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至通远市的时候,突然一个军校出现在言庆面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可是李郎君?”
    “啊,正是。”
    言庆看对方,一身戎装,不禁有些奇怪。
    他如今在洛阳城里,似乎除了裴仁基父子,就不再认识什么人了。
    裴家的家臣,自有其独特的标志,一眼可以认出来。而言庆这名军校,装束很普通,并非世胄家风。
    军校拱手道:“我家郎君请李郎君借步一叙。”
    “你家郎君何人?”
    “李郎君过去见了,自然明白。”
    言庆倒不害怕,会有人在这洛阳城里害他。
    毕竟,他身为堂堂黑石府鹰扬郎将。也是正五品的军职。
    想要为难他的话,这影响也着实太大。虽说杨广不在洛阳,可毕竟也算天子脚下,谁敢轻举妄动?
    于是李言庆想了想,点头道:“请前面带路。”
    梁老实带着十几名麒麟卫,落后三十步之外。李言庆和那军校在前面,走出通远市后,沿着洛浦河堤行走片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一座小桥旁边。桥头,站立着数十名军校;而桥下,则停泊着一艘
    。
    “李郎君请自登船,我家郎君,就在船上。”
    看起来,对方倒也没什么避讳。否则也不需要摆出这么大的阵势。
    几十个军校守在桥头,那目标是何等明显?即便是想要隐藏,也不太可能。对方越是如此,李言庆就越是好奇。他实在是想不出,这船上的人是谁。裴仁基?似乎不需要如此作为吧。
    言庆想到这里,下马把缰绳丢给了梁老实,让他带着人,在桥头等候。
    他登上小舟,却见船尾操舟者,也是一名军校。觉察到言庆的目光。那军校朝他点头,微微一笑。
    李言庆也笑了笑,迈步上前。掀起布帘。
    “樊将军!”
    小舱中的陈设非常简单。
    一张粗陋的席榻,一张食案。上面摆放着酒菜。
    舱壁上铺着绸布,算是作为点缀。两扇小窗,纱幔随风飘舞,透出一种素雅的气息。
    樊子盖就坐在食案旁边,正捻着一颗青梅,投入酒釜。釜下,有一个小火炉,炉火熊熊,酒香四溢。
    李言庆曾经见过樊子盖,但是从未有过交往。
    故而乍见樊子盖在船舱里坐着,还搞出一个青梅煮酒,让他颇为吃惊。小船不奢华,但是很雅致。不过樊子盖形容粗豪,坐在这等素雅的环境里面,多多少少,让人感觉到一些突兀。
    “李郎君,坐吧。”
    婪子盖小心翼翼的烹酒,头也不抬的说道。
    烹酒,同样是一种古来雅事。
    李言庆褪下靴子,迈步走进船舱,跪坐在樊子盖的旁边。
    “我今天找你,可不是为了品论英雄。只是前两日看三国时,封逢青梅煮酒一章,正好看见园中生出几颗青梅,于是就有了一点兴致。人都说我樊子盖是个杀胚,不过呢,逢此雅事,也不免心动。听说你来洛阳,我就着人在这里等候。怎么样,可曾见过段姥姥?有何收获?”
    樊子盖,和段达似乎不太合拍。竟公开称呼其段姥姥。
    其实洛阳人都知道,段达好称樊子盖为杀胚,樊子盖则喜欢呼他做段姥姥。
    李言庆心里暗自发苦,实不知樊子盖找他前来,究竟是什么用意。但他听得出,两人似有矛盾。那樊子盖现在把他找来,岂不是等于把自己,放在了段达的对立面?若早知这样
    不过既然已经来了,言庆也不好再后悔。
    心里暗自叹口气,说道:“段将军似乎对小将颇为不满,言辞之间甚冷淡。所以小将汇报完毕之后,就告辞离开,何来什么收获?”
    “哼,果然如此!”
