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世充犹自想不明白,这好端端的。李言庆怎么就突然归顺了李渊呢?毕竟在此之前,李言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归附关中的迹象。非但没有这个苗头,甚至他出兵河内。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了河东的尧君素。原本在去年就应该结束的战斗。竟然一下子拖延了半年之久。
    含嘉殿里,王世充语无伦次,喋喋不休。
    张镇周则脸色铁青,跪在丹陛之下,不敢再赘言半句。
    “联早就说过,那李言庆诡计多端。可你却非要和他结盟,无端端几乎将半个国子监送给那厮。
    现在可好,那鸟厮得了好处,立刻翻脸不认账。
    亏联还准备调停他和王德仁之间的事情”调停个屁!依联看来,此乃李言庆为讨好关中故意为之。”
    要说起来,王世充也是世族子弟。并且曾得徐文远教授,也算是师出名门。
    可在这朝堂上,口出不雅之言,不免令许多人面露不快之色。而王世充却恍若未觉,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说来说去,始终没有说明白,他究竟打算怎样破解现在的尴尬局面。
    还是杨公卿忍不住,站出来道:“陛下,当务之急,不是追究镇周公的过错。
    镇周公当初也是为陛下着想。只是没有想到,关中竟抢先一步。事已至此,当思对应之策。李贼既然归附关中。其治下豪阳郡,已成陛下心腹之患。所以,当务之急。还是速取荣阳。”
    “哦?”
    “只有攻取荣阳,陛下可以河水为天堑,固守虎牢关。
    只要虎牢在陛下手中,东面李神通,就难成大事;同时稳固渑池、缺门山、新安、慈涧一线。臣以为。李唐今年连番大战,已疲惫不堪。故而今年不可能再出兵函谷,,李贼虽有小智,但终究不是成大事之人。他若能再隐忍一段时日,说不得能起到更好的作用。不过现在……
    想来李贼是邀功心切,故而匆忙易帜。
    但这样一来,也就给陛下以机会。陛下可倾河洛之力,攻取豪阳。同时联络宇文化及自武阳郡出兵,崇建德自魏郡出兵,攻打河内级郡。三下合击,李贼定难以支持,到时候荣阳可得。”
    王世充闻听,顿时笑逐颜开。
    他也懒得再去和张镇周计较。连连称赞杨公卿的见地高明。
    张镇周用感激的目光,看了杨公卿一眼。只是他发现,杨公卿非但没有任何轻松之色,反而更加严峻。
    朝会结束后,张镇周紧跑两步。追上了已经行出端冉的杨公卿。
    “杨帅,今日朝堂上,多谢你为镇周解围。”
    杨公卿笑了笑,“这本算不得什么。况乎结盟李言庆,是当时所有人的主意,并非你一人之过。
    陛下责怪你,也是一时心急。镇周,你我追随陛下久矣。如今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你我更要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才是。莫要因为陛下今日对你的责怪,而心怀不满。”
    这话语中,听上去似是请求,却隐隐包含了威胁。
    张镇周脸色一变,“杨帅,您这是什么话?张某虽晚于杨帅辅佐陛下。可这忠诚,却丝毫不少。”
    “如此,甚好!”
    “杨帅,你似乎有点紧张?”
    杨公卿苦笑一声,“的确是有些紧张。
    我刚才那么说,只不过是为了令陛下振作起来。可是”镇周啊。你要知道。那李言庆敢号李无敌。坐镇荣阳数年间,连番恶战。当初你我连同李密,多少人想要斗他,都未能成功,并每每被此人算计”这李贼。堪称算无遗策。可为什么会在这一次,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你的意思是,”
    “我担心,关中会出兵。”
    张镇周一咧嘴,笑道:“杨帅刚才不还说,关中不可能出兵?”
