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继妃-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就这样在三太太的房中守着,却好像是度日如年一般,每一分每一刻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只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才等到苏子栎陪着安家老爷和太太一同过来。
  五太太、六太太、大奶奶和最后赶过来的二太太听见舅老爷来了,遂去了屏风后面。
  安余谦得了苏家来人的消息,虽然已经料到是妹妹不好了,可是看着妹妹这样出气多进气少的光景,一个大男人,却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不由就伤心了起来。
  “老爷,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先听听姑奶奶有什么话说。”高氏虽然也难过,却想着安氏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差人请了自己家老爷过来,必定是有事情要说。
  果然,安氏有话说,她只道自己如今只怕是不成了,要随着苏幼钦去了,可是却不放心留下女儿一个人,因此就求着苏母和哥哥要代替自己多多照料苏幼贞。
  苏幼贞听着这话,眼泪只是一串串的从眼中滚落,嘴巴死死的咬着手帕,就怕自己一不小心哭出声来,反而让众人心中都难受。
  可是在场的人那里有心里不难受的,眼看着好好的人就变成了这样,只怕是以后见面的机会怕是再也没有了。
  尤其是众人看着苏幼贞这样隐忍的样子,对苏幼贞的心疼又多了几分,当真是难为这孩子了,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先是没了哥哥,现在连母亲都没有了,以后还能依靠着谁?除了嫡亲的祖母和舅舅之外,似乎也真的就没有人可以托付。
  只不过苏子栎却不以为意,苏幼贞是自己的女儿,自己当然会好好照顾,什么时候能轮到外人帮着自己照顾了?难不成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人就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能照顾不成?
  不过安氏如今大概是病的糊涂了,才会生出这许多的想法,因此他就算是心中不乐意,却也没有说什么。
  苏子栎性子绵软,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妻妾的时候,苏子栎就更是好商量的很。
  高氏看着小姑子这样,忍着心里的难受说道:“嫂子知道你心里不畅快,可是如今你要好好的,贞姐儿才能好好的,你难道就忍心撇下贞姐儿?”
  安氏挣扎着抬起无力的眼皮看看苏幼贞,一滴泪水从眼角滑落。
  她怎么能舍得女儿,可是如今便是自己万般不舍却也只能舍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她的以后。
  “你说的这是那里话,莫说你如今还好好的躺在床上,便是真的到了那一日,自然也没有让贞姐儿受苦的。”
  苏母知道儿媳妇这是害怕将来新人进门以后,女儿受委屈,才有这样的安排。
  心里头不由的又多了几分难过,也难为她病成这样还能为女儿着想,到底是一片慈母之心。
  安氏听了苏母的话,大概是安心了许多,又断断续续的说了一些话,众人也都听明白了,不外就是要把她的嫁妆全部留给女儿苏幼贞做嫁妆的意思。
  苏母听了觉得也有道理,毕竟,苏幼贞是安氏唯一的骨血,这些东西留给苏幼贞也是合理,便点头应了,说是让管事的人回头把这些都交给安余谦清点过目。
