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7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时,南洋土人国家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国家里的“**派”不断呼号,恳求英华“接纳游子”甚至有国家全民投票,百分之九十赞同“回归母国”可得来的全是英华的冷脸。
    这时候在英华国内,谁要抱着开疆拓土的虚荣之心,鼓噪接纳它们,谁就要被骂作国贼。
    南洋的百年变动,被英华历史学家概括为“吐故纳新”而英华为什么能完成这样的吐纳,国人不得不承认,是刘墉这样的人所坚持的仁人之义,是天人大义应于国家和民族内外时的延伸。有这样的大义,英华才能守住根本之利。若是没有这一道人心底限,只图快意恩仇,以屠刀相向,土人蛊毒终究会留在英华〖体〗内,不知什么时候发作,溃及心肺。
    于是刘墉的形象再度转变,不仅吕宋太子集天庙被修缮一新,石像变作了铜像,这一段历史也成为夫子们教导学生仁人大义的典范,成为英华治政的宝贵经验。
    若是刘墉地下有知,回首自己前生,再看自己身后世事,不知会有何感慨,就如同时代著名政论家袁枚所评那般:“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番历史之漾,在刘墉去世时,就连正将《论文明》传授给李克载的李肆都预料不到,李克载本人更是毫无所觉。
    李克载正为《论文明》中的一论而震撼:“今人世,人人平等浩浩荡荡,其势如江河入海,绝不可逆,其表就在仁人之义。所谓‘文明”就是一个‘仁’字。此‘仁’何谓?无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而已。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只看它对国民,以及国民相待之间是否作到了仁,而不是将国民还划分几等,按等相待,尊卑有别,甚至还将国家视为一类人统治另一类人的工具。”【1】
    “比照旧世,此论很容易误解,那就是将腐儒之仁与今世之仁混淆。腐儒之仁谬在何处?在内外不分,仁施于外而损及内,也即言,仁有界线。就如人伦一般,也有亲亲尊尊之分。”
    “今人世将起的最大动荡,就在这仁人的界线该怎么定。因这界线,才有内外之分,有敌我之分。这界线不是一条平直之线,只要有公利,就有相通之仁,例如人与天地,这仁也在寰宇间。但仁普及寰宇该在未来世,今世人看今世事,寰宇之仁,我们只能看到零碎,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以国家之器来载这个仁。”
    “但是不是仁只在国家之内,国家之外就是非仁之所呢?非也,内外是等次之分,而不是有无之分。若是国家之内有,国家之外,那仁之等次,就要在国家之内展开。如此国家,不就回到旧人世了么?”
    “今人世的国家,就是让这国家之器能均平于仁,再将次仁推之寰宇。没有次仁于外,仁又何以在内均平?由此来看,今人世与古人世又有一差:国家这个器,与仁正好相契。我们还可由此推及,有国家之器承载,仁才能发于国家之外,寰宇相连,让今人世走向未来世,到未来世时,寰宇一体,仁及于所有人。所谓文明之路,就在于此。”
    “提到仁之内外,先贤早有言:内圣外王,这条界线,这个道理,先贤早已论透了啊,我们要去把握的,就是这样一条变化着的界线,在变化中求知,在动荡中求稳。而这靠君王一人,靠权系于君王的官僚,都是办不到的。只能靠人心相竞,在竞中看到这样的界线。”
    看到这,李克载深深感慨,这就是父亲所说的“智者之思,总是在走钢丝”吧,看来父亲真是要将大英皇帝之位,打造为一位彻世智者,而非治世王者。
    还好,这任务还轮不到自己变现……
    李克载微微松气,如果当皇帝就必须先成一位贤士的话,他这辈子都不及格。合上书,再翻开总帅部转来的报告,父亲的论述是任务,可总帅部的军事调度,对他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建州朝鲜,危在旦夕?”
    看到军情部发来的这份报告,李克载眼瞳紧缩,心口却渐渐热了起来。
    “灭了好!灭了好!建满死光更好!”
    “不不,不好,日本就已乱了,朝鲜再乱,北洋全乱了,这怎么行!”
