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轮信仰浪潮是后脚尖撞上了前脚踵,由此催生了绵延几世纪,一直到李肆前世那个时代也没停下来的冲突,菲律宾如此、马拉西亚如此,印度尼西亚如此,都是这两波浪潮遗下的孽缘。不客气地说,华夏还是最大的诱因,这两拨浪潮最初的推动者,都是将华夏的丝绸瓷器贩运到阿拉伯和欧洲的商人。
    在这两波浪潮中,马六甲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自然也跟它遏海峡而居的战略位置有关。十五世纪崛起的满剌加王国,就是这片区域第一个伊斯兰国家。而后葡萄牙入东南亚,攻占马六甲,将其变作殖民据点。荷兰人占领马六甲,更多是为解决葡萄牙人的威胁,他们不想让巴达维亚的地位受到削弱,所以在马六甲只蹲坑不拉屎,马六甲的宗教信仰得以从葡萄牙人的摧残中恢复过来。
    对贾昊来说,只单纯看伊斯兰教,乃至单纯地看马六甲,他都没什么杂念。当日的满剌加王国对大明尤为恭顺,郑和下西洋,也都以马六甲为最重要的中转基地,据说马六甲城内还有不少明时的船坞、城墙、库房以及官署。另一个苏丹国文莱,国王还死在中国,葬在中国。
    当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占时,满剌加王国还派了使臣不远万里,跑到大明来求助,只是很遗憾,那时的大明早已没了郑和时代的强大海上力量,只能将葡萄牙使节当作人质扣押,向对方发布“断贡”威胁,没起到丝毫作用。
    但事情涉及到华夏该如何立足,乃至牢牢把握住马六甲,如何对待伊斯兰教,就成了一个要命的问题,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书迷们还喜欢看:。
    马六甲此时从法理上讲,属于柔佛王国,柔佛王国其实就是失去了马六甲的满剌加王国。但因为满剌加王国的王室血统在1699年断绝,首相称王,王国进入到首相王朝。而苏丹不久后又被架空成傀儡,实权由副王把控。
    放宽视野看,柔佛王国的统治地域包括马来半岛南部,海峡北面,以及海峡南面,苏门答腊岛中部。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峡出口处,是伊斯兰强国亚齐,苏门答腊岛东部,爪哇西部也是伊斯兰强国万丹。这几个国家相互争夺海峡贸易利益,还有荷兰人在其中煽风点火,穿针引线,形势无比复杂。
    荷兰人信奉新教,在宗教方面对当地人没有太直接的压迫,也因为荷兰人就是一帮跑船的,它的各处殖民据点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务它的商船队,所以除了强力打压巴达维亚区域的土著势力,以及毫不留情地排挤欧罗巴同族,同时保证海路畅通外,对这些苏丹国多采取借势战略。
    荷兰人对马六甲海峡的认识是,谁都可以过,但谁也别想独占。一旦有谁表现出有一统海峡南北东西的趋势,它就要推动其他伊斯兰王国围攻,苏门答腊北面的亚齐王国就是再明白不过的例子。
    现在英华南下,给荷兰人造成了莫大的压迫感。原本它的势力就已被英华从勃泥和吕宋、苏禄群岛以南的香料群岛赶了出来(实质也就是底层货源网络被英华夺走了),英华大批“私掠船”还在爪哇东面的群岛出没,但凡有一丁点价值的岛屿,都插上了英华的双身龙旗,还安上了标注为英华国土和某某公司的石碑。
    原本靠着英华《对外贸易法》,荷兰人还能感受到这个既年轻又古老,同时飞速成长的帝国的善意,可随着英华南洋公司跟不列颠人谋划将马六甲变为自由港开始,荷兰人就觉得,刀锋已经压到了后脖上,寒气都透到了骨髓里。
    而英华发动大军展开顺时针大抡击,从日本、琉球、马六甲和缅甸,这一圈抡过来,荷兰人处处都有痛感,狗急都要跳墙,更何况是海上马车夫?除了跟着不列颠人、法兰西人在缅甸给英华捣蛋之外,荷兰人正以满腔热诚,投入到说合海峡附近各伊斯兰王国的工作中,让诸国将英华列为生死之敌,书迷们还喜欢看:。
    荷兰人已经很清楚,他们不可能在亚洲跟中国力敌,以前这个结论适用于近海范围,后来适用于以鹰扬港为限的大半个南洋,苏比克湾海战后,这个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南洋,现在……,估计得包括中国人所说的“西洋”之东,欧洲人所说的“东印度洋”。
    如果加上南洋诸伊斯兰国,跟中国却还能一拼。拥有上万商船的荷兰自认是强龙,但在亚洲,不得不在中国这个地头蛇面前低头。可在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和爪哇群岛,中国又是强龙,必须要在这些伊斯兰国家面前低头。
    那么要怎么将这些昔日征战不休的伊斯兰王国联合起来呢?
