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寻找和培育混血战马就成为现代骑兵的基础,俄罗斯人在顿河马上的尝试就是一个例子,一种适合大规模养育。各方面能力相对均衡的战马,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训练和使用成本,从而确保骑兵在数量和组织程度上达到现代水平。”
    “李将军说,赛里斯帝国从1741年西域战争后,就开始着手基于汗血宝马的培育,到现在赛里斯骑兵能驰骋欧亚,就是从那时开始打下的基础。”
    “但李将军的深入解说将此事从军事层面提升到了社会层面,他认为。现代战马养育体系不仅仅是育种和牧养技术的变革,而是步入到现代社会的整个国家体系在支撑。这就意味着,一个还处于旧时代的国家,即便获得了现代战马育种和牧羊技术,以及现代骑兵的训练体系,也不可能支撑起现代骑兵。”
    “他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他所统领的骑兵九十师。也称禁卫骁骑师,所用的汗血宝马不仅来自西域和中亚,还来自东亚的漠北草原,甚至南洲也是一个重要的放牧地。在如此辽阔的牧养地域里,战马的主要食料都是统一的。这使得战马只需要经过短时间的气候适应,就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作战。”
    “经过严格育种,保证产品尽量一致的苜蓿、燕麦等海量农产品背后,是有大规模商业资本支持的农业,加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又需要现代工业体系保障,能确保战马获得充分补给,这更是现代国家才具备的能力。”
    “在旧时代,将一种战马转移到新的作战区域,不仅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还需要适应不同的食料,死亡率是非常惊人的,后者的影响更为致命。而现代战马在育种上提升了环境的适应能力,食料则需要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行保障。”
    “李将军再举了步兵的例子,随便一个人拿上一杆来复枪就能变成现代步兵吗?显然不是,但只是将现代步兵理解为依照教典,用棍棒操练出来的流水线产品,这种理解也是片面的。李将军就认为,现代国家在很多细节上作了保障,这才有了现代步兵。比如说统一的制服,统一的装备,甚至统一的食物,只有通过各种高度统一的物质条件,训练教典才有具现出效能的作用,从而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性格的人打磨为战争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而这些物质条件,并非旧时代国家所能提供的。”
    “李将军开了一个小玩笑,说如果一个连队里,三分之一的士兵光脚,三分之一的士兵穿草鞋,三分之一穿皮靴,要确保在每分钟八十步的缓行军速度下,连队阵型依旧完整,官兵克服障碍所消耗的勇气和素质,已经足以让他们获得一场英雄般的胜利。”
    “到此我总算明白了在西域战争前后,赛里斯骑兵为什么呈现出复古趋向的原因。骑兵在西域和中亚战场扮演着关键角色,赛里斯必须大力发展骑兵,但是战马以及各方面条件都还不具备,因此赛里斯骑兵只能先走一段老路,这也使得赛里斯骑兵的面貌在那个时代繁杂多变,似乎全世界每一类骑兵都能在赛里斯骑兵身上找到影子。”
    “李将军非常赞同我的观点,他特别说起了一件战史上从未澄清过的事情,那就是1741年西域战争里,俄罗斯的准噶尔军团,也就是哥萨克骑兵,为何在禁卫骁骑师面前不战而逃。”