    矛盾的心绪在李克载心中冲撞着,他捏着这份报告,在演武厅里出神良久。
第一千零二三章 人民大同共和
    圣道四十四年,建州朝鲜永和二十年十月二rì,中京(平壤)笼罩于密集的枪炮声中。正午时分,东门城破,身着“清”字号褂,拖着辫子的兵丁四处溃散。红旗如cháo招展,引领着数以万计衣衫褴褛之人冲入城内。
    戴斗笠的鲜人,扎头巾的汉人,缠头的满人,甚至夹杂着不少剃着地中海发式的rì本武士。他们用华语高喊着“大同万岁”、“打倒满人”、“推翻皇帝”、“穷人当家”等口号,朝着皇宫涌去。即便越向前,枪弹越密集,炮火越猛烈,他们也毫不畏惧。一人倒下,百人踏着他的尸体继续前进。
    对这支大军来说。自称建州朝鲜,却依旧保留“大清”国号的爱新觉罗皇室是朝鲜的罪恶之源。以永和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朝鲜的压榨是超越族群的。鲜人、汉人,甚至贫苦满人,都是受苦的兄弟姐妹,是大同新义破开了族群的分歧,将大家团结而一体,为了一个目的而战:推翻这个罪恶并且腐朽的政权!
    不,不止这个目的,就如“大同贤师”朱希圣所说那样,打碎旧世仅仅只是第一步,更为宏伟的目标是在朝鲜建起一个人人得享富贵的大同新世。当然,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而这第一步,在“大同圣人”高挚的领导下,短短一年半时间,就已接近完成。
    “一年半啊,真想不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跟在大军之后的是一支服sè齐整,装备jīng良的军队,“大同圣师”高挚高踞马上,叉腰慨叹。
    一年半前,他还被永和皇帝追得如丧家犬一般,从仁川出海,跟诸葛际盛逃到了海参崴。
    诸葛际盛改名朱希圣,自称朱舜水后人,抛出更系统更完善的大同新义,举起了一面道义大旗,夺到了大同新义的话语权。而他高挚则公开历数永和皇帝之罪,摆出一副心怀仁义,yù除祸魁而不得的义士嘴脸,也夺得了“大同运动”的领导权。
    两人一个把住理论,一个把住人心,将之前散乱的大同反乱之势整合起来。再靠着跟海参崴、燕国、rì本长州藩各方的利益交换,乃至跟韩国达成的协议,获得了充足钱粮,由荒山野寇摇身变作兵强马壮的义军。
    准备就绪后,高挚施展手腕,说降了原本与他高家关系紧密的海州守将,于半月前率jīng锐主力自海上入海州,在海州以北击败皇室大军。
    尽管皇室大军兵力高达两万,高挚只有四千人,但核心是rì本长州藩佣兵,燕国“禁军”乃至英华辽东镖师,手握圣道三十年式火帽线膛枪,装备数十门六斤山炮和大量小炮。皇室军队不管是装备还是素质都远远不如,军心更是低靡,很快就溃败了。
    接着高挚会合十万大同义军,浩浩荡荡攻入平壤,沿途所向披靡,而永和皇帝却如绝大多数亡国之君一样,直到高挚兵临城下,才醒悟他已丢掉了整个国家。
    “父亲,大哥,你们想作却不敢作,也无力作的事,我替你们作到了!”
    看着民军涌入皇宫大门,鲜血涂上了大门的黄金门钉,跟朱红门sè混在一起时,高挚心中荡漾着极为复杂的快意。
    自得被惨呼声打破,冲进去的民军又如cháo水倒卷一般退了下来,永和皇帝还在负隅顽抗。
    “果然只能用来垫脚……”
    高挚扫视民军,心中暗自鄙夷。再朝部下挥手,他的嫡系部下端枪抬炮,再次发动攻击。
    “为了大清,为了万岁爷,死战!”
    “为了大同,为了圣贤先师,杀啊!”
    本章节 狂人 手打)
    高挚步入保和殿时,心情非常不好,把开炮的部下骂了个狗血淋头,这是他准备登基的地方,怎能随意破坏呢?