  安氏见婆婆没有反对,又愿意把这些都给自己的哥哥留个清单,将来必定是不会亏待了贞姐儿。可是丈夫苏子栎却还没有表示,她又抬眼看看苏子栎。
  苏子栎才是苏府的当家人,才是女儿的最终依靠,要是苏子栎不保证,安氏是万难安心。
  多年夫妻,安氏实在是太了解丈夫了,他这个人最是耳根子软,现在或许还好,可是贞姐儿出嫁还要好几年的时间,到了那时候,他已经有了新的妻子儿女,对于贞姐儿这个女儿,只怕就未必会像现在一样。
  何况,到时候,有人吹着耳边风,贞姐儿的日子只怕当真难过。
  ------题外话------
  最近点击也少了,留言没有了,收藏不增加了,打滚求留言、求收藏啊~
  

  ☆、第四十四章  丧母

  苏子栎也知道妻子娘家的规矩是母亲的嫁妆都要给女儿,并不给儿子。这些事以前的时候,两夫妻闲聊的时候就说起过,当时安氏就说了,自己这些嫁妆将来和钦哥儿没有关系,都是贞姐儿一个人的。何况如今儿子已经没了,就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只能留给她。
  苏子栎当下便表示了,安氏的嫁妆一定全都给贞姐儿做嫁妆,绝对不让贞姐儿吃亏。
  “你安心吧,好孩子,不光是你的嫁妆,就是你院子里的这些东西,回头也让人拟了清单给舅老爷,这些将来都给贞姐儿做嫁妆。”苏老太太想着儿媳妇这些年的好处来,又觉得贞姐儿如今哭的栖栖遑遑的在旁边,着实可怜的很,因此心中到底软了许多。
  安氏是当家主母,院子里自然有不少的好东西,这些也是不小的一笔数目,苏母这样的表示,也是保证苏家绝对不会因为苏幼贞没有了母亲就薄待她,如此算是彻底的安了安氏的心。
  安氏冲着苏母感激的一笑,这个婆婆是好的,安氏早就知道,只盼着自己走了以后,女儿能在婆婆的照料下好生过下去。
  安氏知道,婆婆虽然不管事儿,可是从来说出来的话都没有反悔的,只要答应了,不管遇到什么难处都会坚持。
  不过婆婆到底年纪大了,只怕是精力不足,故而又说是自己手中的田产铺子就交给苏幼贞自己打理,账目交给安余谦管理。若是苏幼贞有什么不知道的就让老太太和安余谦帮衬一二。
  看着妹妹这样托孤,安余谦那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忙就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照看苏幼贞。
  苏母虽然觉得安氏想的多了,好像是自己家的人就要贪墨了她的嫁妆一般。可是苏母从来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她也能理解,安氏现在心里不安。好在苏幼贞这半年的表现一直很好,后园打理的井井有条,相比自己打理一些产业也能做到。
  因此苏母就算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安排,却还是答应了下来。
  苏子栎却有些不高兴了,不管怎么说,苏幼贞都是自己的女儿,就算这些东西将来都要给她做嫁妆,也应该是自己代为管理,怎么会交给做舅舅的管着?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被人笑话?不知道的人还不当是自己家里没人了,连女儿的嫁妆都要归舅舅家中管着。
  可是眼看着妻子这个样子,苏子栎却没有办法说出一句两句不同意的话来,唯恐自己说了什么,对妻子更是火上浇油一般,因此只能憋着这口气忍着。
  苏子栎那里知道,三天太心里,婆婆蔡氏是可靠的,哥哥安余谦也绝对不会做对不起自己女儿的事情,唯独丈夫虽然是个好人,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她实在是不敢有太深的期望。
  将来自己去了,丈夫这个年纪,自然是要续弦,等新人进门,自己的女儿就会成为这个家里多余的人,到时候,苏子栎眼里心里那里还能有这个可怜的女儿。
