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龙夺嫡-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名将。此次奉诏率西路军四万六千人由归化出征,与路途上又先后会合了振武将军孙思克、西安将军博霁的绿营兵万余人,全军上下共有五万七千人,乃是此次出征的主力部队,原本预计四月中旬与康熙老爷子的中路军在图拉会师,可没想到葛尔丹实行坚壁清野,沿途草地多为噶尔丹焚毁,不得不绕道而行,迁延至今离图拉还有半个多月的行程,导致中路军处于孤军深入的不利境地,费扬古心中的焦急着实难于言述,就算遇到这样的大雨天也不肯停下行军的脚步,恨不得顷刻间就赶到图拉。 
  一名游骑突然从队伍的前方快速地冲向费扬古所在的小山包,口中不住地嚷嚷:“急报,急报,圣上来使已至前军。”费扬古忧心圣驾的安危,立刻纵马下山,领着亲卫队急速向前军方向赶去。待赶到前军,费扬古一看见胤祚不由地愣了一下:康熙派六阿哥前来,说明此事关系重大,莫非是前来问罪的?迁延时日,贻误战机,这个罪名可是大得很,足够掉脑袋的了,饶是费扬古素以沉稳著称,此刻心中也不免有些揣揣。正疑惑间,胤祚骑在马上大声道:“圣上密诏,费扬古接旨。” 
  费扬古当即跪下,双手接过胤祚手中的密旨,谢了恩,这才拆开细看,一看之下,心头狂喜,大声下令道:“全军停步,就此安营扎寨,各军统帅安顿之后到中军大账听候调遣。”费扬古身后立刻冲出十余骑到各军传令不提。 
  费扬古刚转过身,胤祚早已下马,单膝跪地大声道:“末将爱觉新罗&;#8226;胤祚参见费帅。”费扬古哪敢生受胤祚的大礼,慌忙跳开一步道:“六阿哥,您这是干嘛,莫非要折死老朽不成?” 
  “禀大帅,军中只有将军没有六阿哥,末将奉命前来听候调遣。”胤祚正色答道。 
  费扬古久在京中任职,跟胤祚也算是熟识,只是从未深交,他对胤祚可是了解的很,知道这主儿能文能武,在所有的阿哥中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那份密旨中提到由胤祚出任西路军副帅一职,老费原本就在担心这位六阿哥不好管,也管不起,心里头正打鼓呢,此刻见胤祚很是上路,心里头也甚是安慰,忙上前一步扶起胤祚道:“六阿哥远道而来,请先去安歇,待点将鼓响再议军事如何?” 
  虽说为了传旨连续奔波了十余日,不过以胤祚自由习武打熬出来的体魄还是能承受得起的,只是费老爷子一番好意却也不好推却,胤祚微微一笑道:“末将遵命。”领着自己那支数十名的骑兵小队安排宿营地去了。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不强,从营寨的安排中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胤祚的营垒自然有亲卫队去忙乎,他自个儿却在营中闲逛起来。西路军人数不过六万,组成却复杂得很:有京师的八旗兵、大同的守备兵、右卫兵、西安的绿营兵,还有察哈尔及喀尔喀的蒙古骑兵,这些士兵来路不同,出身不同,原本的统属也不同,生活习性更是天差地别,要想将这么群乌七八糟的人马整合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儿。 
  胤祚闲逛了一圈,便发现不管是哪来的队伍,此时所立的营寨都完全一致,各支军队的行动都快得很,没多长的时间,栅栏、鹿角、甚至瞭望楼都建了起来,心里头对费扬古着实佩服得很:费老头还真是个名将,这帮子丘八大爷在他手下不过才两个半月,居然调教得如此了得,不容易啊,要是换成咱来干,只怕赶不上费老头的水平呢,咱还真得跟老费多学着点。 
