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您真的没事?”
    “孤无大碍,只是头有些昏沉。”
    “臣熬了些麦粥,王上要不先喝几口,歇一歇再说话?”
    李密闭上眼睛,片刻后点点头,“也好!”
    这荒山野岭,也没有什么餐具。王伯当就用自己的头盔,成了几勺麦粥,递给李密食用。若放在平时,李密怎可能受得了这个?可现在。他肚子也着实饥饿,顾不得那许多的规矩。
    一头盔麦粥喝下去,精神好转许多。
    李密看了看大雄宝殿里,大约有几十个人。
    “王上,兄弟们都在后面的厢房里休息,外面还有几十个兄弟警戒。这里暂时还算安全。”
    “三郎。这到底是,”
    王伯当跪坐在李密面前,把前因后果,详细解释了一遍。
    , 可
    原来,王伯当本奉命出镇俊仪。开封失陷后。他曾想要复夺开封。不成想酸枣李公逸突然传来消息,说汲郡苏定方趁天寒地冻,大河冰封之际。跨河攻打白马。于延津斩王德仁麾下大将张亮。
    李公逸请求王伯当监视通济渠以西的隋军,而后率部前往支援。
    开封虽然重要,但延津更重要。那是瓦岗塞的门户,一旦有失,势必造成瓦岗军的全面混乱。
    而且李密在粹潢山大胜宇文化及的消息也传来,王伯当觉得,李密反正不日就会返回,如今时候,还是以稳定为主。故而他分兵前往酸枣驻扎,以监视通济渠对岸,隋军动向。本来,一切都很好,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李公逸兵至延津,苏定方立刻退过大河,坚守黎阳仓。
    李公逸无法出击。同时又不能弃延津不顾,于是只能暂时留守延津。
    王伯当在俊仪,焦急的等待李密回军。
    就在今天下午,天黑之前,他得知李密在蔡水畔和荣阳军决战,就想着率兵赶到蔡水支援。
    可哪知道,他网要出兵,淡仪城外却来了一群残兵败将。
    说是隋军自原武出击。攻克了酸枣。
    王伯当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于是下令开城放行。也就是他这个命令。酿成了俊仪的惨事……
    城门一开,那些所谓的残兵败将,立刻闯进城门,占住了城门洞。
    为首的大将,正是李言庆麾下第一家臣,雄阔海,雄黑子”别说是王伯当,就连李密都没有想到。李言庆会在荣阳郡。当所有人都以为李言庆还在尧城坐镇,和寰建德决一死战的时候,李言庆却亲率三千精卒。以八百墨麒麟为先锋,神兵天降,出现在了俊仪城外。
    王伯当一开始没有觉察到李言庆的存在,也没有发现抢占住城门口的,竟然是以雄阔海为主的墨麒麟。所以,他指挥人马想要夺回城门。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调集城中所有的兵马。
    等到王伯当发现李言庆的时候,李言庆率领三千精卒,已经杀进淡仪,,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冉题。
    李密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他总是能发现一些人才,却又不肯轻易放权。不可否认,王伯当的确是对李密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也许他是一员出色的战将,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是王伯当的特长。可若是让他为一军统帅,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正是因为王伯当的疏忽,等到他发现李言庆的时候,已经无法在调集兵马。
    李等庆入城之后。立刻兵分三路。
    梁老实率部直扑库府,雄阔海则领墨麒麟,攻打校场。李言庆亲率两千人,向府衙冲击,把王伯当的指挥系统,瞬间全部切断。王伯当虽然勇猛,可府衙里又能有多少人?只坚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整座府衙就被攻陷。而屯军校场,更竖起了白旗,归附于雄阔海指挥。
    王伯当说这些的时候,一脸羞愧之色。
    不过李密却似乎没有在意。
    他半眯眼睛,片刻后轻声道:“如此说来,那李言庆如今,在俊仪?”
    “正是!”
