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尚俊所掌的天地会是不见光的秘密组织,更由李肆一手把控,性质跟那个大国的中央情报局一样,活动范围都在英华之外,由此任务也相对繁杂。刺探清廷动向是最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就已涵盖太多。为此正不断向清廷治下的官府和民间渗透,搭建情报网络。
    罗堂远所掌的军情处划到了军令厅之下,专为军事服务。不仅肩负绘制军用舆图的使命,陆海各军侦骑哨探都要向其提供军情。借着俘虏的若干清廷绿营要员,军情处还在当面清军绿营里发展了自己的一套情报网络。虽然跟禁卫署和天地会相比,规模最小,人员最少,但职权却跟于尚二人平行,甚至经常是于尚二人为罗堂远打工,毕竟英华现在还是以军事为重。
    这一套架子是因应需求的专业分工,相比之下,满清压根就没有国家级常设情报机构。
    满清没有情报机构,的确难以想象。汉人王朝时代,自唐时起,对内对外的情报机构就相次建立,如唐时武则天的内卫,宋明时职方司所承担的一些职责。对内自然是巩固皇权,对外则是基于实用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华夏非四海宾服的中央王朝,而是疆域有边,教化有限,外敌确在。
    总体而言,对外的情报机构很难摆上台面,但终究在汉人王朝的体制中一直存在。到了满清,原本还承担着一定谍探任务的兵部职方司再不提“外”字,而原本明代的东西厂内厂锦衣卫也被当作苛酷之政给废掉。前者看似摆足了中央王朝的架子,后者更是被当作“仁治宽政”的象征,被不少人拿来说事。
    可满清的皇权已到极致,臣子就是奴才,“朕即国家”名至实归。在奴才里找一些心腹,靠渐渐发展起来的密折制度,人人皆是特务,相互监视,只有一个上线,那就是皇帝。以此政策对内,面子既光鲜,骨子又实惠。
    而什么对外的情报机构,既然朕即国家了,那什么是外,该知道什么,就得以皇帝的心思来定。立个常设的对外情报,难道要把这内外之分,敌我之辨,丢给一帮小吏来定?当然不能,所以终满清之世,竟然没有一个常设的对外情报机构,名义上兵部左侍郎还管军情,但这“管”,却是因事而管。
    具体到实务层面上,那当然是有情报人员的,比如禁卫署就抓到过年羹尧,范时崇、陈元龙乃至穆廷栻、施世骠的细作,可只是军政细节,因人成事而已。英华占着一隅之地,情报机构就有三个,以情报能力论,英华甩了满清不知多少条街。
    清廷和康熙是否将西北作为战略重点,虽说坐等也能有结果,却不符合英华传统,当然也就是李肆的行事风格:抢占先机,绝不坐看风云。之前应对胤禛的青浦佛冈两战如此,韶州之战如此,之后出击广西和福建亦如此。小小英华三板斧,砍得满清一口气老是提不上来,才砍出了现在这样一个局面。
    如果清廷选定西北为战略重点,英华就可放心地大展拳脚,选定英华的话,越早准备越有利。
    而这个结论,就要由于汉翼、罗堂远和尚俊给出,三人举行初次联席会议时,脸色都很是沉肃。
    “军情处最近的重点还在福建和江南绿营,湖南绿营是年屠夫之前刚拉扯起来的,渗透不多,层次也不高,拿到的情报都太零碎,从这两面很难看到西北的动向。唯一有点迹象的是湖南江西绿营都在点马,可那也是营头们听说西北要打仗,补不了军马,自己有了动作。”
    罗堂远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尚俊,在他看来,这事还得靠尚俊。
    “不知道天王为什么要我来掺和这事,好像跟我无关。”
    于汉翼资格最老,说话也就很直接了。他负责内部事务,清廷要做什么决策,他还是下家,得等着别人给他情报。
    “这事是归兄弟我负责,但必须借重两位。”
    面对这两位小了他十来岁,地位却稳稳压在他头上的同行,尚俊语气很恭敬。