    樊子盖尖了,“段姥姥看起来,已经做出了决断。”
    他从釜中舀了一勺酒,给李言庆面前铜爵中注满,而后扭头轻声道:“开船!”
    小船轻微摇晃了一下,缓缓离开小桥。
    循着洛水,沿着洛浦而行。
    初春时节,细雨靡靡。
    两岸翠柳,竟似笼罩工了一层轻纱的少女,亭亭玉立,随风舞动。
    樊子盖喝了一口青梅酒,对言庆道:“我三日后将要动身,奔赴河东。老张过世后,我本想推荐你接任讨捕大使一职。只因你有名望,而且几次大战,颇有斩获,本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可不成想,我突然被调往河东,不免有些措手不及。
    本是一番好意,如今却变成了一桩坏事。我原本已经剐民了老卢。你接任讨捕大使一职,也算有了眉目。但现在,又变得有些麻烦”你这次前来洛阳的目的,我心里也很清楚。老卢那边你不需要担心。可是老元和段达,恐怕会支持王世充。你的麻烦。可是不算啊。”
    言庆闻听,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
    元文都,已经有了决断?
    他倒也不想隐瞒此行的目的。同时也隐瞒不住。
    他就是来洛阳跑官的!这种事情。谁又能看不出来呢?
    虽然不知道,樊子盖为什么愿意帮助自己,可是言庆,心里还是非常感激。
    他抬头问道:“樊将军,难道真的无可挽回?
    小将也知道,自己资历不够。可小将斗胆一言:这蒙阳郡下,非小将,无人能担当此重任。
    王世充小将不了解。
    但小将和蚁贼有过交锋,对荣阳郡的情况,也了然于胸。如若将出任河南讨捕大使,不出一载,定能平定瓦岗。”
    这为官之道,有时候必须当仁不让。
    樊子盖虽然走了,可他却是杨广的宠臣。李言庆明知道自己如今情况不妙,还是把话说了一个明白。你当不当是一回事,说不说是另一回事。他必须要表明,自己对这职务的渴求。
    “我也知道,你如今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你却要明白,王世充的功勋。未必比你差。他有平定刘元进、格谦和卢明月的战功,并且一直在陛下身边。最重要的是,他背后还有太原王氏为他撑腰,你和他相比。未免有些力薄。
    我今日唤你来,有三件事。”
    言庆连忙道:“唇闻将军教诲。”
    “其一,我已向代王求取援兵。召左监门将军庞玉和虎贲郎将霍世举率两军人马,进驻东都。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东都守备。另一方面 也是因为他二人资格老,可以节制住王世充。”
    监门将军,从三品;虎贲郎将,正四品。
    李言庆愕然向樊子盖看去,露出一抹奇怪神色。
    看起来,樊子盖对王世充,似乎也不是很放心啊”
    樊子盖恍若未见,接着说道:“其二,李密在瓦岗自称魏王,已竖起谋逆造反的大旗。我推测,他称王之后,必然会有所行动。荣阳郡乃东都门户,事关重大。一旦荣阳郡失守,所造成的影响,定然无法
    。
    所以,我希望你不论能否做到河南讨捕使,都要尽心尽力,保住豪阳,保住洛口仓。
    毕竟你如今还是黑石府的鹰扬郎将。守家卫土的职责,万不可因个,人得失而忘怀。你,可明白?”
    李言庆连忙拱手道:“小将定会竭尽全力,保卫荣阳。”
    不过,他从樊子盖的言辞间。体会到了别样的味道。
    莫不是说,,自己还有机会?
    果然,樊子盖微笑着点头,露出满意之色。
    “至于这河南讨捕大使的职务,其实你也不是没有机会。
    只不过你所关注的对象,却有些偏了。没错,三大留守辅臣,的确有推荐人选的责任。可你要记住,元文都也好,老卢和段达也罢,甚至包括越王殿下在内,只是举荐。而非是决断。
    真正决断的人,是陛下”如果陛下认为王世充合适。谁也阻拦不得;若陛下觉得他不合适 呵呵,那怕是三位留守辅臣一同推荐。也没有用处。与其在洛阳折腾。不如想想,如何令陛下认同。”
    言庆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呼!
