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6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是张震南,南岸摔倒一大片人,连刚勾住半截断桥的桥工也噗通栽进河里。
    “***鞑子——!”
    张震南一跳而起,几乎咬碎了牙关,火药!鞑子肯定用上了大量火药,直接将整座山坡炸塌了。他的兵,一百多个兵,一下就没了……
    一股痛楚涌上心头,泪水不觉脱眶而出,此时不仅是张震南,南岸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股锥心的痛。
    片刻之后,烟尘渐散,一股人潮涌上几乎削去了三分之一高度的山坡,个个青黑短褂,黑布裹头,正是清兵,他们欢呼雀跃,庆贺着他们的胜利,他们刺刀上都挑着红衣的短檐圆顶硬帽,炫耀着他们的辉煌功绩,这一刻,北岸的清兵就像是打赢了一场伟大的会战,原本阴郁的天顶,层云渐开,阳光映照而下,也在赞许他们的武勇。
    “看,红衣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满人团结一心,我们武卫军舍生而战,红衣也会败在我们手下!”
    哈达哈也在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呼号,部下们更是泣不成声,终于……终于赢了!
    “狗鞑子,纳命来!”
    张震南恨不得展翅飞过河去,一招气运在身,将对岸正在耀武扬威的鞑子焚为齑粉,他急速转动脑子,以百倍于往常思维的速度搜索反制之道,然后一则刚被他忽略的消息眺了出来。
    “一窝蜂!快把一窝蜂调上来!”
    在张震南的咆哮声中,来自赤雷军的炮兵们拖着一窝蜂冲上河岸,以娴熟无比的动作作着准备,这支在轮台大战中证明过自己的部队,因西域再无大规模决战而失业。求爹爹告奶奶,好不容易推着老大赵汉湘跟韩再兴作了个人情交易,才进到第七军麾下作战,现在有了表现的机会,自是奋勇争先。
    一窝蜂重点在弹不在炮,送弹入炮,定位瞄准,接好引信,三分钟不到就准备完毕,翼长一声令下,嗖嗖之声不绝,十门一窝蜂,八十枚火箭弹,连踵脱膛而出,拉出一条条炽亮尾迹,落向刚被清兵占领的山坡。
    蓬蓬蓬蓬……
    密集的橘黄焰光在山坡处炸开,数百清兵正拥挤在山坡上,有还在向南岸红衣炫耀的,有在挖掘泥土下的红衣,想要拿到战功凭据的,还有呆呆挤作一处,自觉这一战已经获胜,已经脱出生天的。
    爆炸并不是一瞬间之事,而是连绵不绝,清兵这两日已领教足了红衣的手雷,几十枚手雷连续炸开,就已觉天地撕裂,日月无光,而现在这一连串爆炸的动静,简直就是数百枚手雷相继炸裂一般。
    本已残缺的山坡被这一层细密的钢铁之雨洗刷而过,升腾而起的不是之前那股巨大的烟尘,而是细细的褐色尘雾,那是血雾混合泥土而成的。
    片刻之间,以山坡为中心,方圆二三十丈范围内,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翻耕过一遍,那数百清兵都没来得及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这一场钢铁烈火之雨吞噬。
    “那是什么……”
    情绪刚冲到最高点的哈达哈,以及所有目睹这一幕的清兵都呆住了,他们从未见识过火箭炮的地毯式轰炸,甚至都不知道这东西的存在,毕竟西域对此时的满人来说,已是遥远而陌生之地。
    “那是什么?”
    哈达哈哑着嗓子,再问了一声,可没人回答,之前他们用上千斤火药炸塌了山坡,可转瞬间,南蛮就降下了这一场风暴般的爆炸,这报应来得太快了。
    “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慢!?昨日就来,鞑子的防线昨日就崩了。”
    南岸,张震南瞪着牛眼,训斥着一窝蜂的翼长。
    “统制,咱们这炮可不是包打一切的,刚才不是鞑子犯傻,猬集在一起,还愣愣不避,怎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翼长委屈地辩解道,刚才师部参谋还板着一张脸说暂时用不上他们呢。
    “鞑子一直在犯傻!”
    张震南咆哮道,接着脑子一动,问:“你们带了多少炮弹?”
