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去吧!”
        李言庆笑了笑,摆手示意粱老实坐下。
        他端起茶盏,却发现茶盏里空空如也。
        正准备放下,梁老实已快步上前,拎着旁边的水壶,为李言庆倒满茶水。天气挺热,一杯凉茶入腹。顿时感觉舒爽。
        “老实,去了以后,少说多听,不要轻易表明态度。
        我估计,那位梁少爷请你,也是受了赵王的指使。你且听听看。自己拿主意就好。
        另外,你现在是我河南府家令,也算是从六品的官员。
        虽未报备于吏部,但在内府名册上却留有大名。莫要被别人看轻,丢了我的脸面”一会儿出去的时候,去账房上领一百贯带着。该大方的时候,切莫要小气。”
        梁老实是个很忠心的人,也让言庆很放心。
        只是,这家伙有时太念旧了!堂堂王府家令,论品秩,未必就比赵王府的率更令低。可是给李言庆的感觉。却好像是去见主人一样。这也让言庆感到不太开心。
        梁老实点点头,退出书房。
        李言庆坐在书案后,沉吟不语。
        李玄霸来拜访自己?只怕是得了李世民的指使。
        说实话,他现在已经拿捏不清楚时局了”,虽然从表面上看,和历史并无太多不同。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变化。原本在历史上紧跟李世民的长孙顺德。如今的薛万彻。却因为自己的出现。并未站在任何一方,”
        但最为特别的,恐怕就是李玄霸的存在!
        这个本应在历史上病死,在评书里被自己的大锤砸死的隋唐第一好汉。依然健康的活着。
        据情报讲,李玄霸武艺高强,神力惊人,胯下马掌中锤,号称是无一合之敌。
        对李轨之战巾,李玄霸曾在武威城下,锤震十八名后凉大将。
        而在朔州之战里。他率领三百铁骑,硬是冲散了梁师都数万大军,打得梁师都十天后撤数百里才得以喘息。此人好武,而且喜读《三国》。就连他麾下亲军。也被命名为虎豹骑。与玄甲天兵。万胜军并称三大亲军,战斗力极其的强悍。
        最关键的是,李玄霸亲李世民”
        所以即便李言庆削弱了李世民不少力量,可是从总体而言,李世民似乎更加强大。
        从长案上的公文中,翻出一张公文。
        梁师泰”太原粱家庄人,与赵王师出同门。
        自太原起兵以来,随赵王征讨各方。立下显赫战功。不过此人很低调。对李玄霸忠心耿耿。李渊入主长安以后,曾想要对梁师泰封赏,却被梁师泰拒绝。甘愿在李玄霸麾下效命。此人号称赵王府第一高手。双锤合重二百八十余斤,威力无穷。
        好家伙,这家伙的锤,快赶上老虎的锤了!
        李言庆翻开这一页,继续往下看。
        王君可,绰号大刀将,晋阳人。原本是山西悍匪历山飞麾下悍将,被李玄霸收服。在军中效力。官拜北衙司马。左骁卫将军。与粱师泰的情况非常相似,被称作李玄霸的左膀右臂。粗通谋略,生性狡猾,善使一杆大刀,同样有万夫不挡之勇。
        告庆不由得笑了!
        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李玄霸麾下,似乎全都是骁勇善战之流。
        除了梁师泰和王君可两人之外,李玄霸手下好像就没有行么能再拿得出手的人物。
        看起来,李玄霸手中的实力,远不如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人。        怪不得他会亲向李世民,怕也是想要寻找一个依靠吧”,
        门外,传来脚步声。
        长孙无忌迈步,走进了书房。
        “养真,在看什么?”
        “哦,今天赵王前来拜访,我顺便看看他的资料。”
        “赵王看上去,可是很简单啊!”
        无忌笑呵呵的说着,随后坐在一旁,拿起书案上的情报,扫了两眼。“还真挺单薄。”
        说着话,他把情报放在书案上,凝视言庆。、
        “怎样,今天和老房相见,结果如何?”
        言庆摇头道:“看情况不是太好”苏州虽说是想要求和,但态度非常强硬。老房虽然没说什么,可我觉得。他肯定还会有后招,来迫使陛下答应和谈,,我觉着,应该是和突厥有关联。据我对老房的了解,若没个把握。他绝不会如此。”
        “那你以为,老房接下来会如何行事?”
        “不是老房会如何行事,而是苏州那边,会如何进行”
        李言庆道:“如今江南的状况,倒也不太复杂。但如果陛下与江南开战。突厥趁机出击,弄不好就是第二个西晋。说实话,我打了这么久,我着实不希望再打了。
        “不打,可就没了机会。”
        “如果为了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使中原元气大伤,我宁可不为之。”
        长孙无忌看着李言庆,突然叹了口气。
        “养真,你知道吗?你这个人。有时候太过于妇人之仁”大丈夫持三尺青锋搏功名。怎可能不死人?”
        “我知道!”
