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言庆蓦地反应过来,“王公的意思是”
    “柴孝和与刘元进有勾结,故而柴孝和杀死了秋浦县令,掌控秋浦。
    本来刘元进是要北上声援杨玄感,可不成想杨玄感兵败太快,刘元进兵至秋浦后,不得已仓皇而退。柴孝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抛出了秋浦县令战死,而他接掌秋浦,抵御叛军的说法。
    这样一解释。似乎也能解释通顺”不过目前而言,这只是一个假设,我并未找到任何证据。”
    王演一口气说完,最后却露出一丝苦笑。
    “如今江淮大乱,叛军四起。秋浦作为宣城郡通往庐江必经之路,已变成一片废墟。昔日秋浦百姓,都流离家国。我之所以能知道这个情况,还是得了郑家的帮助”你也知道,郑家南来一支在宣城郡也有些根基。若非如此,只怕连这个消息也打听不到,实愧对府君。”
    李言庆一开始不动声色,到最后,才露出一抹笑容。
    “王公能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做出此等分析。已是难能可贵。
    我之所以调查柴孝和,也出于偶然。说实话,能得王公如此判断,与我而言。足矣”
    呵呵,至少我现在已经知道,柴孝和与我,是友是敌。”
    这也算不的安慰,言庆也是实话实说。
    从一开始的一点点怀疑,到现在得出这么大的一个推测。勿论这推测是对是错,都证明了李言庆一开始的怀疑,并非无的放矢。敌、友之分必须清楚。否则迟早,会吃一个大亏!
    当年宇文家和弥勒教哈士奇的合作,让李言庆至今无法忘记。
    可以说。哈士奇最终是死在宇文述一家的手中。且无需去计较究竟出自谁的手臂。敌友不分,最终会下场凄凉。言庆深以为鉴,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柴孝和nbsp;nbsp;,有趣的家伙!
    “王公,从即日起,我要你动用麒麟台下的一切弈量,给我盯死柴
    和。
    他每一天的行动,吃了什么,说了什么话,哪怕是什么时候放了一个屁,你都要清楚知道。”
    王源不禁哈哈大笑!
    他虽是名士,出身名门。
    可是漂泊江湖。早已习惯了市井之言。所以言庆这番有些粗鄙的话语,他非但没有鄙薄,反而有些亲切。
    “府君只管放心,我会让柴孝和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都无处藏
    “另外,王公要为我盯住杨庆。”李言庆说:“我要杨庆每天都要提起我的名字,你可有办法?”
    王演一笑。“这又有何难?”
    两人相视。同时抚掌大笑起来。
    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涌上王娼心头。
    他出身世胄。从小就有神童之名,自认是才华出众,胸怀锦绣文章。然则上半生,奔波流离,一直不得重要。到了最后,只能隐姓埋名,自深感委屈。可是现在,他手握百万巨资,荣阳郡下,尽在他掌控之中”这种得以施展才华的满足感,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无法比拟。
    而且言庆和他的思路颇有些相似,往往只需一点暗示,彼此就能心
    这样的感觉,正是他所希望。
    “府君只管做事,荣阳风吹草动,老夫自会为府君盯紧。”
    李言庆长出一口气,头枕双手,躺在舟甲板上。
    “王公。快要变天了!”
    王源笑着点点头,“是啊,快要变天了!”