    “1741年赛里斯在西域轮台附近打败了准噶尔和俄罗斯的联军,这一战奠定了赛里斯对西域的统治,准噶尔汗国也为之瓦解。欧洲军事家们对这一场会战非常关注,出版了不少著作,但在这件事情上的说法却纷纭不一。有的人认为是叶夫秋欣临时下达了撤退命令,导致战术素养不高的哥萨克骑兵紧急变阵,这才陷入崩溃。也有的人认为是前线指挥官穆拉维约夫个人畏怯逃离,使得哥萨克军心溃散。”
    “我之前也关注过这场参战兵力总计十四万之巨,但战斗仅仅只持续了四个小时不到,一方就全线崩溃的会战。时代的差异在这场会战中显露无遗,赛里斯一方伤亡不过千人,其中阵亡162人,而准噶尔和哥萨克人却死亡七千多人,被俘超过四万,其中俄罗斯的四个哥萨克骑兵团死伤过半,被俘上千人。”
    “准噶尔汗国的汗王噶尔丹策零仓皇逃离,之后更在赛里斯大军的追击下,向西逃入中亚诸汗国,最后逃到波斯,也埋下了赛里斯进军中亚的伏笔。中亚和波斯的命运,乃至赛里跟俄罗斯的关系,就由这一战奠定。”
    “这场会战的关键转折点正是哥萨克骑兵的无故溃散,但在1741年,赛里斯与欧洲还没有深入的军事交流,东西方战争智慧的碰撞得等到1756年九年战争爆发,赛里斯与不列颠、普鲁士等国结成联盟后才正式开启,因此没谁能探究到哥萨克骑兵到底为什么表现反常。”
    “当李将军调来一个连队,为我展示了他辖下禁卫骁骑师的古典盛装时,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哥萨克骑兵会不战而逃,太像了,禁卫骁骑师的古典盛装跟波兰翼骑兵太像了。哥萨克对波兰翼骑兵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他们当然会转头就跑。”
    “李将军说,赛里斯也是在接触到波兰人之后,才真正明白这个原因。而外界之所以不太清楚,是因为在那场会战后,禁卫骁骑师再没有对阵大股骑兵的机会,于是那种羽翼也就很少再出现在战场上,成为阅兵时的礼仪装束。”
    “和李将军的交流是我到赛里斯后获得的第一笔宝贵财富,这也鼓舞着我,对接下来的行程满怀憧憬。1810年7月,我到达轮台后,还刻意去了古战场,而轮台城那座高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已经成为轮台电报局的高塔,据说在当时是一座灯号塔,赛里斯人用蕴涵着无尽智慧的古老信号,向数千里外的帝国腹地传递消息。”
    “殿下,您不必再对日后的赛里斯之行感到忐忑,获得这样的财富,这样的智慧,足以让任何一个人衷心喜悦,即便是身为普鲁士王太子的您,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810年7月11日,于赛里斯西域轮台。”
    七十年后,克劳塞维茨在已成为繁华都市的轮台城里,向他的学生,普鲁士王太子写去这样一封信。透过他所住旅馆房间里的玻璃窗,那座高塔依旧稳稳地矗立着,似乎一点也没受时光的侵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百零九章 定西域还得定西域之西
    【那啥,908是时空交错的小插曲,咱们回到正题。】
    “赢了!肯定赢了!”
    高塔上,魏振华和搭档的血液激荡起来。
    “发报!向哈密发报!向西安发报,再转东京!大胜、大胜!”
    塔顶铜管忽然传出急促人声,把魏振华吓了一跳。
    “我、我没有跨区发报权……王楼官呢?”
    传令兵要魏振华发的是跨区讯息,这不是一般灯号兵能干的,尽管魏振华胸口揣着一团火,恨不得马上就动手,可军令如山。
    “灯号楼官王瑜吗?很遗憾,前线热气球失事,他……”
    铜管里的声音变得低沉了,热气球第一次大规模投入实用,因为没掌握好降落的技巧和时机,出了两次事故,殉难三人,其中就有王楼官。
    魏振华呆住了,传令兵再喊了两声,他才清醒过来。王楼官阵亡,按照战时制度,他就得代理王楼官,因此……
    滚烫的热气充盈全身,还将眼眶冲得酸辣不已,魏振华压下这股泪意,一巴掌拍在搭档的肩膀上:“开灯!还愣着干嘛!”
