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稷也屈膝跪地“武士!!自追随国公,得国公看重,不以武某出身粗鄙,委以重任。一直以来,武士!!都在思索,如何报答国公的知遇之恩。此次到荥阳郡,武士!!必以少郎君马首是瞻。”
    李孝基听武稷如此说,也算是放下了心事。
    “如今李逆新败,王世充也因损兵折将,自囚在偃师大牢。
    表面上,荥阳暂时趋于平静。可实际上,言庆儿也将因此,被推至风口浪尖。你们到了荥阳,需多留意,谨慎行事才好。现如今的荥阳郡,恐怕是暗流激涌,可不似表面的平静。”
    李道玄抹去眼泪,忍不住问道:“九叔,既然言庆哥哥是……为什么国公不推荐他做河南讨捕大使?”
    李孝基呼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武士!!0武士!!立刻明白“少郎君,这也正是李郎君聪明之处。
    刚才九爷也说了,我李家被陛下猜忌,如今身份极为尴尬。如果国公举荐李郎君,只怕反被江都所忌。所以李郎君派人书信与九爷,请国公举荐王世充……这样一来,李郎君的希望,反而增加。
    “这是言庆哥哥的意思?”
    李道玄不由得惊奇万分,同时心里一哆嗦。
    李孝基何等人,自然明白李道玄的心思。
    他轻声道:“道玄,我知你好武,羡慕旁人可搏杀疆场。
    可你要知道,即便是搏杀疆场,也需要有足够的头脑,否则就是一介莽夫。等你到了巩县,不妨多向人询问当时的战况……你九叔我别看不是这个材料,却不想有言庆这么一个兵法大家。
    你不是好读《三国》吗?
    其实你言庆哥哥在那部书中,并非只是演义故事。若仔细品味,也许你能读出更多东西来。”
    李道玄用力点了点头“九叔,我一定会好好向言庆哥哥求教。”
    其实,小孩子对人的崇拜,往往是在于某些机缘。
    如果不是今日宇文朵先胖揍了李道玄一顿,说不得李道玄也听不进李孝基的这些言语。他嘴上虽称朵朵是‘凶蛮女人&,可心里面,也不可避免的对宇文朵的武艺,感到由衷的敬佩。而朵朵,待会是他的嫂子。由此推及,李道玄虽然还没有见李言庆,心里却不免有三分畏惧。
    加之言庆那部《三国演义》,如今流传甚广。
    李道玄也喜欢读《三国》,而今又听说李言庆原来是自己的堂哥,自然更多出了一些亲近之意。
    想想李言庆,从小在没有家族的护翼下,一个人拼搏如斯。
    本来他对李世民是敬佩万分。可现在细一想来,不免觉得李世民这二十年,远没有李言庆这般艰辛,这般精彩,这般令人敬佩。于是这心里面,在不知不觉间,向李言庆倾斜几分。
    第二天一早,车仗启程动身。
    朵朵收拾好了行装,腰系一柄侩人持有的弯刀,迈步走出客栈。
    “骨兰朵∽!”
    朵朵正要上车,却被李道玄唤住。
    只见他一脸扭捏的样子,走到宇文朵跟前,轻声道:“骨兰朵姐姐,小弟昨日胡言乱语,还清你莫要往心里去。”
    心里一怔,朵朵诧异的看着李道玄。
    正好李孝基从客栈走出来,看到这一幕,不禁微微一笑,朝朵朵点点头,径自登上了车仗。
    朵朵一下子就明白了!
    她旋即笑了笑,伸出手,揉了一下李道玄的小脑袋瓜子“此去荥阳尚远,赶快上车,休得呱噪。”
    李道玄嘿嘿一笑,心知朵朵已不再计较。
    他立刻跑回去,翻身上马。
    此时,朝阳初升,把大地染成金色。
    李道玄用手一指前方,大声道:“上路喽!
第卌九章 二李王争
    隋室已呈现颓势,虽尚能勉力支持,但日薄西山,呈现出迟暮之态。
    隋焰帝杨广在经历三次高句丽征伐的失败后,再也没有登基时的那般锐气。变得纵情于酒色,而不愿面对现实。
    这也许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哀吧!
