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李唐这太子之争,他早有心理准备。
    但是却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开始。拍壁之战,李世民开始在军中建立威信,而李建成则渐渐从军中转为政务,声望随之日益减弱。
    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是太祖名言。手中如果不能攥住枪杆子的话,李建成就算比李世民强一百倍,也休想成事。
    毕竟。这还不是治世。
    初唐时期的纷乱有很多,依稀记得李唐真正坐稳江山,天下趋于稳定。还要几年的时间。史书中曾记载,李渊用七年时间平定了混乱的天下。如果从义宁元年开始计算,现在也不过走进入第三今年头而已。距离真正的天下大治,还有四只时间。把李建成过早的从军中抽调出来,绝对是李渊的一招昏棋。不过现在多了一个自己,这时局又该会是如何的发展呢?
    漫步走进湖心亭,李言庆负手而立。
    单纯去抱李世民的大腿吗?
    也许,我可以从其中,捞取到更多的好处,,
    身后脚步声响起,朵朵悄然走进湖心亭,来到言庆的身后。
    李言庆扭叉,“朵朵,今天怎么有空闲了?”
    “薛娘子回来了,薛礼和宋令文都回家探亲去了,我这边也就空闲下来
    怎么,你一个,左站在这里,看上去心事重重的,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我吗?”
    “朵朵,当年哈总管设立的白衣弥勒,你还有没有接触?”
    “白衣弥勒?”
    朵朵不明白李言庆怎么突然提起了白衣弥勒,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她想了想,在湖心亭里坐下。
    “哈总管故去后,白衣弥勒形同散沙。
    ,一口正
    我后来去了荣乐城,托名诡山僚骨兰朵,就没什么联络。不过若说完全没有联络,也不太可能。哈总管生前曾培养出了几个可靠的人,一直在暗中维持。只是他们的影响力很有限。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对白衣弥勒的控制也非常薄弱。所以到现在,白衣弥勒已经分裂成了几全部分。襄州白衣弥勒相对而言最是忠诚,不过已经停止了传教。实力大不如当年”
    楚州、扬州、苏州地区的白衣弥勒,早先还有联系,但这两年几乎就没有再接到过他们的消息。
    至于其他地区,基本上已处于自立的状态。我也没有过问。恐怕不会再听从我的指挥!”
    朵朵解释的很详细。
    虽然不清楚李言庆问什么突然问道这些。但她能觉察到,言庆似乎要借用白衣弥勒,搅出风雨。
    “那你怎么和他们联络?”
    朵朵笑了笑。“我从不和他们联系,都是徐兴波徐大哥在主持。
    你也知道,哈总管对徐大哥有知遇之恩。他死之后,我虽然让徐大哥放弃白衣弥勒,但徐大哥却认为,总管花费了那么多心血在里面,若就这么放弃,也着实可惜。所以他一直秘密和白衣弥勒联系,我网才说的那些,还是徐大哥告诉我”他说,近年岭南地区白衣弥勒似有抬头趋势。另外河北法坛自哈总管死后,就意图分离出去。加之河北地区战乱不止,徐大哥和他们的联系很少。不过据说河北法坛的护法名叫文玉东。是个颇有手段和心计的人。”
    “文玉东?”
    言庆眉头一蹙陷入沉思之中。
    “养真,你问白衣弥勒做什么?”
    李言庆沉吟许久,轻声道:“若我要你设法将白衣弥勒重新组织起来。你能有多大的把握?”
    “把白衣弥勒组织起来?”
    朵朵明眸中,闪过一抹异样之色。
    “养真,你组织白衣弥勒做什么?”
    “传教!”
    “啊?”
    李言庆笑了笑。“不过我要他们传的,并非弥勒重生,而是我要他们传的教化”朵朵,我不瞒你。柴先生日前与我言,麒麟台格局太我思忖许久,就想到了哈总管的白衣弥勒。”
    “那就是说,你要白衣弥勒,传你的道?”
