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升职记-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都摆事实讲道理,甚至连内阁的诏书都被给事中挡了回去,现在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说服对方,只能一

    直拖下去,任由海北方面依旧是把崇祯皇帝称为信王,仍然是行用天启年号。

    到了最后连崇祯皇帝与内阁、司礼监都觉得先这样糊弄下去似乎也不错,只要海北镇公然树旗造反,漕运依旧维持下去,那么

    大家就继续装作看不见,毕竟崇祯皇帝可比柳鹏年轻得多,这样耗下去肯定是年轻的崇祯皇帝更有优势。

    但是崇祯根本没想到姚正与刘兴祚会搞出这么一番大事来!

第1054章 如梦如幻() 
消息最早传来的时间,崇祯皇帝与朝中诸臣那真是拍手称快,觉得找不出比这还要好还要痛快的消息,这一仗不管谁胜谁负,

    大明朝廷都是最大的获益方。

    特别是听到徐州军屡有斩获重创了海北军的消息,崇祯皇帝更是觉得自己简直可以告祭太庙,都觉得大明的复兴指日可待

    但是事情的演变很快超出了崇祯皇帝与朝中诸臣的控制之外,谁都没想到这一场徐州之战的规模已经脱出朝廷的控制之外,海

    北军现在是下定决心要跟徐州军一战。

    而且为了支持海北军,大明朝廷事实已经下场,海北镇向朝廷发出了多次抗议,声称他们多次俘虏了南京淮扬的经制官兵,对

    此朝廷或是拒以否认,或是声称纯属“走失”,但是南面的情况却是越来越恶劣了,南京淮扬都在告急。

    而现在东鲁巡抚告急的奏折是一封接着一封,反正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请兵,向朝廷请兵请饷,请朝廷支援一切能够支援的

    物资,不然海北军大举南下之后,南面的局面绝对不堪设想。

    现在局面就已经不堪设想,虽然南京淮扬用尽了一切办法支援徐州军,但是海北军的战力超出了朝廷的想象之外,现在战事已

    经从兖州府向徐州府扩展,而且更让崇祯皇帝的担心的就是战火可能一路蔓延到淮安府与凤阳府。

    淮安府也就罢了,中京凤阳府却是万万不容有失,毕竟那是朱元璋当年指定的“中京”,是太祖龙兴之地,在大明体制之中有着

    特殊的地位,一旦凤阳与祖陵有失,崇祯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更难崇祯皇帝难堪的一件事是不管是内阁还是兵部都没指出这个关键细节,还是司礼监的几个老太监指出这个近于致命的问题

    。

    因此现在崇祯皇帝十万火急地说道:“中京凤阳府绝对不容有失,诸位爱卿有什么解决中京困境的好办法没有……”

    只是下面却是一片冷清之声,司礼监的几位太监只能压低声音说道:“不如行文兵部,让兵部好好想想办法!”

    崇祯皇帝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兵部能有什么办法,他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至于有今日这个被动局面!”

    又有一个御马监出身的军功太监问道:“殿下,现在想要救援中京凤阳府,恐怕只能寄希望孙元化孙巡抚,他若是出兵抄击海北

    军侧后,海北军只能回师救援!”

    只是崇祯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指望孙元化?别指望了,他天天上书说缺兵缺饷缺粮缺草干缺军器,今日他手上的可战之兵也就

    是四千之众!”

    如果要对付陕西的流冠,四千之众可以说是一支真正意义的大兵,但是要对付海北军四千战兵不过是肉包子打狗而已,虽然大

    家都知道孙元化纯属哭穷,但是他新官上任,能自保就已经是不错的结局,哪有多余本钱抄击海北军,硬要让他从侧后出击海

    北军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

    只是很快就有太监说道:“既然孙元化缺兵缺饷缺粮缺草料缺军器,那给他补充补兵补饷补草料补军器,只要补足了,孙元化难

    道还有拒绝的借口没有?”

    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崇祯皇帝却是继续摇头道:“如果朝廷手上有兵有饷有军器有粮草,何至对今日这个地步,你们

    也知道朝廷困难到什么程度!”

    如果说在徐州战事爆发之前,朝廷的财政还可以勉强维持,现在漕运断绝是已经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别说是户部,

    就是内府的金花银现在也没了来路,各地闹饷的兵变是一拔接着一拔,但是朝廷是确确实实拿不出钱来。

    现在很多朝臣已经建议漕运改海,虽然既得利益集团在朝中有着极其惊人的热力,但是大家很清楚他们的抵抗坚持不了多久,

    毕竟现在整个朝廷都在等米下锅,已经顾不得这些顾得利益集团的私人感受。

    只是虽然准备改漕运为海运,但是实施起来尚待时日,眼前孙元化的问题已经近于无解了,倒是有老太监问道:“陛下,可以考

    虑调用关宁军入关!”

    “对,陛下,可以让袁崇焕那边咬牙坚持一下!”

    “现在能拿出来调剂粮饷的也只有一个关宁军了!”