  三通点将鼓毕,众军统领齐聚中军帐篷,胤祚身为六阿哥又是西路军副帅,自然是高坐帐下第一个位子上,依次进帐的诸将大多是外臣,没见过胤祚的面,也不知道胤祚的身份,见到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年轻高坐上首,心里都有些许的不解,更多的是不服,不过费扬古治军极严,就算心中有所不满也不敢有什么表示,各自按着官衔、爵位排定座次坐好。 
  费扬古高坐上首,环视了一下众将,高声宣布道:“圣驾已至克鲁伦河,沿途毙敌无数。”原本肃然而坐的众将闻言个个面露喜色,各自起身高呼:“圣上英明,百战百胜。”一时间帐内群情激昂不已,费扬古一挥手道:“众将听令。”帐中诸将各自起身应诺。费扬古大声道:“圣上有旨,令六阿哥胤祚任西路军副帅一职,诸将上前见礼。”诸将这才明白那个高坐第一位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六阿哥胤祚,忙各自上前报家门见礼。胤祚笑呵呵地起身回礼,以他超人的记忆力立刻记住了诸将的名讳官衔,跟这群丘八大爷们倒也有说有笑,打成了一片,丝毫没有端起阿哥或是副帅的架子,倒也博得了众将的好感。 
  眼瞅着帐内一派将帅和的场景,费扬古心里头暗自感叹:这位六阿哥还真是会做人啊,年纪轻轻,本事不小,人又随和,着实不易。待众将寒暄已毕,费扬古猛地站起身来道:“圣上有旨。”众将立刻齐刷刷地跪倒在地,聆听圣训。 
  “圣上有令,我西路军务必于五月十二日前赶到昭莫多。” 
  啊?费扬古此话一出,帐中诸将都傻了眼:今儿个已是五月初二,离着昭莫多还有八百多里的地儿,道路艰难,骑兵还好说,可步兵、炮兵、辎重后营如何能赶得到,眼下粮草不济却又是个大麻烦,在这茫茫大草原上一旦没了粮草,整支大军岂不是要活活饿死? 
第四十二章大战之前
       众将苦着脸不敢应诺,喀尔喀蒙古骑兵统领硕岱来自草原,对这一路的行军路线并不陌生,第一个站出来道:“大帅,此一路而去都是荒原,少有人烟,我大军无处补给粮草,这又该如何是好?”   主管后勤辎重的西安将军博雯也站了出来道:“大帅,我军中现有粮草仅够五日之用,下一拨粮草最快也得三日后才能运抵,时间上来不及啊。” 
  火器营统领阿迪哈更是来气,大声嚷道:“大帅,末将属下尽是炮兵,哪能及得上他们骑兵四条腿跑得快,日行三十里都已是极限,如何能在十日内赶到地头?” 
  …… 
  有人带了头,各营统领都乱糟糟地诉起苦来,一时间大帐内就跟菜市场没啥子区别。胤祚笑呵呵地站了起来,挥了挥手道:“诸位将军莫急,粮草一事圣上已有所安排,圣上已令明珠大人将中军粮草划拨了一半,已转运到了萨博堆,正好在我军行进路上,我军五日内即可抵达。” 
  费扬古紧接着说道:“诸位,这可是圣上的恩典,圣上宁可苦了自己也没忘记咱西路军,诸位若是再不奋力,对得起圣上的厚爱吗?” 
  众将纷纷跪地谢主龙恩。费扬古环视了一下众将道:“我命令:诸军即刻起准备五日的干粮,抛去其余辎重,炮兵留一半的火炮在此,调集辎重营所有骡马,务必将剩余火炮运抵昭莫多。由前锋营硕岱为先锋,由博雯将军任后卫,收拢掉队军士。今日天色已晚,在此休息一夜,明晨出发,众将都去准备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西路军长途奔袭自有一番辛苦暂且不提,且说康熙老爷子的中路军大张旗鼓地兵分两路直扑北孟纳兰山,噶尔丹没想到清军来得这样快,更没想到康熙帝会御驾亲征,当他在北孟纳兰山远远看见康熙的御营和连绵的清军营寨,不禁大为震惊,于是下令全军将庐帐、器械全部抛弃,乘夜西逃。康熙抓住战机,除留一部兵力在巴颜乌兰地区搜剿葛尔丹残余外,亲自率精锐骑兵连续追击3昼夜,直至拖诺山(巴颜乌兰东)。噶尔丹军在清军追击下,一路向西逃去,许多老弱和辎重被迫遗弃,至特勒尔济(今乌兰巴托东南)时,兵力仅剩万余人。 
