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龙夺嫡-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调定下来事情可就好办多了,这帮子军机大臣虽不懂外交,可毕竟都是人尖子,政务老练的人,个个心思灵活得很,首席军机大臣率先站出来道:“臣启奏皇上,臣有一字二策。一字为拖:两国使节现如今还在广州,圣上可以让他们缓行,拖上个半年再让他们进京便是了,二策为退:东瀛孤悬海外,我大清防守不易,不若就此答应开放东瀛市场好了,此为利益均沾。两国也无话可说,然我大清之口岸却断不能容化外蛮人入住,至于要我大清互通有无,则可酌情加以考虑,谈判日久,这时间也就挤出来了。”
    “不妥,不妥!”新晋军机大臣良城可是个好战分子,上一回打老毛子没轮到他。这会儿他可不想错过这场大战的了。立刻出列道:“圣上,臣不同意马大人的意见,臣以为我大清皇皇上国,岂有容让化外小国之理,臣以为那些化外小国从无信义可言,臣以为英、荷两国既然要挑起倭国起兵,必然会围绕着这一点上做文章,臣以为我大清不妨将计就计。===一来以重兵弹压倭国之骚乱,二来趁机调动英、荷两国之兵舰,给予迎头痛击,力争全歼敌军为上,臣自愿领军出征东瀛。”
    哎,这小子说到底还是个马上将军,完全没有海上作战的能力,竟然以为海上打伏击是件简单的事情。唔。真是个没头脑!胤祚当初之所以让良城进入军机处除了因着良城的忠心和功劳之外,还有一层平衡八旗之意罢了。尽管胤祚早就知道良城并不是个合格的军机大臣。这会儿见良城一力主战,完全偏离了胤祚自个儿所定地基调,却也不好说他什么,只是笑了一下道:“爱卿有心破敌是好事,不过朕的京师更重要,爱卿还得帮着朕管好九门提督衙门,多用些心思才是。衡臣,你对此有何看法?”
    张廷玉略一迟疑,还是站了出来,恭敬地跪在地上道:“回皇上的话,臣以为马、良两位大人所言都有理,臣对外务不熟,实不敢妄言。”
    “朕向不以言罪人,衡臣有话但说无妨。”胤祚笑着虚抬了下手,示意张廷玉平身。
    “圣上,臣以为良军门所言之化外蛮夷不守信义该是有理,但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现如今我大清大战刚过,国库虽还有盈余,却着实不应再轻起战端,因此臣不敢同意良军门之建议,但臣以为一味退让也不是办法,须得有理有节方能显我大清之堂堂威严。*****”张廷玉一番话说下来滴水不漏,可又没什么具体的内容,听得胤祚直皱眉头,但也不好发作张廷玉,毕竟老张同志既不懂军事也不通外务,能说出这些东西已经算是难为他了。
    “圣上,臣以为张大人所言有理,现如今国库仅存白银三千万两,若是战端一开,海外贸易必然受损,经济萧条之下,恐有大患,臣以为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失为善之善者也。”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施世伦也出列赞同张廷玉的话。
    “什么?三千万两?怎么回事?”胤祚回来的这半个月时间始终忙于处理军务及老八的案子,一直没时间过问国库地存银之数。按胤祚的想法,尽管西疆战事打得时间长,花费的银子不在少数,可原本出征前国库里还有八千万左右的存银,外加海外贸易的税收源源不断,怎么着这国库的存银也不会低于五千万两白银的,这一会儿一听国库只剩下这么点银子,胤祚的脸立时沉了下来。
    施世伦跟从胤祚日久,知道胤祚地秉性,此时见胤祚拉下了脸,却也毫不惊慌,冷静地说道:“回皇上地话,西征军费累计五千四百二十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二两白银:其中粮草、辎重共计所费四千三百万两银子,抚恤及赏银累计一千一百余万两银子;按圣上诏令投入天津枪炮局、上海造船厂之所费为四千三百万两银子,一年来海关岁入为三千三百万两银子,各省财税为三千一百万两银子,累计政务支出为二千五百万两银子,划拨重修太和殿、圣上之陵墓营造为六百万两银子。===修缮热河行宫为五百万两银子……”
    靠!这钱还真***不经花,跟老毛子这一仗亏大了,娘的,等老毛子的使节来了,怎么着都得从彼得那小子身上拔下层皮来!嗯,不对啊,海关岁入怎么少了这么多?胤祚皱着眉头想了想,看着施世伦道:“施爱卿,朕记得前年海关的岁入是四千五百余万两。为何去年只剩下三千余万两了?”