    “正是!”
    “可你的道又是什么?”
    李言庆用手指了指脑袋瓜子。“我的道,就在我的脑子里。不到时机成熟。不可以拿出来。”
    朵朵陷入了沉默!
    “养真,我们将来到了长安。是不是还要面对许多困难?”
    朵朵是个。心思很敏感的女孩子。这与她自幼的经历有关,所以言庆只透了个。口风,她就发现了端倪。
    李言庆手扶栏杆,许久后。轻声道:“也许!”
    “养真,要不咱们不归唐,好不好?”
    “不归唐,我们何去何从?”李言庆转过身,在朵朵面前坐下,低声说:“凭我手中这点力量,很难立足。别看我麾下有三郡之地,可是”你也看到了,李唐建国。乃大势所趋。
    李密方死,关中只凭李神通李叔叔一人。几乎横扫了齐鲁之地。
    这是个世胄为尊的天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出身,恐怕是难以成就大事。所以李渊不顾一切的,要和陇右李阀融为一体;王世充如果没有太原王氏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在洛阳掀起风浪。
    可我呢?
    地位很尴尬。
    想要逐鹿江山,却受出身所制。荣阳毕竟是四战之地,难以持久”我就算是改换门庭,恐怕也要被人猜忌。就好像你品二二心反隋,却不得不隐姓埋是北周后裔,而楼,汇们李阀痕迹也太重。我不求逐鹿中原。但求能一辈子和你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就好。”
    世家子的确是拥有者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如果这个世家子不是嫡出。偏偏又看不清楚自己的身份,那么所面临的。必将是粉身碎骨。
    李言庆可以看得清楚,朵朵也能看得清楚”
    事到如今。他们的选择,似乎的确不多。
    “那我立刻让徐兴波设法联络白衣弥勒。必要时我会前往襄州,召见襄州法坛护法龙起。他是哈公公的义子,武艺高强,在绿林道上也颇有名声,大江南北的好汉,对他也很敬服。”
    “龙起?”
    李言庆如自言自语般嘀咕。
    朵朵说:“龙起小名鸠鸠。目下的身份,是襄州商人。”
    李言庆说:“你如果要亲自去,我也不反对。不过你去的话,一定要小心,我到时候会请舅舅跟随你一同前往,必要时你可命马三宝和朱粲向襄州靠拢。毕竟,时间久远。人心隔肚皮。”
    朵朵闻听,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你放心,我可不是以前那个被你讲两个故事就骗到的傻丫头。”
    言庆也笑了,伸出手,轻搂住朵朵的娇躯。他目光深邃,越过后湖向远处眺望。面露凝重之色。
    启用白衣弥勒,是一招险棋。
    这里面牵扯到了神权和皇权的问题,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但不可否认。这也是麒麟台迅速渗透。迅速打开局面的最佳方案。只看将来,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言庆不得不开始,为那所要传递的“道”开始头疼。
    武德元年十二月末,李世民统军乘河水尚未消融之际,自龙门关过黄河,屯兵于拍壁。与宋金网对峙。他与固守修州的唐军。成特角之势。紧逼宋金网所部。部将一再要求出击,可由于刘武周虽攻克晋阳,可宋金网孤军深入,利在速战。所以李世民认为。此时唐军不宜与宋金网交锋,当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同时分兵冲起心腹,待宋金网粮尽技穷之时,再出击不迟。
    二月,李世民趁尉迟敬德出兵后回还州府之际,亲自引军出击,大败尉迟恭。
    三月中,宋金网屡次求战。但李世民始终坚持不与之交锋。至四同时。唐将王行敏、李仲文在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击退刘武周援军,李渊命唐将张德政占领了张难堡今山西平遥西南,切断了纷水东侧的宋金网粮道。四月十四日。与唐军相持近五个月的宋金网粮草断绝,不得不向北撤退。
    李世民率部追击,一昼夜行劲余里,与宋金网部交战数十次,至雀鼠谷追上宋金网,一日八战,大败宋金网部。斩杀俘虏数万日,迫使刘武周放弃太原,与宋金刚屯兵于介休。
    一时间,李世民声威大振。令山西各路英豪,无不佩服。
    %,  万
    然而,坐在军帐中的李世民却并没有感到开怀。宋金网和刘武周虽然败退,可介休仍在其手中掌控。
    “王先生,敬德欲降,你如何看?”