    为了五年复辽的伟业,袁崇焕提出了一系列合理与不合理甚至极不合理的要求,虽然鉴于大明的财政现实,他的要求无法得到

    全部满足了,但是现在关宁军的供给已经是朝廷财政支出最大的一块。

    崇祯总是尽一切办法优给补给关宁军,关宁军得到的军饷军食军需总是比其它边镇多得多,但是在漕运断绝的情况下,这些老

    太监觉得除了腾挪关宁军的资源之外,朝廷已经找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起内阁那些翰林词臣出身的阁臣,崇祯皇帝更信任身边的这些宦官,倒不是他有什么偏见,而是这些内书房培训出来的太监

    有着实打实的行政能力,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都比阁臣老练太多,这次中京凤阳府的危机就是他们指出来的。

    而崇祯对于这些翰林院出身的词臣曾经寄以厚望,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些词臣不历州郡不知行伍,行政能力远不如身边这些宦官

    而现在这些宦官也找出了唯一的可行之法。

    孙元化虽然手上兵力有限,但是只要得到足够的补给与增援,他还是能发动一波猛烈的攻势,至少能把海北军的主力在徐州战

    线上牵回来。

    根据孙元化的情报,他当面的海北军兵力十分有限,主力部队甚至只有一支徐子尘支队,事实上这个名字对于大明君臣是完全

    陌生的,崇祯皇帝与内阁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清楚这个徐子尘到底是什么人。

    可是孙元化手上的兵力更为有限,因此他急需进一步的增援,只要能从关外调回兵力并把资源腾挪回来,孙元化就能发动让海

    北军大吃一惊的攻势。

    虽然这样的攻势代表着朝廷与海北镇之间彻底扯破脸,有着惊人的风险,但是司礼监的诸位内臣认为没有比这完美的方案。

    只是崇祯皇帝却是十分孩子气地说道:“尽力从其它军镇腾挪一些兵马与粮饷过来,关宁能不动就尽量不动,朕还在等着五年复

    辽……”

    说到这,崇祯无视长跪在地的诸位司礼太监,自言自言地说道:“袁崇焕……袁崇焕,你千万别让朕失望啊,朕要的是……”

    “五年复辽啊!”

    对于皇太极来说,他得到海北军与徐州军的战报整个人都乐得花了,他连声拍着王可就的肩膀说道:“这事情办得漂亮,王爱卿

    这次徐州的事情你们闻香教当居首功!”

    王可就可不敢骄傲,眼前这位大汗可不是良善之辈,自他登基以来纵横驰骋,虽然由于海北镇这个近于变态的存在横空出世,

    但还是极大地改变了后金面临的不利态势。

    而现在姚正与刘兴祚在他的推动之下自寻死路,王可就就认为皇太极接下去肯定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大汗,这都是一

    些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只是现在皇太极真是非常开心,他连声说道:“王爱卿,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徐州战事开起,这天下又是我大金的天下了!”

    虽然他相信海北军最终还是会获得这场徐州之战的最终胜利,但是对于皇太极来说,王可就做的事情已经极其完美,他告诉王

    可就:“我已经专门打听过了,海北贼在科尔沁、察哈尔、朝鲜诸路的兵马都没有撤回去!”

    海外军的战线铺得很广,因此在科尔沁、察哈尔、朝鲜甚至琉球国都屯驻了大兵,特别是朝鲜可是屯驻了一个整旅的兵力。

    既然这几路兵马都没有撤回海北本土,那自然代表着皇太极与大金国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目标,王可就当即说道:“大汗的意思是

    咱们现在进攻复州?”

    屯驻金复的海北大兵可以说是海北军刺入大金软肋的一把匕首,甚至让两红旗六七十个牛录都陷在辽南动弹不得,而现在海北

    军已经在徐州的战事泥沼之中拖身不得,这似乎是大金攻克金复的最佳战机。

    只是皇太极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去打复州、金州?我还没有这么想不开,别忘记了咱们可是连宁远与锦州都没有打下来!”

    虽然后金军在野战之中是近于无敌的存在,除了海北军之外几乎找不到对手,但是在攻坚战斗之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苦处,不管

    是金州、复州还是锦州、宁远都碰得头破血流,死伤无数。

    因此皇太极放弃了这个极其不智的想法,他直接就告诉王可就:“这次伐明还要借重王先生闻香教的力量……”

    只是说到这,皇太极不由犹豫了一下,又向王可就透露了一段极其重要的内情:“这次伐明,除了王先生的闻香教之外,恐怕关

    键还在于林丹汗的身上!”

    王可就十分吃惊地问道:“林丹汗?大汗的意思是?”

第1055章 去凤阳() 
皇太极却是没有直接说破自己的意图:“我是什么意思,你应当心里明白,我只问你一句,这事能不能成!”

    王可就可不是什么战略白痴,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大汗英明,大汗神武,只是这件事恐怕没这么简单,就怕海北

    贼在金复突然杀过来,而且两红旗六七十个牛录一直闲置着,实在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王可就用两个“太可惜了”来形容大金国眼下面临的战略态势,而皇太极也点了点说道:“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所以这件事恐怕还

    是借重王先生再点一把火!”