    “回皇上的话,为着此时,臣曾向海关总署何总长质询过,也曾派户部郎官去查过帐,海关岁入并无虚假,概因海外贸易额自去年起便逐步下滑所致,今年估计还会有所减少。臣不敢隐瞒。请皇上明鉴。”施世伦恭敬地答道。
    唔,这也难怪,老子只出少进,那帮子欧洲国家看来被压榨得够呛了,购买力下降了罢。***,真要是将来打了起来,短时间里海外贸易必然大受影响,至少在没占领整个亚洲之前。海外贸易这一块怕是靠不住了。唔,要想打仗没钱咋成,看起来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都得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妈地,啥屁事都参杂在一块儿了,罢了,这些事日后再说了。^^^^胤祚心思动得飞快,皱了下眉头让施世伦先退下。轻咳了一声道:“施爱卿所言朕已经知道了,今日先不谈国库地事情,就先议一下外务便是。”
    “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英、荷两国之所以敢向我大清提出此等苛刻之条款,不外乎仗着其船坚炮利及战事经验丰富罢了,我大清水师虽不逊于彼,然此时并不是开战之机,但一味退让反倒失了我大清之威。古人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我大清的战船大炮远在此二国之上。不妨演习一场以振我国威,而后答应两国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换取暂时的和平共处以待时机。”弘扬是胤祚诸子中唯一了解过雷霆计划之人,知道大清水师与英、荷两国之间的差距所在,此时见诸位大臣都拿不出什么太好的主意,便站了出来,冷静地说道。
    嗯哼,示敌以强,而后稍作退让以示诚意,这法子不错!胤祚心中一动,却没有因此而说些什么,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弘扬,接着掉头看向坐倒在软椅上的林轩毅,笑了一下道:“历河,朕想听听你地意见。”
    “回皇上地话,微臣以为二阿哥之言应该可行,只是这谈判的人选却不好定。”林轩毅仔细地想了想道。
    嗯,这始终是个问题,林轩毅身体不好,其他诸臣都不明白雷霆计划地真意,而弘扬的年纪又太小了些,这还真是件麻烦事儿。胤祚点了点头,也没接口,只是看了看在场的诸位军机大臣,暗自寻思着该派谁去主持谈判事宜。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事不若交给三伯去办好了,以三伯的稳重想来是不会失了我大清地威风的。”一直没说话的弘历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老三?嘿,咋忘了这货,哈哈,老三向来就不肯吃亏,海外贸易他可是有着不小的份额的,这事情交给他办倒也说得过去。胤祚早就知道老三在这回京师之乱中在保持沉默之余,也没少默默地帮着弘历做事,自然明白老三早已对大位死了心,再者老三原本就一直负责礼部,让他去主持外务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嗯,朕看可以,这事就交给诚亲王去办理好了,弘扬你也跟着去,帮着你三伯一些,若有什么不解之处可以来问朕。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胤祚笑了一下道。
    “皇上圣明,臣等并无异议。”一起子军机大臣见胤祚已经拿定了主意,自然不会再出言反对,各自恭敬地称颂不已,即便是出了主意却没有捞到差使的弘历也是如此,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之处。
    胤祚扫了眼弘历、弘扬两兄弟,微笑了一下道:“从即日起,弘历、弘扬都跟着上朝听政好了,朕乏了,方先生留下,尔等跪安罢。高年英,安排软轿送林中堂回府。”胤祚发了话,一起子朝臣们立马各自磕头请了安,散了去。
    “方先生,朕地安排没什么不妥罢?”待得众人退出了大殿,胤祚看着方灵皋问道。
    方灵皋虽不是雷霆计划地制定者,可也曾详细地看过那份计划,对其中的战事部分虽不太了解,可大体上还是知道的,此时听胤祚发问,方灵皋笑了一下道:“圣上,臣不通军事,也不懂外务,圣上这是问道于盲啊。”
    扯,这老方也真是的,明知道咱问的根本不是雷霆计划之事,而是弘历此举的目的何在,这老儿却故意偷换概念。胤祚皱着眉头道:“朕问的是什么灵皋先生心里有数,还是直说好了,朕不想猜谜。”
    “臣暂时还看不透,不过想来跟国库岁入有关罢。”方苞摊了下手道。
    “嗯?”胤祚立时皱起了眉头…………跟国库岁入有关那自然指地是政务,可弘历怎知道咱一准会派弘扬去协助老三,从而给他自己留下个参与政务的机会,还有,弘历又如何能知道咱一准要开始清理政务了呢?
