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扩张之路-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国防部之外,在内阁还有陆军部和海军部。

    名义上这两个部门也是真正执掌陆军及海军的两个部门,其中陆军部的部长由冯国璋担任,而海军部的部长则是萨镇冰。

    前者的话,打仗的能力暂且不提,资历却是绝对足够的。后者,海军恐怕也没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了。

    至于为什么不认命刚刚才在山东立了大功的蔡锷和蒋百里…

    一来主要是资历问题,二来,陆军部长的位置虽然不错,可轻易却没法动弹,也没法像其他人那样带兵打仗。何况陆军部长的职责更多是行政性的,而不是均实行的。而参谋部就不同了,必要的时候严绍完全可以让蔡锷这个参谋部长(总参谋长)外出领兵,负责指挥部队作战。

    顺带一提,目前担任参谋部副参谋长的是蒋百里,没办法,谁叫蒋百里虽然名气大,可是却资历差呢。如果说蔡锷勉强够格的话,那么受到严绍重视才能指挥一个师的蒋百里,哪怕有在山东的功绩也是没法担任一部部长的,副参谋部长,算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了。

    其实会弄成这样,与军队最初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关系。

    最初的时候,严绍原本是想在国内划分多个军区,一般的冲突或者是局部战争,完全可以由军区的司令来负责。

    这样一来,无论是冯国璋亦或者是蔡锷他们,都可以在北京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而不是像严绍原本打算的那样。到前线去做指挥官,直接负责领兵。

    问题是国社政府刚成立的时候,地方还很不稳定。严绍的国社党虽然在击败了北洋之后。成为国内地盘最大的一个‘军阀’,可其他势力的地盘也不算小,真的动手的话,拖延的时间又太长了些,甚至可能直到一战爆发了都没能解决掉所有的地方军阀。

    最后没办法,严绍也只能采取一些妥协措施。

    比如说,每个省一个步兵师之类的…

    做出这种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严绍必须要安抚地方上的实力派,不能把他们逼上绝路,不然那样最高兴的肯定是列强。

    再加上这时的民风又十分的排外。想像后世那样把各地的兵员打混了然后整编起来,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只能以一省一个师的方式,来整编地方上的部队。

    结果就是虽然地方上稳定了,可短时间内军区的问题却没戏了。

    这也是山东战事时。严绍会认命蔡锷和蒋百里来指挥的一个原因。

    万幸。虽说当初也有些让步,不过在进行了整编外加全民抗日的情况下,那些部队到是十分服从命令。在山东战役时没有哪个部队丢人。

    不过就算这样,严绍依旧打算在国内划分军区。

    这样一来,便可以不用像现在这样,打仗还给指派一个领兵的大将。真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军区内的军区司令便可以解决,甚至是指挥作战。

    ————————————————————

    听了蔡锷的话,其他人全都看了过来。显然也有些奇怪,为什么严绍刚刚说要加入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

    其中到有些人想到了伊莱诺的法国人身份。甚至联想到了枕边风什么的。不过即便是想到的人恐怕也不会把这点当真,毕竟他们都很了解严绍,很清楚他或许在某些事情上会徇私,比方说在亲信的任命上,但在这种事上还从来都没含糊过。

    所以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严绍选择的是协约国,而不是同盟国。

    没错,现在协约国看上去的确是势大,可同盟国也很出色,尤其是德国,在东线战场上揍的俄国人丢盔弃甲。在西线战场上也是不落下风。

    这也是在场众人不愿意卷入到这场战争的一个原因,虽说看上去协约国的胜算更大,可谁也不敢保证,同盟国就一定不能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德国人还有奥匈帝国等也不可能和协约国开战,奥斯曼土耳其更不可能在战争爆发后才加入同盟国阵营。

    战列舰?那的确是一个理由,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早就喜欢了受到侮辱的土耳其人,显然不会在这么大的问题上站在同盟国一方。

    一切只能说,同盟国的确有胜算,并且就算没有协约国大,但也绝对不能算少。

    而从目前的战场形势上看,这并非是不可能的…

    如果最终获胜的是协约国,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果最后获胜的是同盟国,那他们就不得不面对同盟国哦报复了。

    ————————————————————

    看了眼蔡锷,再看了眼蒋百里,发现这两个自己最看重的人都在认真的看着自己之后,严绍缓缓的开口道。

    “我会提议选择一个阵营是有我的想法的,首先,这场战争如果我们能成为参战国的话,肯定能得到一些好处。比方说如果我们向同盟国宣战,那么过去我们对同盟国的外债就可以直接免除,德国在中国的租界也可以直接收回,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除了同盟国之外,其他任何列强都找不出我们的理由来…”

