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台湾娱乐1971-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第二组的拍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不似陈道生那一组,拖拖拉拉地状况不断。如果质量完全过关的话,王梓钧可是承认给他们奖励的,这让第二组的人非常得高兴。
    程小东回到家里,见父亲在熨着衬衣,问道:“明天你有什么事情吗?”
    “明天要到联邦电影公司去。”程刚说道。
    台湾此时的电影业非常发达,全岛的电影公司基本都汇聚在台北,从数量上来说,与香港差别不大。除了几大***党营电影厂外,以前是国泰、联邦、国联三雄并立,可惜如今国泰、国联相继倒闭,唯剩下联邦一家,而且还元气大损,其他书友正常看:。
    造成这一结果除了几家公司经营因素外,直接原因就是三家公司合作太深,而且对李翰祥的国联依赖太重。李翰祥在连续几年票房、奖项双收的情况下志得意满,要去追求艺术,接下来基本上每部戏都不断拖时间、不断追加投资,最后不但把自己弄垮,连旧上海的老字号国泰都被他拖垮了。若非联邦公司抽身快,估计现在也是尸骨无存。
    这三家公司的倒闭和衰落,让台湾私人电影公司实力大损,大量骨干人员外流到香港,剩下的公司只有拍些小成本电影的能力,而几家党营的大型电影厂又忙活着拍爱国政宣片。这又成为台湾电影衰落的一个原因。
    “爸,”程小东迟疑了一下,终于说道,“我觉得王氏电影很不错的,不如你到那里去拍戏吧。”
    程刚勉强地笑了笑,说道:“若是去王氏,今后见到邵老板不好相处。”
    程小东对父亲的死脑筋无话可说了。
    ……
    又过了一周,剩下的戏相继拍完,只需去港澳地区补一些镜头了。
    慕尼黑奥运会几天前就开始了,8月26号的入场式,由于没有卫星直播,王梓钧在台湾到28号才能看到电视。
    这一届奥运会是截止现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奥运会,因此引起了各国的巨大关注,台湾岛内也不例外。
    许多杂志都纷纷猜测这一次中华代表团能拿多少奖牌,大多数人把夺金的希望放在纪政身上,却不知这位运动员最后连一块铜牌都没见着。
    这个时候,《喋血孤城》在台湾放映两个多月,大部分影院开始下画了,只有少数几家还在放映。最终的全台票房达到了3400万新台币,这一数据通过影视杂志公布出来,让业内人士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他们在第一次看《喋血孤城》的时候,就觉得这部电影一定会火,可没想到会火成这样。
    不要认为3400万的票房不可思议,折算下来,也就500万港币,跟香港的票房差不多。而且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票房都是在当局的号召下贡献出来的。要知道在1977年,林凤娇主演的文艺片《汪洋中的一条船》,没有一点政治干预在里面,台湾票房直接是4000多万。
    过了几天,《喋血孤城》在香港也下画了,最终票房540万港元,成功占据当前香港票房的年度冠军。
    港台地区加起来7000多万台币的票房,让一些本来对电影不感兴趣商人,像是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不顾一切的往里面砸钱。一时间,台湾电影畸形地繁荣起来。
    而片中的男女主角,甚至是一些配角,都成了港台地区众多周知的明星,片约纷纷而来。