    他美滋滋拿起酒杯,抿了一口三勒浆。抬头看去,但见天边,乌云密布,风卷闷雷。自湖面掠过,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
    整夜骤雨,打得花园中遍地残落。
    第二天清晨,天气并未好转,依旧是阴沉沉,断雨零星。李言庆起了一个大早,带着两头类犬,漫步于后水湖畔。
    和集菇说到很晚,也让言庆更增添几分信心。
    王娓的思路,和李言庆大差不差,基本上相同。言庆想名正言顺的掌控荣阳,难度非常大。
    即便是言庆曾向萧皇后表过忠心,可毕竟年纪太轻,很难被人信服。
    东都三大留守,哪个不是久经宦海沉浮的老狐狸?樊子盖、卢楚、元文都对隋室可谓忠心耿耿。否则隋焰帝也不会把他三人留守洛阳。他们断然不会轻易将荣阳,托付给一个青年。
    即便这青年名声响亮,即便这青年战功显赫
    所以,杨庆就成了李言庆掌控荣阳的唯一途径。能把杨庆掌控在手中,这荣阳基本上也就落入李言庆之手。王媚认为,言庆的时间已经不多,必须要尽快得到杨庆信赖。插手荣阳地方事务。
    这也将是李言庆日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对王横的分析,言庆深以为然。
    按照隋朝的官职,地方官员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比如郡守、长史、司马、录事参军、郡承、郡尉、功曹、户曹等职务,必须经由吏部审批,报备之后委任。
    这种官途。手续繁琐,要经由中央之手。
    李言庆要走这条路的话,困难重重。毕竟他以军职身份,参与地方事务,很容易招惹非议。而且吏部方面也会以他资历全无,而予以拒绝。这类官职。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腾空出来。
    所以,王颍为李言庆选择了另一个途径:由郡守直接辟置。
    按照规定。各郡官员的人数,根据郡制品级,皆有定额。上上郡比人。上中郡 山人,下下郡办人。这么多官员。大约只有三分之一是由朝廷委任,而其他都是有郡守、县令招募、辟置,差不多等同于幕僚一样的性质。其俸禄皆有郡守、县令支出,需报备吏部,但不在吏部官员名册序列之内。其性质,大约等同于后世的事业编制,虽有不同。大差不差。
    “公子若想插手地方,郡部从事一职,最为合适。
    表面上,郡部从事不过正七品,而且没有任何实权。然则他等同于郡守的耳目。有监察督导弹劾之职。除县城主官外。其下一应吏员,皆可弹劾。所以,即便是县令。也要退让几分。
    不过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杨庆在荣阳三年,并未委派专人。公子可以设法谋取此职位,则可以名正言顺插手地方各类事务。就比如柴孝和近来委任吏员,公子也能设法给予破坏。”
    虽说在这个时代生活近二十年,但实际上,李言庆对于地方官制,还不是太清安
    就拿这个郡部从事而言。他此前根本没有听说过。
    “郡部从事。有这个官职吗?”
    喜颊不禁大笑,轻摇手中羽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韵。
    “公子不知道这官职,也属正常。事实上现在知道这个职位的人,恐怕也不会太多。郡部从事,自开皇二年。先帝废除州、郡、县三级制度,改为州县两级制度后。就很少有人使用。
    不过,这个职务又确实存在。一来没什么油水,二来嘛。又容易得罪人,所以愿意出任的人就很少。杨庆之所以没有设立此官职,非其不愿,实乃无人。公子正可轻易取之。”
    如果不是在宦海沉浮许久的人,还真不容易想出这个办法。
    李言庆站在湖畔,思忖昨日王烦的话语,越发感觉王娠为他考虑的周详。接下来,只看王娟如何运作。以使言庆顺利获取这样一个职位”
    “少爷,黄先生刚才来报。说柴县令又派人前来,请少爷过府饮宴。”
    毛小念轻手轻脚来到言庆身后,低声禀报。
    李言庆嘴角微微一翘。这柴孝和倒是挺热情啊!
    从昨天到现在。已经三次派人过来。言庆本来不太想过去,可又一想,柴孝和如今毕竟是巩县的父母官。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自己在巩县这一亩三分地上,免不了会与柴孝和应
    如若总是推辞不见,难免会有一些尴尬。
    其实,李言庆对柴孝和的印象挺不错。如果不是三个月前他心血来潮的灵机一动。开始对柴孝和留意的话,也许现在,他依旧会认为柴孝和是一个不错的家伙。然而昨夜王须把他调查的结果说出来,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之后,李言庆对柴孝和,就不自觉的多了一份小心。
    这是个善于伪装,也善于隐忍的家伙
    在处置尹家的事情上,他借用李言庆的手,顺理成章的达成目标,并且竖立下足够的威信。
    现在,他开始摘取三年隐忍的果实了!
