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卫却不同意:“你让本地人分送,那不就是任由这些人受他们控制?南蛮人还一眼能分得清,本地人借着民驿暗中作乱,官府能全瞧清楚?”
    两人各持己见,最终只能奏报雍正,让雍正去定夺。
    当刘弘接过年李两人的回执,飘飘然而回时,官员对周围的民人呵斥道:“人家就只是送信的,无关南北之事。你们若是有亲戚在南面,也可以直接找这黄马甲,南面的急递全穿这马甲。”
    得了年李二人的回执,刘弘从苏州城回龙门,一路经过无数哨卡,却再没兵丁和官差阻拦。既然江南两位大佬都收下了顺风快递的信,这黄马甲就成了通行无阻的象征。
    当年羹尧和李卫醒悟过来,发觉自己成了英华民驿入江南的活证时,以顺风快递为首的多家急递公司已经派出众多黄马甲,穿州过县,在杭州湾一带跑起了生意。
    之前刘弘去苏州府城还要苏州府官员和金山卫兵丁护卫,现在即便是单身上路,只要套着黄马甲,背着信囊,确实是急递公司的脚夫,各路哨卡都再没人留难。唯一所受的“盘剥,“不过是哨卡官兵求着这些脚夫顺路给家人带信和轻巧杂物。
    龙门港,一封套着顺风快递制式信封的信件送到范晋案头,拆开一看,范晋哈哈一笑。
    年羹尧跟李卫不谈范晋所提通驿之事,而是要求“约束英华民人,莫升对官府,潜行暗事,否则朝廷震怒,血流漂杵。”
    这是年李两人在讨价还价,他们捏着鼻子认了通驿现状,但同时要求英华约束天地会一类的细作暗谍,还要范晋保证不再出现杭州知府席万同被绑走的事。
    急递业本就是在江南最先兴起的,这一业最初成型,就发展迅猛,书迷们还喜欢看:。但后来出了顺风快递案,急递业遭清廷暗中钳制,业者纷纷南投英华。之后张伯行主政江南,更是极力压制,江南再难见此业。
    现在这帮急递业卷土重来,迅速在民间得了认可。毕竟他们所持之业,极大地便利了江南民人,包括工商和官府都能从中获益。之前苏州知府亲自护着刘弘去两江总督衙门,就含着地方官府对通驿的呼吁。
    因此年李二人虽明白英华是借此策破开江南的人货封堵,但在这盐事已搞得他们焦头烂额的关口,他们也难顾得再多,只能扮出倨傲姿态,提出交换条件。
    范晋招来黄而,对他笑道:“好了,江南天地会,可以洗洗了,下面的兄弟们,若是没什么大麻烦,也愿换种日子过的,就让他们准备当咱们在江南行商的牙商吧。”
    黄而一拍大腿:“妈的,这些穷小子可算是要发了!”
    江南天地会就此洗白,昔日那些为英华当细作的苦哈哈们,摇身一变,成了英华工商在江南地方的买办。
    天地会在江南发展的多是基层草民,对城县乡的细事尤为熟悉。当龙门的工商得知朝廷居然将这么一股助力转给他们时,个个都欣喜若狂。盐业这个口子打开,其他工商都等得急不可耐,现在有了这么一批可信的当地牙人,就算不是局面大开,也能开始在江南占住脚了。
    时近年底,从盐米铁煤到药材、皮毛、机械、车架乃至南洋香料、珊瑚珍珠等物,络绎不绝地运入龙门港口昔日天地会暗谍成了买办,有能力主导下游渠道的,就自己揽下生意,没能力的也当起了沟通上下游的牙商。
    金山卫,钟上位跟白道隆“依依惜别。”这段日子他过得很舒坦。白道隆这个昔日主子,跟他平等,不,甚至还带着点讨好的心思和他相处,两人再度贴心把肝,携手作起了生意。
    钟上位卖的是煤,江南没产煤,当地柴薪价也很高,书迷们还喜欢看:。若是直接从交趾海防港运煤过来,照着英华国内的价格再加三成,对江南民人来说也是一桩绝大利好。
    白道隆很识趣,不敢伸手太过,只希望包下太仓的煤生意,钟上位就把金山卫当起了他的临时办公室,开始为交趾煤业公司张罗销售网。现在又多出了江南天地会转出来的牙商,杭州、宁波、苏州等几府的点全都铺好了。
    在两人的告别酒宴上,白道隆把胸脯拍得咚咚响:“这一段汛塘哨卡,都是我老白罩着的,只要是老钟你的煤过境,谁敢伸手,你径直朝死里打!你打不死,我再砍他们的脑袋!”