    “说是那么说啊,可我这心里。着实不太放心。
    然而,李贼归唐,以成心腹之患。荣阳不可不取,否则一俟李唐休整过来,那我们就更加危险。
    所以,荣阳要打,关中,也不能不防”镇周,我欲请你出镇渑池。防止关中突然出兵偷袭。若渑池不可守,你就退至缺门山,若缺门山不可守,你就退至新安。但你要记住,慈涧是洛阳西面虽后一道屏障。渑池可失,缺门山可失,新安可失。惟独慈涧,绝不可失!”
    张镇周也露出凝重之色。
    , 正
    “杨帅只管放心,张家人在,慈涧在;若慈涧不在,则张某必亡!”
    “如此,我就放心了,”
    杨公卿冷峻的面容上,露出一抹暖意。
    他用力拍了拍张镇周的肩膀。仰天望去,感慨一声道:“陛下大业成败之关键,怕只系于今冬!”
    武德二年的冬天。很冷!
    在李言庆宣布易帜之后,王世充、实建德、宇文化及,同时行动起来。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攻取荣阳,掐断关中与齐鲁的联系。至于荣阳日后归谁所有?大家现在都没有去考虑。毕竟,若不能将豪阳攻取下来,那么迎接他们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此前,王、窦、宇文,各怀机心。
    然则现在,李言庆的荣阳,已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所以不得不抱成一团。
    不过从表面上来看,勿论是李言庆还是王实联盟,都表现的很平静。至于关中,似乎也没有太多动作。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大家都很沉默。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大战来临前的平静。李言庆也好,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也罢,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调兵遣将。
    与此同时,江南烽烟正炽。
    尧君素回归隋室之后,立刻被委以重任。
    此人也是起于草莽,杨广为晋王时。就追随作用。杨广登基之后。他随屈突通历任鹰击郎将。左骁卫将军。散朝大夫。兵法从于屈突通,然则性情网烈。宁折不弯。想当初,屈突通在河东时曾鼓励部下死战尽忠。然则屈突通投降了。可是尧君素却始终坚守河东,宁死不降。
    屈突通曾前往劝降,尧君素在城头上泪如雨下,但始终不肯与屈突通说半句话。
    抵达吴郡之后,萧皇后对他更是敬重有加。官职虽未及房彦谦、张仲坚,却拜为上柱国。
    而尧君素也的确是用兵如神。月余间破乌程,夺武康,直逼钱塘县。
    沈法兴惊慌失措,向萧锐求援,一边固守钱塘。
    长江畔,扬子宫中。
    萧皇后虽已年过五旬,却风韵犹存。
    她手持书信,苦涩而笑。
    “其实,当初李卿救出尧君素时,哀家就已经觉察到,他的心思可能已生出变化。
    解救尧君素,只是他为哀家。为先帝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这些年来。他坚守荣阳,对抗蚁贼叛军,也算是尽了本分  哀家着实怪罪不的他,只恨先帝无福。竟用不得如此贤才。”
    承启帝杨过。已经五岁了!
    登基已快两载光阴,可因为年纪什么都不懂,这政务都是有萧太后做主。
    他听不懂萧太后说的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萧太后口中的“李卿”究竟是哪一个。只得瞪大懵懂的双眸。疑惑的看着萧太后,和屋中众人。
    房彦谦因为病重,所以未来议事。
    不过房玄龄如今也已经撑起了一片天空,可以独当一面。
    “太后,李河南归附关中,只怕这中集战事,胜负已分。
    太后还需及早考虑退路,一俟中原战事结束的话,下一个目标,定然就是江南。”
    张仲坚怒道:“言庆无义,怎能在这时候归附李唐?房乔,咱们现在应该立玄出兵,攻打蒙阳。”
    “张仆射,非是房乔不愿出兵,实不能出兵。”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南本就人口稀少,陛下治下虽有五郡,可实则除吴郡、丹阳之外。莫不是人心惶惶。尧将军攻打沈法兴,已征调了大半兵马。现在就算集余下兵马,在中原战局,也难有影响。
    况乎江都至蒙阳,尚需经由李唐治下。距离甚远。
    我们就算出兵,只怕不等兵至豪阳郡。这场战事也已经结束了”平白的劳民伤财而已。”
    张仲坚浓眉一蹙,虬髯颤抖。
    “你的意思是,王世充连这个冬天都撑不过去?”
