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力挽狂澜-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皆有归意。
    后来,北边闹哄哄传出魏延竟然造反了?也不等回殿前辩驳,魏延就被杨仪指派马岱统领军士斩杀。魏延一族也因此被彻底铲除。魏延的两个儿子也被皇帝派人以叛国罪斩杀。这是刘武从忘年之交尚书郎李密那边得知的,李密也很无奈的告诉刘武,那是一笔糊涂账,内中原因复杂,他也不太清楚,其实刘武知道,李密是不愿得罪那些豪门望族,不肯说透。
    算了,不用在这上面多多计较,平心而论,魏延虽然不尽人情,确是很有几分道理,论韬略,论胆识,魏延皆为上上之选,当年面对昭烈帝和帝国群臣放出豪言,可单凭汉中一郡抵抗曹操百万雄师,不但令刘武读来惊为天人,就是后来归顺蜀汉的夏侯霸,也是感慨良多。
    刘武前年去夏侯老将军家宴饮时,还听闻老将军醉评蜀汉名将。
    说起来,如果没有杨仪,魏延还活着的话,那么大都督绝对不是姜维,以姜维的韬略,是不足以与魏延并论的。
    魏延可以*区区汉中军马,在陇西战场的阳溪大破郭淮、费耀,反观姜维……几次讨伐陇西,都是败在郭淮手下,毫无所取。可叹一代名将,未能马革裹尸,却死在自己人手上。说句良心话,魏延的军功战绩,即便是武乡侯,都是不及的,蜀国名将中军略高超,能与魏延相提并论的,只有昭烈帝,关羽和黄权区区数人而已。可惜跟关羽一样恃才多傲物,魏延军略出众,人缘极差,难怪会被杨仪诋毁,落到这种下场。
    刘武心中对这个小孩的愤怒,变成深深的哀悯。魏氏家族对刘氏有大功,这个孩子该死,可是……
    就这样沉默了许久。
    “你想不想活下去?”刘武如是问这个小孩。
    小孩犹豫了下,一脸怒容:“是要做你们刘家的走狗活下去?呸!我宁可被杀头!”
    “那么好,我成全你!”你字还没说完,刘武慢慢抽出佩刀,一刀砍下去,小孩一阵大叫,想往后逃,被身后脚下树枝一绊,摔倒在地。刘武的刀如影随行,直直指向小孩胸口。小孩一脸苍白,吓得闭上眼睛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嚷嚷着:“不要杀我,不要杀我!”刀就在距离小孩胸口不足一尺远停住了,左右那些远远观望的涪城女人们,不知道怎么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她们只知道,那个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血屠夫突然拔出佩刀,就向那个小孩挥砍,眼看着那个小孩就要命丧刀下。
    女人们先自惊恐,随后,一个传一个,那些男人们也放下手中的活计,呆呆看着这营地内奇怪的一幕。不过没人敢*近,生怕殃及自己。
    所有人就这样远远看着,直至周大等一干亲兵赶来。
    ……
    “将军,您也真是的,仗着狼牙跑那么快,害我们弟兄好找。”周大顺着营垒中空空的马道赶去,“哎呀,这不是小魏子么?怎么回事?哭哭啼啼的?像个娘们儿似的!”
    刘武站在那边,刀已经收入牛皮鞘中,泰然自若,身前,是刚刚被刀子吓得不轻的小魏子,一脸尴尬神色站着。
    “啊,是,是周叔叔啊!”小魏子一脸窘迫,挤出笑脸。
    周大莫名其妙,看看小魏子,奇怪道:“我怎么成你叔叔了?”
    刘武淡淡道:“是这么回事,我收他做义子了,从今天开始,他就叫刘魏。你们跟我这么多年,都是弟兄,他叫你一声叔叔理所当然。”说罢向小男孩看了一眼。
    “哎呀,那恭喜将军了!”周大身边一个来自阳平关的亲兵笑嘻嘻看着小魏子,“你小子命真好,我们将军可疼自己人了,以后一定亏待不了你!”
    周大笑骂道:“还你呀你、小子小子的叫,你活腻么?以后要称呼少将军!知道么?”