    翼长昂首挺胸:“三千!给咱们运炮弹的车队拉了一里多长!”
    张震南急声下令:“让北岸的兵全撤回来!”
    再看向翼长,张震南一脸准备狠捞一把的得意:“瞄准另外两座山坡……”
    接近午后一时,北岸,脑子正一片迷茫,在彷徨着该守还是该继续攻的哈达哈再听到如雷欢呼,终于清醒了。仔细一看,另外两座山坡上的红衣已经退去,部下正蜂拥冲上山坡,欢声震天,军旗招展。
    “不——!”
    他猛然意识到什么,手臂前伸,似乎想将山坡上的数百官兵抓回来。
    焰光一团团,就在山坡上相继炸起,一团接一团,似乎永不停息,官兵的身影一片片被焰光吞噬。
    “不……”
    哈达哈就觉全身血液都在蒸腾,嘴里无意识地唤着,一口热血喷起老高。
第九百六十八章 凶狼授首,雄杰各求归处
    “一窝蜂在手,天下我有啊……”
    下午二时,沙河北岸轰鸣不断,十门一窝蜂的加入,使得红衣的炮火终于能有效遮蔽对岸,在清兵防线上打开一面接近一里宽的口子,不必守住对岸的制高点就能安全铺设浮桥。。)
    张震南满心舒畅,拍着那位炮兵翼长的肩膀,赞不绝口,甚至认为有了一窝蜂,红衣再无敢于密集阵战之敌。
    翼长略有些尴尬地道:“统制,这桥最好快点架……”
    话音刚落,就见几发火箭弹在河面炸响,惊得桥工们爬倒一片,还有好几个果断的直接投水了。
    “大半火箭弹存了一年多,过海时也有不少受潮的,之前都是挑着状况最好的用,现在……”
    翼长挠头解释,张震南这才明白一窝蜂还真不是包打天下的利器,缺点太多了。
    第一是有效射程太近,也就百丈左右,堪堪能打过沙河,覆盖河对岸前沿壕沟。这个距离,圣道二十年式线膛枪都已经能够到,原因是两方面的,以黑火药为基础调配的推进剂不够给力,难以作出更大的火箭,射得更远,此外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陀螺稳定技术,就靠弹簧撑起的尾翼稳定,一百丈偏差十丈,二百丈估计要偏差五十丈,没了一点准头。
    第二就是翼长重点提到的火箭弹存储运输问题,黑火药含硝,很容易受潮,即便采用各种措施,可存储超过一定期限,推进剂和炮药就会失效。如果是走水路运输,影响更严重。
    威力并未超越手雷太多等等还是次要缺陷,火箭弹因为是采取药柱技术,危险性高,工艺复杂,成本昂贵。一发火箭弹的造价接近十两银子,比三寸线膛炮的炮弹还贵一倍,这也是一窝蜂始终没正式列装的关键原因。
    总结而言,一窝蜂就只能在特定场合发挥特定作用,西域轮台决战是一例,刚才炮火突袭清兵也是一例,不得不说,张震南身怀老上司谢定北的传承。运气很好。一窝蜂早到或晚到,都不会获得这么好的机会,偏偏就在清兵施展全力冲击制高点的时候赶到,至少上千清兵挤在一起。毫无遮掩,活活成了地毯式轰炸的靶子。
    “说得也是,真就只靠你们打天下了,咱们步兵就要歇菜了。”
    张震南既失望又欣慰,眼见一窝蜂的射击越来越没准头,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哑弹,他决然下令,步兵再度过河。与南岸火炮协同,稳稳守住桥头堡。
    即便一窝蜂渐渐哑火。清兵也没敢重新聚起来冲击桥头堡,热气球的观察哨报告说,清兵已经退到两里之外的防线上,正在调整部署,看来已经放弃了跟红衣决战滩头的企图。
    下午五时许,三座重型浮桥终于搭好,在桥工们的欢呼声中。一面面战旗引导着一**红衣过河,一辆辆炮车也踏过稳稳当当的浮桥,在沙河北岸构筑起炮兵阵地。
    张震南也过了河,查看已经只能以“遗址”称呼的一处制高点时,恨恨地道:“这是哈达哈的最后时刻了吧。”
