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不前后矛盾了么?如果不称帝,哪里来的国?甚至都不必讨论国号。
    “先立国,只称王,虚君位以待势成时变,仿始皇帝之前的三代旧制,两全其美。”
    段宏时这话,听得李肆都连连点头,学习了,读书人这弯弯绕的肚肠,真是什么都能说得浑圆。
    这个策略定下来,檄文该怎么写,引发了又一波热议,以至于众人都暂时将国号的事情丢在了一边。
    “当然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刘兴兆加入到议论中,随口就将朱元璋讨蒙元檄的口号搬了出来,苏文采、顾希夷等人点头。
    “不对,是奉天行道,征诛不平!”
    刘兴纯跟自己哥哥的意见不同,这个口号,翼鸣老道和徐灵胎薛雪等人点头。
    “这有什么区别?”
    关凤生田大由等人越来越觉得读书人多事。
    “当然有区别!”
    两边人异口同声。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字倾国
    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字倾国
    李肆和段宏时对视一眼,这时候有了默契,确实不同,这涉及到他们这个国,是以什么为至高目标。
    前者是把这国的目标定为推翻满清,可对李肆来说,这只是阶段性的目标。后者才将这个国的终极目标含了进去,那就是振兴华夏。
    但实际操作的步骤,是要先凝出推转未来华夏的引擎,这是一个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过程。用上那个终极目标,看似有些玄虚的口号,反而更务实一些。
    李肆跟段宏时等人浸心天主道的人深谈过,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打天下和治天下孰难孰先的问题,其他书友正常看:。
    常人总觉得先是打天下,然后才是治天下,这是两个割裂的进程。可将历史以一个“真”字细看下去,就能看出许多端倪,打天下的过程,同时也将治天下的格局铺陈出来。远非常人所认为的,打完之后,天下就是一张白纸,任由创业者随意勾画。
    这个道理看似复杂,解析华夏王朝开国的一件惯有之事就能有所体会,那就是大杀功臣。为何要杀功臣?不仅仅是为铺平后代接国之途,更是为了清除打天下的过程里,所涂抹上去的色彩,否则开国之君,总是没办法将打下来的天下,如白纸一般作画。
    当然了,即便大杀功臣,开国皇帝们也都没意识到,杀光了功臣,这天下也非一张白纸。所以朱元璋还要不停地杀官,乃至剥皮揎草,就为了他的理想国。
    一个反例是宋,宋的天下,历来被人认为是得国不正,可就是因为这不正,促使宋太祖靠怀柔之策解兵权,与士大夫分治天下,得天下之柔,同时也砥定了治天下之稳。即便后人怎么认为宋弱,终宋一代,物质和文化之盛,公论为华夏历史顶点。
    再一个鲜明例子是蒙元,所谓“马上打天下,也马上治天下”,那是因为它确实是在马上,也就是靠武力,硬生生夺了华夏。它治天下自然也就以这武力勾画。在崖山灭了南宋的同时,江南还在跑马毁田,这时候已经注定了蒙元无百年气运的结局,如此大势绝非几个英明皇帝和大臣能扭转。
    最后一例就是满清,满清与华夏官儒苛法相勾结而得天下,是窃占,这个过程就注定了它色厉内疾,无比心虚。也注定了它是武力外加华夏文明中犬儒苛法融为一体的存在,它是寄生人体的病毒,和蒙元那只吞人下肚的野狼不同,再受益于全球大势,所以它能有二百多年的寿命,它的长命不是靠几个皇帝造就的,而是它“打天下”的过程决定的。
    李肆反清,跟朱元璋反元,情形大不相同,为了真正的目标,李肆必须将打天下和治天下同步进行,甚至治天下要先行,其他书友正常看:。
    所以,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作建国根本,掀起反清浪潮,一心直奔北京,看似痛快,实则遗祸无穷,这是舍本逐末。