    王梓钧的粤语唱片也渐渐传回了台湾,虽然没几个人听得懂,但美妙的旋律还是让一些人掏了腰包。最让台湾歌迷气愤的是,王梓钧这家伙居然跑去出粤语唱片,把他们给忘在了脑后。
    就在王梓钧带着队伍去香港取景的时候,纪政比赛失利的消息终于传回来。这让满怀期待的民众齐声叹息,却又不好苛责什么,只有少数人才失去理智谩骂。
    纪政身上有伤大家都是知道的。
    去年亚运会上,400米跨栏的时候,纪政将第二名远远抛在脑后,却在距离终点七十多米的时候突然倒在地上。她爬起来还单脚跳了两步,结果仍旧倒了下去。
    报纸上的消息比电视影像提前了一天多,就在当晚,全岛几家印刷厂连夜开工,疯狂地印刷着《壹周刊》。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辆辆货运车辆将这些杂质运送到各书店和报刊销售点。
    早上去上班的人们,看到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那本叫做《壹周刊》的全彩杂质。而封面,却是纪政去年亚运会上摔倒之后无法爬起,眼睁睁看着第二名超过自己时候绝望的表情。
    纪政比赛失利的消息如今只有少数几家媒体报道,电视台除了一条简讯外,还没有其他任何消息。
    一些人看来封面本来准备买,但全彩杂志的骇人价格把他们吓跑了,买这样一本杂志,够买普通杂志三本多了。不过手上阔绰点的人却二话不说地掏了钱买走。
    买杂质的人自然是冲着纪政去的,直接翻开了关于纪政的专访。这时人们才了解到,原来风光无比的“黄色闪电”、“亚洲羚羊”,居然有如此悲惨的童年,又看到她努力的少女时代,然后是驰骋田径场的辉煌岁月,最后则是伤病的困扰,甚至一个月以前医生就说她不能回赛场,这次她又是带伤坚持。
    从同情、到励志、到成功、再到伤病和失败,最后彻底地出局,这篇文章是宁海亲自撰写的,跌宕起伏,就如一个中篇小说一样。让人读完之后,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不甚唏嘘。
    一些中高层的知识分子,看完之后也对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这本杂志来了兴趣。
    翻开其他内容仔细一看,居然包含有“时政、百态、财经、时尚、娱乐、文艺、人物专访”等好几个栏目,每个栏目下面又有细分。
    细细读下来,发现这本杂志的文章都有着整体的风格,除了不得不正经的外,其他大多是带着七分严肃、三分调侃,就连国际新闻读起来都让人十分轻松。
    很快的,这本包装精美、内容丰富、价格昂贵的杂志,很快就得到了中高层人士的喜爱,许多人更是叫秘书直接订购一整年的《壹周刊》,书迷们还喜欢看:。
    《壹周刊》的第一期首版印刷了15000册。第一天只卖去了5000册不到,这让宁海有些惴惴不安,但到了第二天上午,口碑传开后,剩下的一万册直接被抢购一空,不得不再次印刷,最后的销量达到了3万多份。
    若不是因为全彩印刷价钱太贵,恐怕这个销量还要翻番。
    王梓钧接到宁海的电话,也是非常高兴,相信接下来两三年,随着台湾经济的进步,《壹周刊》的销量还会继续往上涨。
    倒是邓丽君那里,因为临时改换了她的报道和封面,不得不再次打电话道歉,说下一期一定用她的报道。
    ……
    《壹周刊》虽卖得好,但里面有一篇文章却引起了争论。
    龚亮在台湾大学学的是经济,不过平时也颇为爱好体育运动。今天早上去上课的时候,发现了用纪政做封面的《壹周刊》,忍痛花去两天的饭钱将其买走。
    看着关于纪政的报道,他和同桌的朋友连声感叹。再去翻那些富有趣味的百态和娱乐文章,则是乐得不行。
    “咦,这是什么?《美国经济风暴正在影响着台湾》!”龚亮学的就是经济,立即被这个标题给吸引住了。