    从六日到七日,一零九师伤亡近千,其中阵亡接近三百人,一半就丢在北岸这座山坡上。对张震南来说,代价已是极其惨重。但哈达哈的武卫军右翼还能守在北岸防线后方,没有整体溃退,顽强至此,也大大出乎张震南乃至盘石玉的预料。
    武卫军右翼战死者估计已超过三千,伤者无数。按军情部的资料,这支部队兵力最多也就一万三四千人,这么一算,武卫军还活着的官兵恐怕是人人带伤。换作红衣,打到这地步,部队主官、天刑社和圣武会的导师们也需要竭尽全力,才能维持住部队建制,除非是陷入死地,否则再难打下去。而哈达哈的将旗不仅还飘扬在防线上,防线后,清兵还在集结待战,让张震南也揣上了三分忌惮。
    哈达哈分明可以退的,他已经竭尽全力了,英清交战三十年,除了当年西山大营汉军营在江西给英华制造了相当威胁外,能让统制级别将领恨得咬牙切齿的清将,就数眼前的哈达哈了。能在与精锐红衣正面相抗的战斗中,让红衣出现上千伤亡的清将,更只有哈达哈独一人。
    果然不愧是屠了吉林一城的鞑酋……
    张震南怀着这样的感慨,下令了谨慎推进的命令,过河后的一零九师主力非但没如猛虎下山一般扫荡北岸,反而如临深渊,步步提防。
    火炮扫荡,步兵推进,六时许,一零九师才向北岸纵深前进了一里多地,确认清兵没在丢弃的防线上设有伏兵,埋下巨量火药。此时距离北岸最后一道防线已不到百丈距离,防线上,相信还有数千清兵正蓄势而发。
    一道道横阵展开,一门门火炮出列,二十斤乃至三十斤火炮在后方不断发威,飞天炮开始测距定位,就连那个一窝蜂炮翼,也挑出了最后一批状态良好的火箭弹,将炮架设在步兵阵列前方。
    四斤炮、八斤炮和飞天炮在阵列前方轰响,宽达三四里的防线上泥土飞溅,烟尘喷薄,呆在防线上的清兵只有两个选择,冲出来对战,活着转身奔逃,继续缩在壕沟里的下场只有一个,炮声停止时,红衣步兵的大潮将会把他们藏身的壕沟冲刷得干干净净。
    张震南正眯着眼睛打量清兵防线,一面旗帜猛然穿透烟尘,出现在幅面宽达三里的红衣阵列前,那是一面黄底双龙抱珠旗,硕大的白底圆圈中绣着一个“哈”字。
    哈达哈的将旗,此人竟然亲自率队冲锋了……
    将旗下是一股聚作箭头的人潮,当人潮驱散烟尘,清晰映入英华官兵眼里时,所有人眼瞳都是一缩。
    冬帽、花翎、金黄镶边的青黑中袄、皮靴、短铳、腰刀,冲在最前面的清兵竟然都是官!
    数百名军官引领着足足三四千人马,自一里开外,向严阵以待的红衣发起了决死冲击。
    昨夜和上午时,对手的疯狂反扑毕竟只是掷弹兵和少数单位领教过,而此时是武卫军和整个一零九师的最后对决。对手所表现出的悍勇和壮烈,是一零九师大多数官兵从未领略过的气势。官兵们绝难相信,对面是已穷途末路的满清鞑子,似乎他们面对的是百多年前萨尔浒和大凌河战场上的后金鞑子。
    就在一零九师红衣的气势为之一夺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出来了,正是之前在鞍山驿堡监刑的总士长,他立在最前线,背对着鞑子。呼声传遍整个阵列。
    “豺狼已经走投无路!这是最后的疯狂——!”
    苍老呼声带起了红衣们的心气,是啊,对面的鞑子是武卫军,他们在辽东大肆屠杀汉人。已被陛下宣判死刑,这道命令已是敌我皆知,这股鞑子已没了退路。
    没了退路的人还有各种心思,可对方不是人,是嗜血的豺狼,退无可退时,更要暴起齿爪,亡命一搏。
    可自己是人啊,人怎能怕豺狼……
    张震南策马出列。振声喊道:“儿郎们!前方就是屠了吉林城的豺狼!杀狼——!”
    “杀狼!”