    “以我对李言庆的了解。此人谋后而动。不动则已,动必惊人。
    他既然敢在这时候宣布归附李唐,焉能考虑不周?只怕他这一归附。把所有人都算计其中。张仆射。说起来你和言庆也是老朋友。而且合作了那么多年。他的手段,你应当能了解。”
    张仲坚当初和李言庆合作,商行天下。
    萧皇后也清楚这件事,故而睁大明眸,向张仲坚看去。
    张仲坚不禁苦笑,轻轻颌首。
    “太后,房乔说的不错。那家伙从小就是个妖孽,他既然决意归附,定然是已经成竹在胸。”
    萧皇后的明眸,顿时黯淡许多。
    虽然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可是这心里面。总还是有一些期盼。
    现在,期盼没了!
    她轻声道:“兵家之事,哀家不懂。
    出不出兵,只在张卿与房卿决意。若实在不行的话,你们就缚了哀家和陛平,也降了李渊吧。”
    这一句话说出口,房玄龄和张仲坚顿时跪在了地上。
    “太后何出此言?臣等必以死护佑太后与陛下的周全。”
    萧皇后摆摆手,那意思是说:我累了。你们下去吧。
    她牵着小皇帝的手,缓缓转入后堂。
    “房乔,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张仲坚和房玄龄走出来后,低声询问。
    “我的意思,让杜伏威坐镇钟离,死守淮水一线,保淮南今冬无虞。
    同时请尧柱国加紧对钱塘的攻势。最好是在新春之前,攻克钱塘”只要能干掉沈法兴,想必那萧铣也会惊慌。而后我们再与萧锐谈判,效仿当年三国孙刘联盟。合力抚守江水天堑。
    如此一来,我们至少还有一战的资本。”
    “和反贼联合?”
    , 石比
    张仲坚大怒,大声道:“萧铣若愿归顺,我尚能同意。若是和他联合,我断然不能接受。”
    “可是
    “此时不必再说,这天下还是大隋三。山,我绝不会同意和反贼勾连。”
    张仲坚说完,怒气冲冲甩袖离去。
    房玄龄,却在他身后,摇头苦笑。
    其实,张仲坚也非常清楚,房玄龄说的这个办、法,也许是如今最妥当的一个主意。只是他自认扶持的是正统,和一个反贼勾连,实在是难以接受。回到家中,张仲坚喝了几杯闷酒。昏沉沉倒在了榻上。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忽闻有人在屋外敲门。
    张仲坚激灵灵打了个寒蝉,翻身坐起。沉声道:“什么人?”
    “三叔。房大人派人前来通禀。说发生了大事,请您速速前往宫中商议。”
    张仲坚连忙起身,拉开房门道:“发姿了什么大事?”
    “刚得到消息,李言庆…”
    “李言庆怎么了?”
    “豪阳李言庆,在七日前偷袭偃师。”
    “啊?”
    “还有”李言庆从河内抽调了杜如晦等人坐镇偃师,他亲领麾下万胜军。于三天前,攻下那城!”
    张仲坚,顿时呆若木鸡  ,
邺城之战(二)
    郜城跨漳水而建曾经是孰晋时期。中原最为富庶的蟾哪卜!