        李言庆起身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格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道理我是懂得,可我实在不愿意为我一人之私,而使天下人蒙难。汉末曹魏孙吴蜀汉,个个是满口大义        结果呢?却是我汉室十不存一。若如此结果,我得了又有什么乐趣?倒不如做个逍遥王。”
        “你的意思是,若能兵不刃血”
        “无忌,莫要着急,咱们只管冷眼旁观。”
        李言庆笑着摆摆手,长孙无忌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意。
        “养真,我来找你,是另外一件事。”
        “哦?”
        “我觉得,你应该主动向陛下举荐老杜,令他出镇沧州。”
        “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情?”
        长孙无忌起身,在李言庆耳边道:“时间越久,于局势越是不利”幽州,还当在自己人手中为好,燕郡王随是李姓,终究不够贴己。时间久了,难保不出意外。”
        李言庆心里一咯噔,猛然抬起头来。
        “无忌。你的意思是说,”
        长孙无忌,笑而不语,只是轻轻点头。
第八章江山一盘棋
        已过了子时,李渊仍未休息。事实上。自登基之后,李渊和从前相比。似乎懈怠很多。许多时候,他会把政务转交尚书省或者东宫来处理。自己则是逍遥自在。
        这江山,迟早要交给太子!
        李渊早就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
        不过,他愿意培养李建成,却不代表会把大权完全交给李建成。
        遇到重大的事情,李渊还是会亲自处理。就好像眼前这摊子事情,就必须要由他来决断。
        放下笔,李渊在龙床上伸了个懒腰。
        抬头看去,就见安士则毕恭毕敬的站在旁边,全无半点倦意。幕帘外,有十几个太监和宫女。随时听候差遣。不过,若没有命令。他们断然不敢擅自移动,甚至连半点声音,都不能发出。房子大了。排场有了,可是身边能说话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少。昔日老友如簧抗、裴寂,越来越沉默。在朝堂上。几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而几个孩子,或明或暗的争斗不休,也让李渊非常难过。
        “老喽!”
        李渊笑道:“老安,想当年在太原的时候,联通宵达旦的忙于公务。也未见这般疲乏。这才看了几份奏章,就有些累了”看起来,联真的老喽,老办…”
        “陛下正是龙虎之年,怎能称的一个老字?”
        “你这老货,也会巧言令色了。”
        “老奴这是肺腑之言,绝无半点虚假。”
        李渊笑着摆摆手,起身离开龙床,漫步向外走去。安士则悄悄摆了摆手,而后跟上。
        那十几个太监宫女,则落后二十步之外,紧紧跟随。
        走出立政殿,站在台阶上,李渊深吸了一口气,“老安,养真自昨日离开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哦,昨日河南王离开后,就返回家中。
        今天一大早,他就去拜会了房乔,还与房乔前往芙蓉园泛舟”对了,今儿个河南王做了两首诗,倒是颇为精致。连襄阳公主都说,河南王名不虚传,诗书双绝。”
        “哦?”
        李渊顿时来了兴趣。
        “有许多年未听养真作诗。这怎么一来就连作两首看起来,鹅公子才华犹在啊。”
        “是啊,最厉害的是,河南王应景做点题诗,诗名曲江。”
        “耳知道内容?”
        “这个”老奴命人抄录下来,正说要呈献陛下。”
        说着高,安士则呈上了两首诗。
        那长安好。说实话只是个平实之作,脍炙人口,但若说精妙,却是谈不上的。
        反倒是曲江,颇令李渊赞拜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须浮名绊此身?”
        李渊细细品味,不由得抚掌叫好。
        “这人情达练,自有奥妙。
        养真能看穿这个“名,字,倒是比太子和秦王。都要深远,还有这一句,暂时相赏莫相违,说的好,说的妙啊。老安,有时候联确有写嫉妒九郎,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孩子。”
        说完,李渊把诗篇还给安士则,负手而立。
        站在李渊的身后,安士则发现李渊的拇指和食指,不停的搓动。这也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习惯。可是在安士则眼中看来,每逢李渊这个动作,定是要做出决断。
        许久之后,李渊返回殿中坐下。
        他提起笔来,飞快书写。而后递给安士则。
        “立刻送往西台。”
        西台,是尚书省所在。虽然天色已晚,但作为三省之一的尚书省,晚间依旧会留人值夜。
        安士则不敢怠慢,立刻双手接过来。
        这里面的内容,他是不敢看的。但他却知道。这里面。定然有着极为重大的事情。
        天已大亮。
        言庆漫步在隆庆池畔……
        这隆庆池,原本只是个人工湖泊,位于王府后宅。
        因坊而得名隆庆,也是王府中。颇为怡人的景致之一。正仲夏。杨柳翠绿。李言庆沿着湖岸漫步,负手欣赏眼前景色。
        不远处。在一片翠竹绿柳中。两座竹楼正在营建。
        言庆还是喜欢当年的竹楼。来到长安的当天,就命人采伐终南翠竹。在府中搭建。
        不过,比之洛阳河南王府里的竹楼,这长安王府里的竹楼更高,更大。
        三层的格局,一楼为厅,二楼分有六间厢房,三楼这是书房,和言庆憩之所。
        整体面积,大约在三千平方米上下。在清雅之中,透着一股大气。
        李言庆受命宗正寺少卿,但无需参加朝会。故而一大早,他带着两
        长孙无忌匆匆而来,引起了言庆的注意力。
        “无忌。何故这般匆忙?。
        长孙无忌道:“养真,网得到消息。陛下任命老杜为沧州行军总管。诏令已发往豪阳
        “啊?”