    宗教……直白说,宗教战争,只要让那些苏丹们相信,中国人一旦来了,就要拔掉他们的信仰,推倒他们的清真寺,一视同仁地打为异教徒,苏丹们不想联合,国中的长老们都要押着他们联合起来。
    很完美的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给荷兰人提供了完美的口实。这个新起的华夏帝国,将自己古老的拜天祭祖传统揉成了宗教,以此宗教横行南洋。在吕宋,他们打压罗马公教,将信教且不愿悔改的中国人贬为工奴,苏禄一带的伊斯兰教也被同样对待,企图在土人甚至华人中间传播伊斯兰教的教士遭受了残酷刑责。
    荷兰人的努力见效了一半,苏丹们虽心生警惕,但还将信将疑。在他们眼里,华夏是一个雍容大度的长者,跟华夏打交道,所得远远大于收获。而人家天朝上国,自信满满,对你们欧罗巴卡菲勒不感冒那是正常,可对咱们伊斯兰教有歧视,那就不正常了。当年下西洋的三宝太监,以及三宝太监身边的不少要人,那都是信奉真主安拉的。
    三宝太监那时代太古老了,现实的例子也有嘛,比如北大年的华人,不都是穆斯林?
    贾昊自然不想将马六甲和苏门答腊当作吕宋一般处置,英华正忙着消化各处新得土地,对这片已经插满人头的土地也兴趣不大,就只是看中了出西洋的战略位置。所以他不可能在这里纯以武力震慑,而不想跟所有伊斯兰王国对立的关键,就这么着落在了北大年华人的身上。
    看起来贾昊最好的选择是尊重并维持北大年华人的穆斯林传统,可另一方面,就如他向北大年华人首领谭良所说的那话一样,英华对北大年的华人有莫大期望,马六甲的控制和稳定,得靠他们来办,这也意味着北大年华人必须脱离现在受北大年土邦控制的地位,单独另组一邦。
    这又是更大一桩隐患,如果北大年华人搞政教合一,这新立的邦,人到底还是不是华夏人,邦还是不是华夏手足?
    作为一邦之民,信佛信道,新真主或者上天,只要不碍着别人,其实都无所谓。但若是这一邦以教代政,就绝不是华夏之属,也别指望这一邦能始终跟华夏站在一起,即便血脉相连。
    这是贾昊最粗浅的认识,英华虽有天主教,也用来固华夏人心,在吕宋抢出那些被罗马公教荼毒的华人之心,已见着了效力,可终究跟国政是两条线,更没有什么教主和教敌。
    面对这两难选择,贾昊没有过多纠结,他现在只想知道,北大年的华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谭良挺腰,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瘦小中年人,目光浑浊,看不出一点能统领两三千户华人的魄力。可他一开口,就显示出他对时势的掌握,以及对贾昊用心的把握。
    “大都督切莫怪罪,我们北大年华人,跟吕宋华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信教不过是为自保而已。往日能为自保而信,今日就能为自保而弃……”
    北大年的华人来历非常清晰,他们是大明嘉靖万历年间,大海盗林道乾【1】的部属。北大年虽是暹罗领土,但就如满剌加王国朝贡大明一样,仅仅只是盟从一类的藩属。这帮华人获得了北大年土著的许可,以信伊斯兰教为条件,在这里生息繁衍,已有相当规模。贾昊征吕宋,谭良不仅说动了北大年土邦首领出兵跟随,当地华人也出了五百子弟兵。
    听谭良这话,贾昊稍觉满意,但他继续道:“信一主容易,改信他主难,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下来了,一句话就能办到?”
