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至仁与长孙昆有过命交情,郑言庆在高句丽,还救下了他的孙。子,崔善福。故而他才会有此言论。只是郑言庆身在郑家,他也着实不好随便插手。对于这一点,郑言庆心知肚明。
    “还请房大哥见崔老爷子。代为问好。”
    言庆笑呵呵寒暄,几人坐下来后。他好奇问道:“不过。这“郑无敌。之名。又是从何而来?”
    徐世绩笑道:”言庆。看起来你这些日子,确是闭门思过啊。
    你“郑无敌。的名头。如今在洛阳可是响亮的很。你在高句丽行奇兵东征西讨,打得高句丽人狼狈不堪。梁水一战,你单人独骑,突入高句丽军中,斩将夺旗。更生擒高建武”“无敌,二字,确是当
    郑言庆突然反应过来。杨玄感为何会来找他。
    这其中,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名”更多的是因为他在高句丽,创下的偌大名声吧。
    他沉吟片刻,轻声道:“以后,怕是再也没有“郑无敌。之
    房玄龄愕然问道:“这是为何?”
    “我和郑家,已决裂了!”
    他轻声道:“过些时日。我可能要恢复祖姓。郑家意欲将我和祖父开革出郑家,我祖父的祖上。原本姓李,但后来从母姓。而改为郑姓。既然郑家要开革我们。我自然要重归李姓。”
    房玄龄和徐世绩闻听,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郑言庆迫杨广杀死郑醒。他们倒也估计到了,言庆和郑氏之间。会有一番激烈冲突。可他们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如此结果。郑家要用这种激烈的手段,来惩罚言庆祖孙,似乎有些过了。
    莫非,郑醒不该死吗?
    欺君之罪,那是株连九族的重罪。
    若非郑醒出自于郑家,如今郑家老老少少,都难逃一刀。
    徐世绩眉头一蹙,“安远堂,为何没有求情?”
    “哦。徐大哥你莫要误会。大公子曾说项过,可是”,你也知道。著经堂四老在郑家的地位,远非大公子可比。即便大公子为我求情,也没有用拜不过你们别担心。我倒是无所谓。
    过两天,我就准备请巩县府衙更名改姓,这件事,你们莫要插手。”
    房玄龄心里咯噔一下,“言庆,那你可是和郑家,再无寰转余地
    。
    “难道现在就有吗?”
    郑言庆轻轻叹了口气。“郑家不以我为郑家子,即便是我做再多事情,终究还是一个外人。这样也好,从今以后再无关联。我走我的独木桥。他们走他们的阳关道。大家互不干涉。”
    房玄龄还是觉得可惜。
    毕竟,豪阳郑氏的名头够响亮,是一把可以遮风避雨的遮阳伞。
    “言庆,要不”找找人,和郑家说合一番?”
    郑言庆突然把杯中水酒泼在地上,看着房玄龄说:“我想把这泼出去的水,收回来,可以吗?”
    “这个”
    “覆水难收,房大哥不必再为此而费心。”
    郑言庆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房玄龄自然也不好再劝说。
    只是总觉得可惜,同时又有一丝愤慨:这郑家,可真是不知好歹。为了一个郑醒,就要舍弃言庆?
    他又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徐世绩。可是郑家的女婿。
    只能摇头叹息,郑家放弃言庆,犹如放弃了他们,重振门据的大好机会。
    郑言庆没有再就这个问题。和房玄龄徐世绩讨论下去。
    几人不知不觉,谈到了杨广二征高丽的事情上。
    提起二征高丽,房玄龄就一肚子火,“陛下去年征伐高句丽失败。可谓元气大伤。如今匆忙再征高句丽。全然不顾百姓死活。我管城去年几乎把整个库府都交出去了。今年又要如此。
    如今,山东盗匪横行,河南河北更是灾情严重。
    陛下不思休养生息,反而一味用兵,实犯了大忌。长此以往下去,只怕这天下会变得更加混乱。”
    “河洛匪患,很严重吗?”