    李密突然笑了,仰天一声长叹。
    “这李言庆布局之周密,俨如妖人。
    我以前以为没有低估他,可现在看来,还是小觑了此人。但只这一次布局,足以见此人手段,
    三郎,俊仪丢失,怪不得你。恐怕就算是我在那里,也会被他设计”此人行一步,望十步,非数十年的阅历,绝难达到。偏偏这家伙才刚过了双十,我不如他,我真的不如他啊!”
    他能怪王伯当吗?
    莫说王伯当现在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就算是换一个人,他也无话可说。
    事实上,他李密不也在蔡卓言庆的当吗。裴行俨的出现李密失了方寸。而阐傲。江辛,则使得李密疑神疑鬼。若非如此,他断然不会轻易收兵,使得罗士信钻了空子。说到底,他的确是害怕李言庆    当时在蔡水畔,他疑神疑鬼,匆忙间下令收兵,以至于阵脚大乱。
    可实际上呢?
    李言庆从头到尾,就没有出现在蔡水战场上。
    俊仪一失,济阴、东郡大门洞开。王德仁此前驻守白马,已露出不臣之意,只怕现在,更不会再听从自己的命令。
    若现在李密前往白马,迎接他的,肯定是王德仁的屠刀。
    说不定,现在王德仁正愁着,如何与李言庆谈判呢”自己若走过去的话,恐怕正合了王德仁的心意。
    “三郎,你莫要自责,俊仪之失,怪不得你,怪不得你!
    也是我小觑了那李言庆。太急于求胜。若孤回军时,先驻扎淡仪后,再图谋开封。也就不至于有今日之败。不过,李言庆既然在荣阳。那尧城的李言庆,又是哪一个?哈,这李言庆莫非真有妖法,可以分身不成?”
    李密自嘲似地一笑,看着熊熊篝火,不在说话。
    好半天,王伯当低声道:“王上?”
    “啊    刚才想事情,一时间有些分神了!”李密摆摆手,轻声道:“孤现在是奇怪,时德睿怎会突然投降呢?这里面,似乎别有蹊跷。对了,你刚才叫孤,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王上,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密想了想,苦笑道:“我知你想法。可是想去投阳城?”
    王伯当说:“单通驻守阳城,麾下尚有八千精卒。若再算上偃师鲁将军手下,恐怕
    “三郎啊,阳城恐怕是去不得了!”
    李密轻声道:“那单雄信不是你,他本是翟让手下,对我素来多有不服。当初我斩杀翟让。靠着武力让他暂时臣服,但他对我,绝不会”此人生就反骨,我得势时倒还好说,但现在,我若去阳城,必遭其毒手。单通甚有可能背我而去,他若一反,鲁儒宗只怕也难保性命
    “那我们,”
    李密说:“咱们去关中”。
    “关卑  ”
    李密似下定决心,咬牙切齿道:“山东局势,已难以挽回,我们再想立足,恐怕已非常困难。如今之计,唯有先投关中”那李渊当年曾尊我为兄,我若相投,他一定会重用于我。
    待时机成熟,咱们借关中之力,杀回东都,到时候在与李言庆决一雌雄
    王伯当不是个甚有主意的人,可却隐隐觉得,李密即便是去了关中。恐怕也难以达成心愿。
    , 可
    没错,李渊当年的确是尊李密为兄,可那时候是什么状况?
    李密占居瓦岗,乃天命之人。
    麾下雄兵数十万,战将如云。其治下地盘,更是包含了整个山东地区,甚至延绵至江淮之地。
    天下群雄,谁不拜服?
    然则现在呢?
    兵不过数百,将不过王伯当一人。
    更无容身之地  ,而李渊已获禅位,登基称帝,坐镇关中,得关陇贵族支持,麾下雄兵数十万,战将如云,正好和李密调转过来。王伯当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却不代表,他是一个傻子。
    可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李密,”
    若把事实陈述,只怕李密会一蹶不振。
    反正从这里到关中,路途千里。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说服李密改变主意,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上,您连番恶战,恐也疲乏了。
    且好生休息”这么大的风雪,李言庆肯定不会追上来。待天亮之后。咱们就设法前往关中
    “也好!”