    他突然感觉到,自己似乎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决定讨捕大使由谁出任的人。不是在洛阳,不是在长安,而是在,,江都!
第卌二章 李王初会(中)
    长孙无忌也回来了,同时还有裴行俨,一同过来。
    言庆一进屋,裴行俨就嚷嚷道:“言庆,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我刚的到消息,樊将军要走了。”
    “我知道。”
    李言庆坐下,露出几分疲态。
    这跑官的事情。比和瓦岗大战一场还要累人。
    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
    他轻轻揉着太阳穴,低声道:“我刚和樊将军一起泛舟,大致的情况。都已经了解。”
    “哦?”长孙无忌道:“什么情况?。
    “王世充此次入洛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主意,恐怕还有太原王氏族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婪将军说,段姥和元太府都已倒向了王世充。不过呢,他已经帮我说服了卢楚。”
    “卢楚被说服了?”
    长孙无忌惊讶的看着李言庆。半晌突然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必再去找人引介。”
    “怎么,徐文远不肯引介?”
    长孙无忌尴尬一笑,“徐老非是不愿引介,而是不愿再介入朝堂内的争斗。他对我说,若你愿做学问,他定然会出面帮忙。可这朝堂之中的事情,他实在是不愿意,也没能力介入其中。
    我看得出来,徐老如今很有些心灰意懒,似乎不愿再招惹红尘是非。
    刚才我还和老虎说。看看能否找别人出面说项。不过现在好了,既然有樊将军出面,我们也无需再费心思。不如这样,明天我们就去拜访卢楚,当面和他说明情况,再做其他打算。”
    “不可以!”
    李言庆连忙摆手制止,“卢楚性情刚直,不好狗私。
    他之所以被樊将军说服,也走出于公心。如果我们这时候前去拜访。只怕会适得其反,令他心生不快。舆将军也说。不需要去见卢楚。只要一心做事,就算是报答了卢楚的这番情义。”
    “那我们现在,”
    长孙无忌不免有些失望。
    本想此次随同李言庆来洛阳一展拳脚,却没想到,半作用都没有起到。自然有些不太高兴。
    无忌如今在巩县的地位很高,同时也很尴尬。
    他不似杜如晦,正经的进士出身,有功名,有阅历;也不像许敬宗那样,能迎合李言庆,甘愿成为李府之中的一条狗。甚至和薛收比起来。他似乎也少了一些成绩。不管怎么说,薛收写过《太平论》,并主编了圣贤录一书,在士林当中,也算小有名气,可谓名正言顺。
    只有无忌,地位很尴尬。
    他的权力不偏偏又寸功未立。
    以至于许多人提起他的时候,总会谈及言庆和无垢的亲事。那言下之意就是说,长孙无忌是靠着妹妹。才获得了言庆的信任。此时的无忌,还不是那后来贞观年间,可以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也有脾气,也有傲气,焉能容人如此说他?故而此次言庆争夺河南讨捕大使一职,长孙无忌可说是最为积极的人。他要帮助言庆成功,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可是现在,
    言庆见长孙无忌一脸失落之色。不由得笑了。
    他自然明白无忌心里的想法。
    于是想了想,沉声道:“无忌。咱们这次虽说是白来了一趟,但也并非没有收获。我有一件事情交给你去做。”
    “什么事?”