    “何止严重啊”徐世绩压低声音道:“我听说,河洛士马又蠢蠢欲动,不知是何原因。
    本来去年撤兵之后,这情况有所好转。可这一开春又要征兵,,仅管城一县,就流失了近两千多户人口。你也知道,管城加起来不过一万两千户,如此大规模的百姓流失,定然会造成巨大危害。房大哥就是担心出事,故而截留了一部分粮草,希望能从偃师,借调一些。”
    郑言庆想了想。突然道:“徐大哥,你要多留意瓦岗贼。”
    “翟让吗?”
    徐世绩笑道:“此人倒是有些本事,我听说他聚集了不少狠角色,,不过此前和他们交锋几次。却不足为惧。他们若是不来也就罢了,若敢犯我管城之境,我就让他们,来得去不得。”
    言语中,流露出强烈的信心。
    可郑言
    无他,这历史上,徐世绩耳就是瓦岗大将。可现在,却信誓旦旦。要消灭瓦岗贼。总觉得有些不习惯,不过在脸上,却流露出赞赏笑意。徐世绩,也已经成长,正暂露名将之风。
    历史是否已经发生改变?
    郑言庆拿捏不住。也许,日后他可掌控的资本,会越来越少吧”
    “徐大哥,话虽如此说,但你还是要多加小心。瓦岗贼中,颇有能人。此前他们犯境,或许走出于试探。不过若此次征伐高句丽失败。这情况会随之恶化,到时候难免会对管城,大举进犯。”
    “失败?”
    房玄龄一惊,“言庆,你刚才说。此次征伐高句丽,会失败吗?”
    徐世绩也不太相信,“去年虽然战败,但对高句丽的状况已经清楚。高句丽虽获得大胜。但同样元气大伤。此次在知己知彼状况下;陛下还会战败吗?言庆,你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
    郑言庆,苦笑摇头。
    “知彼倒是真的,可知己,却未必。”
    “言庆,你这话是何意?。房玄龄。脸色徒然凝重。
    郑言庆说:“我只是胡思乱想。没有任何意思。不过,有备无患。总是好事,房大哥,徐大哥,历朝历代,因轻敌而落得惨败者不计其数。去年于仲文大将军,来护儿大将军,是前车之鉴。而今胜负未分时,我们还是谨慎些好。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对不对?”
    他不可能告诉房玄龄:杨玄感会起兵作乱。
    这种没凭没据的话,如果说出去,非但不会产生作用,弄不好他先丢了性命。
    房玄龄和徐世绩相视一眼,轻轻点头。
    “言庆所言极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房玄龄立刻吩咐:“世绩,你不必随我赴偃师了,留在管城,整备兵马,加强管城守备。
    我自去偃师,多则半月,少则三五日,等会返回。
    不管能否借到粮草;这管城防务。切不可掉以轻心。”
    房玄龄和徐世绩,各怀心事。和郑言庆拱手告别。
    在回去的路上,毛小念忍不住问道:“少爷,难不成又要打仗?那咱们巩县,可会受到波及?”
    “我不知道。”
    郑言庆看着毛小念说:“小念,害怕了?”
    “才没有!”毛小念一挺丰满胸膛,“有少爷在,小念才不会害怕。”
    “呵呵,那你可太高看我了!”
    郑言庆笑呵呵的道了一句,心里面却越发的沉重起来:杨玄感,会在何时起兵造反?他留守黎阳,若按照历史上的轨迹,攻打洛阳的话,那么豪阳、巩县,是他必经之路。我,又该如何抉择?
    时杨玄感,郑言庆并不畏惧。
    没接触过,没了解过,史书上也没有太多记载,,
    可他却知道,杨玄感麾下,可是有能人。那蒲山公李密,好像就曾在杨玄感麾下效力。那可是个大0《,不晓得又会要出什么诡计?突然间,郑言庆觉得,他留在巩县,似乎是个错误。
    莫非网经历一场血战,又要再见烽烟吗?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郑言庆一行回到了家中。
    抵达家门口的时候,已经过了黄昏。郑言庆网下马,就见党士雄急匆匆的从大宅门后,跑了出来。
    “少爷,家中有贵客登门。”
    郑言庆一怔,“贵客?”
