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玉阶点头,英华倡工商,给了商人历代未有的便利,但因为把规则摆在明处,也给了商人下了历代未有的束缚。想要做大事业,以往那种攀附权贵的处世之道渐渐无用,就得在生意本身上挖空心思琢磨,很多豪商世家都感觉吃力。一些人奋进,不管是转业,还是在南洋公司下力气,反正是削尖了脑袋朝前走。一些人退缩了,把银子当作本钱,丢给英华银行乃至三江投资,坐等食利。一些人却还不甘心,总把心思放在权谋上,想挣脱乃至打破李天王凝出的这个局面。
    忧虑也浮上韩再兴的心口,父亲面临的局面的确很危险。儿子是三贤党,工商总会又有人搞这般图谋,任何一个上位者都会怀疑,自己父亲是不是在背后推波助澜?
    现在英华还是草创时,天王府内部还没什么倾轧,李天王也是对外狠辣,对内仁厚。可此事损及天王权柄,以天王在康熙盛世都能崛起的英明,处置此事可绝不会手软。
    越想越怕,韩再兴不仅酒醒,额头也出了汗。
    “父亲最好辞了会首,稍后有机会觐见天王,我也会设法跟天王说上两句。”
    韩再兴的建议是为家族安全计,韩玉阶点头,他可不是不知进退之人。当年李肆在清远遇刺,跟他有关,之后还依旧重用他,韩玉阶已觉不胜惶恐。上位者的信任是有极限的,而他已早到了顶点。
    九月十日,李肆在普仁殿偏殿召见韩再兴这一批要回黄埔讲武学堂继续进修的军官,他一脸清减,显出这段时日很是操劳。
    “听说你们自称是黄埔零期,有这份心气,很好。不止是你们,之前短训班的学员,都要重新深造,为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李肆和声问着,众人互相看看,韩再兴原本是他们的意见领袖,可因为心中有事,没有抢这脸面,于是都有些踌躇。
    何孟风站了出来,“禀天王,我等虽经短训,但时日短,所学不成体系。战时对部下把控依旧不足。长沙一战,跟天王弟子相比,辖下所部伤亡甚重,因此需再学再进!”
    李肆满意地点头,这个何孟风虽是绿营出身,却很有潜质,是自己嫡系亲传之外,跟韩再兴等人一同新起的出色人物。
    何孟风所言,正是李肆对长沙大战,自军表现的一项重要总结。虽败康熙二十万大军,但自身战死近两千人,伤近万人,最初让李肆很不满意。他觉得英华军火力强大,装备精良,训练充足,军心也高。怎么也能跟百多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英军相比,为什么打半火器化的清军依旧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
    客观因素有很多,雨天肉搏战是一桩,清军有康熙亲自督战,悍勇不退也是一桩,但对比毙俘十一万人的战绩,李肆总觉得英华军现在还难以称得上是完全的近代军队,那么主观因素又是在哪里呢?