    这篇经济板块里的文章就是一篇小论文,先是简单说了一下去年底年美国的经济风暴,又提了一下它对欧美国家的影响。最后用台湾近两个月物价的小幅度上涨,联系到香港如今迅速增长的物价,用非常通俗的词汇谈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经济风暴会影响到香港和日本,最后传播到台湾,希望政府提前做出相应举措。
    龚亮和同桌的朋友对视一眼,也不顾上课,拿起杂志就朝他们的导师那里跑。
159【三美同行】
    159【三美同行】
    《壹周刊》上那篇关于经济风暴的文章就是王梓钧写的,当然,最后经过了专业人士的润色,不然很可能漏洞百出,其他书友正常看:。
    之所以登载这篇文章,不是因为他想出风头,作者署名他也直接署的佚名。而是如果真的不提前做准备,那么到1974年大量工厂倒闭,股市大跌,娱乐业绝对会受到很大影响。
    王梓钧可没幸灾乐祸看热闹的心思。
    文章随着杂志的热卖传开,一些人看了惊诧莫名,但大多数却一笑置之,今年台湾和香港的股市都在狂飙,哪里有什么经济风暴。
    反倒是当局找上门来,说刊登的文章妖言惑众,蒋院长刚刚上台就泼冷水,勒令马上整改。若不是王梓钧从中斡旋,恐怕《壹周刊》直接被封掉了。
    见没人当回事,王梓钧也无可奈何。只让姐姐大量收购面粉、菜油等方便面原料,等到明年这些东西价格要翻一倍。
    到了九月中旬,《上海滩》在香港和澳门的取景全部完毕,侯孝贤执导的《早安台北》也马上就要公映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剧组的其他人员陆续回到台北,而王梓钧此刻正陪着几位美女在澳门黑沙海滩晒太阳。
    林清霞和林凤娇、赵雅芝三女都是第一次到澳门,王梓钧免不了要陪她们游玩两天。昨天陪着她们逛了一天街,累得半死,今天却是大饱眼福。
    此时的泳装虽然还很保守,但三女穿上之后,前凸后翘,太阳下那白花花的几条大腿扔晃得王梓钧眼晕。
    “快挖,挖深点!”穿着一条翠绿色连体泳装的赵雅芝一边指挥,一边拿着铁锹在沙滩上挖坑。
    黑沙海滩上的黑沙又细又软,三女很快挖出一个人形大坑。
    林清霞和林凤娇分别逮住王梓钧的两手,赵雅芝在身后推,要把王梓钧推到坑里去。
    “救命啊,谋杀亲夫啦。”王梓钧夸张地大喊,脚下一踩空,整个人都摔进了坑里。
    林清霞和林凤娇被他带着一起倒下去,三个滚到了一起,那满怀的温香让王梓钧抱着不肯放手。
    林清霞不停地挣扎往上爬,林凤娇倒是不怎么抵触,却只能做样子离开。
    坑外的赵雅芝喊道:“你们快起来,我要填坑了。”
    两女连忙挣扎着爬起来,把还想反抗的王梓钧按到坑里躺下,然后三人一起往他身上铲着沙粒。
    “喂,你们这是要活埋我啊?”王梓钧很快就只剩下一个脑袋还在外面,三女手脚并用的在上面将沙子踩严实。
    林清霞“格格”地笑着说:“人家说这黑沙有矿物质,多埋一会儿对身体好,其他书友正常看:。”
    赵雅芝眼珠子一转,说道:“要不我们搬几块石头来把他压住,明天再过来看。”
    “好啊,好啊!”林清霞拍手道。说完,两女就拉着林凤娇到处找石头去了。
    海风吹着细沙不断移动,王梓钧晒着温暖的太阳,舒服地闭上了眼睛,却是难得这番惬意。
    没几分钟,林凤娇就一个人回来了。
    王梓钧问道:“你们不是去搬石头了吗?”
    “她们让我回来看着你,别让你跑了。”林凤娇说着捋了下垂下的头发,就在王梓钧身上的沙子上坐下了。
    王梓钧问她:“前段时间看你闷闷不乐的,现在开心一点了吗?”
    “嗯。”林凤娇点点头,用手掌托着下巴,“这些年整天想着赚钱养家,从没有这么开心地玩过。谢谢你!”
    王梓钧看了看她,问道:“两部戏都没让你当成女主角,你心里在埋怨我吧?”