    “是啊,晌午时,来了一大队车马。连裴真人和翠云小姐,都出面
    。
    裴真人还让我在这里等着,说是您一回来,立刻去中堂见她。那位贵客,可是等了一整天。”
    裴真人,是对裴淑英的称呼。
    她如今的身份是女冠,故而以“真人,而称呼。
    可她的另一个身份,却是闻喜县公。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裴世矩的女儿。要裴淑英出面接待。那来人的身份,可不会太低了。郑言庆不禁感到疑惑,来的贵客,又会是哪位?
    怀着疑惑的心情,郑言庆急匆匆。来到中堂。
    大厅里,裴淑英和裴翠云,正陪着一个中年美妇说话。
    那美妇的年纪,大约在四旬开外,生有一头若匹缎般的漆黑秀发,云鬓高耸,流露出雍容姿态。
    慈眉善目,脸上总带着微笑。
    在她的身旁,还端坐着两个少年。一个,年纪应该和郑言庆差不多大,体态英挺修长,面似粉玉。剑眉虎目,生就一副英武相貌。在这英挺少年身边,却是一个干瘦少年,脸色苍白。
    不时轻轻咳嗽,看似很瘦弱。
    可出于武者的本能,这干瘦少年,却令郑言庆感受到一丝莫名压力。细长双眸,几乎连在一起,那双手掌,青筋虬结,隐隐透出一丝力感。郑言庆走进来,两个少年,也同时抬头。
    “言庆,你总算回来了”。
    在外人面前二裴淑英并没有称呼言庆做小妖”毕竟言庆的年纪大了,十五岁,在世家大族,已算是成年人。更何况,他享誉文坛。又网。立下赫赫战功。
    所以裴淑英,要顾及到郑言庆的颜面。
    她起身道:“言庆,快过来,我为你引介。
    这位是唐国公夫人,窦夫人”她在这里,已等你一整日。还不赶快过来,与窦夫人见礼。”
第六八章 狮虎儿
    “小侄寻丰见窦夫人!”
    言庆一脸平静,迈步上前恭敬行礼。
    可别看他表面上没什么波动,但心中,却是波澜起伏。唐国公、窦夫人…那岂不就是李渊的老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太穆皇后吗?在历史上,对于太穆皇后的描述,并不算太详细,只才断断续续一些篇章。可就是这些篇章,足以让太穆皇后的形象,勾勒淋漓尽致。
    窦夫人是北周皇室,舅父就是北周的皇帝。
    当时,北周的皇帝与突厥联姻,取了一位突厥公主。从理论上将,这算是一桩政治婚姻,所以皇帝对那位突厥公主,并没有任何感情,甚至不愿意在宫中过夜,非常冷淡。时年八岁的窦夫人,却站出来对舅父说:舅父你既然是为了突厥和中原的和平而娶了突厥公主,就应该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善待皇后。否则的话,你娶了皇后,又不理不问,才什么用处?
    既然你已经做了,那就要尽到责任,不要虎头蛇尾。
    一个八岁的女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的确不简单。皇帝也因此而善待皇后,改善了和突厥的关系。
    窦夫人的父亲,是当时的神武公窦威。
    而神武公的妻子,就是北周皇帝的妹妹。
    扬坚篡周时,窦夫人得知后,极为愤怒,“很不能男儿身,为舅父铲除奸妄。”
    只吓得窦威夫妇,捂着她的嘴,不敢再让她说话。后来窦夫人嫁给了李渊,尽极了贤妻良母责任。李渊男生女相,随着年纪增长,有些阿婆面,故而每每会被扬广当众羞辱,嘲讽。
    李渊表面上嘻嘻哈哈,可回家后,忍不住放声大哭。
    也正是窦夫人在一旁鼓励,安慰,让李渊重又振作起来,与扬广周旋。
    不过,好人似乎总是没有好报。窦夫人走的早,膝下四子一女,到头来又上演了骨肉相残的一幕……
    这是个可敬的女人,只是走得早了!