    九盏明灯亮起,魏振华呼出一口长气,用力按住手柄,对上司的追思,对胜利的喜悦,尽皆化作力量,更让他脑中无比清灵。
    像是有王楼官附身,原本只敢在平日摸摸手柄的魏振华充盈着自信,在灯号训练营里所学的每一项知识,训练时教官指导的每一个细节。在脑子里都那般清晰,他手上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毫无一分阻滞。
    咔嗒咔嗒声不断响起。挡板开开合合,或长或短,以特定的信号。向东面远处的灯号塔发出讯息。
    夕阳已沉,数十里外另一座灯号塔上,灯号兵眼睛凑在望远镜前,凝神注视着西方的灯光信号。
    “附号是……乾、坤,是最高等级的跨区急报!”
    “主号是……兑、震、艮,记好了,兑、震、艮!”
    资深的灯号兵在观测,资浅的在记录。
    “十秒后重复。你来观测,我来记录!”
    接着两人换了岗位,再一次确认记录无误。
    “兑、震、艮,好像是……”
    “这是明号,唔……我都有些忘了明号,这可是第一次传递明号呢。”
    两人推转灯号,向西面发出了确认收到的灯号。将灯号推回东面时,两人还在嘀咕着。
    “想起来了,是……大胜!”
    “没错,果然胜了!”
    接着两人醒悟过来,兴奋地大叫出声。发向后方的灯号也格外流畅。
    乾坤,兑、震、艮的信号在一座又一座灯号塔之间传递,西域建起的这条灯号通讯线路用的是八卦信号,每三组信号为一节信息,构成一个基本的卦号,再由三个卦号组成一条基本讯息。
    灯号线按照区域分为西域大都护内部军事信号,只到哈密,传递的是密码信号,需要借助事前确定的密码本解译,另一种信号是到西安,用于向负责西域战事后方支援的总帅部陕甘青宁战区传递紧急消息,也是密码信号。而第三种信号则是要求西安上报东京总帅部的紧急报告,用的就是明号。
    三月六日两点左右,经过二十来座灯号塔的接力传递,大胜的消息就传到了西域大都护临时治所哈密。这段灯号塔都跟军堡合二为一,是吴崖去年花大力气建起的新路线。
    而从哈密之后,灯号塔就建在了高峻之处,不再依托堡垒防护,这已是帝国安靖之地。
    穿越甘肃、一直到西安,黎明之时,西安城外的灯号塔上,终于亮起了确认的灯号。数千里路程,大胜的消息由上百座灯号塔,数百名专业灯号兵所搭起的通讯线路一夜飞至。英华在西北多年的投入,今日第一次充分发挥出效能。
    三月六日清晨,飞骑自西安南驿疾奔而出,沿着武西直道的路线,向东南方一日千里而去。武西直道并未完工,但工程是两点相向而行的,现在还相距大约一半的中段,由省道府道连接起来。
    三月八日下午,飞骑步入汉阳驿站,不到半个时辰,一艘吐着黑烟的带帆轮船缓缓启动,向东而行。
    三月十一日,东京未央宫,李肆正捏着肚皮,万般不舍地挥袖示意侍从撤下丰盛早餐,就留一杯豆浆和一个窝头。
    “大胜么……”
    然后他就收到了五天跨越数千里路程而来的急报,一口气吐出,李肆脸上波澜不惊,心中却畅快得想要仰天大笑,好啊,西北事定!
    “那什么……别拿下去了,再加一份油炸馒头片!”
    他赶紧拦住侍从,开怀畅饮之前,先得开怀吃饱啊,至于节食减赘肉……管它呢!
    可惜,馒头片刚送上来,萧胜、范晋、薛雪和陈万策等文武重臣就一脸喜色地出现了。包括李肆在内,对大军在西域获得全胜从不怀疑,但轮台决战来得这么快,胜得这么俐落,还真是出乎意料。
    这场胜利比预料提前了至少一年,意味着英华多年放在西域的战略重心终于可以转移了,而之前按下来的诸多事务,都可以放手开干,早作准备了。
    “还没吃早饭吧,喏,这有现成的。”
    见四人匆匆而来,肯定各揣着一肚子文章,李肆随口客气了一句。
    “谢过陛下!”
    “谢陛下赐早膳!”
    “不客气了!”