    接着再看到一身明黄十二章朝服的永和皇帝永琪,大事已定的轻松,以及落入手中的权柄冲得高挚头脑发晕。
    “万岁爷,怎么还劳动您御驾亲征呢?您的臣子呢?您的奴才呢?”
    高挚讥讽着众叛亲离的永琪,自他海州大胜之后,除了爱新觉罗一家,其他满鲜重臣不是望风而逃,就是望风而降。攻平壤时,汉旗鲜旗兵都是一哄而散,满旗兵的抵抗也只是象征xìng的。
    “为什么!?高挚,你这狗奴才,为什么叛朕!”
    已入中年的永琪面目狰狞地咆哮着,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刚刚学着他的祖爷爷康熙皇帝那般收拢了权柄,还在寻思着该怎么在北洋这个棋局里打开新局面呢,这才一年半,他的社稷就轰然垮塌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为什么叛你?万岁爷,奴才……嗯咳,我自小陪着你,自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同胞,也有手足之情。是你先叛了我啊,万岁爷——!”
    高挚也回以快意的咆哮,再笑道:“看万岁爷一脸迷糊,肯定还不明白,为什么会败得这么快,这么干净。启禀万岁爷,你还以为,这是旧世,能像康熙爷雍正爷那样,安坐龙椅,徐徐图之?大错特错!现在已是今人世了,时势如激流,一rì如一年啊……”
    永琪万念俱灰,咬牙切齿道:“狗奴才,有胆子你就弑主!朕绝不皱眉头!”
    高挚脸sè一凝,片刻之后,渐渐化作渗人的冷笑:“万岁爷,若是在旧世,我当然没有这胆子,可现在是今人世了,就连圣道皇帝,都拜相让政了,万岁爷这样的君父,就是旧世遗物,该丢掉了!”
    高挚挥手:“处理了!全都处理了!”
    被拖出去了好一截,永琪才醒悟过来,瞠目厉声喊着:“高挚!你敢弑君?你要遗臭万年——唔……”
    看着被破布塞嘴的永琪渐渐消失,高挚冷哼:“我之所以能担起大同圣人的名位,就是奔着杀掉皇帝来的,不杀你就是自绝根基!不仅要杀了你,还要杀绝你爱新觉罗一家,还有……”
    想起了什么,高挚再沉声吩咐道:“全城搜捕十三副甲的人,尤其是铁甲派,九族并诛,一个不流!”
    中京(平壤)城中,血火再起,如果这座城市有灵,今rì这番地狱般的场景,它不会有生出丝毫感慨。几十年来,这样的景象上演过多次,它已经麻木了。它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沾染过鲜血。先是汉人,之后是鲜人,而近几年来,则变成了满人为主。如果它有灵,此时值得它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到底还有多少活着的满人呢?
    在这中京城里,还有多少活着的满人不清楚,可还有多少活着的爱新觉罗却很清楚,全都在皇宫里了。
    四个阿哥,七个格格,最大的十五岁,小的还在襁褓中,再加上十来个妃嫔,永琪一家子被押到了后花园里,双手到缚,一字排开。背靠一面红瓦白墙,面对几排森冷枪口,永琪得靠妃嫔扶持才能站住,阿哥格格们更是哆嗦不止,哭成一团。
    “举枪……”
    军官挥手,枪口直指众人,哭声更大,可没等军官手臂落下,天空轰隆一道烈雷,劈在保和殿的顶端,炸起的火花清晰可见,惊得所有人都蹲了下来。
    “哈哈,老天爷发怒了,老天爷降下天谴了!”
    永琪两眼发直,半疯似的笑了起来。
    “这是老天爷在庆贺!终于除掉了你们爱新觉罗!”
    军官政治觉悟高,一句话就把部下的心思揪了回来。
    “转过去!都转过去!”
    可军官心中也有些发虚,终究是枪毙皇帝呢,不敢再面对永琪等人,让他们面对墙壁。
    正待举手示意,却见那最年长的格格出了状况,她愣愣站着,像是失了魂似的,毫不动弹。
    “紫薇格格……”
    军官一声唤,她才醒悟过来。先是左右看看,惊声道:“我、我怎么在这?”