    如果窦夫人活着,李世民那玄武门之变,还能否成功?不得而知。
    窦夫人面带慈祥笑容,看着言庆,如同看自己的孩子。听言庆自称子侄,她也似乎更加高兴。
    “公子不必多礼。”
    老身早就听说,鹅公子一表人才、乃当今奇童子。李国公也曾多次在我面前提起你的名字,只恨无缘一见。
    今日才知,传闻果然不假。公子风采,更甚于传闻。”
    言庆本就生得秀气,以至于李云秀见他时,说他书卷气过重,少了些英武气概。一晃和李云秀分别,也有三四年之久。郑言庆的相貌,虽无太大变化,可历经高句丽一场惨烈搏杀后,身上才多了一丝杀气。也正是这股征伐之气,使得言庆看上去,平添了许多阳刚气概。
    听罢窦夫人夸赞,言庆难得的,红了脸。
    “好了,都别客气了……姐姐远道而来,是有事与你商议。”
    裴淑英说着话,让双方落座。
    由于郑世安身体不好,所以当郑言庆不在的时候,裴淑英会出来,为他括呼一下。不过似窦夫人这等身份,即便郑世安身体安好,也无法与之同席。身份名气的悬殊,着实太大了。
    论辈分,裴淑英要称呼窦夫人姐姐。
    窦夫人落座以后,指着身边两个少年,“二郎,狮虎儿,还不见过鹅公子。”
    英武少年拎于站出,“世民,见过兄长。”
    那病怏怏的少年,轻轻咳嗽着起身,也颇才礼貌的上前行礼道:“我叫李玄霸,见过哥哥。”
    世民?
    当郑言庆步入中堂,看到英武少年的第一眼时,就隐隐猜出了对方的身份。可是当他亲耳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心中还是掀起了一阵波澜。他是李世民,这少年,、就是太宗,就是那开创了贞观之治,大名鼎鼎的李世民吗?
    虽则在此之前,言庆曾在脑海中,反复盘算过各种和李世民相见的场景。可当他真的与李世民相见时,那心里的悸动,难以言述。他就是李世民,他就是唐太宗,他就是我今后要依持的靠止,
    言庆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但目光灼灼,声音也略显颤抖。
    “久闻二郎之名,今日一见,实三生有幸。”
    不过,那病怏怏的少年……李玄霸!莫非,他就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的原型不成?
    历史上,李玄霸死得很早,大概十四岁时就死了。
    言庆不晓得那李元霸的形象,是怎么得来。但想必,也非是空穴来风。只不过,郑言庆怎么也无法把眼前的李玄霸,和那位锤震十八路反王,打得各方豪杰狼狈而逃的隋唐第一高手,联系在一起。此李玄霸,真是那传说中的李元霸吗?他真如小说评书里,那般厉害吗?
    “玄霸,似身体才疾?”
    言庆的医术并不高明,但毕竟和孙思邈呆了快两年的时间。
    这望闻问切的本事,不说炉火纯青,倒也才几分火候。李玄霸的脸色,白里透青,目光略显无神。特别是当他咳嗽起来的时候,言庆可以听出,咳音驳杂,似是肺上有疾,与观音婢,长孙无垢当时的病症,颇有些相似。
    窦夫人脸色一喜,“言庆,你看出来了?”
    “哦,我曾随圣童孙思邈孙先生学过一些,不过并不高明夫人,您此次前来,莫非是……”
    郑言庆何等聪明,见李玄霸这等情况,如何看不出端倪。
    窦夫人拉着李玄霸怕手,让他坐在自己身旁,轻轻的搂着他。李玄霸好像一只温顺的小猫,依偎在窦夫人的怀中。那双细长的眼睛,却盯着言庆,似是好奇,又好像是在一旁观察。
    不仅仅是李玄霸,李世民也在观察。
    他听父亲提起过言庆,也曾阵姐姐,谈到过言庆。
    父亲说:半缘君文采飞扬,思绪缜密,见识非同凡响,乃当世大贤。
    姐姐说:鹅公子的确是有才华,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