    陈万策、薛雪和萧胜毫不推却,喀嚓之声更直接在范晋嘴里响起,看着四人筷子纷飞,自己最喜欢吃的油炸馒头片转瞬就没了,李肆额头暗暗暴起青筋……
    “原本今年预拨的陆军预算应该可以减减。转给陕西,预备北伐所需了。”
    “该投在南北事务上!对满清皇商晋商的围剿打压可以提前进行了,这至少需要上千万!”
    “西域砥定。正该如漠北一般,沿军堡线移民屯垦,这桩事格外要紧。前期工程至少要两千万!”
    果然,萧胜和薛陈二人马上就争起了预算。这两三年来,剔除通货膨胀的原因,英华国入也以每年至少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猛增,但不管是军政两面,中央都觉得手紧,就是因为每年高达两千多万的西域军费沉甸甸压着。轮台大胜,准噶尔主力尽灭。就意味着没必要再在西域维持二十万大军,中央预算要松老大一口气。
    肆草堂里,三人相争,吵个不停,另两人则沉默地吃着东西,以喀嚓喀嚓之声相合。李肆终究是领有四海的皇帝,让御膳房再炸馒头片也费不了什么功夫。
    心满意足地吞下最后一片。李肆抹了抹嘴,看向正打着饱嗝的范晋。见这独眼秀才也腆着肚子,腰围明显比自己粗,李肆心中窃喜,脸上淡淡道:“秀才。你怎么看?”
    年近五十,此时的范晋早没了青年时代那股锐利如刀的煞气,更因早早抱了孙子,整个人看起来显得端正平和多了。
    他摇头道:“大军可以裁撤,但经费不可削减,定西域之要,犹在定西域之西!”
    西域之西!?
    众人愕然,这秀才心也太大了吧?英华既定国策是复汉唐故土,这一战后也就差不多完活了,周边诸汗国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异族,在他们身上花什么力气?以此战威势凌压他们,换得恭顺之姿就好,有什么利就让民间自谋去,国家何苦再大动干戈?
    范晋摇头道:“我英华覆灭准噶尔汗国后,西域之西的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化。俄罗斯在北海和唐努乌梁海受阻,在这个方向势必会加大压力。而我们得了西域,也跟西面乃至俄罗斯辖地内诸多部族有了更深的联系……”
    李肆点头道:“西域需要定策百年,甚至可以跟天竺之势一并来看。此外,这一战后,乌斯藏的未来也该有个明确说法了,今日召集大朝会,就让鸿胪寺向班禅和**传去消息,朕耐心也是有限度的……”
    轮台大胜,英华西面棋局就进入了官子阶段,这一日,未央宫肆草堂里,西域、乌斯藏乃至西域之西中亚诸汗国的未来命运在皇帝和重臣的早餐讨论中一一确定。
    到三月二十日,经军驿千里加急递来的详细战报抵达东京,各家报纸都套着红,向国中传报西域大胜的捷报,而在太湖洞庭东山疗养院的一处院宅里,一群人聚在一起,以一个鬓发皆白,六十出头,坐在轮椅上的清瘦老者为中心,正热议纷纷。
    “我料理过西域事务,要定西域,还得定西域之西!”
    化名艾尹真的爱新觉罗…胤禛拍着没有知觉的大腿,言辞格外有力。
    “准噶尔虽定,加上喀尔喀蒙古诸部,蒙古主脉已入国。这对本国来说,既有收获,也暗藏危机。危机在哪呢?那就是散于西域之西,乃至罗刹境内的蒙古支脉。他们与国中蒙古有很深关联,若是处置不好,难说漠北和西域再起祸乱。”
    胤禛满口“本国”,但围坐的胤禵、弘历等人却已是毫不在意,就竖起耳朵听着。
    “土尔扈特大部还在俄罗斯境内,昔日察合台汗国所遗支脉还在天山南麓和艾乌罕(阿富汗)、乌鲁特一带。本国既收蒙古主脉,对这些蒙古支脉就得有所交代,交代不足,就给了罗刹乃至西域之西那些汗国鼓捣乱子的机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