    当他发现此前种种努力,不过镜花水月的时候,就缩起头翘起屁股。做出鸵鸟状。即便朝臣向他陈述形式,请求杨广即刻返还长安,以督天下之势。可杨广已被江南的烟雨所困,不想返回中原。甚至当朝臣们向他呈报各地乱象的时候,他都会大怒不已,死活不肯承认。
    萧皇后最清楚杨广的心思,也知道他此时,再无当年夺嫡时的雄心
    志。
    既然已经沉沦,索性就沉沦到底吧”,
    萧皇后偷偷对随行大臣说:“此后这等事情,莫要再呈报陛下
    杨广希望能如此欢快的醉死于江都。他似乎也预感到了一丝大厦将倾的危险,可是却笑着对萧皇后说:“大好头颅,谁可取之?。
    说着话,他还拍了拍自己的脖子。
    萧皇后亦只能摇头叹息,同时暗中安排萧氏族人,及早做出决断。
    黑石关大捷,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产生。
    相比起其他各地战事,黑石关的战役规模也许并不算大,可是影响却极为深远。李密败退阳城之后。将残兵败将收拢。夹石子河一战。李密的损失格外惨重。网重新组建起来的八风营再次被击溃,连山营损兵折将,折了四成*人马;火字营和巨木营在驰援李密的途中。遭遇罗士信雄阔海和阁棱三人伏击,同样是惨败而告终。火字营还好一些。程咬金聪明的很,见势不妙,就立即撤走。可是巨木营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刘黑阖被擒,巨木营全军覆没。
    此次战事,李密共折了房献伯、刘黑阖等数员大将。
    各营骁将也死伤无数,其中还包括了单雄信的三个儿子,可谓元气大伤。
    王世充的情况也不比李密强。
    四万大军,损了一半还多。长兄王世衡、三兄王世挥,以及族侄王道诚被杀,王仁则重伤,虽经抢救活了下来,却因王伯当的冷箭伤了要害,失去生儿育女的功能。至于各部骁将,更死伤无数。难以计算。
    以至于王世充回到偃师之后,立刻自请囚禁,把自己关进了偃师大牢。
    同时又命长子王玄应,次子王玄恕在洛阳奔走,暗中备下重金,收买了元文都和王太后刘良姊。
    也正是王太后刘良梯一力相保,卢楚虽上奏处置王世充,却最终未能成功。
    越王杨侗本就是一今生性宽宏温和的人。
    虽说乍闻王世充大败消息,他心里也无比愤怒。可先是有李言庆报奏黑石关大捷,后有王世充自请囚禁(算是态度端正),再加上王太后刘良姊的担保,以及元文都段达等人的说项。
    最终,越王杨侗没有处置王世充,相反还从洛阳调拨两万人马至
    师。
    杨侗在诏书中明言:李逆虽败。但实力犹存。
    你王世充给本王好好镇守偃师。配合李言庆尽快消灭李逆,还我大隋一个朗朗乾坤。不过,河南讨捕大使的职务你就不要再考虑了。什么时候你能漂漂亮亮的给本王大胜一次,那时候在考虑升迁的事情吧。
    也就是说。杨侗本来在王世充和李言庆二人间左右摇摆,从现在开始。他将支持李言庆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杨侗本来就对李言庆的卑象不错。只是由于他年纪无法获得朝堂上的支持。
    现在则变得简单了”王世充输了,李言庆胜了!这优劣一目了然。再加上言庆镇守荣阳,已有一年之久。这一年来,蒙阳郡总体还算安好,虽说丢了几个县城,但主要的城镇和关隘,以及洛口仓仍牢牢把持在隋室之手。再加上大胜李密。杨侗又怎可能再安排王世充?