  清西路军费扬古部经过十昼夜的艰苦行军,总算是在五月十二日下午赶到了昭莫多,不过全军上下能赶到的仅剩下不到三万人,其中骑兵只有一万五,剩下的都是步兵,人马困顿,战力大减。费扬古一代名将,当然明白此时不宜主动出击,立刻下令全军暂且在密林中休整,除派出游骑前去侦察葛尔丹军的所在外,为避免暴露己方的行动,还派人到后军传讯,令后军收拢队伍,不得再向昭莫多靠近。 
  夜幕降临之时,派出去的探马回报:葛尔丹大军约一万三千余人,全是精锐骑军,大营离昭莫多仅有三十里地。形势陡然严峻起来——以三万不到的疲兵要想正面击败葛尔丹的骑兵都很有些难度,更何况想要全歼,费扬古立刻召集众将议事。这一次费扬古没有给众将发表看法的余地,直接下达了作战命令:次日一早,前锋营统领硕岱率400骑兵前去葛尔丹大营挑战,务必激怒葛尔丹,将其引到昭莫多;大将库索达率京师步兵、西安绿营、察哈尔蒙古骑兵共五千人马在昭莫多以东依山列阵;右卫都统策凌率右卫军、大同军、喀尔喀蒙古兵共九千人马沿河列阵,堵住葛尔丹的过河之路;振武将军孙思克率五千绿营兵在昭莫多山头列阵;费扬古亲率一万精骑密藏于昭莫多对面小山的密林间,等待战机;全军即刻起做好准备。 
  设伏昭莫多原本就是胤祚的提议,此刻见费扬古如此布置,心中不由地大为佩服——葛尔丹不来便罢,只要来了就跑不了了。以胤祚的眼光也很容易就看出这场伏击战的关键之所在——扼守山顶的孙思克部正是全局的关键,只要山顶在清军的掌握之中,随时可以趁葛尔丹后撤之时杀下,依仗山势而下,骑军将势不可挡,必能冲垮葛尔丹的军阵,因此葛尔丹若是来此,必定先抢攻山顶,一旦山顶失守,清军将被切割成两段,葛尔丹军将居高临下,反客为主,到那时纵使费扬古的骑军出动,也无法挽救战局崩溃的局面,最多只能与葛尔丹战个平手,而无法做到击败葛尔丹,更不用说全歼葛尔丹军。 
  “大帅,末将请求留守山顶。”原本按计划,胤祚将随费扬古隐藏在密林之中,只是胤祚自己却不乐意:咱大老远来一趟不就是想过把战争瘾,躲在密林中玩偷袭固然也爽得很,可手下没兵,玩起来也没劲不是? 
  “嗯?”费扬古不由地愣了一下,心里头知道胤祚看出了这场伏击战的关键之所在,问题是胤祚是阿哥,还是个得宠的阿哥,费扬古可没胆子让胤祚去冒险,要是有个好歹,费扬古拿什么去跟康熙老爷子交待。“六阿哥还是跟本帅身边好了。”费扬古扔下一句话,转身就要离开,可把胤祚给急坏了,大声道:“费帅,末将身为西路军副帅,不能丢了我爱新觉罗家的脸面,还请大帅恩准。” 
  胤祚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费扬古也没了法子,再说费扬古早已从密令中得知此次战役的设计者正是这位六阿哥,沉吟了一下道:“注意安全。”话音一落,大步离开。 
  孙思克,字荩臣,时年五十四,汉军正白旗人。清朝康熙时期的绿营名将,在平定吴三桂之乱时,立有大功,与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合称为“河西四汉将”,其父正是明末有名的战将孙得功。在西路诸军中孙思克的部队是地位最低下的一支,可也是训练最有素的一支,出征时一万人,经过如此艰苦的长途行军,到达昭莫多还能有八千多人,算得上西路军中战力最强的部队,此次费扬古让他驻扎山顶,也是看中了他手下这支绿营兵的战斗力。原本孙思克还有些高兴得到最硬的一块骨头,可一听说六阿哥也要留守山顶,登时犹如一盆水当头浇下一般,心里头直发凉。 
  对于这位随和的六阿哥,孙思克可是没少听说过他的事儿,那可是个不好惹的主儿,若是六阿哥在他的护卫下有个闪失,孙思克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可胤祚是阿哥,还是西路军副帅,孙思克就是想反对也没辙,只好客客气气地将胤祚迎到营里,心里头不断求神保佑这位阿哥别弄出啥搞怪之事。 