    长沙大战后,军队一如既往地作了总结,查看各部伤亡数字,李肆看出了一些端倪。老司卫出身的指挥官,所带部队伤亡普遍小于其他人所带部队。原因正在于,老司卫出身之人,历来都重整体进退,善于观察战场,对部队把握力度很强。毕竟英华军的作战教典,是他们亲身一条条凝练出来的。
    而后期转入的指挥官,特别是翼长以上,这方面的能力就很欠缺。举个简单例子,在长沙城北冒雨突击浏阳河捞刀河防线的时候,突击波次的编排,各波次兵力的配属调度,很多细节都掌握不好,对每波次攻击的目标设定也不够实际,虽然很快突破防线,但每一波次伤亡都很重。而那些有效把握部队的指挥官,能精心调度,让每一波次的攻击充分发挥效力,却又在付出太多代价之前及时被新一波次兵力替换,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伤亡,同时又达成了作战目标。
    简单说,指挥官能力不足,还没完全适应火器化作战体系的特点,使得英华军没能完全步入到近代军队行列,从而对清军形成足够的代差优势,其他书友正常看:。而中层基层指挥官的具体缺陷,就在于思维还是平面的,不能将尽量多的因素纳入到思考中,形成立体的作战思维。
    这就是李肆要重训军中指挥官的背景,要将教典一条条掰碎了,变成这些军官的系统知识。
    环视这批军官,李肆道:“你们都是黄埔讲武学堂出身,也都是我的弟子,不必自外于我……”
    一番劝勉加训诫,军官们兴奋中带着些惶恐地退下,韩再兴鼓足勇气,求了单独觐见。
    李肆在舒适的肆草堂置政厅见了他,随和地道:“以你在广州那一夜的功劳,现在还是委屈你了。不过军中就是这样,能力不足,还要踞在高位,不仅会害部下,也会害了自己。所以才给你们一步步尽量走得踏实些。”
    照着黄埔学堂练出来的坐姿,韩再兴挺胸昂首,坐得笔直,对李肆这番勉励很是感动,被问到来意时,他犹豫了一阵,才终于说出父亲韩玉阶的顾虑。
    李肆很严肃地道:“你爹也是糊涂了,他有啥心事,让他自己来说,你代他说的话,我一概不听。”
    韩再兴顿时大汗,却不想李肆再问:“那你自己,对立明禅位之事是怎么看的?”
    韩再兴还想踌躇,可对上李肆那直视而来的平静眼神,再没了顾虑,径直道:“朱明已经亡了几十年,我们英华,不管文武,没有拿过朱明一分薪饷,更没为朱明效过一日力。这英华是天王带着我们所立,要我们为朱明牺牲流血,哪怕一日,也不愿意!”
    李肆沉默,片刻后他才道:“朱明是怎么亡的?”
    这是李肆自问,不等韩再兴回答,他就接着道:“朱元璋建大明,驱逐蒙元,得了华夏正朔。但他立国,以法家为度,推行复古。在他的勾画里,大明是农人、士人和朱家这三方。工商、匠户、乐娼等等,都低人一等,被推到他所画天下舆图的边缘。”
    “以永历绝明国祚算,前明立国二百九十四年。朱元璋的勾画,最初勉强对上实际,可在他还没死时,就已有明显差别。到了成祖时,商人就在东南崛起,那勾画的天下舆图,已经跟实际完全是两番景象。”
    “可文人依旧拿这舆图治国,不是迂腐,而是靠此舆图,他们能把握权柄。渐渐的,舆图上只有三方,实际却有四方。商人靠着笼络文人,在舆图之外,跟文人一同食利,朱家君王,被那舆图限着,无法直接掌控商人。”
    “到了明末,乱民四起,满洲叩关,商人不仅没有帮着朱明稳定天下,反而在乱中取利。文人如东林党之流,跟商人盘根错节,依旧在吸食脂膏,明争暗斗,这是道德之差么?不止如此,根本问题在于利益。朱明没有给商人一席之地,利益无法从正道中来,自然就难以指望商人为朱明输利。”
    “明亡之因看出来了吗?那就是格局问题,朱明的国政格局,不能照顾和容纳各方利益,特别是商人这般重要群体,所以这格局终究是要崩塌的。”
    韩再兴静静地听着,就觉自己心灵正被深邃的历史之流洗刷着,让他份外通透。他虽然算不上什么文人,可李肆刻意用粗浅之词讲述的道理,却能完全听懂,不至于插嘴说出“我们英华可是照顾商人”这种痴呆话来。
    李肆接着道:“我们英华,勾画这天下舆图的时候,就得吸取这样的教训。商人,我们画进来,那是不是要将读书人如前明对待商人那般画到边缘去?当然不能,那就是犯了同样的错误。英华的读书人,以后会跟传统的读书***不相同。但根基却并没有本质差别,依旧会有圣贤书,依旧会有仁义道德。治国、倡德、研道,乃至领军,都还要靠读书人。所以,读书人,也得画进来。”
    “不仅是商人和读书人,工匠、农人、军人甚至乐户,只要是循天理而存的正道之人,我们都要画进来,一视同仁,这,就是我们英华的天下舆图,书迷们还喜欢看:。”
    李肆正说到这,韩再兴感觉附近有异,眼角扫去,却看到厅堂侧面一扇门正微微开着,似乎有个身影正倚在门边,那是偷听么……不不,该是天王文书在记录吧。
    李肆没注意韩再兴的动静,他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到此话归正题,为何要立明?是还有前明的遗老么?不是,是因为,前明已经亡五十多年……如果以崇祯死国算,已是七十多年,但却是华夏正朔。在它身上,有太多教训,也有太多遗产。”
    “就以君王论,前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我们英华,不,该说是我李肆必须要继承的。而以前明一国论,对外族不和亲、不纳贡、不屈膝,这也是我们英华一国所要继承的。具体到文武之士,前明三百年,给华夏之史也留下了足够多,足够耀眼的篇章。这一面旗帜,如果我们英华没有根脉相连,华夏历史,以何延续?”