    再说了,李肆也掀不起反清浪潮,这不是乾嘉年间,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跟满人打得正火热,满清就是他们的正朔。前明的法家之策被细细梳理完善,编织成严密而有序的大网,紧紧缠住草民的**,而理学伦常进一步浸透,从心理上侵蚀控制,那根辫子,就是脑后插管的标志。
    就史实来看,康熙后期、雍正乃至乾隆的大半时期,反清的浪潮基本已经断绝,绝大多数“起义”,性质跟历代华夏王朝都有的造反没什么区别,并未带有民族色彩。
    由这个认识能推断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这时候的普罗大众而言,其实跟“奉天行道,征诛不平”一般无二,都是一样玄虚。华夏民族的脊骨已经被打断,正在沉睡,这面旗帜唤不醒他们,因为在他们心里,满清这鞑虏就是中华,而反满清的,才是鞑虏。
    唤不醒大众,却有可能扰乱自己的步伐,特别是扰乱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核心人才,扭偏正朝全新方向上下凝聚的人心。
    李肆这个国,敌人有两个,一个是外在之满清,一个是犬儒加苛法凝结而成的内在人心,攘外必先安内,这檄文与其说是给满清看的,不如说是给自己人看的,要让他们明白,这国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提“驱逐鞑虏”这个口号的时机还远不成熟,所以李肆决定,立国檄文选用“奉天行道,征诛不平”一类的口号,不提我们的国要有多大,要消灭谁,而只是说我们的国将是怎样的国。
    以此为基调写檄文,自然就很空洞,并且显出割据自立的意图,可现在这檄文,也并非最后一道檄文,不必太上心。
    立国称王,檄文定调,然后,国号的麻烦又丢了回来,书迷们还喜欢看:。
    李肆长叹:“英……还是不行,理由不解释。”
    众人颓然,心中都道,莫非四哥儿上辈子跟这“英”字有仇?却不知李肆前世的确跟“英”字有仇,大学里英语连挂四年,仇深似海……
    段宏时气得喘了好一阵才缓过气来,不过他还有货,最佳方案被否了,就把后备方案拿了出来。
    “若是不以英德为名,也可循正统之理,另选一地。今日举旗,也不是在英德,而是在这……”
    话没说完,大家都明白了,广。
    读书人都点头:“广者,大也,阔远无极,通夏,不错!”
    关田等实在人也叫好,熟悉,有气势。
    脑子里转着看上去还挺有气势的“廣”字,李肆还是有些不满意,广州、广东、广西,虽然是地名,却有些泛,地域性太强,而且还似乎少了点什么东西,跟汉唐宋明比起来,差得太多啊。
    段宏时见他还在皱眉,终于恼了:“未闻有攀附前朝而成正朔之国!既是新立之号,自然耳生,你又不用英字,难道真要弄那张楚南平之流的二字号?”
    李肆苦笑摇手,华夏、中国、中华,这都是文化意义的称谓,弄来当国号,那可比满清都走得远。
    广就广吧,大广……嗯,还行,幸亏是广,若是换成韶州的“韶”,那可就不知所谓了。
    段宏时后面的话很有道理,夏商周秦汉唐宋明,包括魏晋在内,华夏历史上,还真没一个是攀附前朝正统的名号立国,然后也被后人视为正朔,成就一番盛名的,所以不能取与前朝相同的号。但是要新起一个,大家都没听过,就觉得陌生。只有当这国崛起,势入人心之后,才会觉得耳顺耐听。
    “好吧,那我就自号……广王,建广王府,号令军政!”
    众人欣然下拜,李肆端坐受礼,收摄心神,沉声宣布,这一字,可真是重得倾国。
    政务这一面,包括跟青田公司的权力交割,广王府官职设置,政务运作流程,李肆就全交给段宏时等人打理,他得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军事上,而最紧要的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拿下广州。
    “当年广州可是守了十月之久,咱们这点人够用么?”
