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龙夺嫡-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主子的话,看打扮像是来京赶考的书生。”高福儿头前就看过那个倒在路中间的伤者,此刻倒也答得快。
胤禛自幼信佛,满口子慈悲为怀,当然基本上都是口头功夫,那手上却是狠戾得紧,不过偶尔救助些贫苦之人也是做过的,倒也搏了些好名声。这会儿听说是个受了伤的书生,一时起了慈悲之心,吩咐了一句:“来人,先将伤者送回府上,好生照料着,待本王下了朝再问。”
此乃些许小事,自然有手下那帮子奴才去忙乎,胤禛吩咐了一声就令人起轿直奔宫中而去。说到底儿,胤禛也就是当救了头小鸡、小鸭般,压根儿没将这件事儿放在心里头,别说什么回头就问问的话,只怕没个意外,三、五年他都不会记得此事,更何况今儿个早朝对胤禛来说太重要的,是福是祸立马就能见分晓,哪还会将心思用在那个来历不明的受伤书生身上。
胤禛到得早,宫里头这会儿还冷清得很,除了几个在宫里当值的章京、上书房行走之类的中级官员,其他阿哥、重臣们连个影子都没有。胤禛这些天心事重,压根儿就没休息好,今儿个又起得早了些,这会儿倒有些犯了困,跟那些章京们打了声招呼,自个儿坐在朝房内靠墙角的椅子上,歪着头打盹,直到宫里头传来太监们喊“上朝”的声响才醒过神来,匆忙地整理了一下仪容,随着朝官们一道向乾清宫大殿走去……
第九十五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熙三十六年第一朝终于在众人不同心思的企盼中开朝完万岁,山西道御史何龙令率先出列,一头跪下道:“臣,山西道御史何龙令有本启奏陛下,臣弹劾户部尚书陈廷敬罔顾国法,强行追比,导致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魏亚武、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钱竟鸣等多位官员因无力清欠而被逼自杀身亡,此情此景实有伤朝廷体面,望陛下明察。”
山西道御史何龙令刚说完,京畿道御史郎月明就出了列,同样是弹劾户部官员,不过他弹劾的是户部侍郎济宁,罪名也是强行追比,导致官员自杀。郎月明话音刚落,佥都御史奎续又冒出来了,弹劾的却是胤禛,罪名是纵容户部官员强行追比。这三个御史可不是一个主子的,何龙令是老八的人,郎月明是太子一系,而佥都御史奎续是大阿哥的门下奴才。
这三个御史的背后分别站着一位阿哥,可都不是好惹的主,这么一带头,一大帮子朝官都纷纷出列上奏奏章,全是弹劾户部官员,若是按弹章来算,几乎将户部主事以上的官员都弹劾了一遍,整个户部几十名大小官员,连同四阿哥胤禛全都在案,无一漏网。
望着堆满了御桌的弹章,和跪倒了满地的大小官吏,康熙老爷子气得面色铁青。老爷子一早就预算到今儿个早朝会有一番热闹,也知道户部必然受弹劾,心里头原本打算强行将那些弹章压下去,可没想到这起风波会闹得如此之大,竟然会有近一半的朝臣弹劾户部。如此一来,老爷子原本盘算保户部的想头就算是落空。
康熙是强势皇帝,这没有错,可问题是老爷子一向爱面子,容不得自个儿在历史上留下污点,这会儿如此多的官员弹劾户部。而且证据确凿,户部地追比也确实狠了些,逼出了人命,虽说是出于公心。可却损了朝廷的脸面,不追究户部的责任是不可能的了,老爷子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个昏君的骂名。
户部是不能不处分的了,可究竟该处分谁,如何处分,那就有个计较了:胤禛身为主管阿哥。板子是绝对要挨地,撤了差使是难免的。虽说老爷子心里头也知道胤禛冤了些,毕竟这么一追比,国库充实了不少,可问题是出了人命案子,胤禛这个主管是脱不了关系的。该打的板子也只能打下去了。