    “怎么会?”林凤娇笑道,“要不是老板,我现在还在做舞女呢。”
    王梓钧道:“说过多少次了,别叫我老板,叫我的名字就是。”
    “好啊。”林凤娇转头看向远处的海平面,感叹道,“这里的景色真美,让人的心胸一下子就开阔了。”
    “阿娇,快过来帮忙!”远处赵雅芝传来了赵雅芝的声音。
    林凤娇一看,顿时乐坏了。原来赵雅芝和林清霞两人抬着一大块石头,被压得在半路上就走不动了。
    林凤娇连忙跑过去,三个女人抬着一块石头要把王梓钧“镇压”住,其他书友正常看:。谁知道刚刚到地方,王梓钧突然掀开沙子,从坑里起来冲进海水里。
    “快抓住他。”赵雅芝率先追了上去。
    王梓钧掀起海水,浇了她一脸,赵雅芝顿时还以颜色。
    一时间,四人闹腾着打起水仗来,海滩上充满了女孩子的笑声和尖叫。
    ……
    晚上的时候,王梓钧让三女随便四处逛逛,自己却只身前往拜访岑维休。
    这才是他留在澳门的主要原因。
    前段时间那个鬼佬给了他几个要抢电视牌照的联系人及电话,《华侨日报》的老板岑维休就是其中一个。
    王梓钧不找别人,唯独找上他,其原因就是因为此人能量巨大,十多年前英女王就给他授过勋。如今更是香港报业公会的主席,以及一系列著名公会、商会的理事长、会长。
    最主要的,这人亲***,谈起来要好说话得多。
    岑维休平时都在香港,这次来澳门是和澳门《华侨报》的赵斑斓谈一些报纸上的事宜。
    王梓钧说明自己身份后,很快就见到了岑维休。
    岑维休今年65岁了,戴着一副像蛤蟆镜一样的黄色镜片的近视眼镜,面上已露老态,但行动却很利索。他一身西装已经有些发旧,款式也是好多年前的,与他的身家很不相配。
    “岑老,深夜拜访,冒昧打扰了。”王梓钧握手的时候说道。
    岑维休笑道:“哈哈,我这把老骨头这两天在澳门正闲着没人聊天呢,你来得正是时候。喝茶!”
    王梓钧喝了一口,却品不出什么味道来。
    “前段时间香港的报纸,可因为小友吵得不可开交啊。”岑维休说道。
    王梓钧苦笑说:“您老就别提了,要不是有《华侨日报》相助,我在香港都快成过街老鼠了。”
    岑维休说:“清者自清,那么夸张的文章,又一直不敢署名地指桑骂槐,明眼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猫腻来了。如今的报界报人,可不比以前了。在香港,许多时候出钱就可以雇笔杆子说话,我这公会主席也无能为力。”
    “岑老过虑了,我认为香港的报纸在公会的管理下,已经做得很好了。自由、开放、公正,这也是台湾许多业内人士所期望而不可得的。”王梓钧道。
    岑维休听了这话多看了王梓钧一眼:“小友认为台湾的报界管得太宽?”
    王梓钧耸耸肩道:“这个不说自明。”
    “哈哈,”台湾的报禁可是折腾了不少报人,岑维休心照不宣地笑了,又道,“就看现在这位小蒋院长的了,那位委员长被报纸弄得害怕,早杯弓蛇影了。”
    王梓钧道:“报禁肯定会解除,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岑维休却只是笑,不再多加议论。老蒋是被当年的学生运动、知识分子和地下党给闹怕了,他老人家一日不死,报禁就永远解除不了。
    不论是此时的台湾还是大陆,都没有了他们自由报人生活的空间。处处的管制,不仅是报纸,连学校也是如此。
    这让王梓钧以前见过的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言:1947年的时候,因为政府删减教育经费,**三千学生要进当时的首都南京上访。进入北站后,当局勒令所有火车停开不卖票,学生们在厂房找到一个车头和27节闷罐车厢,由机械工程系自行diy组装并开出车站。政府大惊;遂拆掉一段铁路,土木工程系的学生利用路边工具材料重新铺好继续开;政府又拆一段铁路并收走材料,学生拆掉火车后段铁路补前段……
    要是搁现在,直接抓走了。
    又聊了一些闲话,王梓钧才提到正题:“岑老,听说您有意明年的电视牌照?”
    岑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