    在巩县布置亲信,并试图控制巩县。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让人无话可说。
    李言庆对他更加赞赏,同时也更加小心”可惜,他手中没有证据,否则就可以除掉这个隐患。
    杀个把人。对言庆来说算不得什么。
    可他却不能不考虑,杀人之后所带来的后果。
    “告诉柴县令。我正午准时赴约。”
    言庆想了想,头也不回的说,“另外让老沈和马三宝两人过来,我有事情,要交代给他们。”
    毛小念轻巧的答应一声。悄然退下。
    李言庆漫步走进凉亭,看着雨水打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的波纹,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如果猜测不错的话,柴孝和宴请他,是想要解释近来巩县的变化。
    即便柴孝和是一县之长,可李言庆的爵位和身份摆在那里。有些事情,他总归要想李言庆做出鞘释。想来。柴孝和在解释的同时,也会探听言庆的口风。这时局,这变化,柴孝和想在巩县立足,就必须要有言庆支持。不管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言庆觉得,把柴孝和留在巩县,也符合他的利益。
    他已经知道了柴孝和的底细,自然可以做出相应安排。
    如果换一个官员过来,还需要重新磨合、了解”反而有些麻烦。倒不如,让他继续留在这里。
    大业十二年,六月二十三,翟让攻取金堤关。
    一时间,八方振荡,瓦岗之名,更是传遍天下。不过翟让在金堤关只占据七日,便撤回瓦岗。次月,武阳郡郡守元宝藏起兵造反,夺取黎阳仓后,令天下震动。自杨玄感之乱以后,这是隋室朝廷第一次,郡守谋反。其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薛世雄在涿郡得知消息,立刻起兵出击。却不想刚一出动,就遭遇窒建德的伏击。三万精兵溃败而逃,薛世雄不得已,退回涿郡。
    河北抚慰大使卫文升联合河内留守杜征,兵发黎阳。
    在朝歌城一场血战之后,元宝藏被卫文升俘虏,其麾下部众,流落四方。其中又有一位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渡河来到瓦岗,投奔至李密麾下。此人姓魏,名魏征,年方三十六岁!
    卫文升虽然复夺黎阳,可是黎阳仓的物资,早已被瓦岗军搬空。
    直到这个时候,卫文升才知道,元宝藏竟然和瓦岗军结盟。愤怒的卫文升,立刻召蒙阳司马,大魏山鹰扬郎将卫文通出兵,准备渡河之后,夹击瓦岗军。不成想卫文升尚未渡河。卫文通所部就以溃败。卫文通被瓦岗军伏击,更被瓦岗军将领王伯当,射杀于酸枣城外,”
    得知消息后,卫文升勃然大怒。
    可就在他刚准备起兵渡河的时候。寰建德率部突然杀来,卫文升措手不及,被窦建德击溃。
    河内留守杜征,战死黎阳。
    卫文升在返回河内之后。竟积郁成疾,一病不起,同年,病死白鹿山。
    短短不足三个同时间,荣阳郡六大军府,折去了三分之一。特别是卫文通战死后,大腴山军府形同虚设。不得已,杨庆下令圃田鹰扬府退守管城,荣泽鹰扬肩退守荣阳,以加强对虎牢关拱卫。可这两大军府撤退,却如同将蒙阳郡治下四县割让出去,任由瓦岗军采獭。
    杨广在江都得知消息,无比震怒。
    八月中,他下诏斥责杨庆乃无能之辈,令宗室蒙羞。
    而后又罢免裴行俨牛渚口鹰扬郎将之职,贬为别将,留守黑石府。
    这也就是裴行俨,若换一个人,至少也要掉一层皮。虽则名义上裴行俨被降职了。可实际上,品秩并没有任何变化。牛渚口鹰扬郎将是从五品的职位,而黑石府别将,同为从五品。
    只是从一介主官,变成了副将。
    若换成其他人,裴行俨心里可能会有些不太舒服。
    不过黑石府,李言庆与他交情深厚,而且有救命之恩。再加上言庆和裴翠云的婚约,实际上就等同于一家人。
    裴行俨得到消息后,反而无比开心。
    以至于他身边家将好奇问道:“少爷被贬官一级,为何如此开心?。
    “言庆与我情同兄弟,我有什么不开心?再者说了,那家伙鬼主意多,以后用脑子的事情,也就无需我去操心,只要听他调遣即刻。即省心,还可以赚取军功”嘿嘿,我何乐不为?”