    。
    曹魏、后赵、前燕、东魏、北齐。皆曾以郜城建都。而最为有名的。莫过于三国时期,袁绍以郜城治河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表面上以许昌为都,可实际上,实在郜城立国。
    所以,又有取河北必先取郜。定河北必先定郜城的说法。
    开皇初,杨坚篡周,尉迟迥在郜城起兵。杨坚击溃尉迟迥以后,一把大火焚烧了邯城,使这座古老的都城。化为一片废墟。后经开皇、仁寿、大业年间的修复,郜城多多少少恢复了元气。可谁也没想到。杨广三征高句丽,使得大好局势顿时糜烂,河北更成为盗匪横行之所。
    郜城受此波及,刚刚恢复的一点元气。也随战乱而烟消云散。
    “从前;人们提起蒙阳,必会提到郜城。”
    长孙无忌不无遗憾的看着眼前这座古老而破败的城镇,似是感触颇深道:“可现在。豪阳已堪比东都。而邯城之富庶,已成了过往传说。南豪阳,北郜城,恐怕日后再不复出现。”
    郜城在河水以北,荣阳在河水以南。
    一南一北,交相辉映,被称为黄河南北的两颗明珠亦不为过。
    如今,河南明珠尚在,河北明珠却已经,
    李言庆不置可否,催马冲上了一座山丘。
    由此向北眺望,可以见一望无际的河北平原。而身后,则是漳水。时值隆冬。河面已经冰封。
    大队人马从河面上经过,可以看出这河面是何等的坚厚。
    对于长孙无忌的感慨,言庆没有功夫理会。
    他扭头问道:“窦建德先锋军如今到了何处?”
    祖寿连忙回答:“据斥候回报,今晨夏军先锋已抵达平乡,塞建德率十五万大军随后跟进,业已进入巨鹿。同时,宇文化及也兵出清河。于昨夜抵达馆陶”不过。徐将军已经在繁水安排妥当。”
    繁水,是武阳郡至汲郡的必经之路,也是级郡的桥头堡。
    取级郡,必先取繁水。
    徐世绩坐镇繁水,定然是万无一失。
    李言庆点了点头,对宇文化及的进攻。他倒是不担心。只要不是宇文成都统军,其余人等,李言庆倒是真不害怕。不过,言庆也知道。宇文化及不敢让宇文成都统军。这兵者,诡道也。哪怕他和寄建德暂时结盟,却也不能没有防备。毕竟宇文化及和寰建德距离实在太近了。两座都城,几乎是邻。万一自己出兵,寰建德乘虚而入,他宇文化及,有该如何是好?
    所以,宇文成都镇守长河,不可轻易调离。
    但宇文成都不能出战,宇文化及手中。还真就没太多可用的人才。
    他三个儿子,除了成都成器之外。成基、成趾两兄弟,基本上等同于废物。吃喝玩乐倒是很擅长。可是办正事。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宇文化及派谁统军?”
    “据斥候消息,乃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
    李言庆眉头微微一蹙。
    他知道宇文士及,那是隋畅帝的女婿,南阳公主的夫婿。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南阳公主还帮过李言庆两次,所以印象颇为深刻。李言庆并不惧宇文士及,只是隐隐约约听说过,李渊和宇文士及的关系不错。不过事到如今。他也顾不得那么多,宇文士及既然来了,就不可放过。
    “前往清河的使者,可曾派出?”
    “数日前主公取下郜城的时候,就已经派出。”
    李言庆集点头,不复赘言。
    在他身后,薛收和长孙无忌,一左一右,跨马执鞭。
    三人静静的立于山岗上,凝视一望无际的平原许久之后,才拨马返回营塞。
    对于这次主动出击,荣阳内部的意见并不是非常统一。许多人,包括郑为善,辛文礼等人在内,认为攻取偃师倒算不得什么。倾录阳合郡之力,对付王世充倒也不算太困难。可是对于河北地区,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放弃汲郡,乃至河内。固守虎牢关,以免兵力分散。
    ,正
    唯有薛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洛阳之战。其关键非在内。而在外!
    王世充跳梁小丑,并不足为虑。想必以关中之力,克洛阳易如反掌。关中之战,关键在于河北。
    窦建德、宇文化及,皆不可小觑。那窦建德素以宽仁而若称。善于收买人心。其宋正本乃足智多谋之士,侯君集亦颇有武勇,夏军自大业末年来,屯兵历山飞,屯兵孟海公,已成气候;而宇文化及,虽为李密所败,但其麾下尚有数万骁果跟随。占居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