  倒是躲在屏风后面听着这些话的五太太和六太太两个在小声的议论着,说是三太太如此安排最好等等的话。要不然就算是现在答应的好好的,将来还谁知道呢,贞姐儿出嫁可还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呢。
  二太太的想法却不一样,听着三太太说了许多的东西,只觉得百爪挠心一般的难受。
  早就知道三太太这里嫁妆多,可是却没有想过有这么多,只可惜了,这些如今都要做了贞姐儿的嫁妆。谁家要是娶了贞姐儿过去,还不立刻就发财了。有了这许多的东西,就算是将来苏家不给一文钱的陪嫁,贞姐儿也会风光大嫁。要是这些东西能给自己的清姐儿一部分的话,清姐儿就会风光不少了。
  继而,二太太才想起来,现在三太太已经是这样子了,自己怎么还能想这些有的没有的东西,因此忙敛了神色,端正的坐好听外面说话。
  三太太安顿好了后事,到了这天晚上就带着对女儿的牵挂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寻找儿子。
  苏幼贞虽然和安氏不过一起生活了一年的时间,可是感情却是实实在在的,她在灵前哭的伤心欲绝,前来吊唁的人听见了无不感伤。
  秦氏从被禁足以后,就和锺哥儿的接触少了许多,如今好不容易安氏去了,她只觉得自己头上一直压着的大山没有了一般,便迫不及待的想着要和儿子多亲近。
  只是锺哥儿却只黏着苏幼贞,对秦氏倒是不大理睬。
  秦氏私心里就觉得是安氏从中使坏的结果,因此在自己房中诅咒安氏到了黄泉路上也不得安生。虽然知道秦氏对三太太有意见,可是就这样喊出来却和藏在心里是不一样的。
  秦氏身边的妈妈忙就一把扯住了秦氏,拉着她回到了自己屋里,又不知道花了多少的心思才算是把人给劝住。
  秦氏原不过是觉得安氏已经死了,总不能继续威胁自己,所以才敢口吐狂言。可是妈妈的一席话却让她忽然明白了,即便是安氏死了,她依然只是个妾室,在这个府中,她依然不过是个玩意儿,什么都不算。
  按照大周律法,妾是不能抬为妻的,因此,从做了妾的那天开始,注定了这这一辈子就只能是个妾侍。
  倒是卞姨娘是个实心眼的人,在府中这些年,一直都恪守本分,虽然生了儿子,却没有得到过多少丈夫的喜爱,所能依靠的就是安氏的贤良。
  她心里都总是念着安氏的好,觉得安氏不阻碍自己和儿子亲近,这就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仁慈。
  如今太太去了,她也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因此,卞姨娘每日里带着文哥儿、贞姐儿和锺哥儿三个孩子在灵前烧纸,倒是做的比其他人都好。
  莫说是贞姐儿心中感慨,就是苏母听说了,也觉得卞姨娘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多少大户人家,妻妾斗的那样厉害,偏生自己家里还有这样的好榜样,这也是三媳妇生前对人好的缘故。
  ------题外话------
  最近点击也少了,留言没有了,收藏不增加了,打滚求留言、求收藏啊~
  

  ☆、第四十五章  守孝

  苏幼贞对府中诸人的的表现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闺阁女子,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她还是能分开,那些面子上的事情不看也就罢了。
  只不过苏幼贞觉得,自己才来这个世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了。这样的时刻,身边还能有几个真心陪伴自己的人,却是难能可贵。
  只是不知道母亲去了天上是不是能见到她亲生的女儿呢?若是能见到,是不是也算是母女团聚?
