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谕饧谢鳎跏莱浔匕堋!
    “对,内外夹击!”杨侗手忙脚乱,嘶声叫喊:“立刻宣长秋令段瑜前来,令元太府出玄武门。”
    此时,洛阳城内,一片大乱。
第五七章 东都(八)
    荣阳郡守府内,已曲终人散。
    杨庆带着家眷妻儿,在郑为善的看押下前往洞林寺。也许,在尘埃落定前。他只能呆在那里。
    不过也好,杨庆不是说,他喜欢欣赏洞林湖的风景吗?
    勿论春夏秋冬,洞林湖的景色都别有滋味。这一次他可以呆在洞林寺中,好好的欣赏一个够。
    “柳公也跟去了?”
    李言庆在客厅外。遇到了柳亨。
    柳亨点点头,轻声道:“父亲说,多谢您为他掩去了尴尬。只是他和杨公从小一起长大,这种时候,他不能离开杨公。”
    “可惜了!
    李言庆嘀咕了一句。
    其实他蛮想启用柳周臣。李孝基离开之前,曾对李言庆说过,柳周臣事无巨细,只需把条程告诉他。他就能办的妥妥当当,无需再去操心。这份细腻。非比常人可比。言庆身边人才众多。然则薛收也好,杜如晦也罢,甚至包括长孙无忌,都长于大局,而疏于细节方面。
    好在有许敬宗。现在又多了个祖君彦,可为李言庆打理上下。
    但在李言庆的心里,还是想找一个更妥帖的人。他曾设想过,搞定了杨庆之后,把柳周臣招揽过来。可现在看来。柳周臣虽然出卖了杨庆。但是对杨庆的那份感情,依旧存在。想要让柳周臣效力,难度很大,你可以说柳周臣虚伪,可他对杨庆的友情,也的确是发自内 心。
    “嘉礼,今夜就由你巡守荣阳。”
    “喏!”
    柳亨大喜,拱手退下。
    言庆返回客厅,厅内只剩下郑仁基和郑为善两个人。
    三人稍事寒暄,便分宾主坐下。李言庆也不客气,坐在主位上。如今这豪阳郡,以他地位最高,官职最大,坐在这里,到也不会失礼。
    “我一直想不明白,王、李联盟。
    李密已经出招了,可王世充却迟迟没有行动。我想不通。王世充要出来的这一手,究竟是何用意?莫非他就是为了诈取一座城池吗?而且,他自九山失踪后,究竟藏在何处?”
    有军卒奉上茶水。李言庆喝了一口,把心中的疑问说出。
    郑仁基和郑为善相视一眼,也陷入沉思。
    好半天。郑仁基道:“昔日王世充入东都,太原王氏曾派人与我知,并言请我多多帮助王世充。
    我当时一直不明白,这王世充要我帮什么?他要军功有军功,要人有人,要钱帛,也有钱帛。洛阳城里,元文都被他买通,段达愿意为他说话。大大小小的臣工,也多站在他一边。
    不过我觉得此人,华而不实。
    说他言而无信,毫无道义可言,倒也不为过”贤侄,我听说王世充近来的境遇不算太好。由于之前连番失败。空耗了无数粮饷,折损了许多兵马。朝堂上对他已有不满。似想要罢去他现在的官职。如果说他这一切作为,是为了保住他的官位,阳城县倒是一个不错的由头。”
    李言庆摇摇头,“一个阳城县,恐怕还难以令他坐稳洛阳。
    要知道,过去半年中他折损兵马几近五六万,而且大都是屯卫洛阳的精锐人马。至于钱粮,更无需再说。兴洛仓几乎被他折腾空了,如此巨大的损失,单凭一个阳城县,还无法抵消。
    此人狡诈,而且野心颇大”恩,叔父所言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据传王上意欲令独孤武都将其取而代之。他如今夺取了阳城县。这命倒是能够保住,只是能否继续留在洛阳,恐怕还在两可。此人当初来洛阳,信誓旦旦想要开创一个大场面。为此,他花费了无数钱再。又岂能灰溜溜的离开,让独孤武都凭空得利?所以我猜想,他一定会设法留在洛阳”但如果卢将军他们不点头的话”
    言庆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
    他似乎意识到,自己好像忽视了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
    他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叩击黄花梨木扶手。郑仁基和郑为善也没有开口,静静的一旁喝茶。
    时间太久远了,久远到李言庆的记忆。早已模糊。
    王世充最后好像是称王了!
