过责任制内阁,五院制,甚至还有张勋复辟、溥仪重新登基的君主制,后来又实行委员会制度,现在是委员会制和五院制并行,汪精卫投敌之后,制度更倾向于委员会制,可这只是倾向,并不是真正的委员会制。所以,这才导致了现在的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内部机构涣散和人员贪腐,监督机制不到位,一帮老态龙钟的人在握权,他们的心里哪有半点的三民主义?”

    黄正忠说了很多有关这些的事情,说过之后他笑道:“我这些都只是自己浅陋的看法,很多问题上都还是很幼稚,烈文兄见笑了。”

    陈烈文没有笑,他严肃的说道:“你说的很对。我们也有一批类似中青年对这样的现象痛心疾首,政府内部的贪腐、机构的臃肿以及制度上的不完善我们也都看在眼里。我们这些人就搞了一个沙龙,定期的会进行一些聚会。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跟我们一起聚聚。”

    “好啊,不过我过几天就要去昆明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黄正忠有些遗憾的说道。

    “不碍事,新年之后我们准备搞一次聚会的,你看看这几天哪天有些时间,我来发起一下。”陈烈文道。

    “好,我今天和明天都有时间。”陈烈文道。

    结束完这次谈话之后,陈烈文向黄柯做了汇报。有关黄正忠批评他以及现有制度的事情,他没有提及,只是简要的说了一下他的思想情况和对加入青年社的看法。

    黄柯听后点头道:“把他吸入到你们这个青年社里面,多让他了解一下你们的思想。记住,你们这些青年是未来的栋梁,要扩大影响,为战后的政治改革打下基础。”

    这个年过了之后,日军在缅甸地区的攻势就更加的明显了。在缅甸的英军被打的溃不成军,英军先后丢掉了缅甸的多个重要城镇,一路节节败退,狼狈至极。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向黄柯发来了亲笔信,希望他能够派出军队支援在缅英军,解除缅甸之围。英国首相丘吉尔也通过外交使领馆,向中国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出兵援助缅甸。

    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黄柯听取了多方的意见之后,总体认为出兵利大于弊。毕竟这次出兵是由美国人提供全部装备,并且不计入租借法案之中。退一步说,就算美国人不提供装备,中国这次也必须出兵。因为滇缅公路是中国获得外界援助的一个重要通道,打通这条公路意义至关重要。

    可摆在黄柯面前的现实情况是,根本没有一兵一卒可派出去。别说是十几万人的远征军了,就是一个步兵师,黄柯现在都抽调不上。

    全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都投入到了三大战场,东北战场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役,但张学良和林祚大的部队是丝毫不能动的,他们要和百万关东军对峙,一旦双方有一方失衡,那么另一方将会毫不客气的席卷而致。

    山东战场的情况更加糟糕,日军的华北方面军进来发动冬季攻势,前线兵力紧缺的很,刘坚多次请求增派援兵。

    华东就更不用说了,好不容易才打开的局面,要是调走十万部队,恐怕南京保卫战牺牲数十万将士换来的局面会付之一炬。

    要不要调兵?从哪里调兵?调多少过去?这些问题环绕在黄柯脑中。他不是韩信,不能撒豆成兵,兵要一个个的练出来才行。

    白崇禧倒是提醒了黄柯,他说现在可用之兵只有巴图的工程部队和胡宗南在两湖地区的数个步兵师,如果需要调动的话,这些部队倒是可以一用。

    一语惊醒梦中人,巴图的工程部队显然不适合调动,毕竟工程兵已经多年没有摸枪了,但胡宗南的部队却行。他们在两湖地区,现在防务压力小,且训练有素,调过去再合适不过了。不过黄柯还有点担心,蒋中正会同意吗?