    话说小六刚得了个女儿,正得意地跟手下吹嘘着,突地听到曹春燕一声狮子吼:“洗尿布去!”小六哭丧着脸道:“朕是皇帝,何来洗尿布之说。”曹春燕大喝一声:“忙乎了半天就那几张月票,还不去洗尿布更待何时?”
    小六高声呐喊:“兄弟们快给月票成不?朕不想洗尿片子啊!”
第四百三十章 宦海起波澜(上)
       远卓三年十月初三,内廷诏书如同雪片般飞出,十数道诏书无一经过朝议,完全出自圣裁,其内容之广泛,寓意之深远大大出乎朝臣们的意料之外,满朝文武为之震动,这十数道诏书的颁布标志着远卓帝圣躬独裁的开始:
    军制改革开始启动:原有兵部变革为参谋总部、后勤总部、海军部、陆军部四大块,统一归军机处领导;大清水师更名为皇家海军,原有官衔全面废除,新设官制为海军元帅(空缺,战时方任命),将军(上、中、少,准),校官(上、中、少),尉官(上、中、少),军士(上、中、下),列兵(一等、二等);原有之大清四大水师改为四大舰队;在原有之上海、天津两所航校的基础上加设青岛、泉州两所航校,从即日起所有海军军官均须从军校毕业生中选拔,军校生来源为八旗保荐及面向全国招考,凡立战功之士兵可以保送入航校学习,海军事务由十四贝子允负责执行。陆军:八旗各地驻防军、绿营暂时不加以变动,原有之火器营由原本的一万三千人编制扩编成十万大军,分两年进行,第一年扩编为四万大军,第二年完成原定之十万编制,所需之兵员由丰台大营及西山健锐营补齐,火器营更名为皇家陆军;即日起在香山设立陆军军官学校及陆军军官学校预科,凡皇家陆军之军官均须从军校毕业生中选拔,军校每年均面向全国招考;预科学校生员大部由八旗保荐,余者面向全国招考;预定至远卓六年止,将陆续设立金陵陆军学校、南昌陆军学校、广州陆军学校等三所陆军学院;远卓六年之武举照常进行。胜选之人暂不授武职,转入军校学习,其后不再设武举科目,所有军官全部来源于军校毕业生;预定至远卓六年,全国各地驻防军、绿营将全部整编为火器部队,并入皇家陆军;逐步消减军队人数,将从目前的一百五十万消减为八十万正规军,余者将编成地方守备部队。此项工作由军机处总领,并交由军机大臣马齐、张廷玉、原火器营统领王长泰、副统领齐浩然共同负责实施。
    外交:来华之蛮夷由诚亲王允祉、二阿哥弘扬协调礼部、理藩院共同负责接待及谈判事宜,诏令两广总督徐潮即刻派员护送英、荷两国使节团入京递交国书。使节团之行程由礼部负责策划并报军机处审核。
    科举:孔圣人提倡之六艺今仅存礼、乐、书三艺殊为不妥,故自远卓六年大比起加考一门数论以示尊孔之余韵,诏令刊行数论三册发行天下,所需资费由国库及帝之内库拨予,各地生员均可免费得之,各地学政须严加督促,从远卓五年之童试起加考数论。
    这一系列的诏书如同重磅****般砸得朝廷六部官员晕头转向。不过真正耐人寻味的一条诏书却是:圣上召早已称病在家、近半年未曾上过朝地雍亲王允缜入宫觐见,一起子朝臣都以为八爷倒了之后,圣上这是准备拿四爷开刀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跟四爷走得近的自然无须多说,即便是那些跟允缜没什么来往的朝臣也生恐卷入其中,人人自危不已。
