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龙夺嫡-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祚已然串通成一气,心中顿时有些慌乱起来,满面狐疑地看了看老四,又看了看默默不语站在自个儿身边的胤祚,突地眼前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也不管不顾地站了出来,高声道:“儿臣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四哥之言有理,六哥雄才大略,出征帅位当属六哥为宜,儿臣也愿保六哥为帅,请皇阿玛明察。”老八门下可是多得很,原本议定的是保奏老十为帅地,可突然间见自家主子改变了初衷保举起胤祚来了,一时间大多数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但也有数十人猜到了老四、老八的用心,也纷纷上前保奏胤祚,大殿里头顿时热闹了起来,保举胤祚为帅之呼声此起彼落。
靠,该死的老四,玩起了欲擒故纵的游戏,明知道老爷子不可能让咱挂帅,却故意保奏咱,存心是要让咱难堪的,娘的,算你狠,回头再跟你算帐。胤祚原本就知道有人会保奏自个儿为帅,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可没有想到出头保举自己地会是老四,更没有想到老八竟然也凑起了热闹,心中不免有些子气闷,正盘算着该不该在此时出列之际,康熙老爷子发话了:“小六儿,众臣可都保举你为帅,你有何看法说来给朕听听。”
有何看法?嘿,老爷子这话问得寒啊,您老爷子若是真地打算让咱挂帅就不是这么个问法,直接一句“准了”不就成了,若不然也是问:你可有信心能胜,哪有问咱有何看法的道理,这不是明摆着想看看咱的本心如何吗?胤祚肚子里头叽叽歪歪地,可出列的动作却是快得很,大步上前,立马跪倒在老四边上,高声道:“皇阿玛明鉴,倭国不过是癣疥之患而已,并不足惧,战而胜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儿臣为帅与否倒也无关紧要,儿臣自领皇阿玛诏令主持水师重整以来,实不敢怠慢,现如今山东水师虽已部分换装,然后续事宜繁琐,儿臣不敢擅离,儿臣愿为大军做好后勤供应,保障船、炮、火药之齐全,至于出征之事,儿臣保奏十四弟为帅,以十四弟之才干足以担此重任,大胜可期。”胤祚的话既表明了自己并不是惧怕出征,也不是畏惧人言,只是因为船、炮、火药等都是工部在监造,无法脱开身而已。
康熙老爷子嘴角一勾,算是笑了一下,没有就胤祚的话作出任何的表示,看向了站在王公队列中的老十四道:“胤,你六哥举荐与你,你敢战否?”
老十四大步出列,高声答道:“敢!”言简意赅,可其中的豪气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配上高大地身材,倒也有副大将军的气概。
老八眼瞅着形势不对,趁着康熙老爷子还没来得及表态,赶紧高声道:“皇阿玛,十四弟固是敢于任事,然其年岁尚小,儿臣以为以十四弟弱冠之年领军出征恐有不妥,儿臣举荐十弟胤锇为帅,十弟向来有知兵之名望,剿灭索额图叛乱之际便已见功,儿臣以为十弟为帅当可高奏凯歌,杨我大清之威。”
胤斜了眼老八,暗自咬了咬牙,也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十四弟虽是才高,然年岁尚小,未经战阵,若是骤担大任,恐有疏失,儿臣举荐十三弟为帅,以十三弟之才当能高奏凯歌而还,儿臣之愚见,还请皇阿玛明鉴。”
***,一个个都憋不住跳出来了,嘿,这回可是热闹了,看老爷子怎个圣裁法。胤祚打定了主意想看热闹,可康熙老爷子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老爷子扫了眼跪在众臣之前的那五个兄弟,突地轻笑了一声道:“小六儿,依你看来这事究竟该如何定夺啊?”