    王世充在偃师大牢中,伏地领旨。
    相较于王世充和李密二人,黑石关大捷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李言庆了。
    首先他确保了在河南讨捕大使一职上的优势,其次又收拢了王世充和李密的残部,麾下兵力一下子激增至八千人。其中,有不少俘虏都是身经百战,经过战场上搏杀而生存下来的悍卒。
    瓦岗军也好,隋军也罢,这些兵力对于言庆而言,无疑是巨大补益。
    只是如此庞大的兵力,在没有获取河南讨捕大使职位之前,李言庆是不会对外公布。他把俘虏安排在黑石关和巩县之间的一座荒岭上,按日发放补给。同时命苏邑和王伏宝两人,共同看押战俘。
    而后,李言庆解散了巩县征召的乡勇。
    不过他又下令,以后每个月。各村乡勇必须集中一次,进行为时七天的练。
    战事还没有结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于占庆不敢有半点懈怠。甚系汝要求,变得更加严格一一…※
    黑石关大捷之后的第六天,徐世绩似乎不想输给李言庆,于是主动出击,将虎牢关外的瓦岗军击溃。
    斩杀李文狂,将郝孝德逼到黄河以北,夺回原武县。
    这功劳,和李言庆比起来,似乎更加辉煌。
    一时之间,徐世绩声名大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小小的荣阳郡藏龙卧虎。不仅仅有一个李无敌。还有一个徐无敌。更有好事者还编成歌谣:东一个无敌,西一个无敌,蒙阳得安康。
    东一个无敌,就是虎牢关徐世绩;西一个无敌,则是指黑石关李言庆。
    不过当李言庆听闻徐世绩的战绩之后,不禁眉头一蹙。
    “老徐这次出击,只怕有些急了!”
    “急了?”
    跟在李言庆身边的梁老实,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难道说徐郎君击溃瓦岗,反而是一件坏事?。
    不管外面怎么风传李言庆和徐世绩之间的矛盾,梁老实对徐世绩的称呼,却未曾改变。
    毕竟,那是堂堂鹰扬郎将,正五品的官职。
    李言庆可以指着徐世绩的鼻子骂,但梁老实却不可以。
    他早年漂泊四方,讨过饭,干过苦力,当过盗匪。什么事,什么人没有见过?所以这言语之间,更显得非常谨慎。随李言庆一年多,除了在郑大彪的事情上出过头之外,从不表示自己的主意。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梁老实一直出任李言庆的亲随。
    当其他人,甚至连郑大彪都因为战功而被提升为校尉的时候,梁老实还是和从前一样,为李言庆牵马缀镫。
    有的时候,找个。贴己的人。很难,”
    言庆也会偶尔透两句心里话。闻听梁老实询问,他笑了笑道:“老实。你认为徐郎君大胜,是好事吗?”
    “反正外面前这么说,我倒说不上来是好还是坏。”
    “呵呵,别人说好,未必真好啊”。
    言庆仿佛自言自语:“如果老徐能控制一下,克制一点的话,不出两个月,瓦岗必将分崩离析,说不定会有人奉上李密的人头。可是他这一次却打得有些狠了,打得瓦岗诸将怕了。
    不仅仅是瓦岗害怕,只怕各路蚁贼。也会因瓦岗这次惨败而感到恐惧。
    如此一来,他们会更加团结,抱成一团。李密虽经此败,却有三镇之得和邸岭大捷的光环笼罩。各路蚁贼,势必会以李密马首是瞻。只怕用不了多久,李密不但能元气尽复,还会实力大增
    梁老实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不会吧”李密都败成这个样子,还能回过气来?”
    “世事难料,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怎知李密就回不过气来?他当年随杨玄感战败,“惶惶如丧家之犬。可短短四只时间,他就自立魏王。此人野心甚大。而且还有手段,有声望。
    他若真恢复过来的话,势必卷土重来,呵呵,不过老实你信不信,他打不到黑石关。”
    “那是自然,有郎着在。李密怎敢轻犯?”
    李言庆呵呵笑道:“不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敢说,李密一定会来找我麻烦,毕竟他输给我一次,他要挽回颜面。只是这一次。自会有人和他缠磨。到时候不用我出手。王胡子也不会和他善罢甘休。”
    他话锋一转,蓦地笑了。
    “不过老徐这样做到也无可厚非。
    他本就输我一筹,我这边大胜了李密,他集结六万人马,若不能大胜一场,焉能保住颜面?