    “我知道新旧之儒,乃至一些商人,都对立明禅让一事图谋不良,但我英华到底跟前明是什么关系,这一问不能逃避。毕竟前明只亡了几十年,还有不少是前明时出生之人,并非跟我英华隔绝百年,毫无关联。”
    李肆终于再注意到了韩再兴:“英华与朱明,到底该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也是一个角色,要画在英华舆图上,否则就是一段空白。空白之地,对军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韩再兴下意识地挺胸答道:“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去占领!”
    李肆满意地点头,“至于怎么占领,是远远监视,还是派人驻守,这就要看实际需求,同时也要看敌人在哪里,所图为何了。”
    韩再兴懂了,不仅懂了整件事,同时也懂了该怎样去劝父亲安心。
    空荡荡的置政厅里,李肆转向厅堂侧面那道虚掩着的门,话语里满带暧昧:“段小姐,愿意跟我,还有你叔爷,分享一段绝密的历史么?”
第四百三十一章 尘封的历史与扭曲的真相
    第四百三十一章尘封的历史与扭曲的真相
    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无涯宫驶出,在黑衣骑士的前后卫护下向南驶去,其他书友正常看:。无涯宫南面是朱雀门,左右分别是禁卫署衙和侍卫亲军驻地。接着再出大中门,左右是中廷署衙和觐见事房。大中门之南则是一片壮阔广场,包着铁皮的车轮碾在石砖铺就的地面,颠簸被车架托起车厢的弹簧垫层消减大半,传入车厢内部,再被包着鹿皮的海绵坐垫吸收,身下感觉的是一股绵密而细微的震动。这让天性倦懒的段雨悠睡意难当,不是对面坐着李肆,估计她早就甜甜入梦。
    段雨悠掀起车帘,透过玻璃窗看出去,顿时被这片广场的宏伟所震慑,这里差不多有整个无涯宫大小。广场还没完工,无数工匠正在忙碌中,广场正中还有一座不高的建筑,正被参差不齐的脚手架围住。
    “这是天坛,长九百九十九尺,宽相同,跟紫禁城***外皇城前院差不多大。由内到外有三圈沟渠,跟二十四条水道相间。最外圈是灰砖地面,中间是青石地面,内圈有庭廊遮掩,地面是大理石,中心的祭天台是汉白玉加英石所建,整项工程耗资二十万两银子,你……会不会说我是豪奢无度?”
    坐在段雨悠对面,正在翻看文书的李肆淡淡地说着,段雨悠轻咬嘴唇,压低眼帘道:“天王前知三千年,后知三百年,乃非凡人物,做什么都自有道理。小女子目光短浅,只看得到一己之私,怎敢评度天王所为?”