    要知道胡宗南是蒋某人的嫡系,他的部队是原先从浙江福建撤下来的,一直都是他政治上的资本之一,就这样要把他的部队调走,蒋某人显然不会太高兴。

    不过无论如何,黄柯都要拿到常委会上表决之后才知道。

第077章 远征军的组建() 
关于是否出兵缅甸的问题,被拿到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上进行单独的讨论。起初,在武汉的蒋中正、孙科等人决定组成南京和武汉两个分会场,毕竟一部分常委和办公人员都在武汉,都去到南京舟车劳顿的,有些麻烦。

    但黄柯坚决不同意,他说首先这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现在是委员会制度,委员会制度规定会议要集中进行、当面进行。

    其次,各位常委们考虑的南京安全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目前南京之围已经解开,南京依旧是这个政权的首府所在。

    最后,黄柯还说,这是一次时间跨度需要一周的会议。会议不光是常委会,还有扩大会议,其他委员们也都来参加。

    不光是要讨论入缅作战的问题,还要根据现有的情况,对现有部队进行适应现有情况的军事改革,要将各个战区所属的部队进行重新的编排,以提高战斗力。还有就是全国的教育、经济、农业等多个方面发展的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到南京不可的。

    当然,黄柯在给宋庆龄、于右任等非常委会的委员电话的时候,说的是另外一番理由。

    他说现在对日作战仍旧在持续,南京一役是击溃了日军的作战野心,此时在南京举行一次大会的话,从现实上能够为今后抗战的部署定一个基调,同时在声势上也可以加大宣传造势,鼓舞民心、军心的作用。

    宋庆龄、于右任等元老虽然手上并无什么实权了,但在社会上影响还是存在的,所以赢得他们的支持是必要的。

    黄柯的这一番言辞自然是受用的,再加上他在南京城危之时毅然决定坚守在此,所以于右任等元老对他的气节也都是钦佩的,他的提议自然也都是被赞同的。

    大局已定,在武汉的那些个官老爷们也都没有办法,在元宵节之后,常委们只好乘坐火车飞机,从各地集中到了南京来。

    这是自上次的疏散撤离之后,政要们首次汇聚在南京。南京城也启动了较为严格安保程序,南京市警察局开始在火车站、广场和会所等多个地点进行执勤巡逻,杨义兵的预备干部处也开始动作起来,以防有76号或者是日本间谍进行袭击。

    各地开会的代表汇聚南京之后,常委会先一天进行,讨论的议题自然就是有关出兵缅甸的事宜。

    和黄柯事先设想的一样,抛出这个议题之后,与会的常委们对出兵与否都有些不同的意见。不过大多数的人能够认清楚形势,认为当下的紧要要务还是应该出兵缅甸,除了维系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外,还防日军占据缅甸之后趁机进攻云南,那样的话,大西南腹地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不过出兵出多少?派出哪支部队倒是成了一个争议的话题。

    常委会结束之后,出兵的具体事宜就是国防部军事委员会常委会讨论的议题。

    陆军部长蒋中正说,“眼下我军兵力紧张,可以分批次的派出兵力。首批的兵力可以派出一支两万人左右的部队,其他的部队可分为时限依次派出,这样总兵力维系在十万人左右。既可以保住缅甸,又能使我军多一支在海外的作战部队。”

    他的提议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黄柯也赞许了他的提议,毕竟一下子派出过多的部队,其他的战线就会受到影响,对日作战还是要以国内的战局为主。

    这个议题讨论通过,至于派出哪一支部队就成了问题。黄柯的意见是将胡宗南的六个师五万余人派出去,而远征军的总指挥由杜聿明担任。

    黄柯解释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一来胡宗南麾下的的部队尚无战斗任务,二来胡宗南的战斗经验不如杜聿明丰富,所以派出这些部队,自然是由杜聿明来担任总指挥。

    不出所料,这个提议刚以抛出,陆军部长蒋中正和参谋总部部长何应钦就明确表示反对。两人的理由如出一辙,都是说胡宗南的部队是扼守两湖地区的主要兵力,万万不能够调动。而胡宗南本人虽不如杜聿明作战经验丰富,但在缅甸丛林作战两人都是尚属空白,也就不存在谁更能打仗一些的问题了。

    黄柯坚持己见,蒋中正等人也毫不退缩,表决算下来的话,是蒋派一系占据优势,不过黄柯有委员长的一票否决权,最终肯定都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一天的讨论,没有丝毫的进展。无奈之下只好暂停休会。黄柯心烦气躁的走出了会场,到隔壁的大厅里抽烟解闷。

    海军部长陈绍宽走了过来。海军自开战以来和日军海军有过几次小规模战斗,且在防空不足的情况下又遭到了日军航空兵的轰炸,现在海军基本上就是一个空架子。黄柯也曾有心扩大海军规模,无奈没钱没物没条件,重建海军也只能无限期的推迟。