    “第二点,眼下我们正在和英国人谈威海卫的问题…”说到这里严绍看了眼顾维钧,和英国人的谈判,就是顾维钧带队进行的。

    “虽说英国人曾经答应过,只要旅顺的租界期到期,他们就会归还威海卫,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是拖延着,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加入到协约国阵营,支持协约国在欧洲的所谓事业,那么英国便必须要拿出一些好处来作为回报,威海卫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绍的语气中带了丝丝的恼怒。

    本来按照当初的协议,只要旅顺到期了,英国人就应该归还威海卫,因为他们当初抢走这块地是为了对付日渐扩张的俄国人的。可现在旅顺已经回归中国,英国人也该履行自己的诺言了,这帮所谓的‘绅士’却又开始反悔了,虽然没有明着说不归还,可却一直都在拖延着,让严绍十分恼怒。

    “还有第三点,我们都清楚,作为战胜国是可以要求战败国拿出一笔赔款出来的,过去我们都是战败国,从来都是拿赔款的一方。而以这场战争的规模,如果同盟国失败,相信协约国一定会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身上狠狠宰一刀,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站在胜利者的一方,说不定也能得到许多赔款,这对国内的工业建设还有政府目前的赤字也是有好处的…”

    虽然严绍拿出了至少三个理由,但其实就连严绍自己也觉得这三点要求有些勉强。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勉强,更何况是在坐的其他人,所以想了想之后,严绍决定袒露一些真实的想法…

    或者说是目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七章 伊拉克() 
刚刚严绍谈到的那三点的确是没多少说服xing,甚至就连严绍自己都说服不レ别的不说,单就第三点赔款的问题。

    这仗还没打明白呢,严绍就开始考虑赔款的问题了?这想的也太长远了吧。

    至少在听了严绍的理由之后,在场的人除了几个老成持重的外,一些比较年轻的几乎同时撇了撇嘴。

    坐在蔡锷的身旁,蒋百里更是皱眉道。

    “这些只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可要是失败了呢?”

    听到蒋百里的话,其他人也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蒋百里,在座的人就和对蔡锷一样认同。

    和蔡锷不同的地方就是,蒋百里没有什么实战的经验,而且资历毕竟是太浅了些。蔡锷在云南做都督的时候,蒋百里在做什么?而且也正因为实战经验的差距,所以最终蔡锷坐上了部长的位置,而蒋百里则是副部长,这也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一种决定。

    不过就算蒋百里的资历差一些,但在坐的人都很清楚这个男人很厉害,所以丝毫不看小觑了他。

    ————————————————————

    看着蒋百里,徐世昌等人都轻点了一下头。

    严绍刚刚谈的那些都是协约国获胜后的问题,可如果失败了呢,那问题恐怕就大发了吧。

    毕竟中国加入到协约国阵营,就等于是站在了同盟国的对立面。过去中德两国虽然关系也算不错,但只要严绍这么做了,那么两国就会彻底变成敌对国。

    真要是这场战争的获胜者变成了同盟国,那恐怕中国的麻烦就大了。

    只是就在众人都在认同的时候,却没有人发现虽然蒋百里说了这些话,但神se之间却没有丝毫担心的意思。不只是他,就连蔡锷也是如此。

    而在沉吟了一番之后,严绍整理了一下脑中的答案缓缓道。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首先,这场战争究竟有多血腥在做的人相信也都清楚了,暂且不提德国人究竟能不能获胜,即便是能,恐怕也是两败俱伤,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即便德国人想找我们报仇又能派多少军队来呢?所以这点根本不足为虑。”

    “再者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距离极远,就算德国人真的这么不依不饶,这么长的后勤线,我们只需要出动些潜艇出去,就能让德国人痛不yu生,那些来了中国的德**队没了后勤补给,恐怕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协约国必胜无疑…”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绍的语气当中充满了自信,而听着严绍的话,在座的人却显得有些惊疑不定,不清楚严绍究竟哪来的自信。

    见在座的人似乎有些不相信,严绍笑了笑后开口道。

    “别忘了,这场战争中上的了台面的国家,基本上都已经站好队了,就连我们,和法国的关系不也是极好吗,眼下还没站队的国家,可就剩下那么一个了…”

    反正谁都清楚国社z fu与法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严绍到是一点也不忌讳。

    而听到严绍的话,李良、顾维钧几人的眼睛却是闪烁了一下。

    “您是说?”过了半响,顾维钧开口道。“美国人?”