    他怎么死的?言庆记不清楚。但言庆记得,他最后好像是自立为王了。既然是自立为王,那就说明此人并不把隋室看在眼里。王世充是那一年称王的呢?李言庆想不起来。反正依稀记得。就是在李渊进关中之后”难道说,王世充故布疑阵,是为了潜回洛阳,造反吗?
    “叔父,王世充会不会造反?”
    “啊?”
    “我是说,他会不会为了留在洛阳。而杀回洛阳去呢?”
    郑仁基手一哆嗦,骇然看着李言庆。一旁话不太多的郑为善道:“他如何潜回洛阳?”
    李言庆的思路,渐行清晰起来。
    “我记得,他和左骁卫将军段达的关系不错。而东都屯军,基本上是左骁卫府的人马。如果段达肯帮他掩护的话,那王世充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返回东都,杀越王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郑仁基和郑为善相视一眼,全都露出惊骇之色。
    “可是,他不怕朝廷反扑吗?”
    “朝廷在河洛,如今能拨出多少人马?
    王世充既然敢这样做,那说明他在洛甄已经读好书尽行询书晒(防0胁姗)叩;足够的力要左跷卫府不动,右监门府不动,整心殿“地区。也就没有多少像样的兵马。如今李密攻打虎牢,等于拖住了我们的腿。颍川和襄城的兵力本就空虚。而南阳、江淮等地,匪患不绝,朝廷根本无力顾及。
    至于关中,我想正是因为关中的动荡,才促使王世充下此决心。
    李渊能兵困长安,他王世充为何就不能把持东都?恩,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兵马失踪,也就有了解释。自九山入那岭,使得我产生畏惧。同时勾结李逆攻打虎牢,以吸引我的注意力,令我首尾难顾。他则可以趁乱自邸岭出,绕首阳山直奔东都,,而这一段路途,也正是左骁卫府的屯军。”
    李言庆想到这里,突然笑了。
    “可怜李密聪明一世,却被王世充要的团团转。”
    郑仁基试探问道:“贤侄,你难道不准备救援洛阳吗?”
    言庆一怔,深吸一口气道:“已经两天了,王世充应该已经抵达洛阳。我就算现在动身,也来不及了”再者说,我过去后,若王世充以越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我当何去何从?”
    “这个,”
    “王世充现如今还投鼠忌器。而我也需要解决李密。
    越王的性命,暂时不会有碍。再者说了,有我岳父在洛阳,王世充还不敢去危及越王性命。”  “如此说来,你就任由那王世充作为?”
    李言庆起身凝视郑仁基,片刻后突然一笑,“非是任由,而是时机不到。叔父且耐心静观
    东都洛阳城中,王世充已控制住了局面。
    右监门将军跋野纲领兵出击。和王世充兵马相见后,却没有动手,而是下马向王世充行礼。
    皇甫无逸眼见形势不妙,弃右掖门杀出洛阳,投奔长安。
    而元文都原本准备领兵自玄武门出击,前后夹攻王世充。却不想那拿着宫门锁匙的段瑜,竟不见了踪影,只是玄武门无法开启。与此同时,费耀打开太阳门,放王世充率兵杀进皇宫。
    卢楚和独孤武都在混乱中被王仁则俘获,当场被砍成了肉酱。
    元文都还试图反抗,却被左骁卫将军黄桃树所杀,人头呈现至王世充的面前。
    杨侗在内侍的簇拥下,逃到了紫薇观里。他登上城楼,向外看去。只听皇城中喊杀声震天,王世充在段达跋野纲等人的簇拥下,出现在紫薇门外。此时的王世充,好生神气。一身黄金铠甲,在火光中格外醒目。
    “王世充,你未得诏令,擅自回京。
    专权独断,诛杀大臣,实非人子所为。孤如今就在这里。你即依持手握兵权,可敢杀孤否?”     杨侗也冷静下来,话语中虽还带着颤音,却指着王世充大骂。
    哪知王世充一见杨侗,立刻翻身下马,匍匐在地,同时放声大哭。
    “微臣蒙圣上提拔,即令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只是元文都卢楚独孤武都三人皆奸臣,密谋与李密联合。欲加害王上。臣不愿芶从,于是三人对我猜忌,更不欲我立足于东都。臣也是没有办法,没有时间奏报,只得先行动手。臣若有半分诡诈,辜负了大王和陛下的话,天地日月可鉴,使臣满门抄斩,一人不留
    他这一番话,又让杨侗愣住了!