    李世民用力搓*揉面颊,抬头凝视王通。
    在日落时分。此前因太原被破而被俘虏的陕州司马唐俭,突然回归。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介休守将尉迟恭意图归降!
    这尉迟恭,是个少有的虎将,曾一日连夺八城,堪称宋金网麾下第一猛上。
    此人原本是隋室大将,其父尉迟罗迦,是一员镇将。尉迟恭在大业末年在高阳从军。以敬德为名。屡立战功,曾被授予散朝大夫之职。李世民对此人,也是非常看重。要知道尉迟恭身为介休太守,虽则宋金网刘武周大败,可他麾下,仍有八千悍卒。强攻介休的话,定然是损失惨重,而且会延长作战时间。年初时,屈突通对大凉李轨开战。关中以有些承受不起。
    李渊更数次派人催促,命李世民速战速决。
    尉迟敬德愿降,那自然是好事!
    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更可以加快战事的结束。
    可问题就在于,这尉迟敬德是杀死李孝基的凶手”李世民当然清楚,李孝基和李言庆的关系。
    同时,他对言庆也格外看重。
    那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若是受降尉迟敬德,势必会结怨李言庆。
    因为尉迟恭既然投降了李世民,那李世民就必须要担负起尉迟恭的安全。如果他连尉迟恭的安全都无法保证。日后谁还会归附于他?而前脚受降,后脚杀人的行为。定会令他在军中丧失威信。
    如果不接受,那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
    李世民左右为难!
    他喜爱尉迟恭的勇武,同时又看重李言庆的才华。
    无奈之下,他只有向王通请教。
    而王通也很为难,苦笑道:“殿下,如今李河南坐拥三郡,实力雄厚,的确是不可小觑。
    而尉迟恭也的确是悍勇,更兼精通兵法。是个难得的人才。
    勿论殿下选择哪一个”势必会得罪另一人。但如果说一定要做出选择的话
    王通深吸一口气,“我选尉迟敬德!”
有子
    似乎对王通选择尉迟敬德,并不奇怪一样,他显得非常平静。毕竟。李言庆折辱过王通,更使得王通十载幽居龙门山,王白牛之名几乎是尽人皆知。王通哪怕嘴上再说不计较这系。可心里面,总会有些芥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王通选择尉迟恭。似乎是顺理成章。
    “王上也许会以为,通这样选择。是因为李河南当年曾令我颜面尽失。”
    李世民一笑,“难道不是吗?”
    王通摇头说:“洛阳将军堂之事。并非李河南之过。究其根本 却是通当年年少气盛,眼高过顶。受了他人蒙骗,合该遭此羞辱。王通对李河南毫无怨恨之心,甚至从心里感激他,敬重他。
    若非李河南,也许王通现在还是坐着那井底之蛙的梦,目空一切吧,,
    十年来,通幽居龙门山,苦读经典。初时总是难以心平气和,但时间久了,许多事情也就看得淡了。
    今日通选尉迟。非为他也,只因这尉迟能为王上所用,而李河南不能。”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之色。他沉吟许久,低声道:“白牛此言何解?”
    李世民唤王通为白牛,并无羞辱之意。
    在私下里。他常以白牛称之。以示和王通的亲近。而王通呢,也不以为忤,反而非常享受。
    “王上,尉迟敬德若归附,朝堂上可有人愿护佑?”