陈廷敬老了,虽说是个能吏,可毕竟岁数大了些。正好借此机会让他致仕回家休养,也算是替罪羊了罢。济宁、王掞都正值盛年,能力出众,老爷子可舍不得出重手处罚,属于得保地对象。户部被参的几个追比太狠闹出人命的小官小吏的,判个流放也就差不离了。就这么着,老爷子当庭就开了金口:免去四阿哥胤禛户部差使,罚上书房读书半年;免去陈廷敬户部尚书一职,准其告老还乡;调户部侍郎王掞任礼部侍郎一职,调济宁任大理寺少卿;调兵部尚书李天馥出任户部尚书……
康熙老爷子虽然没有宣布追比之事暂停,可换完了户部的几个头头脑脑,这追比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那几个阿哥各自心里头乐呵着呢,若不是这会儿正在上朝,怕是早都放声大笑起来了,不过他们显然高兴得早了一点——老爷子刚宣布完对户部地处罚,立刻调转抢口,折腾那起子阿哥来了:十阿哥胤锇行为乖张,行事莽撞,有失体统,着免去贝子爵位,罚俸半年,着上书房读书一年;迁刑部侍郎向铭山东布政使,迁吏部侍郎阿济福建布政使……老爷子一家伙将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手下的那些个干将都外放了出去,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耳光,不过却没有动到太子一系地人马。
老爷子这么一折腾,快刀斩乱麻,一板子打下去,阿哥们全都被打疼了,大家伙也没心思闹腾了,都盘算着散了朝该好生商议一番得失。可就在这时,司礼太监秦无庸呈上了份刚由票签处紧急送上了的一份折子,却是远在江南的胤祚所上的奏章。老爷子看完了奏章,沉默了半晌,最终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挥手示意秦无庸大声宣读。
原本被老爷子霹雳手段打得有些晕头转向的众阿哥、朝臣们听完了折子,顿时炸开了锅,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俨然忘了这儿是金銮殿,康熙还在上头坐着呢。一起子官员立场不同,围绕着这法子当庭就吵了起来,浑然没有了朝臣的体面。
索额图、马齐、国维、李光地这些个上书房大臣个个不动如山,面色沉稳,满脸子深思状,这份折子关系太大,在没有研究透彻之前,这些个老狐狸是不会立刻表态的。而那些个次一级地朝官只是彼此吵着却也没人上奏表明自个儿的态度。康熙老爷子瞅了瞅乱哄哄的朝堂,也不生气,只是下令退朝。
朝是退了,事儿却没完,别说那起子朝官们都等着看风向,就连阿哥们也不太摸底儿,闹不明白这老六搞的啥子名堂,都急着先去分析一下自个儿的得失,这不,几伙子阿哥分头各自商议去了。
上书房内,康熙老爷子高坐上首,环视了一下那些个上书房大臣,开口道:“今儿个就议议小六儿的这份折子,众爱卿有话敞开了说。”
索额图身为保和殿大学士,在众大臣中排在首位,这话当然得他先说,这货可是坚定的太子靠山,跟胤祚却是死敌,来上书房的路上就想好了对策,这会儿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毅郡王这份折子实乃误国之言,朝廷原就有定议,火耗不得高于两钱,现如今所收火耗实际已达三钱,本就违了规,既然收归公有,就当充入国库,断没有再分给那些官员的理。为官者当清廉自守,朝廷岂无俸禄哉?”
索额图这话说得慷慨激昂、冠冕堂皇,宛若自个儿就是大清朝第一清官似的,理由还充分得很,不过马齐却有着不同意见,当即出列道:“圣上,臣不同意索大人的观点,臣以为毅郡王这份折子实乃谋国之道,此法谓之养廉银,那起子地方官员没了收火耗的权利,自然断了盘剥百姓的念头,臣以为此法可行!”