    谭良再次跪伏道:“所以小人才说……要弃,就得是为自保。”
    贾昊沉吟片刻,脸色微变,他有些明白了谭良的意思,摇头道:“我是给你们带富贵来的,带前程来的,可不是以生路来逼压你们的。”
    谭良声调没变:“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此话用在改信之上,也是同理,佛都督就得怀着慈悲之心,降下霹雳雷霆!”
    贾昊还有些犹豫,自然是对这片伊斯兰区域的影响。
    谭良再道:“我华夏人信什么,上面都还有个老天爷,这种事情,难道还有其他人指手画脚的地方吗?”
    贾昊抽着凉气,赶紧将他扶了起来:“你可知……如此一变,日后你的族人,处境可是不妙。”
    谭良笑中有泪:“再不变,我辈的儿孙就要叫莫罕默德,连祖宗都忘了!至于什么处境,佛都督,天朝难道不会站在我们背后?”
    贾昊连连点头:“我率军来此,为的正是这个!”
    谭良一把抓住贾昊的手臂:“那佛都督就该知道,在这片地方,不止有我们北大年的华人,在巴达维亚,还有上万华人,性命正悬于一线!及早将他们救出,我们在马六甲就能及早站稳脚跟!”
    接着他嗤笑道:“至于那些苏丹国,他们肯定是要跟着荷兰人一起闹腾的,可只要顶下了最初的几波风浪,解决掉荷兰人,咱们华夏,就可以坐看苏丹们自己打得头破血流!”
第六百五十五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
    “土司土邦事务由鸿胪寺主管,鸿胪寺虽然归政事堂,人才却得靠通事学院出,所以政事堂也只能把鸿胪寺委托给咱们通事馆。都督别担心政事堂会在缅甸扯什么后腿了,一切都有我在······”
    “谢八尺,你这是挟外令内啊,就算都察院管不到,给事中也该喷你啊。”
    “给事中?现在正头顶冒烟地去抱东西两院大老爷的腿呢,官家有意把给事中交给两院,让只知道喷人误事的院事老爷跟政事堂多打交道,以后给事中就要跟金监署一样,俸禄怎么定怎么涨,都得由院事老爷定。”'搜索最新更新尽在。本站'
    “你才从欧罗巴回来,国内的事都这么清楚?”
    “我谢八尺可不止舌头八尺,耳朵也有八尺······”
    缅甸勃固东南靠海处,四艘巡洋舰和十多艘海鲤护卫舰泊着,吴崖和刚从欧罗巴回来的通事馆知事谢承泽在沙滩上闲闲聊着天。
    这已是九月月末,吴崖这一路的五个新编师,一个直属炮兵营,外加多国仆从军共计八万人一直只在逼压勃固,并没急着进攻,原因就是等待去果阿接小谢的西洋舰队返回。
    此时在沙廉之南的海上,已游弋着二三十艘欧罗巴战舰和武装商船,大多数都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所属。英华虽然兵力雄厚,不惧对方搞什么肋背侧击,但终日提防也格外费神,而且要解决此时缅甸问题的根源之地:沙廉,没制海权可不行。
    小谢一来,不仅带来了艄汉山的西洋舰队,还将挑起缅甸战后的政治处置重任,对吴崖来说·简直就是双重甘霖,有了余兴跟小谢谈到国中政务。
    “知事!**领传来大都督绝密急令!”
    正聊得兴起,西洋舰队的军官如火烧屁股般地找来了,小谢拆令一看,脸色顿时大变。
    “都督,我得去马六甲一趟,这里既然战事未定,就先让陈润他们代为打理了。”
    吴崖好奇地问:“什么事?我都不能知道?”
    小谢勉力一笑:“都督能知道的是·若是我谢八尺都处置不好,就得都督你出面了。
    吴崖两眼放光:“真的?那祝愿你功败垂成!”