    “再点一把火?”王可就一下子脸色就变得雪白:“这件事恐怕没那么容易!”

    皇太极却是十分自信地说道:“所以要借重王先生啊!”

    他的神情自信至极,不容许任何人反对他的提议。

    而对于姚玉兰来说,凤阳府这些地方头面人物对于海北军的欢迎程度确确实实是超出了她的预计之外。

    她知道凤阳府是中都,朝廷在这里驻有重兵与一整套高级机关,还设置八卫一所,甚至还有高墙用来囚禁宗室罪人,甚至还有

    象征意义的几座皇明祖陵,因此海北军一定会在凤阳府方向遇到最激烈的抵抗。

    但是现在徐州还没有彻底打下来,凤阳府这些缙绅与豪强倒是急着过来投奔海北军,甚至还表示了愿意替海北军效犬马之劳的

    意思,根本没有任何中京气象。

    这可是中都凤阳府!虽然与北京、南京的地位不同,但毕竟还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都。

    但是这些凤阳府头面人物的面前,姚玉兰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意思,她只是问道:“这次徐州之叛,中都官兵似乎也惨合进来了

    !”

    一说到这件事,凤阳府的父老乡亲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立即开始诉苦,简直是倒了一大堆苦水。

    姚玉兰已经听得出来,虽然是中都之地,凤阳的民众负担是明显偏重的,而且保护毫无意义的皇陵和其它毫无意义的事情付出

    极其沉重的代价,甚至到了凤阳花鼓中唱的“自从出了九年荒,十年倒有九年荒”。

    拿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说,朱元璋时代为了表示不忘故乡,曾经命令让凤阳父老每年到京面圣,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因为太祖

    时间的首都是南京,跟凤阳相去并不远。

    但是到了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这件事就是成了凤阳父老的一大负担,大明官府根本没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是催着凤阳父老每

    年到京面圣。

    从凤阳到京师几千里,而且人生地不熟,哪怕是富豪之家凭白无故走这一趟也要破家的风险,但是大明又是一个比较僵化的体

    制,这个制度一直继承到现在。

    事实上,很多制度在设计上就出了大问题,在运转中出现更大的问题,但是谁都不敢改变这些祖宗家法,而且凤阳府要承担一

    套极其迷你的中央机构,负担更显沉重。

    结果就是凤阳府空有“中都”之名,而无“中都”之实更无中京之利,甚至比普通地区还要窘迫一些,人人都不愿意继续空背一个“

    中都”之名而。

    现在他们盼海北军就象盼星星盼月亮那样,只希望姚玉兰的大兵早点杀到凤阳府去,他们会尽一切力量支援海北军。

    本应是首善之地,反倒是成了首乱之地,姚玉兰不由有了这样的感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她得听取柳鹏的意见:“用兵淮安府肯

    定没问题,但是对凤阳府用兵,恐怕不是我能决定的权限,我要等待督抚大人的意见!”

    凤阳府毕竟是中都,政治上的影响太大了。

    而柳鹏倒是不愿意军事问题受到太多政治上的影响,他对旁边的钟羽正说道:“淮安、凤阳肯定是双管齐下,不然官军从西面杀

    过来,我们的南进大军怎么办!”

    而钟羽正的看法跟柳鹏差不多,他说道:“朱明虽然起于两淮,但二百余年来两淮苦不堪命,我军南进吊民伐罪,两淮父老必将

    箪食壶酒,但是……”

    柳鹏点了点头说道:“有些事情暂时低调一些就可以了,咱们就说一路追击徐州贼,无意发现有乱臣贼子居然与徐州叛贼勾结为

    害天下,咱们替朝廷讨伐这等乱臣贼子……就看朝廷怎么说,也不过是孙元化这几千人而已!”

    这就是柳鹏自信的最大底气,不管朝廷再怎么折腾,短时间能够投入战场的也就是孙元化这几千人,其它战线上虽然有不少兵

    力,但是连孙元化这几千人都比不上,都是被海北军平推的存在。

    而且现在海北军的第三波动员已经就位,谁敢抄击海北军的后路,必然是头破血流的结局,因此钟羽正立即提醒柳鹏:“督抚大

    人,你别忘记了长风旅!”

    柳鹏脸上尽是笑意:“忘记不了,那可是南征的头等部队!”

    只是对于刘兴祚来说,这次徐州起事可是灾害性的结局,虽然他从辽东带来的老弟兄还在带着将士拼死抵抗海北军的进击,但

    是谁都知道他与姚正这一次起事已经以彻底完败告终,换句话是彻底完蛋了。

    姚正的四个旅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连姚正本人都已经成了海北军的俘虏,只是海北军对于普通的俘虏还算客气,发现姚正

    却是毫不客气地就地正法,甚至连简单的审讯都没有就直接在阵前被腰斩示众。

    虽然在这次徐州之战的过程中姚正绝对是罪魁祸首,但是刘兴祚却觉得姚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