    接着她拍拍自己脸颊,难以置信:“紫薇格格!?”
    似乎她脑子现在才动弹,一下喷出太多问题:“这是在干什么?”
    不知道吗?这样更好……
    军官仁心发作,不作解释,恭谨地拱手道:“小主子,劳烦先转过去。”
    那格格哦了一声,一边转身一边道:“是玩什么游戏?”
    接着看到了永琪的明黄朝服,她再度惊叫:“万岁爷!”
    “举枪……”
    “不,该是皇阿玛吧。”
    “瞄准……”
    “我是格格?”
    军官的手臂猛然挥下,那格格猛然转身,一脸难以抑制的狂喜:“告诉我,现在是……”
    绽放的笑颜凝固在脸上,明亮的眼瞳瞬间黯淡,眼膜上,一排白烟喷发,也将后半句话堵在她嘴里。
    轰鸣声中,子弹撕裂了筋肉,撞碎了骨骼,那张凝聚的笑脸顷刻间血肉模糊,红白喷溅,带着整个身体倒撞在白墙上,再缓缓滑下,拉出一道猩红血迹。花盆头下,勉强完整的眼睛还直直盯向半空,那是刚才那道旱雷所劈的保和殿顶。
    “刺刀……”
    军官再度下令,士兵列队上前,倒转枪托,刺刀抵胸,毫不留情地猛力一压。从皇帝到格格,包括襁褓中的婴儿在内,一个也不放过。
    爱新觉罗…永琪,一家三十来口,整整齐齐倒在已被染得半红的墙壁下,血水汇成一条细小溪流。
    “完成了?”
    军官再开口,士兵们才吐出口气,同时点头,处决皇帝一家这事,着实有些压力。
    “那么……老规矩,只给三分钟。”
    军官掏出怀表看看,下达的命令让士兵们欣喜若狂,轰然散开,疯狂地从尸体上扒下衣物和饰品。英华军纪广传中洲各国,不管是官兵还是佣兵都养成了习惯。可以抢东西,必须守规矩。
    不必三分钟,一分钟之内,三十来具尸体就被扒得只剩遮体小衣,而那紫薇格格的花盆头花盆鞋都被脱了去。毫无生气的半赤尸体卧在血水里,再看不出半点跟皇帝、妃嫔、阿哥、格格有关的东西,就如屠宰场中随意放置的生猪鲜肉一般。
    一道道排枪声从左右传来,官兵们却毫不在意,那是处置其他宗室。如高挚所令,爱新觉罗家,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我还以为你会有所顾忌,心慈手软呢。”
    保和殿里,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衫儒生出现,官兵们都恭恭敬敬躬身行礼:“拜见贤师!”
    “本没顾忌的,可刚才那道旱雷真有些吓人……”
    来人是朱希圣,也即诸葛际盛,高挚挥退部下,随口敷衍着,盯住朱希圣的目光含义深沉。
    “怎么?你想坐上去?然后再铲除我,就跟你杀掉的傻蛋皇帝一样?可怜的家伙,恐怕他压根不知道外面的天下是怎么一番面目了吧。”
    朱希圣一语揭破高挚心思,让高挚有些尴尬地咳嗽着。
    “我们举的旗帜是大同新义,大同新义里,可没有皇帝这东西。这一条比大同新义到底是什么东西重要得多,几十万民军,还有未来几百万满人、汉人、鲜人,能够继续拥护你我,就因为我们……反皇帝,我们要建的大同之世,没有了皇帝。”
    “大英立起天人大义,人人皆一,可我们比大英更顺应天道,我们不要皇帝!所以啊,这龙椅……”
    朱希圣盯住那富丽堂皇的丹陛和龙椅,眼中也闪过炽热之光,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摇头道:“就不能再要了。”
    高挚捏着下巴,一面迷惑:“可没有这龙椅,咱们怎么治国?咱们的权柄又怎么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