    “曹先生,好悠闲啊。”一身青衣小帽的弘历悄然出现在一间书房中。看着正躺倒在摇椅上自在地啃着瓜子的曹限东。笑着说道。
    “大阿哥很是紧张嘛。”曹限东既没有起身迎接,也没有停下正嗑得起劲的瓜子,懒散地回了一句。
    弘历哈哈一笑,坐在曹限东的对面,摇了下扇子道:“紧张谈不上,担心倒是有一点,对了,本贝勒可是按着先生之意保举了三伯。皇阿玛也确实让老二去帮着三伯,只是先生是如何猜出此点的,再者,为何一定要本贝勒出面保举三伯?”
    “这有什么难猜的。”曹限东放下了手中嗑完的一颗瓜子,笑了一下,坐了起来,看了眼弘历道:“大阿哥虽常在帝侧其实并不真地了解你的皇阿玛,唔。这么说罢。圣上早在龙潜之时就苦心布局,不遗余力地整顿水师。还一力促成征东瀛之事,并非无由,某虽没见识过英、荷两国之炮舰,但某在天下游历时也曾听那些常年出海的人谈起过此事,某以为圣上布局多年理应就是为了对付这两国,至于二阿哥嘛,呵呵,既然曾是世子,又时常随侍帝侧,圣上所谋之事二阿哥必然全盘知情,他不去协助三爷,难不成是你去?”
    “哦?”弘历眉头皱了一下道:“只是先生为何……”
    曹限东懒洋洋地拿起身边几子上的一叠子邸报,摇了一下道:“圣上好大的手笔,一道道诏书下去,这政局怕是要变喽,圣上理清了军务、外务,准备着手整顿政务了,否则也不会召四爷此时进宫议事了。****”
    “这……”弘历愣了一下道:“这未免太急了些,皇阿玛怎会如此急地行事,这不像是皇阿玛的作风啊。”
    “急?嘿嘿,一点都不急。”曹限东笑了一下道:“表面上看起来诸事参杂,一团乱麻的样子,其实不然,大阿哥你还得好生研究一下这些诏书、邸报,否则……”曹限东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军制改革其实已是水到渠成地事儿,没有了八爷这块绊脚石,圣上又压服了八旗,谁也无法破坏此事,再者军制改革有十四爷、马齐、张廷玉等一干子重臣坐镇,纵使有些乱子也不会起什么大波澜的,圣上的军权已经是牢牢在握,无人能挡住军制变革的趋势,这一头圣上根本无须去操心的,没了后顾之忧的圣上下一步想做些什么还不是呼之欲出了吗?”
    弘历本就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笑了一下道:“是了,皇阿玛要想打仗就得有钱,军制变革要钱,打仗也要钱,皇阿玛两年之约是要准备打大仗的,这钱自然就是大事了,如此说来,久管户部地四伯就是整顿政务地人选了,只是皇阿玛对四伯既要用又要防,这防地人选除了老二便是我了。老二得了外务的差使,那这政务的差使自然也该平衡一下才是,哈哈,曹先生好算计!”
    “先别忙着高兴。”曹限东白了弘历一眼道:“某之算计其实瞒不过圣上,圣上嘴中虽是不说,其实怕是早已了然于心,但是。这个机会圣上就算再不情愿也会给大阿哥,不过若是大阿哥搞砸了,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