    钟上位眯着小眼向白道隆举杯,一口酒抿下,心思转到了整个江南:“咱们这煤生意不招眼,可盐么……老白,你这边是个什么章程?”
    白道隆脸色一垮,叹气道:“皇上自己都没章程,李制台跟年大帅也没章程,我还能有什么章程?由着江南的盐商跟你们的盐代斗呗,我就当没看见。”
    他挠头道:“如今江南这形势”…,嗨,真是看不懂了!”
    苏州,两江总督府,年羹尧正向李卫道别,他要去松江府坐阵。尽管雍正驳了他的江南血战之策,但松江大营却是要建的,江南绿营也要汇聚,大干一场的姿态必须摆出来,否则他们没法跟雍正交代,而雍正也不好跟天下交代。
    两人相对拱手,各自转头,下一刻却都转了回来。
    李卫意有所指地问:“江南盐商的动静川
    年羹尧阴**:“我没看见,不管他们是赢是输,他们都得完蛋。”
    李卫点头:“既然亮工明白,我也就不多说了。”
    年羹尧再道:“南蛮兵船不断,怕是也看透了盐商的动静,我看他们是输定了。”
    李卫也冷声道:“不管咱们在江南怎么死法,江南盐商,必须得死在咱们前面。”
    两人相视点头,在这事上,他们已有了难得的默契。
    松江府南,华亭县外,营帐林立。县城里,一帮服色豪奢,满面油光的瓜皮帽聚在一起,正兴致高昂地对着舆图指指点点。
    “内务府和宫里都传来了话,万岁爷点子头!万岁爷是认咱们这事的!李卫、年羹尧,范时捷和李拔,对咱们齐聚盐丁,大购枪火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是明证!”
    人群中,一个老者的嗓音响起,嗡嗡人声顿时悄散。
    “咱们和他们,虽都是万岁爷的狗,朝廷的狗,但路子不同,他们瞧着咱们总是不顺眼。此番咱们掀了桌子,行这大忌讳之事,他们怕是抱着隔山观虎斗的心思。这没什么!只要咱们打赢了这仗,赶跑了南蛮,就能从根上平了这盐乱!平了盐乱,江南的祸事也平了,万岁爷和朝廷那里,咱们就能争得更多利。”
    老者还在不厌其烦地讲着,其他人又叫唤起来。
    “魏老爷子,您说怎得办就怎得办!我那丹阳县的两百盐丁,全都交给你了!”
    “我们江阴人也都支持魏老爷子!南蛮盐代在江阴太猖蹶,带不出人手,我的小舅子是江阴镇标中营游击,让他带了绿营三百补丁来,个个都是能打的!”
    “杭州人不足,就出钱粮,大家齐心协力,拔了这南蛮的龙门!”
    这是一场令英华和满清都很意外的聚会,江南盐商的聚会。被英华盐代逼到了绝境的江南盐商,没能从江南地方官府那得到他们想要的支持,因此他们选择了“揭竿而起。”要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拔英华盐代的根:龙门。
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南路,战前战
    第六百一十一章江南路,战前战
    紫禁城养心殿,御门听政之后,王公并九卿科道继续开会,其他书友正常看:。
    按照常例,雍正嘴碎,这时候都会先念叨一番,众臣都不敢开口,就静静等着。却不料雍正似乎在走神,殿内陷入一片尴尬的沉寂中,直到怡亲王允祥的咳嗽声打碎这宁静。
    允祥是病咳,这位雍正的铁杆兄弟,在雍正满身心压在了龙椅和新政的时候,默默地在一旁处置各类琐碎事务。也就是靠着允祥,雍正才安抚住了蒙古八旗、喀尔喀蒙古诸部以及关外满人。不让南蛮给朝廷施加的压力传过去,这也让允祥身体每况日下。
    雍正赶紧招呼御医给允样诊治,折腾了好一阵,殿内才恢复了议事的气氛。
    此时一个汉臣出班,深吸一口气,似乎在下什么大决心,众人一看,黑锅田从典……
    田从典语调苍凉地道:“皇上,江南盐米之乱愈演愈烈,李卫和年羹尧无朝廷之援,难定江南,还请皇上速定方略”
    这是逼宫呢,雍正面色不豫地反问:“江南关系朝廷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岂能草率从事?卿既问朕,那卿又有何方略?”