厄,不会吧?老爷子竟然把球踢过来了,还真有够狠的。得,戏看不成了,咱自个儿演戏去。胤祚压根儿就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幕戏出现,心中倒也有些意外,略一思索之后道:“回皇阿玛地话,儿臣以为狮子搏兔亦当尽全力,倭国虽弱,但也不可大意,这帅位自然该是有能力者居之,而不是以年岁论英雄,无论是十弟、十三弟、十四弟,究竟谁是能者,一试便知。请皇阿玛明鉴。”
“唔。”康熙老爷子点了下头,接着问道:“小六儿此言有理,不过这比试究竟该如何个比法。”
唉,老爷子看来是不想让咱好过了,头疼!胤祚还真是有些子头疼了,该怎么比这可是个麻烦地事儿 
第二百三十二章 当庭定帅
         海军不比陆军,那纯粹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活计,就战术而言或许比不上陆军的诡异,但就其指挥上的难度而言却要远远地高过陆军,一名合格舰队指挥官的培养年限往往要高出陆军不少,无他,海军指挥官所要应付的不仅仅是敌人还有变幻莫测的大海。海军的事儿别说朝臣们不懂,就是胤祚自个儿也不过懂得些理论上的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为零,让胤祚设计一道考题倒也不难,难得是如何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至少能让大家伙看得出谁胜谁负吧?
海战不比陆战,不是凭借个人英勇或是足智多谋便能胜任的,实际上此次无论是谁挂帅都只能是名义上的挂帅,真儿个作战却是轮不到的,那是刘双成的活计,这一点不但胤祚清楚,大家伙心里头都是有数的,即便康熙老爷子心中也是明白的。
康熙老爷子让胤祚出考题,这其中可是有着多重的意思的:选帅自然是其一,看看胤祚自个儿的能耐是其二,但最关键的还是想看看胤祚的本心…………一是处理军国大事的能力,二嘛自然是想看看胤祚让老十四挂帅是不是出于公心,有没有将水师作为自个儿的私家军队之算盘。老爷子的意思胤祚心中自然是知道的,可知道归知道,这考题还是难出得很…………太难了的话,大家伙都看不懂;太简单了,几位阿哥都不是省油的灯,压根儿就分不出胜负。
上朝之前,胤祚跟邬、林两大谋士议过了种种的可能性,唯独没有预计到康熙老爷子会让自个儿当场出考题,这让胤祚未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可老爷子既然已经发了话。不回答是不行的,回答得慢了同样不行,没奈何,胤祚飞快地将全盘作战计划过了一番,立时有了些想法,高声道:“回禀皇阿玛,据儿臣所知。倭国并无大规模水师,有的只是些小炮舰,以我大清水师之实力,必可轻易将其击溃,由于我水师火炮地射程远在倭国火炮之上,故此纵使是倭国的岸上炮台也无法阻挡我大清水师的登陆作战。此事倒也无甚可言,但要想降低自身的伤亡,登陆战如何打便是个关键,儿臣可以提供长崎的各种资料,就以登陆战的时机选择、战法为考题,请皇阿玛明断。”
康熙老爷子戎马一生,大小战事经历了无数。虽说大多数征战都是在陆地上。可毕竟主导过攻台湾之役。平台之战几经波折,大多是因为大清水师不是台湾水师对手的缘故,老爷子自身也钻研过水师地指挥艺术,只是并不算精通而已,但大体上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当初郑氏水师横行海上,时常袭扰大陆,登陆作战的时机和战法每每让大清军队疲于奔命而又收效甚微,老爷子对此可是有着清楚地认识的,此时胤祚提出的考题倒也算是切中了此次打击倭国地核心要害。康熙老爷子笑了一下道:“准了。”
胤祚面容一肃。将长崎沿岸的炮台设置、水文状况,地形地势、兵力情况及部署、大清水师的兵力、火炮射程的优势等等娓娓道来,末了道:“儿臣启禀皇阿玛,此番既是以此考题选帅,若是当庭作答。则答题先后次序留有疑虑。但若是回去答题则恐失公平,儿臣以为三位弟弟不妨到上书房各自拟本。以本章决高低,此儿臣之浅见,请皇阿玛圣裁。”