    苏文采很是担心,他还在盘算是不是将巡丁们鼓动起来,跟着李肆作战。
    “拿下广州容易,要稳住广州就难了。”
    透过玻璃窗看去,远处的广州城卧在深夜中,灯疏光孤,静寂异常,白日青浦十多万人的喧闹,似乎如过眼云烟,早已消散。
    “广州城,已经乱了。”
    李肆低声说着,他没看到也没听到,但是能感觉到。
    广州城西,广州将军衙门,惨叫连连,血水四溅,军标后营游击何孟风惊得呆立当场,直到几柄腰刀朝自己这边挥过来,他才魂魄归位,连连翻滚避开,一边躲一边叫骂。
    “王华!你这是作什么!?”
    何孟风跟着军标一帮游击千把,应召来到将军衙门集合,还以为是要商议广州城防的事。李肆举旗,万岁的呼喊声,几乎传遍了全城。
    接下来的事情,就跟当年三藩起兵一样,广东巡抚汤右曾孤身闯敌营,再没了消息,也不知生死,书迷们还喜欢看:。李肆的兵也开始在西关外挖壕沟,架火炮,看样子是要连夜攻城。
    不仅他们军标人心惶惶,抚标和调到广州城里的东莞镇标也都六神无主。李肆的兵,枪炮之猛,闻者已是心惊,何孟风这样的亲历者更是胆寒。此外,这广州城原本对李肆还是不设防的,他还领着南海知县的官职,明里暗里不知道在城里布下了多少内应眼线。
    何孟风跟同僚间都有共识,李肆要拿广州,易如反掌,相比之下,他要怎么稳定广州,反而麻烦得多。
    至于他们这些官佐要怎么自处,就只能满心凄惶地侯着上官军令。他们不是兵,亲族多不在本地。等打起来了,这些本地兵丁兵器一丢就当了老百姓,他们却跑不掉,朝廷的铡刀在等着他们呢。
    一帮官佐进了将军衙门,被带到偏处,军标中营参将王华刚刚露面,就挥手丢下一个字:“杀!”竟是提前动刀了!
    不仅王华的亲兵涌了上来,还有大批旗兵现身。何孟风这时候才骤然惊觉,被召过来的这帮官佐都是在年初青浦一战的亲历者,在后来的广州城乱里相互串联,怂恿乱民围攻光孝寺,部下又一直被李肆的抚恤银子吊着,跟青田公司走得很紧。
    “别怪我!我也是被逼的!”
    王华两眼凶光泪花一起冒着,在他背后,一个身影挟着冰霜般的寒气现身。
    “马催领!?”
    何孟风眼瞳紧缩,来人正是广州将军管源忠的亲信马鹞子。
    “赶紧处置干净,然后到西门弹压乱民!”
    马鹞子冷声说着,眼下是生死关头,这些军标官佐,都是汉人,不可信任,必须以雷霆霹雳手段解决掉,否则广州危矣,他们这数万旗人危矣。为此管源忠下了严令,但凡谁不可信,径直动手!
    上百兵丁围杀三四十被缴了武器的军标官佐,怒骂哀嚎声,利刃入肉断骨声响成一片。
    眼见没了活路,何孟风心中咆哮,早知道老子就先反了!
    轰……
    炮声就在将军衙门附近响起,马鹞子吓得僵立当场,王华更是抱头就扑在地上,李肆入城了!?
    “不对!是咱们的劈山炮响!”
    王华听了出来,接着喧嚣的喊杀声响起。
    “坏了……处置兵丁的人失手了。”
    马鹞子恨恨地说着,官要处置,兵也要处置,他们旗兵可一直在盯着军标,哪些汛棚不可信,哪些刺头是祸患,都心里有数。城门城墙有广州城守营和东莞镇标守着,他们旗兵就去清理广州的内患。
    可没想到,哪些绿营兵居然杀败了旗兵,还聚起来冲杀将军衙门了?
    “快走!”
    何孟风大喜,带着侥幸没死的军标官佐撞出了一条血路,跟自己手下的兵会合一处。
    “咱们……”
    同僚喘着粗气问,眼中的炽热火焰还被一层薄薄的膜压着。
    “反了!”
    何孟风抹开脸上的血,一把抽出部下的腰刀,朝天挥举,高声呼喝。
    “杀鞑子!”