    虽是冷嘲暗讽,但态度却比李肆预想要好。这姑娘被他非礼过,却还能镇定下来,像是什么事没发生,又回来“上班”,估计是严三娘去做过工作,如此李肆就好做后面的事了。
    “你这话对了一半,我李肆来此人世,天生就担起了非凡之事,这是上天注定的,我自己无法逃避。”
    李肆放下文书,直视段雨悠,不管是语气,还是目光,都带着一股似乎沧海桑田也难抹消半分的坚定,让段雨悠神思也恍惚起来。
    接着李肆道:“但我所负之责,就是要让天下人评判,度量,看我所作,究竟离大同之世有多大差距。为君者,注定是要背负骂名,这也是无法逃避的。”
    连连说到“无法逃避”,段雨悠冰雪聪明,已有所悟。
    果不其然,李肆开始延伸话题:“不论何人,既生在世,也有诸多无法逃避之事。是男是女,你无法选……这条不算。身为人子,你无法选择父母,身为族裔,你无法选择血脉族群。血脉所载,也总有既定的命运。但这命运并没有绑定幸福还是苦难,枷锁还是自由,也并非人世的终点,将未来尽数遮蔽,其他书友正常看:。命运不过是路途上的驿站,把未知的人生一点点连接为已知的路程。这条路最终通向何方,是天堂还是地狱,都取决你自己的选择。”
    段雨悠明白了,她眼瞳发光,一扫之前的萎靡神态,带着点兴奋地道:“那么天王,这又是哪位欧人所论?九秀娘娘译完了么?”
    李肆挠挠鼻子,他也明白了,女人这种感性动物,脑细胞的神经元天生就对“命运”、“幸福”、“苦难”一类词汇所指的思维方向有反射加幅。安九秀按照他所定的书单,从欧人那弄来不少书籍翻译,段雨悠自然也有所接触,对他这番完全不合华夏古语的词句都当是欧人书上搬运来的。
    李肆耸肩道:“想看啊,嫁给我,别装傻,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些话一样,这是你的既定命运。”
    段雨悠叹气道:“小女子此命,是跟天王和叔爷要跟我说的秘密相关吧。”
    她像是开玩笑,又像是试探地问:“难不成小女子还是朱家之女?”
    无涯宫在黄埔的东北角落,最南面就是黄埔码头,中间偏东方向是黄埔讲武堂,偏西方向是黄埔书院。
    见到段宏时,老头先就是一顿抱怨:“你怎么就放那薛雪小子去北面呢,正想让他修订《利维坦》,同时琢磨该怎么跟我华夏君王相契,你却让他去当细作!以那胤禛的性子,成事之日,就是他丢命之时!”
    李肆无奈地道:“是他自己对满清上层和皇权运作感兴趣,想借机看得更深,老师放心,他的安全绝无问题。”
    听得师徒两人随口说着如此机密的话,段雨悠杏眼圆瞪,这时段宏时才将目光转向自己的侄孙女,说了一句让段雨悠就觉自己真是命运既定的话:“雨悠啊,五年前你早听叔爷的话,也不至于现在苦恼。”
    算是吧,五年前就认了李肆的话,那就是她主动选择的命运,现在却成了随波逐流的可怜儿,其他书友正常看:。心中苦楚,段雨悠没好气地追问起自己叔爷,到底是怎样的秘密,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段宏时说:“你确实是朱家之女。”
    段雨悠楞了好一阵,才呆呆地笑了下,低低道:“果然……”
    反应不太对,似乎这姑娘早有所料,可李肆和段宏时也不惊讶。
    段宏时点头:“没错,你小时候翻箱倒柜找《西游记》时,看到的那卷族谱是真的,你父亲当时说是替别人保管,那只是遮掩。”
    段雨悠蹙眉摇头:“可这跟我必须嫁李肆有什么关系?我只是个女儿家!他娶了我,就承了朱明大义?这是华夏,不是女儿家还有名位承袭之权的欧罗巴!”
    段宏时点头又摇头:“你说的是没错,可问题的关键不在你,而在你父亲身上。”
    这确实让段雨悠糊涂了,李肆接口道:“你父亲……是大明襄王朱常澄嫡孙,算起来该是慈字辈。”
    明时朱棣夺了建文帝之位,宗室嫡系就变成了燕王系,命名以朱元璋所定“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