    田从典长叹一声道:“臣建言,与南蛮构和,先安江南为要”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王公宗亲连带满臣几乎全跳了起来,其他书友正常看:。
    “卖国”
    “通敌”
    其中夹着的“汉奸”一骂最为刺耳,田从典似乎早有所料,目光内敛,一脸苦相,纹丝不动。
    南蛮占龙门,陷定海之后,朝堂就传出了这么一股风声,说最好跟南蛮议和,仿宋金宋辽例,南北分治。
    这股风声的源头不明,可王公宗亲和满臣却认定这是汉臣们在鼓噪。原因很简单嘛,汉臣不愿见着汉人自相残杀,总是要为汉人说话的。不打仗那是最好,即便向南蛮低头,认了丢掉的国土不再是大清之地也没什么。反正汉臣是奴才的奴才,他们才不关心家业怎么败。
    雍正捏起了嗓子,憋出冷厉声线叱喝道:“愚老昏聩朕当辽君,你们就愿当辽臣?”
    在众人的熊熊讨伐声中,田从典摘下顶戴,颤颤巍巍地跟着侍卫走了,等待他的是大理寺监狱。
    见着雍正发落了田从典,一边的张廷玉暗叹一声,两朝黑锅田从典,希望你能活到皇上完成这番谋划的时候。
    雍正以“妄言乱政”处置了田从典,王公满臣们心头畅快,马尔赛道:“奴才以为,南蛮步步紧逼,时间拖得越久,我大清处境越是不堪。如今江南危在旦夕,再忍下去,就没了回天之机。奴才请命,领军在江南与南蛮决一死战”
    马尔赛在康熙朝时,就是个泥胎菩萨,在朝堂就只妆点门面。可当年跟着康熙在湖南血战时,挨了南蛮一枪,性情也变了。现在一番慷慨陈词,气度顿时凛然庄严,有如舍生取义的猛士。
    他拉高声调道:“即便把江南打成白地,也不让南蛮得了好”
    王公满臣们群起应和,雍正借着咳嗽,将脸色遮掩了过去。
    就算打不赢南蛮,也要打烂江南,不让南蛮占了便宜,否则让南蛮就这么吞了江南,这满人天下再无生机,这是满人的基本共识。至于什么和议,对祖辈都是一路打杀而来的他们来说,根本就没这个概念。
    雍正憋出张红脸,一个劲地说着好好好,这些王公宗亲和满臣背后就是满洲八旗,他们是大清的命根子,雍正龙椅的四条腿里,他们占着两条腿,没了这两条腿,雍正再也坐不稳。
    赞许了众人的义气,雍正再对马尔赛道:“爱卿忠勇可嘉,但江南之地,难容我满洲铁骑驰骋,朕迟迟不愿动兵,也是怕再有一败,我大清根基难保啊,想当年,皇考汇八旗子弟于湖南,唉……”
    这是在数落康熙了,大家都低下了头,装作没听见。虽说雍正把这幅烂摊子的责任都推给了康熙,可这一条却说到了满人的心坎里。湖南大战,满洲八旗死伤枕籍,京城旗营溃决,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元气。雍正在兵事上一直谨慎,这也是满人很认可的。
    但到了现在这关头,再谨慎就是优柔寡断,就是怯懦了。
    马尔赛掷地有声:“当年我大清怎么定的江南,如今也能一样定下来”
    有汉臣在殿内,他这话委婉了些,可意思却很明白,以满人为帅,用汉人去打呗,其他书友正常看:。
    雍正还在摇头:“此般冒险一搏,不是谋国之道啊。”
    难得见到这位铁腕帝王也如此踌躇,王公满臣群情激愤,纷纷出列呼喝,都说就照马尔赛的建议办,就算一时打不过,也要一直在江南跟南蛮打。把南蛮就拖在江南,直到把江南打成白地。
    雍正似乎也被他们这股激情感染了,起身道:“好好众卿都有这样的心气,朕安敢不跟众卿赌上这一搏,就是这帅选……”
    年羹尧就在江南,但照着马尔赛的提议,年羹尧显然不是合适的人选。