    小谢无奈地摇头:“别开玩笑了,那可是好几个苏丹国,数百万人。”
    载运小谢的快蛟小船劈开海面,飞驰而去,吴崖耸肩道:“我是认真的……”
    胡汉山为小谢准备了最快的三桅海鲤舰,但目的地却不是马六甲,而是爪哇海北部海湾。
    海湾里高桅叠林·帆如层云,罩着浓浓的肃杀之气,即便是在欧罗巴已看惯了各国海军大舰队的小谢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五艘战列舰,十四艘巡洋舰,十艘府级护卫舰,二十二艘海鲤护卫舰·外加三十多艘运输舰和武装商船,英华四洋舰队之根:南洋舰队,已汇聚了所有主力战舰以及大部分护卫舰。
    “马六甲计划出了变故,巴达维亚的华人有遭屠戮的危险。我把南洋舰队开到了这里,荷兰人不敢贸然动手,但根据北大年华人的消息,还有海军情报司的刺探,荷兰人可能在十月上旬动手,因为到那时·荷兰本土派出的舰队将会到达。”
    萧胜向小谢解说着局势·他脸色沉重,似乎有不少忧虑。
    “荷兰舰队不足为忌,荷兰人也没那个胆量在南洋跟我英华海上对决。可荷兰人煽动各苏丹国,开始搞**浪潮·一旦跟荷兰人开战,就引燃了荷兰人埋下的火线。到时在这些苏丹国里的华人,都落不到好下场。而我英华跟这些苏丹国也将变为敌视状态,这可是十多个国家,近千万人口。”
    “南洋华人遭屠,诸国仇视,这怎么都是场失败,官家此番出兵,即便缅甸得胜,大局却依旧破了。这会让国中人心动荡,商贾不安,连带官家……也要名声受损。”
    贾昊也在这里,这番形势,就是他从谭良那里掌握到的,由此也发觉,马六甲之事,已经超出他和陆军所能掌控的范围。他把事情上交给协调南洋战事的南洋大都督萧胜,萧胜发现自己也解决不了,还好小谢从欧罗巴回来了。
    “唔,这就是说,咱们已经走到了解决南洋问题的最后一道大门前……”
    小谢的思路跟军人不同,他这话出口,萧胜和贾昊同时一震。
    “官家和咱们最早定下‘先南后北,的国策时,不就说过么?荷兰人,加上苏门答腊、爪哇这一带的苏丹国,就是南洋旧日格局的底子,什么时候我们英华把这底子捅破了,什么时候我们英华就真正完全掌控南洋了。”
    小谢的话让萧胜和贾昊顿时觉得血液开始沸腾,他们只是觉得形势危急,却没再向前看一步,这是英华巨浪第二次冲刷南洋所产生的必然反应,局面的根底露了出来,只要破开了这一道大门,南洋就彻彻底底成了英华的后花园,书迷们还喜欢看:。
    但这一步又该如何走呢?
    小谢也只能点出形势的意义,他只懂外交,眼下这形势也非外交层面能单独解决的,于是三人都陷入到了
    “官家给我布置的军令里也说到,马六甲之事关联很广,政、教和商货事都有,会起怎样的波澜,官家自承也无法一一看透。现在这般形势,是荷兰人主动把所有关联拉扯出来了,既如此······”
    许久之后,贾昊缓缓说着,眼瞳里闪烁着炽热的精光,这可是绝难见到的,说明他内心正战意昂扬,而且是很纯粹的战意。
    萧胜也明白了,深吸气,然后哈哈笑了出来:“小佛爷决意当地藏菩萨了么?好好,六年前,咱们跟西班牙人死拼,拼出了大半个南洋,现在要拿到整个南洋·还是一个字:拼!”
    小谢下意识地想摇头,这事可不是单纯的战争······可接着他也醒悟了,面对一扇大门,最有效的开门办法是什么?
    一脚踹开它!
    这么多年下来,英华文武,特别是跟着李肆成长起来的这一拨核心,都从李肆那学会了以“成本收益论”来看问题,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