第二百六十六章 广州血夜
    第二百六十六章广州血夜
    广州军标反了,李肆的天地会本就借着抚恤银子一事,在军标里渗透颇深,之前广州旗兵动手,军标的绿营兵还只是为了自保,杀退了旗兵后,天地会成员一怂恿,心态都朝得新朝富贵方向转化,径直杀向广州将军衙门,书迷们还喜欢看:。
    现在何孟风一帮军标官佐再加入到队伍里,不过小半时辰,将军衙门前就汇聚了近两千军标官兵,跟源源不断开来的旗兵对战。
    “天王有令,旗人区先不动,军标官兵护住西城,不让旗兵全城作乱,就是立下了大功,其他书友正常看:。”
    尚俊一直在广州城里,把握广州军政官员动向,将军衙门打得火热,他急急赶来,要贯彻李肆早前交代的方针。
    何孟风等军标官佐既是无奈,又是释然,无奈的是拿下将军衙门这一功是没指望了,释然的是,总算是能接上李肆的线,至于后事……
    “诸位共襄义举,天王是情义中人,怎会忍心让诸位亲族遭难?只要报上住处人等,我这就安排急递,把诸位的亲族接到广东。”
    尚俊开口,军标官佐们大喜过望,纷纷照尚俊的交代写下书信,何孟风将信交给尚俊,心头这才恍悟,自己……也真的成了反贼?
    “天王进城了?”
    将心头这一丝摇曳丢开,何孟风只能向前看,如今广州城这局势,李肆越早进城,情况越明朗。
    “太平门被城守营和东莞镇标占着,旗兵也赶过去不少,周围都是民居,不便攻城。”
    尚俊摇头,嘴上这么说,心中却透亮,李肆可不会趁夜攻城,只会先调动在广州城里的明暗力量。
    何孟风等人还有心去攻西边的城门,可别人已经动手了,深夜之时,枪炮声终于击碎了宁静,太平门前正打得火热。
    “拿下西门!不但东主重重有赏,李天王还要给咱们封官!”
    韩再兴高声喊着,周遭上千人也呼喊相应。这些服色各异,手里武器也是纷杂混乱,有鸟枪有弓弩,甚至还有人推着小炮。
    韩再兴是韩玉阶的儿子,原本替父亲照料着湖南生意,可父亲在广东出事后,这个从小练武,立志从军的汉子再没了经商的心,加上年羹尧在湖南清剿粤商总会的势力,他就逃到广东来,组织起了族中子弟,想投到李肆手下当司卫,书迷们还喜欢看:。
    原本韩玉阶还有踌躇,一直拦着儿子,可今天李肆青浦举旗,韩再兴不愿再错过这个机会,四下串联,将广州城里那些粤商总会的商人护卫纠合起来,居然也有了上千人,径直攻打太平门。
    “咱们该怎么办?”
    西关外,安金枝宅邸里,大帮住在城外的商人也聚了过来,朝安金枝讨教方略。
    安金枝刚从青浦回来,一颗心还七上八下地吊着,他可没料到李肆这么快就举旗,但紧张之余,内心还有一丝大石落地的轻松。以他的商人心性来看,一场豪赌已经开台,他不敢自比吕不韦管仲,但如果新朝真能砥定,他混个开国元老,却是怎么也跑不掉的。
    听到商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该如何应对,不少人还准备搬运家中细软,赶紧逃掉,安金枝定神嗤笑:“到这般光景,李肆若败,咱们这些名列粤商总会名单前列的人,朝廷,哦,清廷,还能饶了咱们?”
    安金枝抖着脸上的肥肉,话语坚决:“这一辈子,你们能遇上这么一场赌局,该好好谢谢老天爷!”
    “赌局”一词,顿时让商人们想法统一,跟着李肆一路都赌过来了,现在可不就是跨过那道门槛的时候?
    “可惜咱们在城外!城里韩玉阶的人已经动手了。”
    那个之前鼓动起大家义捐的商人非常遗憾,城门虽然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