    “孔颖达和颜时相他们马上要走了,麒麟馆中,一下子空出了许多位子。
    麒麟七院,也需要维持住。若没有一两个当世的博学大儒坐镇,只怕很快就会沦落为三流学舍。你刚才说,徐文远在洛阳过的不得已,不愿意招惹红尘是非。既然如此。何不清他并去麒麟馆坐镇?他不想参与政务,那就让他好生做学问。如果能够成功,也算大功一件。”
    “着啊,若是有徐老坐镇麒麟馆。定会让麒麟馆的声名,更加响亮。”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拍手叫好。
    李言庆说的没错,如今蒙阳郡战事频繁,外有瓦岗之乱,内部似乎也有矛盾。可越是这样,就越是需要一二当世名流出现。如果徐文远能坐镇巩县的话,绝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用处。
    看吧,天下烽烟不绝,唯我巩县安然如故。
    不仅是国泰民安,更是学风强盛。这如果传扬出去,对于李言庆的声望,无疑是巨大的提升。
    言庆现在也想开了,都到了这个地步,韬光养晦之计,显然不再适合。
    既然如此,毒性就张扬起来。
    昔年鹅公子尚为自身时,就敢抗旨不遵。
    如今,他有兵有将,怕他个谁哉?避不过王世充,那索性就拉开了争斗。反正迟早,都会产生冲突。
    李言庆想到这里,心里已然有了定计。
    “言庆,我爹今天和我说,河东现在不太安宁,准备接我姐姐,前来洛阳居住。”
    裴行俨突然道:“不过我不太同意。洛阳现在的情况太复杂,那王胡子来了,不晓得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我和父亲商议,决定让姐姐先住在无忌家里。一方面方便照顾,另一方面,”
    李言庆知道,这是裴仁基在催促他,早日和裴翠云成亲。
    可问题是,李孝基如今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他出面的话。终归有点不太妥当。
    这件事,还真的要想办法尽快解决。
    否则拖得时间长了,不但裴仁基会心生不满,恐怕连裴行俨这边,也会产生出一些不妥的想法。
    “那好,就让翠云先住在毫丘堡。
    反正毫丘堡的地方也大,无垢也能有个说话的人,,无忌,你认为如何?”
    这句话出其,也就等同于是告诉从,只和长孙无忌,我会尽接成亲。长孙丹忌环 ,鲫分四入人已经清楚了事情的缘由;可对于裴行俨来说,这定然是一个好消息。如此一来,裴、李两家的关系,一定会更加密切。裴仁基也可以因言庆的关系,在洛阳占据一席之地。
    这年月,谁都不是傻子!
    谁手里有兵,谁就是大和…
    以前樊子盖在的时候,情况还没有这么明显。可是现在。王世充带兵入东都,又有庞玉霍世举将要出关,裴仁基手中的力量,自然就显的有些底气不足。但若是再加上李言庆”那情况,肯定不会相同。
    于是,裴行俨在怀仁坊吃罢了晚饭,就匆匆跑回家报信。
    长孙无忌也跑出去,设法去说服徐文远,前往麒麟馆。
    李言庆则唤来了雄阔海的叔父雄威,
    “雄叔,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一可靠之人。
    对了,我记得老虎爷爷有一个族侄,名叫王虎。
    原本是在右骁卫府做事,可知他如今情况?”
    王正在去年冬天,于巩县病逝。
    临死前,曾把他的一个族侄。托付给了李言庆。
    “你说王虎啊!”雄威笑道:“他如今已经调到了右监门府做事,官拜旅帅的职务。要说起来,他倒是一个能托付大事的人!你也知道。王虎没什么背景,做到旅帅。已经到头了。”
    算算年纪,王虎也快四十岁了!
    再想往上面爬升,这难度很大。监门府不同于其他卫府,有战事可以参与。监门府主要是负责宫城安宁,想要升迁,靠的是资历和出身。而且越往上,对出身也就越是看重。似王虎这种中下出身的人,做到旅帅,已经是极限。再想往上走,除非有人能在后面推他一下。
    右监门府?
    李言庆不由得笑了!
    “你设法通知王虎一下,让他明日晌午,过来见我。”
    说起来,言庆和王虎的接触也不算少。
    早年的时候,隋焰帝为铲除弥勒教,设计诛杀哈士奇,曾命骁卫府军士入城,进行夜禁。当时王虎是一个队正,和言庆有过交道。后来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