    看住昂首挺胸的马尔赛,雍正点头:“朕就指着你了,你去江南你为主,年羹尧为副,替朕,替大清,打出一个未来”
    直到朝会结束,群臣散去,雍正这话里的热意似乎还回荡在大殿里。
    可对着单独留下来的允祥和张廷玉,雍正的语气却完全变了样:“朕这皇帝,终究不是始皇,还是没办法一言九鼎啊。都说欺君欺君,朕这可是欺臣呢。”
    张廷玉道:“皇上谋国苦心,自有臣等铭感五内。”
    允祥继续咳着道:“南北和议之责,绝不能由皇上背着,既如此,就得由臣子效劳。再说这江南一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雍正苦笑道:“十三啊,别安慰朕了,西班牙人跟朕说得份外明白,也就是在江北和中原,善用铁骑,还能有胜机。江南那种地方,海的陆的,强若西班牙人,在吕宋都被南蛮打得落花流水。”
    没错,雍正不是一门心思自大,马上就是雍正五年,他对英华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大清的未来,他划了两条线。悲观的是守住江北,乐观的是灭掉南蛮,收复国土,书迷们还喜欢看:。前者他还有信心,后者么,还得看南蛮自己会不会内乱。江南夹在这两道线中间,就是用来作缓冲的。
    他本心也根本不想议和,议和就意味着南北朝时代正式到来,意味着大清不再是华夏之主。
    但这桩茹喜最早提出来的建议,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直到南蛮入江南,他才渐渐品出味道,这怕是他继续埋头积蓄力量的唯一机会了。从南蛮的报纸上看,李肆铺开的架子太大,一国内政更是要行亘古未有之变,李肆也需要时间。如果在李肆没吃下江南前议和,还有机会,等他拿下整个江南,那就不是议和,而是求和。
    议和不仅能让大清继续积攒力量,还能在面上护住江南,得江南钱粮之利,还有一桩好处是。也是从南蛮的报纸上看,李肆那一国,前路飘渺,竟不知是要向何处走,雍正觉得,时间拖得越长,李肆那一国内乱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即便他很抵触,却不得不承认,跟李肆议和,是他最佳的选择。
    可就如他刚才的感慨一般,他贵为九五之尊,在这事上也难以一言而决。他背后还有王公宗亲,这些人可以坐看他跟弟兄们斗,甚至还欣赏他的手腕,毕竟祖辈都是这么斗下来,才养出个个豪杰。只要是满人为主,骨肉相残算得了什么?
    之前雍正行新政,要满人让一些利,甚至容绿营驻守京郊,这已触动了满人的神经,花了不少力气才安抚下来。现在他再亲口说要跟南蛮议和,满人会怎么想?
    他们不会认为雍正是为整个大清的长远考虑,而是觉得雍正根本没把满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会觉得雍正比康熙走得还远。康熙是装作满汉共君来治华夏,雍正则是正儿八经要当满汉之君,而不是把自己只看作满人之君,汉人不过是满人的奴才。
    不少王公宗亲都在背地里说,皇上的大决心只用在自己的皇位上,却没大决心用在南蛮身上。不管是死是活,就跟南蛮拼了,拼不过咱们回关外,南蛮总没那个本事追到关外去,其他书友正常看:。现在皇上护着坛坛罐罐,还在纠合汉人的人心,把天下当作满汉一体的天下经营,何苦来哉?本来就不是他们汉人之君嘛……
    当江南盐商聚兵自为时,雍正不得不下了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