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佞-第1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即使是以命换命,若能消灭秦州军,那对江余国朝廷来说也是值得的。”

    “……是本宫多言了。常将军真是有大智慧。”

    由于常拓说得格外详细,洛天朗想不理解都难。只是真知道常开山的打算后,一脸汗颜的同时,洛天阳却不敢轻易说出佩服的话语。

    因为洛天朗毫不怀疑,这所谓的以命换命并不仅仅只是个形容词,甚至于常开山肯定是早早就做好的以命换命的准备,不然常开山又为什么要准备那么多弓箭,甚至无视弓箭质量都要准备那么多弓箭数量?原因就是常开山想要以数量胜质量,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秦州军。

    但即使常拓替自己说服了洛天朗,常开山脸上却没有一丝喜悦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这不是本将要如此,而是秦州军逼得本将要如此。而作为一个阳谋,除非秦州军不顾损伤的追击我军,这样的布置在必要时也会有利于我军的真正撤退。”

    “……原来如此,常将军大善!”

    刚刚才接受了常拓要利用撤兵来消灭更多秦州军的说法,突然又听到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江余**队尽可能完整无损的撤兵,洛天朗就感觉有些极为不适应。

    因为这两种观点即使不能说是完全对立的,但要想实现哪种结果,真正能做出决定的却不是江余**队,而是秦州军。

    难怪常开山要说这是阳谋,并且不用向洛天朗隐藏自己的意图。

    于是撇开道路状况不谈,洛天朗就转到最初的话题道:“那常将军认为秦州军为什么会撤出其他城池并开始向屹城方向集结?难道他们想要集中兵力先消灭我们江余**队?或者说是已经得知了三国联军分割消灭秦州军各处驻军的计划?”

    “……这应该是他们已经猜出了三国联军的计划吧!可叹周淮国和榆林国部队的行动太缓慢了,真不知道他们认为三国联军是什么,还是他们认为占领一个没有秦州军驻守的空城就算打败了秦州军?”

    想到秦州军都已经有行动了,周淮国和榆林**队却还没有任何行动,常开山就一脸的蔑视。

    因为不管周淮国和榆林**队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减少损失,乃至于想要先坐山观虎斗看看,或许为了保存国家,江余国是不得不暂时放弃落云峡外的土地。但真给周淮国、榆林国成功占据了落云峡外的城池,常开山却不信他们又能像江余**队和秦州军一样说弃城就弃城。

    所以坑人就是坑己,常开山已经可以想见周淮国和榆林**队的贪婪下场了。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千七百三十二章、三十年的太子() 
与其他国家不同,榆林国丞相并非朝臣中的第一人。因为在文丞武将之上,榆林国还有一个太师制度。而这太师并不指皇上的岳丈,也不是指太子的老师,而是一种总管文臣、武将,乃至总管榆林**政大权的特殊管制。

    综合来说,太师不仅是一人制的内阁,还必须拥有兼文通武才行。而若是大秦国的国师桑采群也有领兵能力,乃至秦皇图浪也让桑采群领兵,那桑采群也就是太师而不是国师。不过在秦皇图浪不可能这样说的状况下,真正实行太师制度的也就只有榆林国一个国家而已。

    至于说榆林国为什么会实行太师制度?

    原因自然是因为榆林国的战事比较多,而战争中也难免会牵扯到各种经济、政治问题,若是一般武将碰到这种事,那肯定得向朝廷请示后再决定,而这往往也会导致很多贻误战机的事情发生。

    可朝中如果有一个文武兼备的太师,并且是由太师在领军,那就能在战事的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决断,不会再出现什么贻误战机的恶果。

    所以考虑到三国联军的复杂状况,纵然榆林国的战事不是每次都由太师领军,但为确保不在三国联军中发生决断性错误,乃至说在三国联军中发挥更大影响力,榆林国这次选择的三国领军将领毫无疑问就只能是太师朱尚德。

    只是军队可由边境出发,太师朱尚德却得从京城往边境赶。

    所以当朱尚德赶到已经进入江余国境内的榆林**队中时。不管延误不延误的,朱尚德就同时收到了由常开山传来的以身做诱计划及秦州军由各个城池中退兵并向屹城方向集结的消息。

    当然,会造成两个消息同时传来的原因主要也是道路不畅、通讯困难的缘故,只是这未免也会让朱尚德有所猜测。

    因为秦州军若是不知道常开山的计划,又怎可能立即放弃原本的固守城池的策略。毕竟身为将领,所有人都知道守城比攻城容易的道理。

    只是这事尽管让人怀疑,但还是最好的结果。因为秦州军若是不知道常开山的计划就因江余**队的逼近而开始向屹城汇集兵力,那秦州军的军师就太利害了。

    不过与朱尚德想到的事情不通,看到秦州军开始撤离城池的消息,前面一直在率军等待朱尚德的奋威将军郝严就说道:“太师大人。汝看秦州军既然已经离开了。那我们要不立即去占领那些城池吧!免得被周淮国占去便宜。”

    “占便宜?周淮国又能占什么便宜。”