    这段时间以来,陈绍宽一直奔波各地,为海军建设奔走,所以在南京的时间并不多。这次也是因为会议的缘故才来此地。

    黄柯看了看陈绍宽笑道:“邵宽是什么时候到南京的?我这几天太过繁忙,还没有来得及和你好好地坐一坐。看来海军的压力不小,你看你的鬓角都白了。”

    陈绍宽下意识的摸了摸鬓角的短发,也笑对黄柯道:“还说我,你不也是?还没到花甲之年,两鬓都已经斑白。”

    “说说看,这次的入缅作战你有什么看法?”黄柯问道。

    陈绍宽想了想后道:“我曾在欧战之时赴英国海军观战,英国海军之强大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没有炮舰就没有外交,这是更古不变的。如今,英国人要我们入缅,恐怕也是没办法了。这倒是一个好机会,我们不宜派出过少的部队。”

    “是啊,丘吉尔在给我的信件之中态度暧昧。要不是罗斯福从中斡旋,恐怕英国人是不愿意让我们染指他们这一亩三分地的。”黄柯道。

    陈绍宽点点头:“这次英美迫于现实同意我军入缅作战,抓住这番机会,对战后的格局也是有好处的。”

    黄柯也认同他的看法,不过眼下手里无兵,就是想派也难派出去,更何况蒋中正等人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对于他的提议也是很难支持。

    陈绍宽笑了笑道:“兴华怎么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

    “还听邵宽指点。”黄柯知道他这样说,心中一定是有了计较。

    “北伐之初,中山先生也是手里无一兵一卒。但几年之后,就有了劲旅北伐。今天的情况虽说是有些困难,但比当时,恐怕要好上百倍。兴华兄当初能够组建出一支商团军北伐,今天怎么就不能集全国之力,再组一支远征军呢?”陈绍宽说完,认真的看着黄柯。

    黄柯点点头:“你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短期内难以形成。光是空降军的组建,就已经用了大量的储备力量,如今再组建远征军,恐怕是难抽调出来人了。”

    “我看倒是可以从战场上轮换下来的部队进行补充。这样一来,既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还能够减少抽调其他部队人员的情况。”

    陈绍宽的这一番建议让黄柯豁然开朗,他让人查询了一下在前线损失惨重现在修整未能完成的部队,这一查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了黄柯的眼帘。

    南京的政要们热热闹闹的开会。陈烈文倡导成立的青年社这些天也开始了几次集中的会议。新加入的成员黄正忠化名赵文轩也参加了其中,并且针对讨论的话题进行发言,其中虽然有些争执和讨论,但总体上还是活跃了思维,越辩越聪。

    通过这些聚会,黄正忠了解到这样一群热血青年的存在。这些青年都在军政部门任职,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都是以国家复兴为己任,思考问题也都十分公正客观。

    陈烈文说,先前的这个聚会中存在一些比较极端的倾向,诸如仿效德国成立法西斯政权,但很快就被大家给否定了。现在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更多的人,进而推动国家发展。

    和这样的一群青年在一起探讨问题,也确实是很符合他的一些意愿。

    但黄正忠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青年中的多数对黄柯,也就是自己的父亲态度十分支持,他们都赞同黄柯进行的军政各项改革和实践。

    当然,此时的黄正忠并不知道,这个青年社其实就是黄柯的主导下成立的。黄柯成立这个青年社的原因,其实也是自己政治资源的一种平摊。

第078章 被遗忘的劲旅() 
翻看在后方修整部队名录的时候,黄柯注意到了孙立人这个名字。

    抗战之初,孙立人率武装警察部队在上海还是打了很多场硬仗的,也正因为此,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孙立人的武装警察部队基本上消耗殆尽,在苏州保卫战之后,他也就撤回后方进行修正。黄柯就没有再注意到这个将领。

    现在缅甸战事起,难道不是启用他的好时机吗?

    黄柯合上手里的文件夹问道:“孙立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白崇禧上前道:“他现在在株洲修整。”

    “修整的怎么样了?”黄柯问道。

    白崇禧摇摇头:“这支部队的兵员和装备补充一直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