    “直接说,咱们都是做事,相互打下手是应该的。”
    罗堂远挥手,于汉翼点头,尚俊暗自松了口气。在他看来,李肆已经有了判断,但需要自己找出更多实证,而且这实证不能只来自自己一方,只来自北京探子,还得从另外的途径拿到佐证。
    “那么……需要罗兄弟对咱们周边清兵摸底,如果周边没有大动静,那就能确认动静在西北。”
    这个思路就让罗堂远轻松了,没错,二选一的事,如果确认不是这里,答案就在那里。
    “于总办这里,应该有商人的线,透过他们去摸西北的情况,我这里是有清廷谕令西北官府筹集粮秣的情报,但只是大面上的通告。鞑子皇帝现在习惯用密折直接指示督抚办事,兄弟我手下无能,还没那本事摸到鞑子皇帝的奏折,所以督抚具体做到什么程度,就得靠于总办去把握。”
    听到“商人”二字,于汉翼眉头顿时拧起来了,可恶的商人……去年湖南商人于颂带着江西商人密谋作乱,他在这事上栽过大跟头,从那之后就对商人没好感,跟商人打起交道来也格外手重。
    “这是求着他们做事啊,不能打不能骂,还得拉下脸,唉……”
    禁卫署衙门,于汉翼长吁短叹。
    “要不咱们开出清单,交给尚头目自己搞定?”
    部下出了馊主意,被于汉翼一个冷厉眼神盯回来,尚俊是看着英华之外的,这手要是伸回来,跟他外面那一圈混在一起,禁卫署以后怎么做事?再说了,他禁卫署这点小事都要让别人帮忙,李肆倒不会骂人,小姑奶奶可又要奚落他了,等等……小姑奶奶?
    于汉翼脑子一个激灵,那小姑奶奶可比谁都有法子从商人嘴里掏情报,不,她甚至不用商人开口,只是李肆要知道了,会不会说这是违反规制?
    “什么规制?四哥哥给禁卫署的职责章程里哪条不准我提供情报啦?”
    关蒄两眼放光地说着,听说有这么一桩大事,正闲得发慌的她雀跃不已。
    “但是……”
    李肆当然没定这种规矩,可于汉翼还是隐约有些后悔来找关蒄,总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
    “别但是啦!我会给四哥哥说,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他要罚谁都不准!就只能罚我,反正他也不是没罚过我。”
    关蒄撅着小嘴,又想起了当年被李肆关地牢的事迹。
    就当是让关蒄散散心,放放风的乐子吧,于汉翼这么安慰着自己,然后就听关蒄招呼着侍女:“去跟林小丝、刘旦和王九说,神通局该行动了!让他们马上找我报到!”
    神通局……
    于汉翼打了个哆嗦,关蒄竟然也建了个秘密情报组织!?他忽然觉得,自己对这个天才神算小姑奶奶,了解得可是远远不够。
    北京,胤禩府邸,看着正刻意压制住喜色的胤祯,胤禩也努力按下自己正惊跳的脸肉,只觉原本那般熟悉的十四弟,已经变得无比陌生,其他书友正常看:。
    “八哥,掏句心窝子话,听得皇阿玛当时那话,我都差点栽进湖里……”
    按下了喜色,浮起的是愧疚,这是发自胤祯心底深处的情绪。原本就一直站在牌局外,为这八哥摇旗呐喊,却不曾想,转瞬间就被康熙一句话拖入了牌局,而八哥却被丢在了身后。
    “这……这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十四!我们兄弟终于能齐心协力,为皇阿玛分忧解难了!呜呜……我……我这心窝子,真真是快欢喜得炸了!”
    胤禩脸肉平了下去,拉住胤祯的手,喜极而泣。
    “抚远大将军!?老天开眼啊,我就想着,咱们总该有人出头的!果然是十四!”
    “那跳腾得正欢的冷面四哥,一张脸会不会崩裂了呢,哈哈……”
    胤禟胤誐也赶来了,两人虽不如胤禩那般夸张,却还是满心欢畅。
    “咱们帮着八哥好好造炮,十四你就在战场上可劲地打吧!”
    “有八哥的炮,绝对马……不,炮到功成!”