    一道道阵列高声呼喊,不多时,“杀狼”的喊声回荡在沙河南北。
    嗵嗵嗵……
    重炮轰鸣,一发发实心圆弹划空而过,在前方敌军人群中碾过一道道血痕。
    蓬蓬蓬……
    飞天炮轰响,六斤、十二斤、三十斤不等的开花弹拉着弯弯弹道,绽开团团浑浊而血腥的礼花。
    咚咚咚……
    阵列前的四斤八斤炮开始欢唱。炮弹以平直弹道射入敌军人群中,打透一条又一条死亡之线。
    嗖嗖嗖……
    冲击人群接近到百丈内时,一窝蜂也发话了,在其他火炮爆起的大团礼花中,火箭弹就像是点缀其间的星光,密密麻麻的不绝绽放。
    大地震颤不定,前方烟尘不断转浓,但那面黄龙将旗还顽强地屹立着。似乎永远不会倒下。
    这仅仅只是错觉,八月七日下午六时二十五分左右,一发开花弹在黄龙将旗上空炸开,像是展开了一顶钢铁焰火之伞,连将旗带人一并罩住。
    隔了十来秒,那将旗再摇曳着立了起来。旗上已千疮百孔。
    大旗下,哈达哈与部将们个个衣衫碎裂,皮肤焦黑,血痕道道,他们相互呼哧,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
    “摇、摇旗……”
    哈达哈半边脸都像是被烧焦了,露出了白森森的牙根,他艰辛地发出模糊之声,一只独眼还闪着坚定的光芒。
    继续冲、继续战斗,我哈达哈倒下了没关系,武卫军右翼全军覆没没关系,阿桂还在战斗,兆惠的中军也动了,应该已潜入到红衣侧翼,要在我哈达哈牵动了红衣所有注意力时,拦腰来上一刀。
    除了兆惠,还有高晋,他一定是已经自千山方向冲出来了,正狠狠踹上红衣的屁股。我们早商量好的,我们是满州五虎将,我们是满人最后的英雄,我们曾歃血为盟,发誓要竭尽所能,保我大清江山,保我满人族存。
    哈达哈这么想着,皮开肉绽的手臂也搭上了旗杆,跟部下一同摇动。
    将旗招展,像是哈达哈以及武卫军右翼残部那绝不屈服的意志,接着哈达哈头顶一暗,光线被遮天蔽日的钢焰吞噬,最后的一丝意识还在念着:我的牺牲是值得的……
    将旗再度消失,自红衣这边看去,实心弹、开花弹,火箭弹蜂拥而至,除了不断爆裂的焰光和升腾的烟柱外,再见不着他物。
    随着将旗的湮灭,六时三十分,武卫军右翼的这一波冲击大潮轰然崩溃,一零九师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是一股股零散并且明显已昏了头的清兵逼近到三十丈内,步兵阵列以操演水准的排枪将其尽数扫灭。
    当整齐阵列分作无数道赤红激流,向北方汹涌冲去时,张震南和一帮军官来到黄龙将旗消失之处,从大堆残肢焦肉中挖出了一颗被烧花了半张脸的残缺头颅,靠着另半张脸,确认了这就是哈达哈,以此旗为中心,方圆三十丈内,集中了武卫军右翼几乎所有剩余将佐的尸体。
    “最硬的一股武卫军解决了……”
    张震南驻刀在地。脸上浮着一丝轻松,更多的却是疑惑。
    兆惠的中军呢?那也是上万人马,就这么坐视哈达哈覆灭?如果兆惠也是哈达哈这种死硬分子,这一战可还真有得打。
    四方台,负责鞍山战场的盘石玉也正为一个绝大疑惑而挠头,高晋的武卫军左翼呢?那也是上万人马,没在千山一带潜伏待机?
    沙河正打得热闹时,一零四师也向玉佛山东山的阿桂部发动了总攻。虽然没尽占东山,但阿桂已无法在东山保持连绵防线,多处都被突破,正被割作一座座山头的孤立阵地。
    鉴于一零四、一零九师已全线出击。手里只剩下一零八师和少数韩**,盘石玉认为,高晋部怎么也该在这时候出击了,为此他不惜从一零四师那撤下大半火炮,放缓了对玉佛山的进攻,就为等待高晋部从东面千山出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