    毕竟是搞外交的,顾维钧的反应极快,相比之下段祺瑞他们的反应就要差一些了,毕竟是老派人物,对国内很了解,对国外就有些摸不清楚,虽说最后终究还是能摸清的,但反应上怕就显得有些慢了。

    “不太可能吧…”有了顾维钧的提醒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徐世昌有些迟疑的道。“美国人一向中立,这次也是如此,应该不可能会站在协约国阵营的吧…”

    有了徐世昌开口,在座的人几乎都点了点头,只有蔡锷、蒋百里等少数几个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笑了笑,严绍解释了一下。“这点其实很容易就能解释清楚,我问你们几个问题,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哪个最强大?”

    “眼下英国和德国究竟是谁包围谁?”

    “协约国和同盟国这两个阵营,目前谁和美国的交易量最多。”

    这三个问题都很容易回答,甚至根本就称不上是问题。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却让在座的人都愣住了。

    “………如果协约国失败的话,那么作为最大贸易国的美国,是不是就血本无归了?”说完严绍不再开口,只是坐在那里任由众人去想。

    而李良等人,此时此刻也都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

    论及海上力量的话,这个时代当然是英国最强。德国的公海舰队虽然也很强,但是和英国人的舰队相比差距就很大了。

    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英国封锁德国,毕竟总不可能是德国封锁英国。要真是这样的话,德国人也不至于派出潜艇袭扰英国了——————正是因为海上德国人的货轮很少,所以虽然潜艇技术相差不多,可是德国人的潜艇部队却那么耀眼,而英国的潜艇部队虽然不能说是默默无闻,却始终以善出奇葩为名…

    同样,也正因为协约国封锁了同盟国的海上贸易,所以现在和美国贸易量最大的就是协约国。尤其是在战争进行到现在之后,英国甚至已经开始欠了美国一些钱财,这些钱现在看来或许并不算多,可如果战争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很快这就会变成一笔十分恐怖的数字。

    等到了那个时候,协约国要是真的最后失败了,那么就像刚刚严绍说过的那样,美国人可就要血本无归了。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美国人最后也会拉英国一把——————历史上英国可是欠了美国好几亿英镑,相当于数十亿银元,这么一大笔钱,即便是美国也是吃不消的。

    至于严绍为什么会清楚?当然是因为历史书上这么说的。

    不过在座的人却不清楚这点,看向严绍的目光都十分惊奇,而蔡锷和蒋百里两人却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他们发现严绍想要卷入这场战争并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是的确进行过深思熟虑了。

    何况严绍还少算了一点,那就是中国…

    固然,美国的确是一个很强悍的角se,可是这时的中国就算比不上美国,也称得上举足轻重这四个字了。协约国和同盟国本来就是难分难解,如果这个时候中国站在协约国的阵营,协约国的胜利不能说是十拿九稳,但恐怕也差不多了,何况在后面还有一个美国。

    ——————————————————————

    虽然严绍已经进行了一番解释,众人也觉得协约国的确有很大把握得到胜利,但就算这样,在场众人对此依旧有些抵触。因为严绍刚刚说了,他这次并不打算只是做一个支援国,而是打算让中国作为参战国加入这场战争。

    如果说只是支援国的话,或许在座的众人还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参战国,这就让人有些迟疑了,毕竟,那可是要派远征军到欧洲参战的。

    所以尽管已经不再像最初那么抵触,但还是有人出现反对,而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宋教仁。

    “眼下国内百废待举,正是需要z fu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的时候,这时派兵到欧洲去参加列强的战争,岂不是一心两用,自找麻烦?何况欧洲战场的情况很复杂,战场也极为血腥,我们派人过去的话,我们的士兵该怎么办?难不成要让他们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

    宋教仁的一席话,赢得了众人的认同。

    “没错,我们完全没必要为了列强的利益而流血牺牲…”

    看了眼宋教仁,李良也点了点头。虽说在许多事情上他都支持严绍,但在这件事上,他却是站在严绍对立面的。不过他到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他不是为了当严绍的应声虫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

    眼见在座的众人并不认同自己的想法,严绍无奈的摇了摇头。

    “果然,还是给拿出撒手锏啊…”

    这么说的时候,严绍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

    然而在抬头看了眼众人之后,他很清楚,他或许能强迫众人同意自己的想法,但那样的话,后患实在是太大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众人的认同,只有这样,出兵的事情才会变得顺利,而这,就需要他先暴露一些自己真实的目的。

    不需要太多,只需要能让众人支持自己就可以了。

    所以迟疑了一下后,严绍开口道。“其实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这次出兵我还有个目的…”

    “什么目的?”看了眼严绍,付修明有些奇怪。他跟了严绍多年,很清楚前面最初那三个理由究竟有多荒唐,至少以严绍的xing格绝对不会为了这三个理由而想要出兵,那么,就必然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