    两人一边拍着胤祯的肩膀,一边晃着胤禩的胳膊,这两人浑无机心,之前康熙训斥胤禩的话他们可都听进去了,只觉胤禩确实没了希望,正是消沉时,却不想跟他们一伙的胤祯骤然得了抚远大将军的位置,这位置跟那位置,也就是一步半步的距离,难怪他们兴奋异常。
    “是啊是啊,我的炮,就是为十四造的……”
    胤禩抹着眼眶咬着牙,跟三兄弟抱在一处。
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箭之训
    第三百一十九章五箭之训
    “要什么炮,要多少,十四你赶紧定个章程,过过皇阿玛的手,压到兵部,咱们就马上开工!”
    康熙那张对着他时时露出冷笑的面容在胤禩脑海中翻腾不定,胤禩吞下一肚子血泪,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自己是陷在泥潭里的鸭子,怎么也难上天了。
    虽然还有些不甘,可胤禩也承认,康熙看中胤禩,对自己是一桩好事。胤禩出身他这“八爷党”,必然得靠他们这帮兄弟撑腰,日后真有机会登顶,也好过被那冷面王胤禛压在身上,那可是绝难翻身的前景。
    转换心态之后,胤禩就决定,要全力帮着胤禩办好这件差事,拉着胤禩进了书房,就开始沉心琢磨实事。
    “八哥我造的炮确实不如那李肆,却比景山和铁匠营的炮好得多,准噶尔没什么炮,当年皇阿玛能打败噶尔丹,靠的也就是炮,所以十四啊,这炮可是重中之重。”
    胤禩说着说着自己的心口也重新热了起来,没错,准噶尔以骑兵火枪为重,不怎么会炮,康熙让他帮着胤祯造炮,未尝不是一种认可。
    听到“准噶尔”三字,胤祯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吞了回去。再度开口时,已是另一个话题。
    “八哥和四哥,都跟那广东李肆打过交道,八哥窥得了他的火炮根底,就不知四哥窥到了什么,若是四哥也愿如八哥这般助我,何愁大敌不灭。”
    “老四?说不定这会正在砸菩萨像呢。”
    胤禩和胤禟胤誐对视一眼,都哈哈笑了起来。
    “晌午时分就闷在了书房里,饭也没吃,往日都能听见的念经声也没了。去年在广东遭了那么大罪,之后又被皇上摘了十东珠顶子,也没见我家主子这般消沉过,十三爷,您可得好好劝劝,其他书友正常看:。”
    雍王府,太监苏培盛引着胤祥朝后院书房走去,一边走一边念叨着。黄昏的金光洒下,映在胤祥脸上,显出的却是一层黯淡气息。
    “滚!”
    胤祥推开房门,得到的是一声烦躁到极致的怒喝,反倒让胤祥振作起来。
    “四哥,你怎么知道我这袍服是千针坊来的,随便折腾都难破?”
    胤祥开着玩笑,里面的胤禛哎呀一声,急急迎了过来,满脸歉疚地赔罪。
    “还是四哥你稳得住,我知了消息那会,就只想着胡天黑地大醉一场。”
    “十三你啊,别笑话四哥我出丑了,实在是想不明白,十四他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圣心莫测,没人想得明白啊。抚远大将军印启封的时候,大家还以为会从几个铁帽子王里挑一个能坐得住马扎的,却没想到……”
    “其他倒没什么,十四……十四太年轻了吧。”
    两兄弟坐定,一番感慨,相对唏嘘。
    “这位置跟那位置,就差半步,难道皇阿玛竟是把心思放在了他身上?”