    他们错过了一些东西,就在他们从营地入口赶来的那一段时间内,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
    “就只有这种胆略,你也想学着我们杀人么?你还是个孩子。”
    “……”无语,面带不甘,可是无可奈何,一脸哭相。
    “你想杀光我们刘氏一族么?那你得有那个能耐?你会什么?会拉弓射箭么?会带兵打仗么?”刘武面带微笑傲然问道,“你可知道我刘氏一族虽然人数并不算多,几百人总是有的,单*刺杀,你能杀死几个?单单是我家,就有那么多的下人仆役,就是我醉卧睡死任由你下手,你也休想活着逃离成都。不懂军略,不习弓弩,没有士兵追随,你凭什么杀光我刘氏一门?”说到这里,刘武都觉得自己这几日脾气有些放纵?一念至此,哈哈大笑,算了,放纵就放纵一回吧?这种大逆不道惊世骇俗的话语,他已经有十多年没说过了,再说一回也不打紧。
    小孩还是沉默不语。
    “你说你是征西将军遗脉,那么好,我不问你父亲到底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只问你,你父亲到底有几个孩子?很少吧?那你死了,你祖父日后还能由谁祭祀?”
    小孩儿潸然若泣,他父亲没什么孩子,魏家没落,生计艰难,绝对不会像富贵时候那样三妻四妾,孩儿自然不多。
    “做我儿子吧?我会尽我可能教导你。只是我有几个小小条件。”说到这儿,刘武望着小孩说道。“如果现在你不肯的话,我也可以找机会把你送出帝国,任由你加入魏国,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什么都没有的你,到了魏国,只有从小兵做起,你很可能还是一个小小兵士就死在战场上,就像你在这儿听到的那些倒霉的陇西兵一样。不过,我希望你答应,我的条件并不苛刻。如果等你长大以后,还坚持要杀光我们刘氏一族,随便,只要你有这个本事能打败我就行。”
    这是刘武的一个小小诡计,只要成为父子,他有这个信心慢慢影响这个孩子,况且,父子大义名分已定,再无回转,到时候,就算这小家伙脑袋发热,有父子名分压制,很难得到其他人支持。更何况,刘武不觉得自己连这么个小孩子都敌不过。
    ……
    至于誓言——可以向刘武挑战,不过不许在背后动黑手,以征西将军魏延的威名和魏氏家族的一切立誓,若违此誓,人神共讨,坠无尽地狱。
    〈闲话:这一节写的是另一个日后或许很久会用的上的人物,义子刘魏。起因无非是三国演义太欺负人,把蜀国名将刻画的如此不堪,有些气愤。什么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胡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锋是名将魏延,魏延是谁?魏延的军略可谓惊才绝艳,也是刘备刻意提拔的官员,刘备进位汉中王又将都城迁往成都时,所有人都认为张飞将是汉中太守,可刘备偏偏挑选了仅仅是一个区区牙门将军的魏延为镇守北方的总大将,为什么呢?
    在下愚见,最大的可能是刘备知道在军略上魏延比张飞牛太多了。若让张飞去守汉中,刘备认为可能守不住。历代光荣游戏三国志上对于魏延的数值都非常不公平,以魏延的军略统帅力,在史书三国志描绘下,魏延是一个有胆有谋勇悍绝伦胸怀大志的将领,唯一的缺点跟关羽一样,恃才傲物(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蔑视那些豪门出身或者所谓天下闻名的名士,遭致那些名门出生的同僚敌视)。所以如果真正设定下来,魏延与关羽都是魅力低下的名将,人缘都不好。论军略智谋,当时的蜀汉,即便是诸葛亮,应该也不及魏延,你不要忘了,三国演义上也提到诸葛亮见到司马懿为帅立即变色,所以很明显,诸葛亮是政治超一流,魅力一流,军事二流,不然怎么每次北伐都是败回?魏延的几次攻伐反倒是有声有色,连日后成为姜维克星之一的郭淮也让魏延打得满头包。可惜,老猪当年容不下对北伐有疑义官位崇高的李严,自然也不许魏延擅自行动,难怪魏延会感慨自己有韩信之才,未被尽用。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是何等的气魄?