  妻子去世,苏子栎心中也难受,虽然这些年和安氏算不上情深意重,但总也是相敬如宾。这么多年了,安氏对自己体贴,就是对几房妾侍也和睦,对庶子们更是关心的很,因此并没有红过脸。现下安氏去了,苏子栎心中也难过的厉害。许多事情他都愿意亲自去操心。
  苏子栎请了阴阳择准日期,最后定了停灵四十九日,又定了但日后开丧送讣闻。
  又请了一百零八位僧人在大厅超度亡魂,并不计较花了多少的银子,只说是公中应出的不够就用自己私库里的贴补,也算得上是全了安氏这一生的最后的体面。
  只是苏幼贞却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人都已经不在了,做这些还有什么用处?都不如活着的时候,好好的陪着说几句话。
  父亲对母亲,虽然说不上不好,可是却也说不上好,到底在感情上,父亲对母亲还不如对秦姨娘。
  安氏是当家的太太,如今她去了,府中再没有人能主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府中找出一位合适的人来接替三太太主事。
  府中有事,各家诰命、太太们少不得要来吊唁,府中若没有名正言顺主事的人,只怕就会混乱。
  老太太便做主让六太太正式管着府中的事情,因六太太年轻,且孩子也还小,需要人照顾,所以老太太又让五太太和大奶奶在一旁协助她。
  六老爷是嫡出,六太太管家是无可厚非,何况又有二房的大奶奶和五房的太太协管,如此,府中的人也都没有异议。
  六太太也就正式做了苏家的当家太太。
  六太太也是大家小姐出身,从前也是经常看着母亲管家,虽然到了苏家以后因为丈夫是幼子而不曾管家,可是对于处理这些事情并不陌生。
  如今府中有丧事,对她而言算得上是一桩大事。可是六太太却难得的不怯场,虽然是第一次办这样的大事,可六太太带着人都招呼的很好,事无巨细,确实妥当。
  安氏的丧事办的风光体面、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来错处。就是苏老太太对这个小儿媳妇也多了几分赞许。
  苏家的丧事,少不得有许多功勋世家和新进官宦之家的人来吊唁,只是让苏家的人意外的是,就连诚王府也派遣人来吊唁。
  诚王府侧妃乃是安氏的胞妹、苏幼贞的嫡亲姨妈,这会儿姐姐忽然就没了,侧妃担心外甥女,所以在派人吊唁的时候,特意安排人看望了苏幼贞,知道苏幼贞一切都好,这才算是安心了许多。
  虽然众人都知道安氏的妹妹是诚王府侧妃,可是侧妃不过就是好听些,终究也只是妾侍罢了,在府中也没有多少权利,就连出府一步都不能,因此这些年和苏家并没有过多的来往。就连三节两寿有些时候也不一定就会送东西过来,却不想今日忽然有此一处。
  不过这也让人都知道了,不管平日里是不是关系淡薄,只要是当真有了事情,亲人终究还是亲人。安侧妃在王府或许有些身不由己,可是她并没有忘记这个姐姐。苏幼贞虽然没有了母亲,可也不是无人照管。
  众人那里知道,安侧妃这些年在府中的境况不上不下的,说不上是受宠,也说不上是不受宠,不过就是平淡的过着。这一次之所以能让王爷安排人来却是因为怀孕的缘故,才格外得了这个恩典。
  只是她这样的一个恩典对于苏家尤其是对于苏幼贞来说,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安氏最终归入苏氏祖坟,家中不过是多了一个牌位。伤心的人有,但是更多的人很快就遗忘了这个曾经的主母。
  何况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不管心中如何痛苦,该怎么过日子的还是要怎么过,终究不能跟着去。
  虽然守孝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读书却是不影响的,因此苏幼文过了百日依然被送去保定读书。
  他现在是三房的长子了,被寄予更多的期望。实际上苏幼文自己现在也给自己许多压力,以前做什么事情前面都有哥哥在,如今那个愿意保护自己的人已经不在了,凡事只能靠着自己,还有四妹妹,也要自己代替哥哥来保护。
  他必须要让自己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不能继续躲在能干的哥哥背后,那就只有自己成长起来。别的他不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苏幼文带着对妹妹和弟弟的不舍得走了,府中就剩下了苏幼贞和苏幼锺姐弟两个人。
  他们要在府中守孝。
  孝中不能吃肉,穿的是素衣吃的是素菜素饭。别的人倒是也罢了,只秦姨娘看着觉得心疼锺哥儿的厉害,又想着锺哥儿并不是从安氏肚子里爬出来的,断没有这样受苦的道理,因此私底下几次求苏子栎,却也没有结果。
  苏子栎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先是失去了儿子,后又没有了妻子,心里头难过是当然的,如何能答应秦氏这样糊涂的要求。
  在苏子栎看来,苏幼锺虽然是庶子,可安氏才是他的母亲,做儿子的为母亲是守孝天经地义,并不能因为锺哥儿年幼就免了。
  何况男孩子,连这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