        言庆闻听,不由得一怔。
        他和长孙无忌昨天网决定要推荐杜如晦,没想到李渊竟赶在之前,就做出决定。
        是什么原因,令李渊下定决心?
        长孙无忌轻声道:“看起来,陛下是准备抢在突厥人行动之前,对幽州下手了
        把杜如晦安排在沧州,毫无疑问是要挟制幽州。
        李艺在幽州的地位,根深蒂固。不符合李唐的利蕊很明显,李渊要借此机会,削弱李艺的实力”言庆记不太清楚这李艺的结局。不过却依稀记得,李渊对江南用兵时,似乎并未出手对付李艺。事实上。历史上李唐对江南用兵时,河北尚未平靖。寰建德死后,刘黑阅曾起兵造反,更使得李唐损兵折将,颇为难堪。
        在历史上的河北之战里,李道玄战死。罗士信战死”
        而现在,刘黑阁已经归附在李言庆帐下,并且被任命为熊州行军总管。隶属都畿道治下。
        无河北之忧。李渊对幽州的李艺,自然是底气十足。
        长孙无忌说:“兵部已发出命令,着徐世绩、裴行俨、薛万彻三路并进,逼迫幽州。
        我估计,李艺很可能撑不住。
        此人识得轻重,是个聪明卢”所以他不会和朝廷硬抗,幽州之事会迅速平定。
        不过,幽州行军总管的人选。似乎还未有定论。养真,这对你是一个机会,万万不可以错过。”
        “你的意思是,让我拿下幽州?”
        不耳否认。言庆在重生之后。已深受这个时代的熏陶。
        可问题在于,他重生时,这思想已经定型。虽则有二十二年的融合。但注定了在某些方面,他比不的长孙无忌那般清醒”这江山如棋。李言庆即便是有后世的经验,可未必就能看的比古人更远。再者说了,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言庆记忆中的那些东西,如今非但帮不上他的忙,反而会影响他的思路。
        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言庆闭上眼,整理有些混乱的思路。
        其实,这思路并不难清理,昨天晚上长孙无忌,已经为他拼凑出了一个轮麻
        萧隋何以如此强硬?
        恐怕除了突厥作为靠止。之外,还有其他的想法。
        必要的时候,萧隋会请突厥自西北出兵。牵制住关中李唐的兵马,同时设法挑起混乱,令李渊自顾不暇。如何挑起混乱?其着眼点,一定会放在那些拥兵自重的诸侯身上。李言庆已经算不得诸侯,可是李艺坐拥幽州,实力也不可小觑。
        到时候李唐首尾难顾,萧隋只需坚守江淮,顺势吞并萧锐,就可以和李唐南北对峙。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计划!
        房玄龄前来长安,真正的目的未必是要和李唐议和,而是为了拖延时间。时间拖延的越长,李艺和李唐谈判的资本就越大。如果能拖延到突厥出兵,则李艺就能安然无忧。配合萧隋行动毕竟,李艺曾是隋将,既然能投唐,也就能反唐。
        幽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不禁是抚守北方咽喉,抵御东北异族。同时也承担着防御突厥人的任务。自古以来,幽州苦寒,却是精锐所出之地。加之永济渠的开通。使得幽州的地位日益凸显。一旦幽州失守,则中原的北大门,就此开放,,
        但是,李渊能同意把幽州,奂给自己吗?
        如果真的交给自己,那自己,又该派遣何人据守?
        李言庆很清楚,李渊不可能让他前去。原因很简单,好不容易削弱了自己的权力,在让他出去,可算是放虎归山。长孙无忌的意思很明显,要把幽州交给一个自己能信得过的江”理论上讲,言庆倾向于徐世绩。但李渊未必会同意。
        徐世绩和李言庆的情况不一样,他的年纪太坐镇幽州,需要一老成持重之人,徐世绩的资历,终归不太让人放心。所以,徐世绩现在可以为将。尚不足以为帅。若强行把他推上去,未必就可以担当重任。
        拔苗助长的事情,李言庆是万万不会做的。
        可除了徐世绩,还有谁呢?
        裴仁基?
        他如今坐镇修州行军总管,正快活的很,未必肯去受那朔北苦寒。
        除了裴仁基,,
        李言庆突然问道:“老辛最近在忙什么?”
        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