“唔,既是如此,就依小六儿所奏。”康熙老爷子看向站在朝臣队列中的老十等人道:“尔等这就去上书房拟本,以一个时辰为限。”老十等人忙跪地应诺,各自起了身便向上书房而去。
今儿个早朝虽说主要是议决出兵征讨东瀛之事,可并不是仅有此事要议,现如今出兵已成定局,只是谁来挂帅的问题而已,众朝臣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再多议,趁着三位阿哥各自去拟本章的时机,各部纷纷上本言事,当然大多数都是些鸡毛蒜皮地小事而已,真儿个能算得上大事地就是陕西巡抚甘成栋送来的加急禀报…………陕西大旱,数月无雨,歉收已成定局,请求免去陕西一省钱粮赋税,并请求开仓放粮。此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众朝臣议了好一阵子,争执了半天,最后还是让老九胤捞到了这个放粮的美差。
众臣议的那些破事儿胤祚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自然是不会去插嘴的,即便是放粮这等既能捞到实惠又能赚取名声的事儿胤祚也懒得去插手,心中想着的自然是这个挂帅的事情…………虽说胤祚对老十四的能力心中有数,可问题是老十、老十三也都不是省油地灯,若是大家伙的答案相差无几,究竟该如何定夺哪可就是件头疼的事儿了。
不错,老十四是跟着胤祚学了不少海战的知识,自身也算得上将才,可毕竟没经历过实战,能不能做出个漂亮的方案说实在地胤祚心中也没底儿,而老十、老十三既然敢出头争帅位自然不会没有准备。若是三人各领一支舰队在大洋上交战,胤祚可以断定老十四必胜,可现如今不是舰队战,而是登陆战,又是优势极为明显地登陆战,老十四能不能做出更胜一筹的方案还真是件难说地事情。水师对于胤祚来说可是极为要紧的事情,若不是现实所逼,胤祚压根儿就不想放给别人,即便是老十四胤祚都不怎么情愿,更别提其他人了,水师可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将来。
时间就在胤祚患得患失的时候溜了过去,一个时辰到了,三位阿哥各自抱着本章回到了乾清宫大殿上,将本章传到了御前。康熙老爷子面色平静地将三份本章过了一遍,并没有任何的表示,想了想之后,对胤祚道:“小六儿,这个裁判就由你来当好了,朕想听听你的见解。”
靠,不会吧?老爷子咋又生出这么一招来。胤祚真没想到老爷子竟然将此事又交到了自个儿的手中,颇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可老爷子已经发话了,不接是不行的,没奈何也只能上前一步,跪倒在大殿前道:“儿臣尊旨。”司礼太监李德全飞快地将龙案上的三本折子拿起,一路小跑下了殿,将折子交到了胤祚的手中。
老十的折子算得上中规中矩,完全是大开大阖,依仗着船坚炮利硬吃长崎守军,利用火炮射程上的优势先消灭炮台而后用战舰上的火炮掩护水师登陆,利用水师人数和火炮的先进及战斗力的优势拿下长崎,此方案说不上有多高明,却也算是可行之道,从此折可以看出老十在海军上还是做了番准备的,此折算是合格。
老十三的法子则比老十要高明上不少,他的主张是分兵包抄,以主力在港口外开火,以吸引长崎守军集中在港口布防,然后以一支分舰队掩护运兵船在敌侧后登陆,快速包抄长崎,以求切断长崎守军的退路,力求全歼长崎守军。此策属上佳,从此策中可以看出老十三不但在领兵的才干上胜过老十一筹,而且在海事上的准备也远远胜过了老十。
看完了老十三的折子令胤祚既兴奋又有些子担心,开心的是海运开展以来,海军的重要性已然显露了出来,老十三能做出这么份折子,平日里自然是没少在海事上偷偷用功,足见老四必然也看到了海军的作用所在,在整个朝堂的高层中有了此等好苗头,海军的建设受到的阻碍将会减少许多。至于担心倒不是担心老十四的折子不如老十三,而是对老四不动声色地关注海军有些子忧心,若是海军的事儿让老四去插上一脚,那胤祚的全盘计划就有暴露的危险,而这是胤祚所不愿意看到的,至于该如何操作却不是这会儿能想清楚的,胤祚也只能耐下性子去看老十四的折子。