    名将魏延,若是不被杨仪害死,蜀国局面又是一番情形,当无疑问。
    另外,还要提到前文中的一个死人,诸葛显父亲诸葛攀。诸葛恪被杀是在孙权故去之后,诸葛恪死时,侄儿诸葛攀还在世,后来回过头来返祖,继承东吴诸葛家族血脉,所以诸葛攀也就在这几年之中亡故(西元253年以后)。可参见蜀书诸葛亮传,吴书诸葛恪传,相互印证。〉
节九十四:一诺(手打版/文字版
           众亲兵奉承拍马,刘武也带着小小孩儿刘魏应酬几句。
    “对了将军,”周大道,“刚刚我们弟兄在城墙那边看见宁将军,他让我给您带个口信,谢谢您拯救了涪城百姓,也拯救了整个帝国。他和董老将军希望您今天一定要参加庆功宴会。”
    昨天黄崇不是跟他说过了么?栈道可以通行了,估计梓潼那边已经过来不少人了,就是不知道大都督姜维到没到?刘武这么一问,周大挠挠头,尴尬一笑:“将军,您这不是难为末将么?我们弟兄就在城墙那边转了转,听说你要找个孩子没进城,后来就急急赶来了。哪里知道这些情况?”
    刘武一行人离开工地,赶往涪城,午初时分,进入涪城,众人下马步行,闪让那些进进出出拥挤的人流。刘武等人初一进入,城中百姓个个交头接耳,就像当年的阳平关,所有城中百姓望向刘武的目光都带着莫名的情绪,那是一种感情,名为尊敬。
    “少将军,您可看见了,您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周大一脸兴奋的偷偷对身边的刘魏低声说道,“看见了么?这就是威望!”
    威望,李果说过的,大厦将倾,能带领这些士气低落的军民打败魏国劲旅,就是英雄,那些曾经被你指挥带领过的百姓们,那些目睹你身先士卒的百姓,就像那些折服的豪门子弟,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刘魏也有些动容。
    所有人在彼此议论中,渐渐交流着关于这个领导残兵菜鸟坚持抵抗的将领,就会将这个本来在涪城军民中貌似没什么名气的帝国候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勾勒的越来越丰满,所有涪城百姓骇然发现,这个侯爷竟然威震敌国,而皇帝对他的事迹,似乎鲜有听闻。(或者是无视?谁知道呢?谁敢非议皇帝?)
    前后反差越是巨大,众涪城军民对这位侯爷也越发充满同情和敬重。
    众人就在这种让人迷醉的气氛中慢慢前进,一直到涪城守将衙署门前站定。门首站立指挥将士们准备酒水的老者忽然惊觉,蓦然回首,望向刘武。面貌依稀可见年轻时的俊秀飘逸,衣冠峨带,气质飘然。当年,刘武认识他的时候,胡须头发只微微有些发白,乍一看不过四十许模样,如今一见,面貌依旧,只是须发皆白,倒像七十许老者,刘武不甚唏嘘。这就是辅国大将军董厥,时年六十岁。两人凝视良久,老者很快,面带微笑,快步走下石阶,走到刘武面前,道:“几年不见,侯爷风采更佳了。”客气话,可除了这种话,其他的很多东西,没法在大厅广众下说。两人就这样面对面客套着,刘武不善言辞,说了几句客气话,没什么可说的了,气氛变得有些沉默。
    “侯爷,”董厥*近刘武身侧,压低声音,“谢谢侯爷保住我剑阁数万将士的退路,我们知道以前多有得罪,还望侯爷不要见怪。”这种话说出去对谁都没好处,只好偷偷摸摸的说。
    “没事,”刘武现在心情很好,前些日子霍俊回成都休养时,宁随写信交于霍俊带给刘武,那时说过的,汉中诸军,都觉得刘武很委屈,这就足够了,谁都不容易,那些往事拼命计较所有人都得受伤害,将心比心,这些汉中将士也是刻意避嫌,不想惹麻烦,这也是人之常情,应该谅解。