    难道元文都他们真的勾连了李密,想要谋害与我?
    “王世充,你若真是忠臣,可敢一个人前来见孤?”
    王世充二话不说,立刻卸去了衣甲。散开发髻,披发来到紫薇门外。他手无寸铁,更使军卒后退百步。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若李言庆在,说不得住耻笑王世充,果然是做戏的好手。
    只可惜,杨侗虽然聪明,但对于这些事太过陌生。他有些弄不清楚。这王世充究竟是什么意思?
    此前卢楚对他说,王世充不行。
    后来元文都对他说,王世充虚有其名,
    但杨侗自己对王世充又有多少了解?还真不算多。眼见着城门就要开启,却听远处一阵急促马蹄声。
    裴仁基率裴家军士,风一般冲过来。
    “王上,休要开启城门。”
    王世充摆手,示意军卒让开一条通路。
    裴仁基来到王世充面前,虎目圆睁,怒目而视。
    “王世充,尔欲造反乎?”
    “裴大将军休要误会,王行满绝无反意。今日所为,只为自保耳。如若大将军不信,王行满可陪大将军,一同面见王上。”
    “裴大将军,你就看着他,一起进来见孤。”
    杨侗大奂喊道。
    裴仁基沉吟片刻,甩蹬下马。
    他命令辈家亲卫守在紫薇门外,而后拱手道:“请王上开门,臣就算豁出性命,也不会使这奸贼害王上半根毫毛。”
    王世充神情自若,好像一点都不怕。
    当他和裴仁基错身再过的一刹那,低声道:“裴大将军,若欲杀我。我子侄皆在,定会为我报仇。到时候,你就算杀了我,王上也性命难保。何不退一步,我可保王上。绝无危险。”
    只这一句话,令裴仁基顿时。勃然大怒!
第五八章 君何人?(上)
    大业十三年,风起云涌,变化无常。
    十月初八,当洛阳举城沉浸在王世充复夺阳城县的欢乐中时,这表王胡子却突然间出现在洛阳,联合了左骁卫将军段达,以及跋野纲、黄桃树、费耀等留守洛阳的隋室大将,趁夜攻击洛阳皇城,诛杀卢楚满门共七十三口,元文都一家一百三十余人,以及隋杨宗室,独孤武都。
    右监门大将军裴仁基救驾,却被告知卢楚等人,秘密勾结李密,图谋造反。
    越王杨侗宣王世充进入紫薇观,商谈许久之后,王世充又拜见了越王杨侗的生母王太后刘良梯。
    随即,越王杨侗封王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军事“
    天亮之后,王世充重又祭起屠刀。他下令抓捕卢楚元文都等人的心腹赵长才、郭文懿等人,并随即斩首。因赵长才等人的缘故,洛阳大小官员近百余人遭遇罢丄免,数千人因此而丧命。
    王世充血腥的屠杀,令洛阳陷入一种古怪的平静。
    十月十一日,坐落于丰都市的雄记商铺,宣布撤离洛阳。坐镇于商铺的张氏族人在短短数日中全部离开,也使得雄记商铺随即关闭。张氏族人的撤出,似是宣告了洛阳和江都的分裂。十五日,王世充集结洛阳大小臣工,上书越王杨侗,恳请杨侗登基,以稳定中原局势。
    而后又宣告奉杨广为太上皇,杨侗为皇帝,以抗击关中李渊。
    杨侗登基之后,改年号大业为皇泰,亦即后世史书中所记载的‘皇泰主’。不过,杨侗本意想召李言庆前来洛阳,却被王世充坚决阻止。
    王世充说:“荥阳乃东都锁钥,不可有失,需大将坐镇方可。
    李县伯自出镇荥阳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正是大败李密,以振发天下士气的关键时候。所以李县伯不能来荥阳,而且应该调集兵力,尽快平定李密,以恢复我大隋雄风。”
    于道理上而言,王世充这一番话并非没有道理。