老十四的战法与老十三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老十四不仅考虑的是全歼长崎守军,而是玩起了围点打援,同样是包抄长崎,也同样是利用火炮的优势击溃长崎守军,在消灭了长崎的炮台及长崎守军的那些小破船之后,对长崎发动攻击,将长崎残军围困起来,吸引周边地区之敌军来援,而后伏击以求全歼来援之敌,最后再对长崎发动攻击。很显然,老十四的折子比之老十三要高明一些,也从容一些,一旦长崎周边的守军被灭,日本幕府要想再次调动援军则时间上要拖上许久,对清军布防来说就从容了许多。
胤祚据实将三份折子的优劣都详述了一番之后,康熙老爷子微微一笑道:“朕意已决,九月十八日出兵,由十四贝勒胤执掌帅印。”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出征
         帅印是拿下来了,可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恰恰相反,真真的忙碌才刚刚开始…………新船的建造要加快进度;出征的舰队要加强训练;火炮、炮弹的生产也得加速;大批调集来的水手也需要时间来熟悉新船;渡海作战的李柯部万余绿营兵要进行两栖登陆演练,还得熟悉新型火炮,同时也得根据长崎的地形进行山地战、城市战的演练。尽管早在一年前胤祚便已经暗中下令让身为山东提督的李柯借着各种名义整顿军伍、进行各种小规模的演练,但那毕竟都是私下所为,规模小不说,效果也不尽人意,此时拿下了出兵的任务之后,李柯部终于可以开始大规模的练兵行动了。
就目前的军备条件来看,渡海作战实际上是无后勤作战,由于运输工具的原因,后勤补给根本就无法从大陆大规模地向前线持续运输,这就决定了此场战役的艰苦性,若是不能做好准备,到时候兵败事小,胤祚一力想要促成的海军建设必然会遭到重大的挫折,便是他本人也得跟着吃挂落,对于胤祚来说,此战只许胜不能败。尽管胤祚事先已然做出了种种的准备,可到了老爷子真儿个下达了出兵诏令之时,才猛然发现事情多得不得了,不得已只能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着各种的准备工作,即便是老十四这个名义上的主帅也忙得脚不沾地。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日早朝,诚亲王胤祉上奏章,言明旗务败坏,闲散旗人滋事不断,京师不宁,请求圣上下诏整顿旗务。并上《旗务整顿提案》,保奏八阿哥出面整顿旗务,康熙老爷子甚赞许之,遂下诏令廉亲王领衔开始整顿旗务,一时间京师风尘四起,老少旗人叫苦不迭,廉亲王忙得晕头转向之余。也没功夫去管出兵征东瀛的事儿。河南一省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事儿也到了汇总的时节,核算田亩数量、定制税银的工作原本就繁琐不已,再加上钱法改制上事务极多,而户部正常运行也需要投入大量地精力,老四、老十三兄弟俩也被这些杂事儿搅得头晕脑胀,没争到帅位的兄弟俩虽有些不甘心。可也没那个闲工夫去理会水师的事情。至于胤祚、老十四这哥俩个也忙着准备出兵之事,自然不会在这个时节去惹事,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静了下来,大家伙各忙各的,也算是相安无事了罢。
康熙四十二年八月三日,原定于八月中旬完工的二十艘大型战舰、十五艘中型战舰提前完工,连同胤祚调集的大批水手一道驶离上海码头。同时启航的还有近五十艘胤祚调集来地作为运输船使用的大型海船。近百艘舰船满载着各种后勤物资于八月二十日抵达青岛码头。早已等待多时的老十四、山东水师提督刘双成立刻着手进行人员整编,并进行大规模的海上练兵行动。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奉命代康熙老爷子为大军送行的胤祚赶到了青岛,并立刻召开战前准备会议。
此次参战的水、陆两军指挥官都是胤祚门下地奴才,而老十四也算是胤祚一边的阿哥,这场准备会倒也算是“家庭会议”了罢。作战计划是事先就已经拟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