国维满脸子沉思状,默默地不开口,眼瞅着康熙的眼光扫过来了,硬着头皮出列道:“圣上,臣以为索大人、马大人的话都有道理,臣恭请圣裁。”
李光地当过地方官儿,深知这份折子的厉害之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会得罪人,索性三缄其口,来个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其他几个上书房大臣则各抒己见,有的赞同,有的反对,吵得不可开交。康熙老爷子看样子心里头也没个底,听了老半会,心里头烦,挥手止住一众大臣吵吵嚷嚷的争论,令大伙儿分头上折子,让他们跪安散去。
接连数日,众大臣、阿哥们为了胤祚的这份折子忙得不可开交,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各自忙乎的火热,大体上来说,没啥子油水的官绝对是举双手赞成,油水足的肥官儿则全力反对。
太子、大阿哥一系的人马跟胤祚都有些仇怨,自然是全力反对;老三一伙站一旁看热闹,打算看清楚哪一头势大就帮着哪头;老八一伙子在朝官中的势力最大,胤祚这份折子若是真的实行起来,他们所受的打击最重,只是摸不清胤祚究竟要搞些啥子名堂,也摸不清康熙老爷子究竟是怎个看法,也没敢急着表个态,紧赶慢赶地商议了几天,最终准备两份折子,一份赞同。
一份反对,就等着朝议时看风头;老四胤禛免了差,心情郁闷,自个儿在家里头生着闷气,舔着伤口,哪有心思去理会胤祚的那份折子。
大伙儿忙乎了几天,总算又到了上朝的日子,好家伙,刚一开朝,满朝堂的文武百官可就来劲了,各自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反对与赞成的吵得不可开交,若不是顾忌着君前失礼这么条大罪,只怕流血事件就得演上好几回。康熙老爷子也被这起子朝臣吵得头晕,再说他老人家自个儿也真没拿定主意,这不,大手一挥,下了道旨意——着毅郡王胤祚即刻启程回京。
胤祚通过自己的渠道,早已得知朝中的变动,这会儿早已做好了回京的准备,这不,刚接到老爷子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心里头可是得意极了,立马打点行装,安排好人马,启程回京去了……
第九十六章 纵横(一)
         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停!打住了,说这是没当过官或是被罢了官的。真要拿着这话来衡量,别说这会儿的官了,即便是历朝历代所有的官加起来,能够不用回家卖地瓜的一只手就能算得出来,可就这么些清官里就真的都是为民做主的?不见得,大体上还是好名声的。
江上来往两张帆,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当然为利的远多过为名的,只要有需求那事情就好办了,为名的咱给,为利的咱也不吝啬,可只有一条,拿了咱的好处,就得办事儿,至少是别碍手碍脚地挡着道,真要是拿了咱好处还叽叽歪歪地扯淡那也成,这会儿乌苏里台正缺人呢,揪你个小辫子,让你尝尝流放的滋味也不是没有办法。胤祚这回可是铆足了劲打算回京大干一场的,该做的准备可是一件没少,这不刚接到康熙老爷子八百里加急的圣旨,立马就发动开了。
乘船?嘿,太慢了,等咱赶到京城,只怕黄花菜都凉了。不过这么大艘的船也不能空着回去是不?林轩毅一家子外带李卫那三个小家伙,总得有人护着,这船还用得上。唔,李卫这臭小子皮得很,整日里就是上窜下跳没个安生,好作弄人,鬼主意还损得很,好端端的一个总督府被这小子折腾个够呛,也就只有林轩毅家里那只母老虎能镇得住这小子。嘿,说来也好笑,当年咱也就是顺水人情,送了个歌女,没曾想这乔姐儿看起来清秀可人。骨子里却是强悍得很,连林轩毅这么号角色都管得死死地,到了底儿,连个小妾都没娶,呵有趣得紧。胤祚安排事情,领着一帮子侍卫骑上快马径自赶往京城。左右无事,这一路上想东想西地胡思乱想起来。
这一路晓行夜宿地紧赶慢赶,好歹是十天里赶到了京郊,不过却回不得王府。