    李世民想了想,摇摇头说:“他杀了九叔,虽说各为其主,且无意为之,但恐怕是无他容身之地。父皇不会重用他,而李河南必对他恨之入骨。至于朝臣之中。未必有人能看上他。”
    “着啊!”王通道:“如此一来。他尉迟敬德不忠心辅佐王上。还能辅佐谁人?
    他在朝中没有半分根基,如同无根飘萍。王上得此猛士,岂非如虎添翼?试想,王上您外有尉迟秦琼等猛虎之士,内有刘文静、长孙顺德尽心扶持。再算上赵王对您素来听命,天下大可去得。”
    “可如此一来,岂不是得罪了李河南?”
    王通一笑,“得罪又有何妨?不错。李河南如今的确是声望高绝,声势显赫。可王上别忘了。汉初淮阴侯,同样有声威,却死于一妇人之手。通观之,李河南如今狂横,但天下太平时,其人空难保全。他若为外臣,陛下说不得还能容忍,但他却为宗室,”呵呵,就算是陛下能忍他,也必然会削其权柄。到那时候,一李河南能与王上之助有多少,怕尚未可知。”
    李世民顿时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连连点头。
    “不错,李言庆于我,不胜于一尉迟。”
    王通其他的话语,都无所谓。但有一句话,却深得李世民之心。
    他素以勇武而著称,自十五从军以来,也经历过无数次恶战。雁门关解隋焰帝之困,太原起兵之后。更是连番获胜,屡立战功。只是。浅水原一战,他输了!虽则对外宣称是刘文静殷开山自作主张,可实际上”可即便如此,李世民也足以自傲。李唐军中,当以他为先。
    但无论他如何做,却始终是在李渊的调派之下。
    相比李言庆独自在荣阳支撑危局。李世民的种种战功,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李言庆战功太过卓著,独揽河南之地,足以令他功劳盖世。父皇也许会宠他,爱他,但绝不会允许李言庆再立功勋。否则的话,人言李唐。必说言庆。到时候李渊的面子又在何处?
    李世民,不希望有人能高于自头
    同时仙也清楚。李言庆不可能归附他。身为宗室。他也许会在态度上有所偏移,却无法给予实质性的帮助。若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尉迟恭的作用,远远胜过成为逍遥王的李言庆。
    “如此,我就受那尉迟请降。”
    “慢!”
    王通一把拦住了李世民。
    “大王可以受降,但却不可以轻易受降。
    当需令尉迟知晓,王上为他需耍承担多少风险,”呵呵,以通来看。当请唐俭再返介州。”
    李世民看看王通。露出会心笑容。
    五月初,陕州之战结束。
    这一场拍壁之战,比之幕史上的拍壁之战早来了一年,同时也使得刘武周的败亡,提前一载。
    刘武周和宋金网在遭受惨败之后,逃往突厥。
    李世民乘势东进,尉迟恭则前往马邑,说降刘武周旧部,使得李唐获取陕州以东的大片土地,更借此机会。与涿郡罗艺所治地区连为一体。彻底掌控了北方一线,断绝了寞建德与突厥的联系。
    窦建德的麾下。除了平民百姓之外,还有许多归化胡人。
    他每年会从突厥手中获取大量的资助,不过随着刘武周的败亡,使的寰建德被孤立在河北地区。
    同月。尧君素率八百锐士。突然撤离河东。
    李建成得讯后大喜,忙挥兵占领河东县,并率部追击。
    不过尧君素渡河之后,就销声匿迹,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直到六月中时,才从扬州获得消息,尧君素已抵达江都。并立刻被萧皇后委以重任,拜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左武卫大将军,领军攻打余杭淀法兴。
    可是,这尧君素是怎么到得扬州?
    要知道,从河东渡河之后,要经过李言庆、王世充以及李神通等人镇守的地盘。他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诸多势力格局的中原直抵江淮,成为许多人百思不解的谜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