    “对了侯爷,”董厥低声道,“您可知道前天召开的临时朝会,出了个大笑话。”如是如是委婉道出,说那些话时董厥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近些的人听见,还特地将刘武邀到一边。董厥为人还颇有才干,以前在尚书令时,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开罪黄皓,后来负气,请求外调,尚书令易手交于樊建,董厥就跟随大都督姜维镇守北疆。说实话,若非是刘武,董厥是绝对不会说这些朝堂上那些丢人现眼有损群臣声誉的丑行。
    刘武一听就上火,心中气愤难平。
    原来董厥告诉他,三日前,虎贲中郎将麋威和羽林右部督李球带领刘谌和诸葛家那两个小子加入朝会,向皇帝叙功,本来大家听得很高兴,就是后来讲到刘谌功劳时出了岔子。
    太监黄皓念着那道奏章,上面写着江油城江油戍刘谌都居功甚伟,刚刚念完,朝中一片歌功颂德声,博士尹宗请求皇帝给刘谌嘉奖,成都令吕辰附议,尚书左选郎邓良也附议,这些统统都是平日里比较接近张氏一族的家族首领。除了这三家外,御史中丞向条似乎也表示认同,可以树立刘谌这个典型,认为这对当前士气低迷的帝国是大有好处的,他这家的态度似乎也比较暧昧。可是没等刘禅发话,黄门侍郎费承马上站起身反对,质问江油城光复那夜真实战斗过程,提出是由黄崇和兴丰侯刘武一起偷偷发兵奇袭得手,而非刘谌的战功,整个朝上一片哗然,吵作一团。到最后,皇帝借尿遁逃离朝堂宣布第二日再议,方才暂且搁置。
    也不知怎么回事,到第二天时,费承向皇帝告罪,只说自己是误听人言,皇帝也笑容满面只说这种事情在所难免,不怪费承。
    费承是退却了,可是还是有人不干,跳起身来反对,这人不是其他人,正是那位古怪脾气很少与人打交道的宗预宗德艳,站在朝堂上大声呵斥:“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赏罚分明,方可从容控御士卒,士卒不敢懈怠。今天,既然朝上有所异议,为什么不将相关人等全召入朝堂上对质?就这样草草了事是何道理?真按尔等如此处事,如何能安定士卒之心?军法不明何以激励士气?”
    朝上众人哑口无言,一向和睦宽容,昨天并未加入论战的大尚书卫继,也表示应该小心从事,不可草率。过了一会儿,侍中张绍亦表示卫继和宗预都是国之老臣,应该对他们的意见加以重视。
    前天的朝会又是不欢而散,估计到明后两天,成都的使者,会正式要求卫将军带领子弟兵们撤回成都,顺便将黄崇和刘武调回成都,方便对质。这场叙功闹剧,也该有个收场了。
    董厥说道这儿,看着刘武,小声道:“侯爷,您不要生气,老夫知道,被人冒功这种事情,搁谁头上都不好受。”
    刘武攥紧拳头,怒气冲冲:“攻那种城也算功劳,我都觉得丢人,谁要谁拿去。我只是弄不明白,这朝堂上到底怎么了?乱哄哄的,他们要干什么?魏国人还在汉中,阴平道的危险也只是暂时压制,他们现在不考虑如何解决这些事情,在朝堂上嚷嚷那些东西,真让将士们齿冷!”
    董厥默不作声,呆呆站立许久,似在思索什么,又拿不定主意。
    “您还有什么事要对小子我说么?”刘武觉得董厥还有话要说,又有些张不开嘴。
    “这个……”董厥迟疑片刻,轻轻一叹,“朱提太守(李丰)给我发来信函,希望我能帮帮他们家族。还有许家(见注1)也有这个意思。”
    “有什么事情么?”
    “侯爷您可能不知道,马邈的夫人,是李太守的小妹。而许尚书的第五女,就是马泉的妻子。”
    明白了,马邈叛国,依法,跟他有关的家族都得受到牵连,马邈夫人据说已经殉国,可是这层关系断不了,还是很麻烦。那个许家的女孩,应该也会倒霉吧?这也只能怪她运气不好,嫁到这种人家。
    董厥继续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