  孙思克那点小心思如何瞒得过胤祚,只是胤祚此刻也懒得多说什么,反正这会儿天也黑了,为防止惊动三十里外的葛尔丹大军也没法子点火把挖战壕、修工事,所有的事情都得到天亮后再说,再说胤祚这二十多日的连轴转下来,早已累得够呛,安排自己的亲卫队守夜,自个儿钻入帐篷,倒头就睡着了。 
  大战在即,说不紧张那绝对是骗人的,流矢可不长眼,压根儿就不会理睬你是小兵还是阿哥啥的,挨着了,你就只好认命,就算是沙场老将在战前都会没来由地心悸不已,更何况是胤祚这么个新兵蛋子。别看胤祚人前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其实自个儿心里头还是有些发毛,这不,天都还没亮了就起了,原打算打坐一下,练会儿武当内功,可怎么也入不了定,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没个准儿,不得已,索性走出帐篷,假模假样地打算去巡视一下军队,随便让自个儿头脑清醒一些。 
  昭莫多原就是个小山头,五千多绿营都窝在山头上,除了中军处胤祚与孙思克的两顶帐篷周围没躺人外,五千人马各挨个地躺倒了一地,早已是拥挤不堪,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压根儿就走不出去,又谈何视察,不得已只好回帐篷躺着,在半梦半醒间迷糊着,好容易熬到天刚蒙蒙亮,正打算去寻孙思克讨论一下防御安排,孙老倌自个儿就找上门来了。 
  “贝勒爷早啊,这是下官昨夜画的防御图,请贝勒爷指正。”孙思克满脸子堆笑地递上了副地图。 
  敢情咱昨儿个睡得香甜时,这老爷子忙得团团转,惭愧,惭愧,得,赶紧观摩一下孙老爷子的大作。唔,还别说,这孙老倌画的地形地势图还真像回事儿,这山是山,水是水的,连等高线都有了。胤祚边看着孙老爷子的图,边随手在地上折腾着,就着洗脸的水,不多会就搞出了个模型来,顺手从怀中掏出张纸,撕扯、撕扯,就着模型布起阵来,这一老一少面对着沙盘演练了好一阵子,总算是搞定了山顶的防御公事。 
  “贝勒爷这手模型打哪学的,妙得很,若是今后行军打战都能整出个模型来,这仗就好打多了。”孙思克一眼就看出这沙盘实在是行军打战的至宝,着实偷学了一招。 
  打哪来的?哦,貌似前世那会儿打网上搞下来的,不过这话总不能明着说吧。胤祚呵呵一笑道:“没啥,就咱自个儿琢磨时凑合着整出来的。” 
  “贝勒爷高明,下官佩服。”孙思克这话倒也不完全是恭维,胤祚刚才在排兵布阵上确实有两手,跟孙思克的布置相整合倒也将整个山顶工事变成了死亡陷阱。 
  “贝勒爷,您的银票……”孙思克突然冒出了一句半截子话来。 
  啥?银票?胤祚这才反应过来,刚才随手掏出的纸张却是张银票,还是张千两的,顿时有些心疼:咱钱是多,可也不能这么花不是?晕啊!嘴上却道:“啊,没事,没事,打完了仗,圣上那自然会有大把的赏银,哈哈哈……” 
  “那是,那是,贝勒爷您先歇着,下官这就去部署一、二。”孙思克着急着去部署兵力,胤祚也没多客气,毕竟时间不等人,多准备一点,守得也就稳当一些,笑呵呵地道:“行,您老先去,本贝勒随后就到。”得,赶紧把碎银票都收拾好,回头让人裱糊一下,指不定还能用。正忙着呢,帐篷外冒出一张似笑非笑的脸来,“爷,您该用早膳了。” 
  靠,好你个刘耀,胆敢取笑你家主子,嘿,瞧咱咋收拾你。胤祚脸一沉道:“小妖,去把地上的银票子给你家主子收拾好了,打完这一战,那些就是你的赏银了。” 
  刘耀,刘双成的长子,现任胤祚的亲卫队长。前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