    再者说了,裴老虎和苏定方那种急性子,加上卢祖尚之流初出茅庐。那懂得“大局观。这三个字之中所隐藏的奥妙?”
    梁老实一吐舌头,呵呵笑了。
    “对了,我刚才说的话,你可记住了?。
    梁老实连忙道:“郎君放心。我什么都没记住,绝不会告诉别人。”
    “屁话,你没记住,老子岂不是和你白费了这许多口舌?
    你不但要记住。还要设法传出去,让老徐知道。反正,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这件事搞定。”
    梁老实顿时膛目结舌。
    谁都知道,李言庆和徐世绩之间颇有恩怨。
    这些话要是传扬出去了,岂不是让两人势同水火?要知道,李言庆刚才那些话里,可是暗含讥讽之意。甚至把虎牢关鹰扬府一干人等,全都给骂了进去。徐世绩那边知道李郎君这么说他们,弄不好火上浇油。两边甚至可能会发生冲突。到时候。自己岂非也要陷入其中?
    不过,李郎君既然这么吩咐了。必然有其道理”
    梁老实挠挠头,呵呵笑道:“若是如此,老实定不负郎君嘱托。”
第五十章 真邪?假邪?
    一场小雨过后,令天气格外凉爽。初夏时节。却未让人感到太过于燥热。接连不断的雨水,也让豪阳百姓的心里,多多少少安定下来。只这几场雨水,想今年这收成,也不会太坏吧。
    杨庆站在平台上,看着远处洞林湖的湖光山色,心情格外舒畅。
    身后有脚步声传来,杨庆没有回头。
    能这个时候过来,整个郡守府中除了柳周臣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选。在杨庆看来,柳周臣不仅仅是他的谋士,还是他的兄弟。从小生长于深宅大院,受父亲杨似的影响,使得杨庆做人谨小慎微。哪怕是结发的妻子,他也不太相信。这些上。除了他自己之外,只有两个人可以信赖。一个是杨庆的母亲元太妃,另一个就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发柳周臣。
    “郑善果郑老儿走了?。
    “呵呵,走了”。
    杨庆转过身。摆手示意柳周臣坐下。
    这偌大的平台上,只有他两个人而已。柳周臣也不客气。径自在石桌旁的墩子上坐下,神色格外轻松。
    “那老儿过来,可有事情?”
    晌午时,郑善果登门求见。
    不过杨庆却没有出面。而是让柳周臣出面打发。
    倒不是杨庆拿架子,而是他已经猜出了郑善果的来意。
    柳周臣笑道:“主公猜的不错。那郑善果登门,正是为了李郎君前日说出那些言语而来,呵呵,看样子郑家对李郎君的那些话颇为不满。郑善果今天找来,就是请殿下主持公道。”
    “主持公道?”
    杨庆忍不住笑了,“李郎君不过是随口说那么两句,孤总不成下令。不让李郎君开口说话吧。”
    “郑善果的意思是,李郎君这分明是嫉妒徐郎君的功绩。
    还说李郎君的那些话,令虎牢关上下将士非常不满。若非徐郎君识得大体,恐卢祖尚等人早就闹将开来。而且时值此等举国欢庆的大捷。李郎君说的这些言语,不免有些不合时宜
    杨庆坐下来,托着下巴沉吟不语。
    许久,他突然问道:“周臣,徐李两家,果真势同水火吗?”
    柳周臣想了想。“应该不会有假。”
    李言庆在虎牢大捷之后,曾私下与人说,徐世绩缺乏大局观,虽然大胜瓦岗军,却不足挂齿。他还说,徐世绩麾下无人与之相谋。卢祖尚之流皆短视之辈,只知眼前,而不明将来。
    这些数语的核心意思,却又是因为李言庆认为,徐世绩把瓦岗打得太狠,会令蚁贼同仇敌忾。
    总之,李言庆是对虎牢关大胜表示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