    试想一下,似乎的确如此。
    当年随李言庆出征高句丽的人,麦子仲现在是鹰击郎将,郑宏毅变成了偈者台司朝偈者,万年县功曹。谢科最牛,现在是京口府鹰扬郎将,丹阳郡兵曹参军。再不济,如苏定方,虽则还未获取官职,却张手握墨麒麟,黑石府最为精锐的骑军。就连雄阔海和纲棱,也都成了校尉。
    裴行俨虽有些开玩笑的意思,但言语中,还是流露出能与言庆并肩作战的快活心情。
    李言庆对此,也颇为无奈!
    黑石府别将一职,他原本想留给窦奉节。
    不成想实奉节定亲之后,直接被他伯父安抗调往河西走廊,以至于黑石府别将,一直空缺。
    不过裴行俨来了也好,这家伙战力非凡,倒也颇有补益。
    只要他能耐住性子,日后冲锋陷阵。倒也着实是一把好手”
    正是晚秋时节,黑石府一应人员,终于配备完整。
    李言庆计算了一下,文有杜如晦、许敬宗;武有裴行俨、雄阔海和阁棱;练兵有苏琶,文案有马周;外加苏定方王伏宝麾下三百墨麒麟,还有那驻守于九山的麦子仲和费青奴一团兵马。
    恐怕全天下六百余军府之中,再无一座军府,能如黑石府这般阵容豪华。
    这一日,言庆操演兵马完毕之后,返回军营。
    还没等喘一口气,坐下来喝一口水,就有亲兵来报:“府君,营外有哪王使者前来报信,请府君即刻启程,前往虎牢关议事!” 最近很顾废,也很卡壳。
    心情一直处于极其压抑的状态之中。家事繁琐,心情抑郁,所以写作很不畅快。
    老新会尽力调整。
    说实话,已经两个月了。状态始终起起伏伏,颇为痛苦。
    保持不断更,同时努力调整吧,”
    还请原谅。(未完待续
第廿六章 河南讨捕大使
    非出事了?
    也不太可能!
    王藉控制着麒麟台,对荥阳郡治下的大小事宜,虽非了若指掌,但如果有个风吹草动的话,李言庆绝对能在第一时间知道。;理想文'学?而瓦岗刚得了黎阳仓的辎重,又接连与卫文升、卫文通兄弟交锋,一时半会儿不太可能杞境。瓦岗没有杞境,而荥阳郡治下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杨庆找他,又有何事?
    “老杜,你说杨庆找我,究竟何故?”
    策马而行,李言庆忍不住回头询问。
    在他的身后,杜如晦骑着一匹大宛良驹,正徐徐行进。
    大业二年,杜如晦被父母逼迫,参加杨广铍立的进士科,从而走上宦途。一晃整整十载,从一个西京小县的功曹,而成为长安县县尉。
    听上去似乎并无太大变化,可这其中的磨练……
    十载历练,使得杜如晦气度更加沉稳。
    黑脸透着一丝果决之气,比之当j!那个在竹园中嬉戏的家伙,俨然天壤之别。
    杜如晦一笑“非荥阳有变,恐东都有变吧。”
    他不喜欢废话,所以言辞间非常简洁。李言庆一怔,诧异的看了一眼杜如晦“东都有变?”
    “前些时候听人说,江都对郇王非常不满,认为他剿匪不利。
    加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