    虽然在江余国的努力下,周淮国和榆林国基本已答应了三国联军计划。但对于江余国拿出来作为请周淮国、榆林国出兵报酬的落云峡外土地,不管周淮国、榆林国都还没有进行过确切的商谈。

    只是考虑到不能耽误消灭秦州军的时间,朱尚德才被榆林国朝廷派来江余国领军并在适当时间与周淮国代表商讨如何分割土地事宜等等。

    所以作为开疆辟土的功绩。朱尚德丝毫不奇怪郝严的提议。

    只是听到朱尚德语气中有许多犹豫之处。郝严就惊讶道:“这怎么不是占便宜?如果周淮国占去太多城池和土地。”

    “那又怎么样?或者说你们就没注意常将军的提议吗?如果我们去占据城池。换成秦州军来攻城不仅就有主客易位的嫌疑。本身我们在战力上就有不如秦州军的地方,如果这样还要在那些城池中分兵,这只会让我们被秦州军牵着鼻子走的一个个去救场。而我们如果不救场。那些城池不说保不住,里面的士兵也跑不掉。”

    “这,难道我们还要与秦州军野战不成?”

    “野战怕什么?只要拥有足够兵力,野战并不是特别让人担心的事,毕竟打不过我们还可选择暂时撤退,甚至将秦州军带往我们希望的战场。可一旦进入守城模式,那不仅我们要退却会很困难,你们谁又承担得了丢城的责任。”

    丢城的责任?

    一听朱尚德话语,所有人的脸色就全变了。

    因为这即使不是说他们现在占领哪个城池,哪个城池日后就肯定会归榆林国所有。但他们万一先占城再丢城,乃至日后再不能将城池拿回来,说不定这就要被人记一辈子了。

    毕竟这可是难得的拓展疆土机会,即使最后三国联军败给秦州军,他们也会有贸然分散兵力的罪责,甚至会被当成三国联军败北的责任。

    于是反应过来的郝严就说道:“那我们怎么办?追击那些撤退的秦州军,进而前去屹城与江余**队汇合?但江余**队能坚持到我们支援吗?”

    “你们忘了吗?常开山现在往屹城去的目标原本就只是为牵制秦州军而已,所以他们有可能与秦州军交手,但却绝不会形成正面大战,不过等到我军也去到屹城就难说了。所以在追击前进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才行,因为谁知道那些秦州军会不会有其他动作,乃至反咬我们一口。”

    “……反咬我们一口?那也得等他们咬得动才行!”

    虽然在朱尚德赶入江余国这段时间,榆林国部队就已经陆陆续续聚集了二十万兵马,但为了避免大而不当,一般城池的驻守兵力却怎么都不可能超过一万人。

    所以丝毫不惧秦州军反扑的状况下,别说郝严,其他将领也不是太在乎秦州军的反扑。

    毕竟不说秦州军的主力还在屹城附近,真正的那些撤退中的秦州军再次聚集起来,榆林国部队也未必不可与之一战。

    而即使郝严等人表现得有些自大,朱尚德却没有急于去批驳他们。

    因为朱尚德不仅需要这种自大带出来的气势,在如今的江余国境内形式起来,稍稍自大一些也并非完全都是错误。不然榆林国部队若是一上来就惧战什么的,这个仗才是真正没法打了。

    只是榆林国即使很谨慎的没急着去占据那些秦州军退让出来的城池,甚至集中兵力开始去追击秦州军正在撤军的部队,但同样接到常开山传信时,周淮国太子周秉谦早已经进入了江余国在落云峡外的梅县。

    因为在接到常开山传信前,即使不知道秦州军撤军的原因,看到有占据城池的机会,别说一心想在江余国战场上有所表现的周淮国太子周秉谦,纵然是那些周淮国普通将领,同样会对这种无人防守的城池趋之若鹜。

    只是刚一进城就接到姗姗来迟的常开山来信,周秉谦就有些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秦州军往屹城撤军的原因吗?原来是秦州军已在屹城被江余**队牵制,他们不仅是赶着去救场,也是在回避被我军和榆林**队围剿!”

    “太子殿下大善!那太子殿下汝看我们要不要按江余**队的计划派兵去屹城支援,还是先占领尽可能多的城池再说?”

    “……去什么屹城?有三国联军在,拿下屹城是迟早的事,我们还是先把能占的城池占了再说,免得被榆林国占去便宜!”

    与洛天朗是因为自愿到常开山军中督军才被任命为太子不同,三十多岁的周秉谦早已在周淮国做了三十年的太子。只是比起一般皇上,周淮国皇上周恩言不仅极为长寿,即使周淮国皇上周恩言从没想过要更换太子,做了太长时间的太子,周秉谦也需要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来一次次为自己正名。

    不然有朝一日真给其他王子爬到了自己上面,那岂不是会威胁到周秉谦三十年的太子地位?