    李密真的累了。
    他倒在草堆里,和衣而卧,很快就睡着了。
    大殿外,北风呼号,风更加强猛。
    王伯当同样很疲惫,于是怀抱弓箭,把长枪和横刀放在身边,就坐在那断了腿的香案旁边,闭目养神。
    这一夜,雪很大,风很心,
    黎明时分,风雪止息。
    王伯当睁开眼睛,看李密还在熟睡,于是轻轻站起身来。
    他把弓箭负好,抄起长枪,拿起头盔,准备到后院的水井中取些井水洗漱。
    推开大门,王舟当迈步走出大殿。
    可是一出来,他立刻觉察到有些不太对劲。
    银枪在手中滴溜溜一转,王伯当警惧的向四周巡视。那些警戒的人呢?为什么,一个不见?
    忙迈步往台阶下走,脚下突然一个趔起。王伯当险些摔件在地上。
    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住了,王伯当连忙低头看去。却见台阶上,倒着一具尸体,哽嗓咽喉处,插着一根利箭。
    王伯当倒吸一口凉气,仔细向院中打量。
    他这才发现,院子里有几十具尸体,整齐的陈列在山门内。
    不过,一夜风雪。把这些尸体都掩盖起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无法觉察。
    刹那间,一股凉气从腰脊处顺着后脊梁骨往上窜。王伯当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山门前。向外面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雪白。
    白皑皑一片雪地上,整齐排列着一排排军卒。
    不过这些军卒的装束很奇怪,身上披着厚厚的白布棉大氅,头上还带着风帽,令人无法看清楚相貌。
    静静的立在寺庙外,如同雪中的幽灵。
    王伯当下意识咽了口唾沫,慢慢的往寺中后退。
    也就在这时候,那些白色幽灵,突然间想前移动。脚踩厚厚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诡异声息。
    一匹神骏的黑色龙子马,出现在白色幽灵后方。
    那马上,端坐一人,黑色衣甲,外罩黑跑,头戴乌金盔,脸上覆盖着一张只露出嘴和下巴的黑色面具。
    在龙子马前方,四名魁梧巨汉,并排而立。
    马上之人摘下风帽,面具后那双若星辰璀璨般的眸子,精光一闪。红唇微微上翘,露出一道非常好看的弧线。
    他在马上微微一欠身,手中沉香槊遥指王伯当。
    “勇三郎,敢问密公,可曾起身否?
    李言庆在此恭候多时,还请三郎禀报密公,就告诉他”李言庆前来。要取他项上冬头!”
第六九章 末日(七)
    二伯当的脸煮很难看。攥紧银枪,向四面眺     ※
    山门正面,隋军成扇形陈列。大约有两千人左右。虽然一个个无法掩盖住脸上的疲惫之色,精神却显得格外旺盛。特别是那士气,很明显正处在巅峰状态,手持兵器。默默的列阵。
    两千人?
    似乎也并非没有机会啊!
    王伯当的眼珠子滴溜溜直转,不过当目光落在雄阔海四人身上的时候。他就知道麻烦大了!
    李言庆既然亲自领兵,毫无疑问。他那名震河洛的墨麒麟亲随,一定也在这里。
    或许,可以从后面撤走?
    这样一来。只要自己带人在前面挡住李言庆的话,密公就还有逃生的机会”这念头网一起,王伯当下意识的将银枪枪头,低垂了三寸左右。
    李言庆清冷道:“三郎黄非想借一人之勇,阻我大军,以为密公逃生争取时间?