    杨侗虽说有些遗憾,也不好辩驳。这不仅仅是因为王世充言之有理,更重要的是,杨侗的异意根本不可能传递出去。王世充借捕杀卢楚元文都等人余党为借口,将洛阳大小臣工,几乎清理了一遍。凡不肯投靠王世充者,不是被杀,就是辞官不做,回归故里。留在朝堂上的大臣,几乎都是王世充的党羽   杨侗有心召李言庆,但也不能违背了满朝文武的意愿。
    准确的说,是王世充的意愿!
    李言庆冷笑一声,把手中公函扔到了一旁。
    公函是以尚书省的名义发出,其实就是王世充的意思:如今皇帝新登基,欲奋发图强,力挽狂澜。然则李密不除,朝廷就无法全心全意的去对付关中李渊。所以,请李言庆尽快解决李密,以恢复中原的平静口
    措辞很客气,但言语中,隐隐透着几分指使的味道。
    “这王胡子,好嚣张!”
    祖寿等人忍不住低声咒骂。
    言庆道:“好不容从洛阳留守做到了这仆射之位,堂堂一国丞相,他又岂能不在我面前嚣张?”
    想当初,李言庆为河南讨捕大使的时候,比王世充高出两个品级。
    而今,左仆射,总督内外军事,几近一品,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相比之下,李言庆这正三品的河南讨捕大使,也就随之变得不起眼了……不过这仆射之职能被多少人认同?恐怕只有天知道。
    “主公,那咱们如何?”
    “王世充既然以朝廷的名义行文,我也不能不听从,否则正中了他的心意。
    既然如此,那我就出兵和李密斗上几阵。这眼见碎末将至,李密总呆在外面,也是个麻烦。”
    “主公欲与密公……李逆相争?”
    祖寿虽则投降了李言庆,但在感情上,对李密还是有些感激之意。他也知道,二李早晚必有决战。可内心中,却一直期望着那一天迟一些到来。毕竟,李密待他不错,而他却背叛了李密。
    “主公若与密公相峙,岂非正合了王世充的心意?”
    王世充这一道行文,暗合阳谋之道。李言庆和李密交手,那就是鹬蚌相争;李言庆按兵不动,没有什么行动的话,也可以理解为他与李密勾连,他正好借此机会,拿李言庆做文章。
    总之,李言庆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不免骑虎难下。
    祖寿说出心中的忧虑之后,言庆不动声色的在房间里徘徊。
    半晌,他突然笑了,“王世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数,倒是学了一个十足。不过,区区小计,焉能难我?”
    他很清楚,王世充不是不想杀杨侗,而是不敢杀。
    以李渊之威望,入关中后,也要奉杨俏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王世充现在可以凭仗的,就是杨侗这个傀儡。他要站稳脚跟,就一定会除去李言庆,否则他必将寝食难安。这一点,当言庆得到王世充在洛阳诛杀卢楚等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所以王世充的行文送至,他也丝毫不觉得紧张。
    “祖寿,你准备一下,立刻赶往新郑。
    另外,派人请郑善果郑公前来,就说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看言庆这一副笃定之色,祖寿心里,顿时变得轻松许多。这王世充想要二李相争,恐怕是难以得逞
    当晚,祖寿得言庆书信,赶赴新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