    所以当三国联军的机会出现时,不仅周淮国皇上周恩言第一个想到就是让周秉谦这个太子代自己去亲征,周秉谦也想要用这次战功来为自己的太子之位,乃至为自己将来的皇位锦上添花。

    毕竟三国联军如果都打不倒秦州军,那周秉谦也别想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和将来的皇位了。

    所以在三国联军怎么都必须打败秦州军的状况下,周秉谦也想亲眼看到三国联军的胜利、看到自己的胜利。

    因为周秉谦知道,只要自己这次指挥周淮**队参与三国联军获胜,那就再没人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及将来的皇位。

    毕竟若是除掉了秦州军,周秉谦相信周淮国至少也能有个几十年和平,这也足以撑到自己从还没有登上去的皇位上退下来了。

    所以为增加自己在三国联军中的功绩,乃至为增加自己在周淮国朝廷的功绩,周秉谦知道自己必须在落云峡外占领更多城池才行。因为在参与三国联军之外,周秉谦原本就是因为要与榆林国商讨落云峡外土地的划分方案才被周淮国皇上周恩言派到三国联军中的。

    因此在还没与榆林国代表接触的状况下,及早占领落云峡外的城池,乃至抢在榆林国前面占领更多落云峡外城池也能增加周秉谦日后与榆林国代表划分江余国土地的底气。

    故而听到周秉谦命令,那些周淮国将领不仅一点不奇怪,甚至一个个都跟着兴奋起来。

    因为不仅周秉谦需要在这次的三国联军中赚取功绩,他们这些将领更需要赚取这种平白就可到手的功绩。不然真与秦州军对上,这样的机会就再也难找了。(。。)

第两千七百三十三章 本身就是你死我亡的关系() 
“常将军为什么不改变计划;是认为没必要改变计划吗?”

    与周淮国、榆林**队很快就跟着秦州军的撤军行动开始各自忙碌起来不同;面对满是各种艰难险阻的道路;江余国部队的前进速度还是保持在一定节奏内。

    毕竟对于江余**队来说;除非能将秦州军赶出境内;不然一切都是虚的。

    只是这对所有江余国士兵和将领来说或许是没选择;甚至对太子洛天朗来说也没有选择;但对大梁国光禄大夫木青舟而言就有些受罪了。

    因为木青舟毕竟只是到常开山军中看看;顺便替大梁国朝廷表示一下支持其抗击秦州军的态度;却没有一直这样同甘共苦下去的意愿;也没有这样做的理由。

    所以在得知秦州军的撤军行动;并且常开山的军令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后;木青舟就第一次独自找到了常开山。

    而即使木青舟的疑问让常开山有些奇怪;常开山却不加思考道:“木大人言重了!这虽然不是什么以不变应万变的问题;但由于江余**队必须从正面牵制秦州军才能逐步实现从削弱到战胜秦州军的目标;本将也只能不断将这种策略反反复复执行下去。”

    “反反复复执行下去?常将军的意思是……;要与秦州军打持久战?”

    虽然并不认为自己能改变常开山的策略;也从没想过要去改变常开山的策略。毕竟这是江余国的战争;也只有江余国败给秦州军而常开山的部队依旧;大梁国才会正式与常开山接触。但听到常开山不是暗示的暗示;木青舟还是有种干怔的感觉。

    因为以秦州军的能力;包括木青舟在内的大部分大梁国朝廷官员都不认为江余国能坚持多久;这才会有木青舟出发江余国并企图寻找在江余国败亡后还能继续坚持抵抗秦州军的代言人行动。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建国容易保国难的道理;也就是说只要不怕掉脑袋;不仅秦皇图浪;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到划地自治建国。只是说这样的国家内部是否稳定;外部环境是否恶劣等等。

    不然不用其他国家来攻打。不用被划地的国家来攻打;只需来自国家内部的各种反抗就足以拖跨一个新兴国家了;而这也是大梁国认为最有可能灭掉秦州军和大秦国的方法。

    毕竟秦州军现在可是出境建国;没有一点民众基础;只要有常开山和洛天阳那样有身份的人带领;将来的各种反抗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突然听到常开山要与秦州军打持久战的论调;木青舟就有些意外。

    因为从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的状况下;想想常开山当初与大王子图硖和五王子图杩的中路军交战的方法;若是常开山坚持以牵制为主的作战方式;木青舟还真难说常开山有没有可能成功了。

    尤其在常开山不怕浪费时间。秦州军却不知道敢不敢随常开山一起浪费时间的状况下。这样的结局同样会让人有所期待。

    而面对木青舟询问。常开山则是淡定自若道:“这不是末将要与秦州军打持久战;而是末将只能与秦州军打持久战!因为正如没人看好三国联军的结局一样;这也是末将唯一能用来延续三国联军生命的方法。”

    “……三国联军?常将军也不看好三国联军吗?”

    想起三国联军原本就出自常开山提议一事;木青舟就怪异了一下。

    因为木青舟即使也不好说常开山的办法是否真能延续三国联军的生命力。乃至说不知该不该看好三国联军的结局。如果三国联军本就没有太大存在的价值;常开山一开始又为什么要做这种提议?还是说;常开山本就是在利用三国联军而已。

    但似乎知道木青舟在想什么;常开山却一脸不在乎道:“一个没有统一指挥的三国联军;又有什么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