    若如此的话,还请三郎弃了这个念头。寺院后面,有罗士信恭候。士信对密公恨之入骨,当年密公设计伏杀张须陀张将军之仇,他至今仍耿耻于怀。我可以保证,密公落入士信之手,定生不如死,三郎休要再犹豫,快请密公出来,我好送他上路,否则休怪我下令强攻。”
    言庆的话语,说的非常清楚。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而我也不准备讲什么仁义道德。
    大雄宝殿的门,吱纽一声开了。李密在侍卫的簇拥下,从里面走出来。与此同时。在后院厢房里休息的瓦岗军。也纷纷涌来。不过当他们看清楚眼前的局势,一个个不禁是面无人色。
    李密睡了一觉后,精神多多少少好转许多。
    不过脸色依然显得很苍白,一双细长如同鹰隼般的眸子里,透着几分英雄末路的迟暮光彩。
    “王上”
    “三郎,此时此刻,莫再唤我王上”还是唤我先生的好!”
    想当初,丘怀义告密,只是化名刘智远的李密,不得不狼狈而走,幸得王伯当派人将他接纳。
    也就是在那时候,李密高谈阔论,规利前景,令王伯当举族敬服。
    王伯当更尊李密为老师,心甘情愿的把兵权交出。不仅如此,他更率举族数百口人为李密效力,言必称“先生”对李密始终保持着师执之平匕。及后来李密称王。似有些志得意满。
    对王伯当称呼他,先生”虽未说什么,可总是不太舒服。
    当时在李密麾下效力的魏征,觉察到了李密的想法。于是在私下里和王伯当委婉劝说,王伯当才改“先生,之称,而尊“王上。之号。不过到了现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了过往云烟。李密觉得这“王上。二字,极为刺耳,反倒有些怀念当年。王伯当称呼他先生的日子。
    “先生
    王伯当心里一暖,眼泪差点掉下来。
    原本有些动摇的心,顿时有坚定起来,握紧银枪,退到李密身前。
    “密公。恕在下甲胄在身,无法施礼。”
    言庆在马上微微一欠身,抬手将覆在脸上的假面摘下,露出那清秀俊逸的面容。脸上。始终带着一丝笑容。那是胜利者的笑容!为了这一天,言庆等了很久。如今,他真的做到了!
    这,算不算是第一个,死在他手中的大?
    李言庆和李密没有恩怨。而且不管李密品性如何,对于李密的才能。李言庆始终都未曾小觑。
    说实话。李密不容易!
    从一个世胄子弟。变成反贼,举家灭亡。
    之后隐姓埋名,又是妻离子散的结果。而后孤身投奔王伯当,带领大家前往瓦岗塞。从一开始被翟让看重,到后来遭受猜忌,甚至是打压。一步步走过来,最终成就了他魏公之名。
    隋室之亡,亡于三征高句丽,亡于杨广的理想化,亡于那些野心家酬
    但不可否认,真正动摇了隋室根基的人,正是眼前这个相貌清瘤,看上去很有几分书卷气的男子。他纵横山东。波及江淮,威胁东都。令各路义军纷纷臣服,令这天下,变得更乱。
    只是,李密可以挑动天下风雨,却无法坐稳江山。
    仔细想想,这个人的性子,真的和三国演义里袁绍很相似。他们是枭雄。但绝非一位雄主。
    后世影视剧里,常丑化李密。
    比。,  万比北
    说他好色如命,为了女人换取江山,还有一部电视剧中出现李密在两军阵前,让女人擂鼓助威的情节。
    大丈夫需好色!无色不成大丈夫,”好色?李言庆还真不会生出反感。事实上哪一个帝王不好色?李渊也好色,李世民同样好色,李密就算好色,也算不得什么问题。
    而且,他没有因为女人。而去影响大事,那纯属胡说八道。
    李密到是亲自去擂鼓,而且槌法很不错。至于那野史中怎么就编出李密好色的故事,只怕是谁也说不清楚。
    言庆很敬重他,但从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就注定了无法和李密走在一处。
    李密说:“郎君看来已下定决心,要将我留下来。”
    李言庆揉了揉鼻子,不置可否……
    “一直以幕,我一直心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