    胤禛终于说到了主题,经过广东之事,一番沉浮后,他夺嫡的心思烧得正旺,却被这一盆掺着冰渣的冷水当头泼下,心胸那股不甘也如将熄的炭火一般,滋滋升腾着青烟。
    “四哥不必这般丧气,半步也是差,再说还不清楚十四这抚远大将军,到底是抚西还是抚南,这两处可有绝大的不同。”
    胤祥努力地安慰着胤禛,同时也在感慨,胤禛和胤祯这一母所出的亲兄弟,往常就不怎么对付,现在更难叙兄弟之情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胤禛摇头道:“还会是哪?西北定大将军之事,已经吵吵半年了。我倒是一直劝皇阿玛先收拾南面那李肆,可他老人家就是听不进去!现在李肆也打累了,我看皇阿玛也想先喘口气,解决了西北再说南面之事。”
    正说到这里,苏培盛在门外通报十四阿哥胤祯来访,两人对视,满眼疑惑。
    “小弟来此,是真心求四哥指点的。”
    “一家兄弟,何必这般客气。只是西北之事,四哥我知的估计还不如你呢,就不知道该怎么帮你。”
    胤祯很直率地开口,胤禛压着翻腾的酸意回应,这话也并非推脱。他一直就没接触过什么兵事,也是从广东李肆一事上,透过年羹尧有那么一些经历,却跟西北形势完全不沾边。
    “听闻四哥跟广东李肆打过很深的交道,还有手下知得李肆的根底,小弟冒昧,不仅想听听四哥的教诲,还想找四哥要人。”
    胤祯一边说着,一边鼓足心气,直视胤禛眼瞳,心中飘过康熙的话,“你那四哥,做事是能做的,得他相助再好不过。就看他是不是能丢开杂念,全心帮你,如果不能的话,朕可是会很失望的。”
    “四哥,包括八哥在内,往日咱们有些生分,那都是有二哥的事夹缠着。现在二哥坏了,皇阿玛又不再提起那事,咱们就不该继续念着过往,而该抱成一团,为皇阿玛好好分忧。”
    见胤禛目光有些闪烁,胤祯嘴上继续用着力,他当然不会透露康熙的话,但推着胤禛帮自己,这也是为胤禛好。
    “十四你这可说得太远了,哪还跟二哥扯上了啊,别说四哥,我都在纳闷,你不是要去西北么,琢磨南面的事干嘛?”
    胤祥赶紧出声,这也的确是他和胤禛的疑惑。
    “我是去西北,可皇阿玛要……一石两鸟,就只能这么说了,四哥和十三哥别怪罪我。”
    胤祯躲躲闪闪地说着,胤禛和胤祥却是渐渐瞪大了眼睛。
    “不管去哪,四哥我能帮的,绝不皱眉头,只要能让皇阿玛安心,大清朝安稳,我胤禛心窝子都能掏出来。消息,我给你整理条程,人,我挑最熟最有力的给!”
    胤禛掷地有声,胤祯欣慰地笑了。
    “咱们兄弟,就该谨记阿兰豁王的五箭之训,一个人是一枝箭,随手一折就断,可兄弟齐心,聚在一起,怎么也折不断!”【1】
    胤祥在一侧感动地说着,胤禛和胤祯把臂摇着,都重重点头。
    待得胤祯走了,胤禛脸色无比复杂,既有激动,也有委屈,更有不甘,“皇阿玛,终于用了我的进言,但却没用我。十四已是占了天大便宜,却还要朝我伸手,是故意要见我笑话吗?”
    胤祥语极真挚:“四哥,你那般能忍的,现在已是最要紧的关口,你就还得忍下去!”
    见胤禛皱眉,他解释道:“前面说了,得了抚远大将军,不等于就有了定论,离那位置终究还差着半步。皇阿玛虽然没用四哥,却用了四哥的进言,怎么也是好事。只要四哥全心助十四哥,一能解四哥心头最大的忧虑,二也能让皇阿玛看见,四哥是踏踏实实办事的稳当人。”
    胤祥压低了声音:“十四哥这般年纪,却被皇阿玛骤然拉出来,也许是有心看看他,可说不定,更是想看看其他兄弟呢。这个关口,谁步子慢了,在皇阿玛心中,多半就再无念想。”
    胤禛沉吟片刻,眉头舒展开,的确,胤祯一直默默无闻,根基太浅,康熙怎么也不会急着定下胤祯为人选,书迷们还喜欢看:。现在丢出胤祯,怕还有考察他和胤禩等皇子的意思。
    “你刚才说得好啊,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这不是为十四办事,而是为着皇阿玛尽心!”
    胤禛的心思也转了过来,脸上浮起自信的神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