按清制,钦差回京得先完了差使才能回自个儿的家,一时半会完不了差的,就只能先住城外的驿站。胤祚赶路赶得紧,到了京郊都已是日头偏西,进宫完差也迟了点。再说胤祚也没打算立刻进宫地,这会儿还有许多事儿要做了。没把握的仗胤祚根本不想打。
早一步出发的侍卫已将胤祚的奏折递了上去,康熙老爷子已经知道胤祚即将来京,派了礼部的郎官早早地就候在驿站了,不过有些出乎胤祚意料的是:老三那货竟然亲自出马,领着礼部侍郎陈汝器并几个礼部郎官笑呵呵地就站在驿站门口。
得。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老三这货定是来探消息地。嘿。也好,先将这货打发了,省得咱还得多跑一趟老三府上。胤祚是郡王,又是钦差,论身份、论地位或是论圣眷都在老三胤之上,不过老三的排行高,胤祚虽说心里头不待见这货,可面子上却少不得应酬的,满脸子笑容地滚鞍下马迎了上去,口里头道:“三哥,怎敢劳您的大驾,岂不是愧煞小弟了。”
老三可是演技派,几个快步迎上前来,一脸子激动地道:“六弟此行辛苦了,瞧,都瘦了,也黑了,真难为六弟了,三哥心疼啊,来、来、来,赶紧进屋歇息、歇息。”
得,老三地演技放后世足够拿奥斯卡小金人的了,那双眼还真饱含着泪水,靠!蒙谁啊,嘿,咱也演一回。胤祚赶忙握住老三那早已伸出来的双手,热情地摇晃着,口里头道:“三哥一向可好,小弟想死您了,这回咱哥俩好好叙叙。”
嘿,是想您死了才对吧,胤祚伸出去的手,热情是热情了,不过似乎有些热情过了头,手上的劲不免用大了些。老三可是个文弱书生,有点儿吃不住劲了,可这会儿正演戏呢不是?总不能穿帮吧,再说哥俩个这么亲热着,也不能有些不满的表示吧,那笑容里可就有点苦了,也搞不定胤祚是不是故意在整他,毕竟胤祚脸上地笑容是那么的灿烂,无邪得简直跟婴儿有得一比,没奈何,胤有些子急地抽出了手,笑呵呵地道:“六弟,来,三哥今儿个左右无事,陪你进屋叙叙,好好听听六弟地传奇故事儿。”
不肖说,京师的驿站是这天下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毕竟这儿可是京师,来往的官吏多如牛毛,地方儿小了哪成。胤祚是王爷,自然有王爷地待遇,偌大的三进院子早打扫得干干净净地,连院墙都重新刷了一番,家具也都是新的,当然这些都是老三做地事,礼部管的就是这些个迎来送往的勾当,要讨好一下胤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哥俩个谈话自然是闲人勿近的,这不,刚进了屋,泡好哥俩个就各自将随从打发了出去,满嘴跑火车地聊开个天气不错侃到了江南美女如云,啥子废话都说了,就是不说正事。胤祚不急,反正今夜也办不成太多的事儿,老三却有些急了,废话说了一筐,口水都耗了不少,正题却一个字都没说,有些吃不住劲了,眼珠子一转,笑咪咪地问道:“六弟,这回算是大展神威了,破白莲教,清河工、漕运,哪样都是不世奇功,三哥佩服啊,只是那个折子……”
呵,来了,熬不住了吧,想探底来了吧。嘿嘿,你急咱不急。胤祚装出一脸子疑惑的样子道:“三哥过誉了,小弟是上了些折子,不知道三哥究竟指的是哪份折子?”
要想趁乱取势,就得将水搅浑,而且越浑越好,胤祚头一份火耗归公的折子都还没议出个名堂,立马加上一颗重磅炸弹——海运折子,这折子虽说是密奏,不过这起子阿哥、重臣个个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康熙老爷子还没看见那份折子呢,大家伙就从票签处得了信,这不所有的朝臣、阿哥全被炸晕了头,又急赶着议论胤祚的第二份折子了。可这第二份折子是密折,大伙儿虽都知道个大概,可谁也不知道究竟,这不都急着找胤祚商议来了,也就是老三趁着迎接的便利捷足先登了。
胤祚这么一装傻,胤可就有点真傻眼了,那份折子是密奏,虽说大伙儿都知道了,可知道归知道,却是不能明着说出来,否则是要挨大板子的。胤呐呐了一阵也没敢真个儿地问出口来,要是胤祚趁机参他一本泄漏机密之罪,嘿,下场可是不妙。
得,不逗你玩了,虽说您老哥手底下没啥子人物,翻不起太大的浪,可要搞点破坏却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